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优派:引领行业市场发展

    作者:严晓璐

    随着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正式全面通车试运行,在这条穿越无人区及永久冻土层的长达两千多公里的铁道线上,由优派公司提供的用于铁路沿线监控系统的大屏液晶显示器设备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铁道部员工亲切地称这些显示器为青藏铁路的"眼睛".为什么铁道部会终选用优派公司的产品?优派如何在众多的液晶显示器生产厂商中脱颖而出?带着这些疑问,我采访了优派行业大客户经理黄付军先生.

  • 西藏旅游要美景不要“危险”

    作者:窦颖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正如韩红歌中所唱,青藏铁路通车以后,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西藏,去探寻雪域高原的神秘与美丽.但是由于西藏独特的高原环境和气候,往往让游客无法立即适应,导致一些高原不适和疾病的发生.因此,专家提醒,到西藏旅游必须要了解高原的特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危险”,做好各种防护工作,才能安全快乐地去领略“世界屋脊”的壮美风光.

  • 青藏铁路通车前后西藏自治区急救中心病人结构分析

    作者:王凯

    西藏自治区无论是经济还是旅游业,现在都处于蓬勃发展之中,尤其是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之后,给西藏各业包括急救中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此,通过对西藏自治区急救中心急诊患者的调查和研究,希望能够反映铁路通车后我们面临的新的形势,为急救中心将来的管理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唐古拉山段的重要吸血双翅目昆虫的分布与活动规律

    作者:刘增加;宫占威;石淑珍;杨银书;冯晓妍

    本文以人帐诱、畜诱、灯诱和网捕等方法研究了青海高原格尔木至唐古拉山铁路沿线重要吸血双翅目昆虫的分布与活动规律.结果共发现吸血双翅目昆虫4科8属52种,其中蚊科3属9种,蠓科2属24种,虻科4属10种和蚋科1属9种.优势种在沱沱河地区为沱沱河细蠓,纳赤台地区为沱沱河细蠓和灰股瘤虻,格尔木地区为凶小库蚊、黄背伊蚊、格尔木细蠓、灰股瘤虻、马蚋和乌什蚋.不同海拔高度吸血双翅目昆虫的种群组成不同,分布差异明显,密度指数高低相差悬殊,呈海拔递增其种类组成由复杂逐步转入简单且数量逐步增大的独特高原分布特征;生态习性在不同地理、海拔高度中蚊、蠓、虻、蚋虫的种群组成、密度指数、飞舞时域、觅食规律和活动高峰不同,均以白天活动为主,夜间不见飞舞,其中库蚊和库蠓的活动主要在早晨和傍晚,伊蚊、细蠓和虻、蚋虫活动主要在白天的10:00~18:00时.格尔木地区全年蚊、蠓、虻、蚋的活动主要在4~10月,活动猖獗期蠓虫为5月,蚊虫为6月,虻、蚋为7月.本研究初步掌握了青海高原格尔木至唐古拉山铁路沿线重要吸血双翅目昆虫的种群组成、地理分布和活动规律,给青海高原格尔木至唐古拉山铁路沿线蚊、蠓、虻、蚋类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 青海省青藏铁路沿线鼠疫防治思考

    作者:陈洪舰;王虎;王祖郧

    目的 通过对青藏铁路建设以来青海省境内沿线鼠疫监测资料的总结分析,科学评估这一地区鼠疫流行动态,探讨青藏铁路沿线鼠疫防治思路.方法 监测点按照<青藏铁路鼠疫防治技术方案>和<青藏铁路鼠疫防控工作方案>实施监测工作,铁路沿线的国家级监测点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实施监测工作.汇总分析2001-2008年青藏铁路沿线青海省境内的鼠疫监测资料.结果 2001-2008年监测面积达224 190 km~2,收集可检啮齿动物材料5822份、媒介材料2617份、动物血清4966份.分离到鼠疫菌93株,监测到阳性血清249份.结论 近年来青藏铁路沿线动物间鼠疫流行活跃且呈上升趋势.青藏铁路沿线的乌兰县、天峻县是鼠疫流行较为严重的地区.怎样预防鼠疫沿青藏铁路线远距离传播,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鼠疫 防治
  • 青藏铁路青海段农区鼠类调查报告

    作者:李波;张美文;王勇;郭永旺;祁生源;张爱民;徐正刚;张宇卫;李生楷

    目的 为预防内地害鼠随青藏铁路进入西藏以及该地害鼠迁入内地危害,防止鼠疫等鼠传疾病随铁路沿线流行,对青藏铁路青海段农区鼠类群落组成及密度进行调查.方法 在青藏铁路青海段的湟源县、海晏县、刚察县、乌兰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采用夹夜法在农田以及农房调查.结果 农田共布放有效夹2377夹次,捕鼠8种129只,另有1只鼠残体,以小家鼠、长尾仓鼠和柴达木根田鼠为主;农房布放有效夹760夹次,捕鼠38只,另有1只鼠残体,以小家鼠和黄胸鼠为主;农田和农房鼠密度均以2010年8月乌兰县(12.45%)及德令哈市(12.77%)高.结论 格尔木市有褐家鼠和黄胸鼠分布,湟源县有黄胸鼠分布,需加强监控;鼠密度高的地区应进行控制.

  • 青海省乌兰县啮齿类动物调查:青藏铁路运营输入褐家鼠的可能性研究

    作者:鲁亮;刘起勇;孟凤霞;孙继民;林华亮;王君;王祖郧;陈洪舰;何健;国庆

    目的 调查青海省乌兰县各种生境鼠类群落的构成情况,初步判断是否有褐家鼠通过青藏铁路一期工程进入青海西部,为今后的鼠种类变化动态研究提供本底资料.方法 采用夹夜法和笼捕法在乌兰县不同生境捕捉啮齿类,并进行分类鉴定.结果 在不同生境共布放鼠夹1002夹和鼠笼746个,捕获啮齿类动物9种,分属兔形目的狭颅鼠兔,啮齿目的长尾仓鼠、小家鼠、根田鼠、子午沙鼠、五趾跳鼠、小毛足鼠、大耳姬鼠和中华鼢鼠.其中在居民区以小家鼠为主;农田和苗圃以长尾仓鼠为主,子午沙鼠次之;草原上鼠类密度不高,且都呈块状分布.在居民区和城镇周边农田中未发现褐家鼠.结论 青藏铁路一期工程通车20多年来,褐家鼠还未在乌兰县沿线建立有效的自然种群.褐家鼠能否沿青藏铁路进入青藏高原腹地,还有待以后长期监测和研究.

  • 西藏自治区青藏铁路沿线及其他地区褐家鼠调查

    作者:李贵昌;孟凤霞;张贵;蒋志勇;林华亮;刘京立;顿月;格龙;刘起勇;王健

    目的 调查青藏铁路沿线代表性地区鼠类种群构成,确定是否有褐家鼠分布.方法 户外用鼠夹法,室内用鼠夹法、鼠笼法和粘鼠板法,分别在拉萨、那曲、林芝地区的居民区室内外、垃圾场、粮库、宾馆饭店等场所捕获鼠类,并进行形态学鉴定,计算鼠密度和鼠种构成.结果 青藏铁路沿线的拉萨、那曲和林芝地区共布放1817个鼠夹(鼠笼、粘鼠板)/夜,捕鼠126只,未捕获褐家鼠.拉萨和林芝地区以黄胸鼠为优势鼠种,分别占84.1%和70.0%,那曲县以小家鼠为主,占98.1%.结论 3个地区的居民区以黄胸鼠和小家鼠为优势鼠种,未发现褐家鼠分布.

  • 青藏铁路那曲段草场鼠类群落结构调查

    作者:李波;扎西;郭永旺;徐正刚;陈剑;洛桑达娃;张鹏;沈果;周训军

    目的 为预防害鼠随青藏铁路出入西藏自治区(西藏),并造成对西藏和内地的危害,防止鼠疫等鼠传疾病随铁路流行,对青藏铁路沿线那曲段草场鼠类群落组成及密度进行调查.方法 在青藏铁路沿线的那曲、安多县和附近的班戈、聂荣、比如及嘉黎县草场,安多县河川草地及那曲县香茂乡青藏铁路护坡和农舍采用夹日法调查.结果 草场共收回有效夹1828夹,捕鼠145只,另53只鼠残体,捕获率为10.83%,其中捕获鼠2种,加上河川草地捕获鼠2种,及观察到鼠1种,草场以高原鼠兔为优势种,另有少量的长尾仓鼠、白尾松田鼠和喜马拉雅旱獭;铁路护坡捕获高原鼠兔1种,另有1只鼠残体;农舍布放有效夹286夹,捕鼠20只,在青藏铁路沿线的农舍以小家鼠和白尾松田鼠为主要害鼠.草场捕获率以7月那曲县为高,达30.32%.结论 青藏铁路那曲段草场以高原鼠兔为优势种,青藏铁路沿线的那曲县香茂乡农舍以小家鼠为优势种;未发现褐家鼠和黄胸鼠分布,但需要加强监控;鼠密度高的地方需要治理.

  • 一个人的力量有多大

    作者:简宜

    青藏铁路的通车,使大城市的人得以去了解神秘的西藏.一位台湾记者这样形容:"一切都太漂亮了,而且颜色那么的纯粹,简直是难以想象,是电影里才有的生活,但是在这里是真的实现了.

  • 高原环境对人体有益影响的研究

    作者:吴天一

    随着青藏铁路开通,越来越多的世人把目光聚焦在青藏高原.世界屋脊的高寒缺氧令人心存惧怕.但殊不知高原环境既有对人体低氧损伤的一面,即易发生各型高原病,而又有有利健康的一面,这与在高原低氧环境下人体获得习服(acclimatization)和适应(adaptation)或预适应(pre-acclimatization)的生理变化有关.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高原临床实践和低氧实验研究进一步证明了尽管高原地区高寒缺氧,自然环境严酷,但是,人类为何能成功地生活于高原?这是因为人体具有深刻的柔韧性,具有强大的适应潜力.高原低氧对人体的作用,通过习服-适应,使人体调动了体内的生理功能活动,从而提高心、肺、血功能,增强氧的利用,改善新陈代谢.在这里,适度高原的轻度缺氧对人体起到了一种"激活"生理功能的作用,因此高原低氧环境也会给健康带来有益影响.

  • 青海省青藏铁路建设沿线鼠疫监测及其防制对策

    作者:王祖郧;陈洪舰;王虎

    目的 通过对青藏铁路建设以来青海省境内沿线各监测点进行鼠疫监测并落实防制措施,严防动物间鼠疫蔓延扩大的同时,为科学评估这一地区鼠疫流行动态收集有价值的监测资料.方法 监测点按照<青藏铁路鼠疫防治技术方案>实施监测工作.汇总2001-2006年青藏铁路沿线青海省境内的鼠疫监测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6年来监测面积达207390hm2、收集可检材料6593份、分离到鼠疫菌26株、监测到阳性血清236份.结论 近年来青藏铁路沿线动物间鼠疫流行活跃且呈上升趋势.通过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了动物间鼠疫疫情,避免了动物间鼠疫疫情波及人间,确保了青藏铁路建设正常进行.随着青藏铁路2007年正式运营,这一地区与内地之间的交往将更趋频繁和深入,人间鼠疫沿青藏铁路线远距离传播已成为青藏铁路运营后鼠疫防制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 青藏铁路 鼠疫 防制
  • 青藏铁路青海段沿线饮用水源卫生学调查

    作者:袁建生;符春晓;阎海珠;张金环;曹海兰;葛华;刘双德;龙启萍;郭学斌

    目的了解青藏铁路青海段沿线饮用水源水质卫生状况.方法2002年7月-2004年12月,在青藏铁路一期工程的柴达木盆地内陆水系、青海湖内陆水系、湟水河上游水系设采样点23处.在二期工程的格尔木河、楚玛尔河、沱沱河、通天河水系设采样点14处,按照<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开展水源地卫生学调查并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17项)、毒理学指标(10项)、微生物指标(2项)、放射性指标(2项)进行水质分析,同时还分析了水中7种主要阴阳离子和氨氮、亚硝酸盐氮.结果一期工程枯水期氮化合物、毒理学指标均合格,放射性、感官化学指标合格率为95.65%(22/23),微生物指标合格率为91.30%(21/23);丰水期毒理学、放射性指标均合格,感官化学指标合格率为95.65%(22/23),氮化合物和微生物指标合格率分别为86.96%(20/23)、91.30%(21/23),较枯水期合格率有所下降.超标项目有总硬度、氯化物、总大肠菌群、总α放射性、亚硝酸盐氮.二期工程毒理学、放射性指标、氮化合物均合格,微生物指标枯、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92.86%(13/14)、100%(14/14).感官化学指标枯、丰水期合格率分别为50.00%(7/14)、35.71%(5/14).超标项目有总硬度、铁、锰、硫酸盐、氯化物、溶解性总固体、耗氧量、钠、总大肠菌群.通天河、格尔木河、柴达木内陆河、青海湖内陆河、湟水河上游水质为重碳酸盐型,沱沱河、楚玛尔河水质为氯化物型.结论按照<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青藏铁路青海段一期工程沿线23个水源水采样点中,91.3%(21/23)达到一级水源;二级水源为8.7%(2/23);无三级和超三级水源.二期工程14个采样点中,一级水源为28.57%(4/14),二级水源为21.43%(3/14),三级水源为7.14%(1/14),超三级水源为42.86%(6/14),超三级水源中有4个采样点因矿化物严重超标不可作为人群饮用水源.

  • 对青藏铁路建设卫生保障的思考与建议

    作者:刘超;王玉民;吕永达

    目的:为青藏铁路建设提出卫生保障建议.方法:专家论证与专家咨询.结果:通过对影响铁路施工的诸多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高原缺氧、寒冷、缺水、自然疫源性疾病、创伤和当地医疗资源匮乏等是影响青藏铁路施工人员身体健康和工程进度的主要因素;建议:青藏铁路建设应高度重视卫生保障工作,制订统一的卫生保障方案,合理部署沿线医疗急救机构,配备精干高效医疗装备,选配得力医护人员,同时做好入藏的卫生保障.结论:做好卫生保障是青藏铁路建设的重要保证,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

  • 青藏旅游健康提示

    作者:溪瑜

    蓝天,白云,雪山,草地,牦牛,藏羚羊,朴实的牧民,洁净的空气等等,让旅游者非常向往,而一首悠扬高亢的"青藏高原"更使人对雪域高原梦牵魂绕.随着青藏铁路的开通,梦想变成了现实,旅游的人们纷纷奔向了拉萨.而高原反应则成了人们关注和担心的问题,因此,了解相关的知识是必要的.

  • 职业性慢性高原病两例

    作者:程荔;贾莉

    高原病是指进人海拔3000 m以上高原地区以低压性缺氧为主要原因引发的多器官损伤的特殊性环境疾病.按发病急缓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大类.近几年,我院接诊了2例因参加建设青藏铁路而患慢性高原病的患者,在进行职业病诊断治疗过程中发现,目前,我们对于平原进抵高原的职业人群的职业病预防和监控工作存在着明显不足.

  • 在青藏铁路施工中阶梯式习服对急性重型高原病预防的作用

    作者:何祎;郑必海;郑建保;孙泽平;董学文;周晓波

    目的 了解阶梯式习服在急性重型高原病(即高原肺水肿及高原脑水肿)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对2003年3-10月中旬进入青藏铁路西藏段(唐古拉山口至西藏拉萨段)施工的22 200名施工人员重型急性高原病的发病情况调查,并对采用不同方式进入高原的发病情况进行比较,对采用阶梯式方式进入高原的发病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3年7个月中,共计进入青藏铁路西藏段施工人员22 200名,发生高原肺水肿184例(男180例,女4例,年龄20~45岁)及高原脑水肿155例(均为男性,年龄22~44岁),发病率分别为0.83%和0.70%.位于同海拔高度的阶梯式者与未习服者比较,未习服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阶梯式习服者.结论 急性重型高原病的发病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增高.平原大规模人群进入高原地区,采用阶梯式习服方式进入高原能有效降低急性重型高原病的发病率,而对于大规模人群急进高原,在海拔2500 m左右建立习服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办法.

  • 青藏铁路现场救治急性高原肺水肿117例临床资料分析

    作者:徐伟;彭全升;张小润

    急性高原肺水肿(HAPE)是高原特发危重病症,若不及时抢救常危及生命.在青藏铁路建设期间(2007-2010年),我们医疗队在海拔3 500~4 700m施工现场对急性高原肺水肿患者进行现场抢救,4年来抢救患者117例,无一例死亡,现对117例患者抢救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 青藏铁路施工人员不同时期体检结果分析

    作者:闫海腾

    在青藏铁路建设过程中,施工人员在由平原地区前往高原前(工前)、在高原地区工作半年以后(工中),以及从高原返回平原后(工后),都要进行系统的健康检查,建立个人健康监护档案.为探讨高原作业前后不同时期施工人员主要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为今后高原作业人员健康随访及高原病的防治提供依据,对本公司53名施工人员高原作业不同时期的一般症状、血压、血常规参数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等指标的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报告如下.

  • 青藏铁路贯通10年来青海省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分析

    作者:蔡芝锋;饶华祥;马小军;石燕;郭鹏;郝增平;徐莉立

    目的 阐明青藏铁路贯通10年来青海省呼吸道传染病流行特征和趋势,为青海省“十三五规划”提供传染病防控科学依据,保障青海“两新”、“三区”目标的实现.方法 对青海省2005-2014年呼吸道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相关统计分析.结果 10年间青海省共报告呼吸道传染病9种97 181例,报告年均发病率为174.23/10万;共报告呼吸道传染病暴发疫情7种174起,发病5 559例.居前3位的病种依次为:肺结核、流行性腮腺炎和水痘,合计占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总数的83.27%.9种呼吸道传染病与法定传染病发病总体趋势基本相同,城市、农业区和牧业区发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48.43,P<0.05),高发于10~岁年龄组人群,职业以学生、农民和牧民为主.结论 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重点病种、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人群采取有的放矢的综合防控措施,是降低青海省传染病发病率并有效应对暴发疫情的有效途径.

66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