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性粒细胞表面CD 64联合降钙素原检测在细菌性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作者:林志鹏;苏密龙;苏智军;刘江福;郑怡娟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与中性粒细胞CD 64对细菌性感染血流患者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参与诊疗的血流患者和健康体检人员共210例,分为4组,细菌性血流感染组60例,病毒感染组60例,自身免疫性疾病组60例,健康对照组30例. 对全部参与调查的患者与体检者进行中性粒细胞CD 64、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计数的检验,并构建出ROC曲线图,对以上要素进行记录与比较. 结果 细菌性血流感染组患者的CD 64阳性指数、PCT、CRP明显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患者的CD 64阳性指数、PCT、CRP与WBC计数明显比健康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性血流感染组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组患者的CD 64阳性指数、PCT、CRP和WBC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细菌性血流感染组患者CD 64阳性指数的ROC曲线面积为0.974, 95%CI为0.726~0.999,灵敏度为0.974,特异度为0.948;其他组别的CD 64阳性指数的ROC曲线面积为0.943,95%CI为0.852~0.985,灵敏度为0.895,特异度为0.862. 结论 通过检验中性粒细胞CD 64与血清PCT可及时发现血流患者的细菌性感染状况,并给予诊断治疗,对于该疾病的医治有较好的效果.

  •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侯春风;王伟;赵海潇;孙宏昌;王姝

    目的 评价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124例,随机分为2组(各62例),实验组应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对照组应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结果 实验组的痊愈率、有效率为70.96%、98.38%,对照组为62.90%、91.93%;实验组的细菌清除率为100%,对照组为98.04%;实验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22%,对照组为6.45%,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门冬氨酸洛美沙星注射液在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 CT引导下穿刺闭合式引流术颈深部脓肿的治疗效果分析

    作者:余爵波;程泽星;庄远岭;郑海洲;汪俊峰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穿刺闭合式引流术颈深部脓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05年1月至2016年6月扬州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25例单侧颈深部脓肿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抗感染治疗失败,并采取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采用套管穿刺法进行置管,经穿刺置管引流术治疗失败后立即行手术切开引流.结果 25例患者中,5例患者的脓液中无细菌生长,20例患者的脓液中有细菌生长,阳性率为80%.所有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2例患者因并发同侧多个间隙感染及1例患者穿刺后第2天出现广泛的组织内积气而需清创引流.1例患者拔管出院后死亡.对24例患者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是一种安全、高效、低成本的治疗方法,可以考虑作为替代开放性手术切开引流治疗对药物治疗无效的颈深部单房脓肿.此方法易被高龄患者及伴有全身性疾病的患者耐受,住院时间短,同时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PCT检测在全身或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姚广俊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全身或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入院的全身细菌感染患者和局部细菌感染患者各45例分别作为全身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给予抗生素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第1天末、第5天末与第10天末检测血清PCT浓度,另外于体检中心选取45例无细菌感染的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治疗并于体检时统一检测血清PCT浓度.比较各组检测结果.结果:全身感染组G+菌、G-菌与混合菌感染的患者血清PCT均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全身感染组和局部感染组中,G-菌与混合菌感染的患者血清PCT均明显高于G+菌感染的患者(P<0.05);抗生素治疗前,局部感染组与全身感染组血清PCT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全身感染组血清PCT显著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抗生素治疗后,局部感染组与全身感染组血清PCT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全身感染组血清PCT高于局部感染组(P<0.05);使用抗生素第10天末,局部感染组与全身感染组血清PCT均下降,且与健康对照组血清PCT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PCT检测在全身或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作为细菌感染(特别是G-菌)的早期诊断指标,还可反映抗生素治疗效果.

  • 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邹忠传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上消化道出血与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为观察组(发生上消化道出血)42例和对照组(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56例。对患者进行抽样检验,取腹水、血、尿、咽位置样品进行细菌培养。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液感染、咽部感染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腹水感染,尿感染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总细菌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发生细菌感染的机率显著高于未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提示临床可通过预防感染降低患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病率。

  • C反应蛋白在细菌感染与病毒感染鉴别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李越;李莉;邵丽丽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反应蛋白[1],血清浓度很低(<8mg/L),在细菌感染、组织损伤和术后浓度显著增高,在炎症进程开始后6~12h就可检测到.CRP通常在细菌感染时增加,而病毒感染时不增加,所以在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 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鉴别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作者:付晓杰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验在鉴别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者54例的病例资料,综合多种诊断方法诊断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22例)和病毒性感染组(32例);另收集在同期住院伴神经系统症状的非感染患者25例作为对照组。分析3组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清中的 PCT 水平。结果:3组患者的脑脊液 PCT 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3组患者的血液 PCT 含量从高到低依次是细菌感染组、病毒感染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中无一例 PCT 在0?0.49 ng/ ml,而病毒性感染组患者中有29例患者 PCT 为0?0.49 ng/ ml。结论:PCT 可用于辅助鉴别中枢神经系统病毒和细菌感染,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新生儿院内细菌感染现状及耐药分析

    作者:王朝辉;张洁

    目的:了解新生儿院内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查找原因以减少院内细菌感染的发生.方法:对我院新生儿病房近期收治的39例新生儿明确院内感染的病例,对其感染部位、细菌耐药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发生院内细菌感染39例,占同期住院新生儿的11.7%,同期医院内细菌感染发生率为4.1%,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早产儿医院细菌感染为24.1%,明显高于同期新生儿院内细菌感染率,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共找到病原菌28株,阳性率为71.8%.本组全部16例革兰阴性杆菌及绝大部分革兰阳性球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结论:早产儿具有发生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加强医护人员的卫生意识,尤其注意手部消毒,可有效预防院内感染发生.如发生院内感染,考虑首选头孢哌酮/舒巴坦作为本地区医院内感染的经验性用药.

  • 小儿大叶性肺炎110例临床分析

    作者:王晓巍

    小儿大叶性肺炎近几年来呈逐渐增多的趋势.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越来越多,病原谱已发生变迁[1],由肺炎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已明显减少,而由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大叶性肺炎则明显增多[2].现将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110例大叶性肺炎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 COPD患者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永珍;赵海静;郑斌

    本研究首先分析了COPD患者细菌感染的研究进展,然后从IL-2、TNF-N两个方面分析了COPD患者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进展,探讨COPD患者细菌感染与细胞因子变化的研究进展.

  • 糖尿病足的健康教育

    作者:王春燕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痛苦的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发病率在显著增高.糖代谢紊乱、血管神经病变可能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诱发因素常见于:穿新鞋压迫、挑胼胝(鸡眼)、抓破(瘙痒症)、足部皲裂、烫伤(热水袋、烤灯)、趾间霉菌感染、皮肤擦伤、皮肤破裂致细菌感染、修甲损伤等.

  • 伤寒性骨髓炎X线表现

    作者:刘忠强;倪洪岩;刘忠阳

    伤寒性骨髓炎是肠伤寒以后的并发症,骨的发病过程较其化脓性细菌感染缓慢,大多发生于严重伤寒的病程中或痊愈期后数周、数月或1~2年内.

  • ICU细菌感染198株菌群分布及药敏试验分析

    作者:赵花;张红

    目的:分析ICU患者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和药物敏感情况,以利于病原菌的监控和临床治疗,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2/2009-03的ICU患者,采集其血液、体液、分泌物(以痰液为主)、胸腹水等感染性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物敏感实验.结果:在ICU患者感染198株病原菌中,分离出革兰阴性菌154株,占77.8%,革兰阴性菌感染以铜绿单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分离出革兰阳性菌26株,占13.1%,革兰阳性菌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通过药敏试验对比,比阿培南和万古霉素的药物敏感性好.结论:选择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减低耐药率.

  • 肝移植术后感染细菌耐药性分析

    作者:孟祥红;董梅;匡铁吉;佟爱华;杨彩娥;雷红

    目的:探讨肝移植患者术后感染细菌的分布及耐药性,为防治术后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分析50例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细菌种类、分布及耐药性资料.结果:(1)术后感染患者多见的病原菌依次为:屎肠球菌、鲍曼不动杆菌、溶血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等;(2)病原菌多数为多重耐药.结论: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病原菌大多是有强耐药性的院内感染细菌,抗菌药物的经验性使用可选择碳青霉烯、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类复合药物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糖肽类抗菌药.

  • 女性阴道加德纳氏菌感染与城乡生活习性调查

    作者:郭建华;宋宏先;李晓强;伍亚云

    阴道加德纳氏菌Gardnerella Vaginalis (GV)是引起人非特异性尿道炎和阴道炎的重要病菌之一,近年来还有引起脑炎、肝脓肿、肺脓肿、肾盂肾炎和菌血症的报道,患者多为有多个性伴侣,与性传播有关.GV是1953年Gardner从女性阴道中分泌出来的[1],1955年证实该菌与女性阴道炎有关.为了解本地区妇女因GV引起的阴道炎与其生活环境及习性的关系,将2003~2004年我院作妇科体检的城乡妇女宫颈刮片进行细胞学检查分析如下.

  • 下呼吸道厌氧菌感染83例调查

    作者:张彩平;范迎胜

    下呼吸道厌氧菌感染种类多,病情反应不一,常被临床工作者忽略.

  • 郑州地区2006/2008年常见细菌感染及耐药性调查

    作者:杜秋萍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2006/2008年常见细菌感染及耐药情况,为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控制院内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6-01/2008-12门诊就诊和住院患者13 966份送检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检出有临床意义菌株3 875例,阳性率占27.75%.这些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并且多重耐药呈增加趋势.结论:临床医生应提高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意识,结合细菌流行和耐药状况,合理选用抗生素.

  • 介绍开颅术前皮肤包裹固定简易方法

    作者:吴国燕

    《中国误诊学杂志》编辑部:剃毛后细菌会在皮肤表面的小破损处定植,成倍地增加SSI的机会.另加骨组织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引起细菌感染.

  • ICU患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分析

    作者:胡惠芬

    目的 了解ICU内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以便加以控制.方法 调查2010年ICU细菌性感染病例,从中筛选出26份ESBL菌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6份ESBL菌感染病例中存在有,盲目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性用药无指征;用药时间过长且用药种类过多;医生对抗菌药物的抗菌谱不了解,滥用广谱抗生素;对病原学检查和药敏试验不重视等情况.结论 滥用或不合理、不规范使用抗菌药物是引起产ES-BLs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 2例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

    作者:张志玲;王铠;胡小梅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常见病因是肾缺血及细菌感染等因素,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IgA肾病也有报道.但由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很少见,现对我院今年1月份连续2例HAV感染的患者肾功能急剧恶化导致ARF报道如下以引起对其充分重视.

3445 条记录 12/173 页 « 12...9101112131415...17217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