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分化型甲状腺癌再次手术31例分析

    作者:刘伟;尹乐平;冯超;顾毅;刘彤

    目的 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 thyroid carcinoma,DTC)再次手术的原因、指征及操作要点.方法 对31例DTC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再次手术的原因:首次手术误诊为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切除范围不够16例;患者要求仅行患侧腺叶切除术、短期内补充性再次手术1例;术后复发或/和颈淋巴结转移14例.再次手术后出现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1例,1个月内恢复正常,3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口唇四肢麻木.结论 分化型甲状腺癌术前诊断困难,术前误诊和术后复发或/和颈淋巴结转移是甲状腺癌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再次手术难度大,应尽量完善术前准备,谨慎细致操作,注意保护喉返神经和甲状旁腺以确保手术安全.

  • 纳米炭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作者:郭科

    甲状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治疗是分化型甲状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颈部淋巴结的处理、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保护是目前手术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纳米炭可以示踪前哨淋巴结,使甲状腺组织及颈部淋巴结黑染,而甲状旁腺不染色,使甲状腺组织、淋巴结及甲状旁腺可以在肉眼下分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上问题,本文旨在综述纳米炭在分化型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 应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经颈入路切除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75例临床分析

    作者:余幼林;胡超华;沈雄山;韩运涛;李卫民;沈浩元;彭东杰;徐元兵

    目的 探讨精细化被膜解剖技术经颈入路切除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普外科收治的75例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超声刀及双极电凝镊行精细化被膜解剖经颈入路切除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结果 桥本甲状腺炎12例,甲状腺腺瘤1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41例,甲状腺癌12例.行单侧甲状腺全切除术5例;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58例;12例甲状腺癌患者中9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3例行双侧甲状腺全切除术+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患侧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本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为10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50 mL,术后住院时间平均为5d.术后无出血及皮下积液的发生.发生气管部分软化2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0个月;随访72例,失访3例,随访期间无死亡患者,无肿瘤复发、转移患者.发生甲状腺旁腺损伤2例(2.7%),因甲状旁腺损伤导致暂时性低钙血症2例(2.7%),发生单侧喉返神经损伤3例(4.0%),发生喉上神经外支损伤1例(1.3%).结论 本组病例的分析结果提示,采用超声刀及双极电凝镊行精细化被膜解剖经颈入路切除术治疗Ⅰ型胸骨后甲状腺肿是安全、可行的,能减少甲状腺切除术的并发症,可有效地保留甲状旁腺及功能,保护喉返神经及喉上神经.

  • 同种异体甲状旁腺组织移植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实验研究

    作者:高庆军;赵代伟;王南鹏;周彦;段海松;高荣君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经不同预处理并移植于腹直肌内后甲状旁腺移植物的功能和生存情况.方法 成年雄性Wistar大鼠70只作为供体,成年雄性SD大鼠35只作为受体,建立去甲状旁腺模型受体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直接移植组、高氧培养移植组、环孢素A组、60Co照射移植组及综合处理组5组,每只受体接受2只供体的4个甲状旁腺组织块,甲状旁腺移植于大鼠的腹直肌内.观察各组大鼠在甲状旁腺移植前后不同时相血清钙和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结果 各组在甲状旁腺组织移植后,1周内血清钙和PTH均能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与移植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组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不同,直接移植组的存活时间短,血清钙和PTH维持正常水平的时间分别为3周和4周.高氧培养移植组、环孢素A组、60Co照射移植组以及综合处理组血清钙及PTH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的时间分别为5周和8周、6周和8周、5周和7周以及5周和9周;除高氧培养移植组移植术后9周(血清钙)及60Co照射移植组移植术后8周(PT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4组的血清钙和PTH水平在移植术后4~9周与直接移植组比较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接移植组较低;高氧培养移植组、CsA组和60Co照射移植组的血清钙和PTH水平在移植术后7~9周低于综合处理组(P<0.05),综合处理组的血清钙和PTH的维持时间较长.结论 腹直肌内甲状旁腺移植能维持血钙于正常水平;甲状旁腺移植物或受体经预处理后能延长其存活时间.甲状旁腺组织经培养后再移植是治疗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一条有效途径.

  • 甲状旁腺解剖的再认识及其在临床应用中价值研究进展

    作者:潘丽洁;赵菁;康骅

    目的 对甲状旁腺解剖再认识并探讨其在甲状腺手术中对保护甲状旁腺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甲状旁腺”、“解剖”、“甲状腺手术”和“功能减低”为检索词检索文献,对甲状旁腺的起源、功能、解剖位置、数目、血供、淋巴系统及与甲状腺等周围组织器官关系以及其在甲状腺切除术中临床意义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上甲状旁腺位置多较固定,下甲状旁腺异位较多.甲状旁腺的数目不确定,约半数以上的患者有4枚甲状旁腺,极少数(13%~25.5%)患者为多于4枚.主流的观点是甲状旁腺主要由甲状腺下动脉供血,少部分由甲状腺上下动脉的吻合支或甲状腺上动脉供血,但也有观点提出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并不主要来源于甲状腺下动脉.甲状旁腺与脂肪组织和淋巴结不易辨别.甲状旁腺是否存在独立的淋巴系统尚存争议.在甲状腺手术中,通过甲状旁腺与Zuckerkandl结节、喉返神经及甲状旁腺周围特异性附着脂肪的关系以及采用纳米炭、手术放大镜技术等对甲状旁腺及其血供进行识别后予以保留或保护,在甲状腺术中尤其是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时,应仔细解剖并保留甲状腺下动脉主干及其重要分支,术中精细化被膜内解剖,正确使用能量器械,可根据甲状旁腺分型判断原位保留甲状旁腺的难易程度,若无法保留者可采用自体甲状旁腺的移植.结论 通过了解甲状旁腺的起源及其位置,使得在行甲状腺手术时对甲状旁腺的寻找有了方向;熟悉甲状旁腺的血流供应,就知道如何去保护血管并使甲状旁腺得以存活;被膜内解剖、精细化解剖技术、合理选择能量器械及吲哚氰绿造影术的应用在其中突显其重要性;甲状旁腺数目的确立,让我们把每一枚甲状旁腺当作后一枚甲状旁腺珍惜;若无法原位保留,需要行甲状旁腺自体移植,避免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的发生.

  • 纳米碳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淳林;黄蔓;苏新良;吴凯南

    目的 探讨纳米碳在甲状腺癌外科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复习纳米碳在甲状腺癌外科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进行综述.结果 纳米碳作为一种新型的淋巴示踪剂,淋巴示踪清晰,不易外渗,染色持续时间长,能准确地反映颈部淋巴结的状况,准确地示踪甲状腺癌前哨淋巴结;同时甲状旁腺不被黑染,使其易于识别和保护.结论 纳米碳为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提供了有效帮助,但其更广泛的应用尚需更多临床研究的探索.

  • 甲状旁腺微血管解剖与甲状腺囊内切除技术

    作者:李文杰;徐海倩;翟立斌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微血管解剖在甲状腺囊内切除术中的意义.方法 以“甲状旁腺微血管解剖、囊内技术及保护”为关键词进行检索,筛选近30年来的相关文献,就甲状旁腺微血管解剖在甲状腺囊内切除术中的意义进行综述.结果 甲状旁腺血管的数量、起源、长度和供应方式有众多情况,囊内切除甲状腺时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结论 充分认识甲状旁腺微血管解剖有助于运用囊内技术保护甲状旁腺功能.

  • 甲状腺手术中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体会

    作者:傅朝春;徐安书;张杰;孙勇

    目的 探讨甲状腺手术中预防甲状旁腺损伤的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09年1月至2011年5月期间收治的82例甲状腺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82例中行双叶甲状腺全切除术57例,一侧腺叶切除+对侧腺叶次全切除术25例.术后甲状旁腺损伤的发生率为0.24% (2/82),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病例发生.结论 在甲状腺手术中,保留甲状腺下动脉至关重要.保留甲状腺下动脉可保证甲状旁腺的充足血供,可很好的预防甲状旁腺的损伤.

  • 去甲状旁腺模型鼠的制备

    作者:段秀庆;宋纯;许评;宋春芳

    目的探讨去甲状旁腺(PTG)模型鼠的制备方法,为PTG移植奠定实验基础.方法手术切取PTG,并行病理学检查.对术前和术后2、5、10、15和30 d的大鼠血清钙和甲状旁腺激素(PTH)进行测定.结果8只鼠的PTG被成功切除,切除率为80%(8/10).假手术组手术前、后血清钙和PTH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PTG切除组术后2、5、10、15和30 d血清钙和PTH水平均明显低于术前,并明显低于同时相假手术组水平(P<0.01).结论准确切取大鼠PTG,可成功制备去PTG模型鼠.术后10 d可作为异体移植的适宜时间.

    关键词: 甲状旁腺 手术
  • 甲状腺术后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减的防治

    作者:黄久佐;汪劭婷;李小毅

    甲状旁腺损伤是甲状腺手术,特别是甲状腺全切除及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的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低减(简称甲旁减)是指6个月以内的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降低(<10 ng/L)、低血钙(<2.0 mmol/L)[1]的情况,发生率为12%~30%[2-5].永久性甲旁减是指6个月以上的甲旁减,对于有经验的手术医师其发生率约为1%~2%[2,6-8].

  • 甲状旁腺在人体中的分布特点及临床意义(附50例解剖研究报告)

    作者:李志辉;朱精强;魏涛;徐惠珍;吴晓英

    目的 通过对甲状旁腺的解剖研究找出甲状旁腺的形态学特点,并致力于甲状旁腺损伤和喉返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 对50例尸体的颈部进行解剖,对甲状腺周围组织结构和甲状旁腺的数目、分布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进行描述.结果 甲状旁腺平均(3.52±0.48)个/例,主要集中在甲状腺后内侧的"三区一带"(即上甲状旁腺主要集中在甲状软骨下角区域,下甲状旁腺除异位甲状旁腺外,主要分布于甲状腺下极,甲状腺下动脉是上、下甲状旁腺分布的交替区; 由此3个区构成了一个甲状旁腺易损伤带,即甲状腺后内侧).上甲状旁腺多位于喉返神经外侧(67.8%),而下甲状旁腺多位于喉返神经内侧(71.9%),两者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甲状腺后悬韧带区域是上甲状旁腺的主要分布区域,占85.0%; 胸腺舌叶内异位甲状旁腺多见(28.6%).结论 通过对甲状腺解剖结构和特点的探讨,我们认为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的损伤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预防的,不应该成为标准甲状腺手术的羁绊.

  • 大鼠甲状旁腺细胞经培养后再移植的实验研究

    作者:段秀庆;宋纯;王江滨;石于波;许评;宋春芳

    目的 研究大鼠甲状旁腺细胞经培养后再移植对其存活的影响. 方法将经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的甲状旁腺细胞培养后再行移植,观察移植物的存活情况,并对移植物做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新鲜甲状旁腺移植组平均存活期为(9.25±3.45) d; 甲状旁腺细胞培养后移植,移植物的存活时间为(46.25±7.44) d,明显延长 (P<0.01),在50 d观察期内,8只鼠中有6只的血清钙及PTH值持续在正常范围内.移植物内可见完整的甲状旁腺细胞,其内见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杆状的线粒体及分泌颗粒. 结论大鼠甲状旁腺细胞经培养后再移植可以延长移植物的存活时间,是治疗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症的一条有效途径.

  • 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的应用进展

    作者:邓巧莲;朱精强

    目的 介绍神经电生理监测技术在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中应用的研究进展.方法 收集国内外近年来有关神经电生理监测应用于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的研究文献,并作综述.结果 甲状腺手术中神经监测的形式从有创改良为无创性气管插管表面电极形式;监测方法从无统一标准发展为标准化程序,从间断性监测发展到连续性监测;从单纯监测喉返神经发展到还可监测喉上神经,可以十分容易地判断喉不返神经、损伤点及损伤程度,还可推测可能的损伤机理及防止不可逆的神经损伤.结论 神经电生理监测应用于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尤其是复杂的或二次手术,可以降低喉返神经损伤的风险,并且对术后喉返神经功能提供了循证学的预测依据,指导手术决策,以避免发生严重的术后并发症.

  • 甲状腺手术中甲状旁腺显露及功能保护的临床研究

    作者:程若川;艾杨卿;刁畅;张建明;苏艳军

    目的 探讨甲状腺术中直视下甲状旁腺的显露与定位、术中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的方法 .方法 对我院甲状腺手术患者行术中直视下显露并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并观察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发生情况.结果 259例甲状腺手术中有12例未找到明确的甲状旁腺.术中见上甲状旁腺共242枚,其中221枚(91.32%)位置恒定于甲状腺背面甲状软骨下缘水平;确切显露61枚上甲状旁腺的血管,其中42枚(68.85%)由甲状腺下动脉上行支供血.下甲状旁腺共426枚,位置变异较大,212枚(49.77%)位于甲状腺背面下1/3部分,106枚(24.88%)位于甲状腺侧叶下端近甲状腺下动脉入腺体处;确切显露128枚下甲状旁腺的血管,其中103枚(80.47%)的血供来自甲状腺下动脉或下动脉的分支.术后发生低钙血症者27例,其中一侧叶全切除者1例(二次手术患者),一侧叶全切加对侧叶次全切除者3例,甲状腺全切除者4例,甲状腺全切加中央组颈淋巴结清扫者7例,甲状腺全切加一侧颈淋巴结清扫者11例,甲状腺全切加双侧颈淋巴结清扫者1例.无一例发生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低下.结论 甲状旁腺血供来源与其位置有密切关系.甲状腺术中完全可以直视下显露和保护甲状旁腺.预防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关键是术中精细解剖,尽量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或行必要的甲状旁腺自体移植.

  • 骨病型甲状旁腺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徐惠珍;李园;赵雍凡;管昌田

    目的介绍甲状旁腺腺瘤早期诊断的新技术及外科治疗经验. 方法通过对1986年11月~2000年8月9例经手术治疗的甲状旁腺腺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结合文献复习,进行诊治经验总结.其中男3例,女6例,年龄12~55岁,平均32岁.平均病程4年9个月.患者均有普遍性骨皮质密度降低,骨膜下骨质吸收.3例有多部位骨囊性病变;5例有陈旧性骨折,提示有骨性并发症,其中2例同时有泌尿系结石.术前1例儿童跛行,8例丧失劳动力.检测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 5例,均显著升高(633.87~1 017.40 pmol/L, 正常值:28.50~90.50 pmol/L),甲状旁腺核素扫描3例腺瘤均显像. 结果 7例经颈部完成甲状旁腺腺瘤手术切除;2例甲状旁腺腺瘤位于胸内,经胸骨切开完成肿瘤切除手术.9例均经病理学诊断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均获2~16年随访,无复发.患者骨痛缓解,行动自如,PTH正常,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骨病损明显减轻. 结论①血清PTH检测作为此病较新诊断技术具有特殊意义,可鉴别诊断高钙血症的病因,多普勒彩超及核素甲状旁腺腺瘤显像可以作出定位诊断;②术中肉眼直视下识别甲状旁腺及其是否正常为重要的一环,术中冰冻切片检查不可缺少;③切除肿瘤的同时须确保留下正常甲状旁腺组织,以维持正常甲状旁腺功能;④外科治疗中不能忽略异位甲状旁腺,并应认识到甲状旁腺数目可少于或多于4个的这种数量改变;⑤甲状旁腺腺瘤手术治疗近期和远期疗效满意.

  •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A型的超声声像图表现

    作者:董吉;丁炎;吴鹏西

    目的:探讨多发性内分泌腺瘤ⅡA型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1A型患者的超声及临床资料。结果11例多发性内分泌腺瘤11A型患者分属4个家系,尿3-甲氧-4羟基杏仁酸(VMA)均升高。甲状腺髓样癌发病均早于肾上腺嗜铬细胞瘤,超声声像图示:病灶多侵及甲状腺双叶(8/11),以低回声为主(15/19),并伴有钙化灶(18/19),其中粗大钙化灶居多(12/18),边界多见不规则声晕(11/19),病灶血流多为Ⅲ级(15/19)。伴颈部淋巴结转移者8例(8/11);病理示其中有5例(5/11)合并甲状旁腺增生,超声确诊其中4例。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定位诊断符合率为90.90%(20/22),定性诊断符合率为90%(18/20)。结论超声对该病的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并且是对该病家族成员随访的首选影像学检查。

  • 纳米炭负显影追加注射法对甲状旁腺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任浩源;张跃天;倪帮高;刘勇

    目的:探讨纳米炭负显影追加注射法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中对甲状旁腺辨认及原位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符合入组标准的107例甲状腺乳头癌患者,均行甲状腺全切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分为常规手术组(40例)和纳米炭显影组(67例),纳米炭显影组又分为常规显影组(33例)和追加显影组(34例),显露并原位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观察并记录3组甲状旁腺的数量、染色情况。计算甲状旁腺误切率,检测血钙及 PTH 值。结果3组甲状旁腺显露枚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6.628,P <0.01);追加显影组的甲状旁腺误切率为0.0%(0/111),常规显影组为5.1%(5/99),常规手术组为8.9%(7/79),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追加显影组与常规显影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一过性低钙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追加显影组与常规显影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均无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结论纳米炭负显影术中追加注射法能更好的防止甲状旁腺误切。

  •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并甲状旁腺、胸腺异位1例

    作者:张兆明;粟连秀

    患者,女,26岁.因心悸、怕热、易怒、消瘦1年入院.检查:甲亢面容,甲状腺Ⅱ度肿大.临床诊断: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术中见:甲状腺两侧叶弥漫性肿大,均约为6cm×4cm×3cm,颈前正中甲状腺下缘至胸骨柄上缘之间有3个肿物,为1.2cm×1.0cm×0.8cm.

  • 纳米炭混悬液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程卫;李继锋;邱伟

    目的 探讨纳米炭混悬液在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癌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手术治疗,且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于甲状腺腺体注射纳米炭混悬液指示淋巴结清扫,对照组则根据临床经验行淋巴结清扫,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天及术后1周甲状旁腺素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1天血钙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央区及外侧区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别为(7.2±1.1)、(14.3±2.1)个,均多于对照组的(5.1±1.2)、(8.9±2.3)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3例(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例(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纳米炭混悬液应用于甲状腺癌手术有助于提高淋巴结清扫率,并有助于识别甲状旁腺及保护甲状旁腺功能,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 不同方法治疗继发性甲旁亢对血透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作者:李霞;程悦;付永刚;王霞;朱军;郑宇

    目的 观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合并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在接受3种不同方法治疗后,其肾性贫血的改善情况.方法 (1)回顾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共126例,观察不同甲状旁腺素(iPTH)水平患者血红蛋白达标率的差异.(2)回顾分析70例iPTH>300 pg/ml的SHPT患者,观察3种不同的治疗方法(骨化三醇冲击治疗46例、骨化三醇冲击加口服磷结合剂17例、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7例)对患者iPTH、Hb、HCT及EPO用量的影响.结果 (1)不同iPTH水平的患者Hb达标率存在差异,其中iPTH>300 pg/ml的患者Hb达标率低;(2)3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均能降低iPTH水平,有效升高Hb和HCT,并减少EPO用量.其中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在升高血红蛋白、减少EPO用量方面优于另外两种疗法,但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HPT参与了维持性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发生,治疗SHPT有助于肾性贫血的纠正;3种不同的方法均能改善肾性贫血,其中以甲状旁腺全切加自体前臂移植术效果显著.

719 条记录 31/36 页 « 12...2829303132333435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