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溃结爽灌肠组方不同组分对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中单因素效应及量效关系分析

    作者:郑彩华;郭爱林;李晶;郭光业;常玉娟;冯秀贤;张娜

    目的: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溃结爽组方中苦参、地榆、黄柏、白及4味中药的单因素效应进行分析,观察其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他们之间的量效关系及其佳配伍,为临床中药灌肠组方提供依据.方法:清洁级雄性wistar大鼠70只,应用正交试验设计,组方各因素取三水平, 选用L9(34)正交表,进行9组试验.以葡聚糖硫酸钠(DSS)灌胃造模成功后灌肠治疗10 d,评估各组大鼠基础状况并计算疾病活动指数(DAI);苏木精-伊红(HE) 染色后显微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并评分;ELISA法检测大鼠结肠黏膜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7(IL-17)表达水平.结果:组方中苦参、地榆、黄柏、白及4味中药在三水平均可降低大鼠结肠黏膜促炎因子IL-17表达水平,提高抑炎因子IL-10表达;苦参、白及可明显提高IL-10表达,降低IL-17含量,并且在1水平效应高,但随用量增加效应降低;地榆在2水平时,可明显提高IL-10表达,在3水平时,可明显降低IL-17含量;黄柏在2水平时,可明显提高IL-10表达,在1水平时,可明显降低IL-17含量;A、B、C、E、F、G、I组的IL-17含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IL-10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D、H组IL-17含量低于模型组,IL-10表达高于模型组,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溃结爽灌肠组中(A、B、C、E、F、G、I组)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结肠病理评分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结果与炎症因子IL-17、IL-10表达水平变化一致.结论:溃结爽灌肠组方可以显著改善UC大鼠症状、结肠组织学评分,其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大鼠结肠黏膜促炎因子IL-17表达、提高抑炎因子IL-10水平有关,从而维持肠道稳态,促进肠道黏膜修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痰液及肺组织Th17和IL-17表达的研究

    作者:董宇;崔广慧;钞丽红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痰液及肺组织中Th17与IL-17的表达水平及其与COPD的关系.方法 选取入院患者与健康体检者分为COPD急性加重期组、COPD稳定期组和健康对照组.采用高渗盐水雾化吸入诱导收集痰液,支气管镜活检留取标本.以ELISA方法测定痰液上清及组织匀浆中的IL-17浓度,Western blot测定活检组织人类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γt(ROR γt),对活检组织匀浆ROR γt蛋白含量与肺功能做直线相关分析.结果 研究对象的肺组织病理学状态与实验分组高度吻合.诱导痰中IL-17浓度在健康对照组、稳定COPD组、急性加重COPD组依次为0.56(0.02~1.02)ng/L、0.74(0.44~1.78)ng/L、2.62(1.63~4.51)ng/L,活检匀浆中IL-17浓度分别为4.01(1.82~9.39)ng/g、6.26(3.89~13.81)ng/g、16.38(5.85~91.66)ng/g.Western blot支气管匀浆ROR γt蛋白表达水平在健康对照组、稳定COPD组、急性加重期COPD组依次为0.301±0.083,0.575±0.126,0.914±0.133,3组之间两两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ROR γt蛋白含量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 COPD患者肺组织炎细胞浸润明显,痰液与肺组织IL-17水平增高,肺组织ROR γt表达增多.Th17、IL-17在COPD的发生和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 小柴胡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大鼠血清中IL-17、IL-23及IL-27的影响

    作者:张莹;周小莉;戴敏;吴斌

    目的 观察小柴胡汤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IA)大鼠血清IL-17、IL-23、IL-27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雷公藤多苷组、小柴胡汤低剂量组和小柴汤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大鼠采用注射Ⅱ型胶原乳化剂的方法建立CIA模型.于首次注射Ⅱ型胶原乳化剂2周后开始,雷公藤多苷组给予雷公藤多苷20 mg/(kg·d)灌胃,小柴胡汤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小柴胡汤9 g/(kg·d)和18 g/(kg·d)灌胃,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均连续4周.测量建模1周、2周后和灌胃1周、2周、4周后大鼠关节左右径和前后径,计算灌胃前和灌胃1周、2周、4周后关节炎指数,灌胃4周后采用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IL-17、IL-23、IL-27水平.结果 各给药组灌胃后踝关节肿胀程度均明显轻于模型组(P均<0.05),关节炎指数及血清IL-17、IL-23、IL-27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其中小柴胡汤高剂量组血清IL-17、IL-23、IL-27水平均明显低于小柴胡汤低剂量组(P均<0.05).结论 小柴胡汤可降低CIA大鼠血清IL-17、IL-23、IL-27水平,可能是其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 辅助T细胞17及白细胞介素-17在过敏性紫癜及紫癜性肾炎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孙莹莹;刘霞;黄岩杰

    紫癜性肾炎(henoch-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HSPN)是由过敏性紫癜( henoch-schonlein purpura,HSP)引起的肾脏损害,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病,也是HSP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肾脏受累程度是影响HSP远期预后的主要因素[1],近40%的患儿在首次发病后4~6周内发展成为HSPN[2],97%HSP 患儿的肾损害发生在起病的6个月以内[3]。尽管大部分表现为单纯血尿和/或少量蛋白尿的患儿能够恢复得很好,但仍有1%~17%HSPN患儿终进展为肾衰竭或终末期肾脏病[2]。

  • IL-23/IL-17炎性通路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冬梅;王久敏;刘桂芝

    白细胞介素简称白介素,是指在白细胞或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它在传递信息,激活与调节免疫细胞,介导T、B细胞活化、增殖与分化及在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近期研究发现[1], IL-23/IL-17轴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处于关键地位,并有望成为新的治疗靶标.IL-23能诱导幼稚CD4+ T细胞分化为高致病性的Th17/Thil-17细胞生成IL-17、IL-17F、IL-6和TNF-α,影响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2-5].

    关键词: IL-23 IL-17 炎性通路
  • Th17及IL-17在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杨康康;董琳;丁洁

    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是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重要的病原体,几乎所有儿童在2岁之前都经历过至少1次RSV感染.RSV感染可引起气道黏液的过度分泌,过度分泌的黏液和坏死脱落的细胞形成黏液栓堵塞气道导致缺氧.因此,了解RSV感染时黏液高分泌机制对于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发现Th17细胞在RSV感染引起的气道炎症及黏液高分泌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综述Th17细胞及其所分泌的IL-17在RSV感染黏液高分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γδT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机制中作用的新进展

    作者:谢卿

    缺血再灌注损伤是临床常见且极其重要的问题,包括心肌梗死、卒中、急性肾功能衰竭、肝休克、肠系膜缺血及器官移植后再灌注损伤等各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因此研究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现今越来越多的事实证明淋巴细胞参与缺血再灌注损伤,而其中主要是T细胞[1],因此各种T细胞的亚型被广泛研究,包括NKT细胞、TH17细胞、γδT细胞、CD4+T细胞和CD8+T细胞等,研究发现γδT细胞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 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辅助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疗效及其对血清 IL-6、IL-17水平的影响

    作者:訾和平;杨晓荣;汪莉莉

    目的:观察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思连康)辅助治疗小儿非感染性腹泻的效果及其对血清IL-6、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2月陕西省榆林市中医医院儿科治疗的非感染性腹泻患儿68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思连康。比较2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和治疗7d后IL-6、IL-17水平,并对2组患儿治疗后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8%(31/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59%(24/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6、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9.47±1.01)pg/mlvs.(16.08±3.11)pg/ml,(10.47±1.14)pg/mlvs.(17.85±3.44)pg/ml,P<0.05];患儿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腹泻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3.11±0.63)dvs.(6.04±1.02)d,(2.21±0.31)dvs.(4.24±0.63)d,(4.22±0.54)dvs.(7.32±1.02)d,P<0.05]。结论小儿非感染性腹泻采取思连康进行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能明显降低患儿血清IL-6、IL-17水平,缩短止泻时间和治疗时间,明显改善病情。

  • 外周血 IL-2、IL-17因子水平异常与小儿过敏性紫癜相关性分析

    作者:李月辉;李艳廷;田燕;张灵新;冯妥;谢彩霞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 IL-2、IL-17因子水平异常与小儿过敏性紫癜(HSP)相关性,为 HSP 的诊断和治疗评定提供依照。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3年10月儿科接诊的42例 HSP 患者作为观察组,又将观察组分为紫癜肾病组18例和紫癜非肾病组24例。另选取同龄健康小儿20例为健康组,ELISA 试剂盒法对2组小儿外周血中IL-2、IL-17的水平进行测定,经统计分析比较组间差距。结果观察组患者的 IL-2水平低于对照组,IL-17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紫癜肾病组患者的 IL-2水平低于紫癜非肾病组,IL-17水平高于紫癜非肾病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外周血中 IL-2、IL-17因子水平与 HSP 患病呈显著相关性,且随着病情的加重程度,IL-2呈现负相关,IL-17呈现正相关,将 IL-2、IL-17应用于 HSP 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 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影响

    作者:胡洁;史素丽;杨家丽;刘国荣

    ①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白细胞介素(IL)-17、IL-23、IL-8水平的影响。②方法患者1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均观察1个月。在治疗前、后取外周血和痰液,检测IL-17、IL-23、IL-8水平。③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清和痰液中 IL-17、IL-23、IL-8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方可以通过降低IL-17、IL-23、IL-8水平,改善COPD的临床症状。

  • IL-17 在沙眼衣原体呼吸道感染中的早期表达及其与机体防御关系

    作者:张效云;徐志伟;高丽芬;陈丽丽;钟光明

    目的:探讨炎症性细胞因子IL-17在沙眼衣原体呼吸道感染中的早期表达及与机体防御的关系.方法:用沙眼衣原体小鼠肺炎株(MoPn)通过鼻腔感染小鼠,用IFA检测衣原体在肺组织的生长;通过ELISA检测小鼠肺组织IL-17、IL-6、IL-8、TNF-α、IL-1α和IL-1β等炎症性细胞因子表达.结果:MoPn感染后第1天,肺组织有衣原体生长,于感染后第8天达高峰;感染后第2天,IL-17在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达峰值,并很快下降;TNFα、IL-1α、IL-1β和IL-6在感染后第3天达到峰值,而IL-8则在第8天出现高峰.结论:IL-17在衣原体肺炎早期出现,能提高局部IL-6,IL-8,TNF-α,IL-1α,IL-1β的表达.这些结果显示IL-17早期表达可能作为固有免疫反应成分在起动宿主抵御细胞内病原体感染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 IL-17 IL-18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

    作者:岳致丰;田坤;尹冬;韩雪松

    目的: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和IL-18的水平进行测定,探讨其与寻常型银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科诊治的9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IL-17、IL-18水平,并设健康体检组对比观察.结果: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IL-17、IL-18水平明显较健康体检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血清IL-17、IL-18水平高低为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各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期PASI评分高低为进行期>静止期>退行期,各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清中IL-17、IL-18水平进行测定,提示IL-17和L-18在寻常型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相关.

  • 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与牙髓炎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及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

    作者:王少英;杨立静;王丽娜;王哲

    目的 分析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变化与牙髓炎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及生存质量相关性.方法 104例牙髓炎患者为患病组,同期收集104例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2组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一氧化氮(NO)、白介素-17(IL-17)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分析血清因子水平对牙髓炎辅助诊断的价值.患病组的全部牙髓炎患者统一给予根管治疗,观察患者术后疼痛水平及生存质量,分别将患者分为轻度疼痛组和重度疼痛组以及低生活质量组和高生活质量组,于治疗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者血清NO、IL-17和HS-CRP水平,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差异,进一步分析血清炎性因子水平与疼痛水平及生存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患病组治疗前血清中NO、IL-17、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病组3种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的明显改善(P<0.05).NO、IL-17、hs-CRP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2.434、2.766、2.629,P<0.05),与生存质量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2.528、-2.842、-2.563,P<0.05).结论 血清NO、IL-17和HS-CRP水平与牙髓炎根管治疗术后疼痛存在相关性并为正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越高,疼痛程度越重;并与生存质量存在相关性并为负相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越高,生存质量越低.

  • 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及相关因子在胃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

    作者:刘爱民

    目的 观察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17(Th17)及相关因子在胃癌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胃癌患者42例(观察组),其中早期胃癌(Ⅰ、Ⅱ期)22例,晚期胃癌(Ⅲ、Ⅳ期)20例,并设同期健康体检者42例(对照组),应用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2组血浆Th17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浆Th17细胞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IL-23及IL-17情况,进行组间及观察组早期胃癌(22例)、晚期胃癌(20例)及黏液癌(12例)、腺癌(24例)、未分化癌(6例)比较.结果 2组IL-1β、IL-6、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表达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胃癌患者与晚期胃癌患者IL-1β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L-6、IL-23、IL-17水平及Th17细胞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胃癌患者高于早期胃癌患者.观察组黏液癌、腺癌、未分化癌IL-1β、IL-6、IL-23、IL-17及Th17细胞表达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h17及相关因子与胃癌有密切相关性,其检测结果有助于临床做出准确判断.

  • T1D发病中的双刃剑--iNKT细胞

    作者:刘绍川;娄永富;胡鸿鹏;杨飞;孟明

    1型糖尿病( type 1 diabetes, T1D)是一种由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免疫调节因素共同参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系统的功能紊乱和调节异常,胰岛β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缺乏,糖代谢紊乱。恒定自然杀伤T ( in?variant nature killer T, iNKT)细胞是一种同时参与适应性免疫和固有免疫应答的特殊T细胞亚群。近年来发现iNKT细胞与T1D的发病密切相关,虽然有关报道众多但结论不一。旨在对这一领域的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慢性持续期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外周血白介素水平的探讨

    作者:张强;邓希;权帅;李香彭

    目的:探讨慢性持续期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外周血白介素水平的测定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慢性持续期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定义为研究组.选择同期我院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IL-17、IL-10水平;不同程度研究组IL-17、IL-10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和对照组入院时IL-17、IL-10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和对照组入院时IL-17、IL-10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慢性持续期过敏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白介素IL-17、IL-10存在失衡状态.

    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IL-17 IL-10
  • LI-17与肺炎

    作者:陈媛媛

    白介素17(IL-17)在调解中性粒细胞补充和粒细胞生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同时IL-17 还是重要的促炎因子可诱导其他细胞因子和组织降解酶的产生,提高一些细胞因子的功能.因此IL-17 扮演着双重角色.本文就IL-17 在肺炎中的作用的相关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关键词: IL-17 肺炎
  • 恩替卡韦抗HBV治疗时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变化及其与HBeAg的关系

    作者:曹姗姗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抗HBV治疗时患者体内免疫功能的变化及其与HBeAg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30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患者接受恩替卡韦治疗前、治疗48周时外周血中Treg、Th17细胞数目,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检测TGF-β、IL-17水平,并进行对比。结果①治疗48周时CHB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百分比、TGF-β、IL-17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e抗原转换/转阴组CHB患者外周血Treg、Th17细胞百分比、TGF-β、IL-17水平较e抗原未变化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CHB患者时可能导致外周血Treg、Th17细胞及相关因子表达减少,其减少的同时可能更有利于HBeAg的血清学转换。

  • IL-17及CXCL10在1型糖尿病患者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亮;李红玲;刘安宁;黄晶;邹毅;张高生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患者血中白介素-17(IL-17)和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检测30例1型糖尿病患者及2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血清中IL-17和CXCL10表达水平。结果: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7和CXCL10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17和CXCL10表达增高,可能促进胰岛炎及1型糖尿病的发生。

    关键词: IL-17 CXCL10 1型糖尿病
  • Th17细胞的相关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作者:廖卓君;徐建华

    近年来有关新型CD4效应T细胞亚群-T辅助性细胞17(Th17)及其分泌的白细胞介素(IL)-17在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sth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强直性脊柱炎(AS)等的作用受到高度关注.除IL-17外,Th17还可以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且其分化发育亦受多种细胞因子调节,而这些细胞因子在炎症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本文就Th17的相关细胞因子作一综述.

827 条记录 8/42 页 « 12...567891011...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