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右室间隔部起搏3例

    作者:陈宗宁;杨松生

    目的:通过对近期3例右室间隔部起搏病例的分析,结合近的相关文献报道,探索右室间隔起搏较传统心尖部起搏的优势.方法:通过3例手术具体实践结合近年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右室间隔起搏临床切实可行.国内外研究结果均认为右室间隔部心脏起搏可明显改善心脏活动的同步性,从而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和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同样安全、有效,而且更符合生理性心室激动顺序,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

  • 右心室间隔部起搏的安全性及可行性研究

    作者:郭诗东;华伟;吴国梅

    目的评估在接受心室起搏的患者中,应用右室间隔部起搏技术的安全性与可行性.方法:慢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需植入永久起搏器患者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64.20±12.61岁;心功能正常2例,NYHA Ⅰ级3例,Ⅱ级3例,Ⅳ级2例,因慢性心房颤动所有患者采用抑制型按需心室起搏模式(VVI).术中首先将螺旋电极固定于右室心尖部(RVA),15分钟后测试起搏阈值;然后将螺旋电极移开右室心尖部,在X光影像学和心电图提示下,将螺旋电极终固定于右室间隔部(RVS),15分钟后测试起搏阈值.结果术中10例患者利用螺旋电极均成功进行了RVS的固定,未发生螺旋电极导线的移位、脱位或其它并发症.右室间隔部起搏阈值电压为0.73±0.36V,电流1.14±0.44mA,阻抗646.20±130.52Ω,R波振幅12.14±3.41mV.结论对于慢性心房颤动伴长RR间歇或缓慢心室率患者,利用螺旋电极进行右室间隔部起搏可行且较为安全.

  • 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间隔部生理性起搏的临床技术研究

    作者:张志辉;曹宇;欧阳茂;匡建华;蒋卫红;江凤林;张梦熙;杨侃

    右室心尖部起搏是目前常用的永久起搏方式,但非生理性起搏方式.右室间隔部起搏可以实现近希氏束起搏,从而获得接近生理状态的心室激动顺序和双心室同步[1],这是一种近似生理性的起搏方式,但是需要借助主动固定电极导线,且其临床操作有一定难度.笔者探索临床应用主动固定电极导线行右室间隔部(包括流出道间隔部和流入道间隔部)起搏的操作技术和安全性.

  • 右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心脏功能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吕云;李绍龙;李易;刘屹;杨锋;张荣华;吴燕

    目的:对比右室心尖部起搏与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02 例病窦综合征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入选右室心尖部起搏组(50 例)和右室间隔部起搏组(52 例),术后随访患者的心功能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等相关指标.结果:术后随访18个月右室间隔部起搏组患者心功能和左室舒张末径较手术前相比无明显变化.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患者心功能较手术前明显降低,左室舒张末径较手术前有增加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相比,右室心尖部起搏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较间隔部起搏组患者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是安全、有效的,比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更有利于双心室电激动的同步性,且不会给心功能带来明显不良影响.

  • 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右室主/被动电极导线起搏的临床观察

    作者:高兵兵;董秀云;李小明;姚雷;马英;相锐

    目的:观察不同电极(主动/被动)导线对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心脏功能、QRS波宽度、起搏参数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随机分两组,一组患者行主动电极导线右室间隔(RVS)起搏,一组行被动电极导线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分析两组心功能左室大小、左室射血分数(LVEF)、QRS波宽度、起搏参数变化。结果右室间隔起搏较心尖部起搏阈值、电极阻抗在术后1周及术后3月下降(P<0.05),感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RS波宽度 RVS、RVA分别为(130±20)ms、(160±30)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超声左室大小及LVEF术后3月两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随访RVS 及RVA组分别为:左室大小(47.30±1.97)mm及(49.01±2.4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值(62.70±2.15)%,及(59.46±3.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起搏完全依赖患者,右室间隔部起搏的双室同步性优于右室心尖部起搏,且1年随访对心功能影响也较后者小。

  • 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右心室中位间隔起搏电极位置的观察价值

    作者:张璐;李强;邓爱云;任凤霞;王小娟;刘天蕊

    目的:评价经胸超声心动图对右心室中位间隔起搏电极的观察价值. 方法:入选114例需置入永久性起搏器的患者,手术过程中在X线引导下,定位右心室中位间隔起搏的主动导线在中位间隔的位置,成功放置主动电极后,利用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患者的导线及其插入点的具体位置,所观察切面为胸骨旁短轴切面,包括心底大血管水平、瓣环水平、乳头肌水平、心尖水平. 结果:2例患者因肺部气体干扰而观察不清电极位置,其余1 12例患者的电极位置在超声心动图中清晰可见.其中104例患者的电极被放置于右心室中间隔,成功率为91%,而有8例患者的电极被放置于右心室游离壁,4例位于二尖瓣环水平,4例位于乳头肌水平. 结论:经胸超声心动图观察主动导线电极的解剖位置直观准确.

  • 右心室起搏比例和不同部位起搏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蔡小婕;陈国方;江隆福

    目的:探讨右心室起搏比例和不同部位起搏对老年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2例植入体内埋藏式双腔心脏起搏器(DDD)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年起搏器程控仪获取的右心室起搏比例,将右心室起搏比例≥50%患者纳入A组,右心室起搏比例<50%患者纳入B组,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年彩色多普勒心脏超声的变化。同时,将A组分为右室心尖部(RVA)起搏者和右室间隔部(RVS)起搏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A组术后1年左房内径(LAD)较术前增大,左室射血分数(LVEF)较术前和B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43、4.20、6.37,P均<0.05);B组术后1年LA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和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73、0.78、1.16,P均>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两亚组术前LAD、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0.77、0.35、1.32,P均>0.05),两组术后LVEDD、LV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2.86、4.62,P均<0.05),RVS组术后LAD、LVEDD、LVEF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1.45、0.14、0.48,P均>0.05);而RVA组术后LAD、LVEDD均较术前明显扩大,LVEF较术前明显下降(t分别=2.20、3.13、4.31,P均<0.05)。结论老年患者中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右室心尖部起搏相比更有利于保持患者心功能的稳定,但同时应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右心室起搏。

  • 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双心室起搏对左室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

    作者:谷磊;赵家胜;宣淼

    目的:观察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双心室起搏对左室同步性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接受起搏器植入术的患者20例,术后1周随机分为双心室起搏组(左室on)和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左室off)各10例,术后12个月,交叉入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6、12、18、24个月进行心脏彩色超声检查,记录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左室舒张末容积( LVESV);采用组织多普勒超声显像评估左右心室及左室各壁的同步性,记录左右心室射血时间差、左心室十二节段收缩达峰时间标准差等相关指标,并进行随访观察。结果术后6、12、24个月,右室间隔部起搏组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明显低于双心室起搏组,LVEF显著高于双心室起搏组,双心室起搏组Ts-12SD、Ts-dif显著高于右室间隔部起搏组(P均<0.05);术后18个月两组的LVEDD、LVESD、LVEF、Ts-12SD和Ts-dif差异不明显。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在保持左室收缩同步性、改善心脏功能方面优于双心室起搏。

  • 右室间隔起搏与右室心尖起搏对心室同步性及心功能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建美;李琼;吴冬燕;关欣;卢凤民;付乃宽;许静

    目的:经胸CT确定心室电极位置,分析右室间隔起搏与心尖起搏对左心功能及心室同步性的影响.方法:82例需安装永久起搏器并需心室起搏依赖的患者随机分为右室间隔起搏组(RVS组,40例)和右室心尖起搏组(RVA组,42例).RVS组术后行胸CT检查并分析测量电极顶端的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两组均于术后1个月和9个月时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主动脉流速积分(AVTI),测量并计算室间机械延迟(IVMD)及左室各节段的达峰时间标准差(Ts-SD).结果:经胸CT确定在后前位下,电极的理想位置为横向上三分之一和纵向三区之间的区域;术后1个月及9个月随访时,两组LVEDD、LVEF和AVTI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术后9个月两组IVMD及Ts-SD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QRS波时限与达峰时间差及Ts-SD呈正相关.结论:对心功能正常的起搏依赖患者,右室间隔起搏与心尖起搏短中期时左室功能未见明显不同,但右室间隔起搏有益于维持室间及室内收缩同步性.

  • 右室中位间隔起搏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作者:白明;李强;张钲;汪涛;邓爱云;张福;王世杰;药素毓

    目的 评价中位右室间隔起搏(RVSP)方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101例行RVSP,右室心尖部起搏(RVAP) 126例作对照.在X线指导下将室间隔分四区,分别为His束区、右室流出道间隔区、低位前间隔区和右室流入道间隔区,精确定位RVSP的主动导线在中位间隔位置.记录术中曝光时间、电极导线植入参数、心电图和术后第3,6,12个月随访资料.结果 两组手术曝光时间无差异.RVSP组起搏前后的QRS波形态有稳定的特征性变化,可结合X线用于指导导线定位.RVSP组起搏后的QRS波时限明显小于RVAP组(98.19±22.30 msvs 120.80±24.14 ms,P<0.01),术中两组的心室导线的起搏阈值、电流、阻抗均存在明显差异(0.76±0.30 V vs 0.39±0.10 V,0.98±0.52 mA vs 0.36±0.19 mA,690.67±141.64 Ω vs 867.16±201.23 Ω,P<0.01).在随访中两组心室起搏阈值和阻抗较稳定.结论 在X线指导下将室间隔分区,主动导线能精确、快捷地固定于右室中位间隔部.该部位是较理想的起搏部位,安全可行.

  • 右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患者心功能长期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陈小亮;刘向儒;张晓红;王仲华

    目的 观察右室间隔部起搏与心尖部起搏对VVI起搏器植入患者心功能的长期影响.方法 研究植入VVI起搏器患者112例,按起搏部位随机分为右室间隔部(RVS)起搏组54例,右室心尖部(RVA)起搏组58例,观察两组间LVESV,LVEDV、LVEF、SV等指标变化.结果 54例RVS组患者中14例LVEDV和(或)LVESV术后有增加趁势,RVA起搏组58例中18例LVEDV和(或)LVESV术后有增加趋势,但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性;RVS起搏组54例心功能无明显变化,RVA起搏组58例LVEF和SV较术前明显降低,两组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 RVS起搏较RVA起搏更有利于保证双心室电激动同步性,且对患者心功能无不良影响.

  • His束起搏在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的临床运用

    作者:邹春霞;王小庆;彭长农;钟新波;郭文玉;廖志勇

    目的 研究His束起搏(HB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对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入选53例有常规心脏起搏适应症合并各种程度房室传导阻滞及QRS期限<120 ms、左室射血分数(LVEF)>40%的患者,每位患者首选His束起搏,不成功者改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起搏(RVSP组,41例),其中采用4.1F螺旋导线进行His束起搏成功者共12例(23%),在41例RVSP组患者中随机抽取1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植入美敦力AdaptaLADDR01起搏器,术后在观察期内关闭MVP功能、Search AV+.观察两组的心室导线参数及左室心功能变化;术后总共随访12个月.结果 HBP组的术后12个月感知及阈值、阻抗与术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52±1.14)vs.(3.63±1.16)mV;(1.79±0.62)vs.(1.49±0.4)V;(617.33±59.65)vs.(621.83±68.59)Ω;P>0.05];12例HBP组在随访中未发现心室失夺获现象;术后12个月时与RVSP组比较,HBP组LVEF明显偏高,左室后壁收缩延迟时间(SPWMD)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6 min步行试验(6MW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与RVSP无差异;对于窄QRS波、LVEF>40%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有保护作用、同时减少左室不同步.

  • 右室间隔部起搏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作者:林劲;吴明;张敬文

    [目的]比较右室间隔部(RVS)及右室心尖部(RVA)起搏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方法]5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起搏器植入指征.随机分为右室间隔部起搏组及右室心尖部起搏组.分别于术前、术后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QRS渡时限(QRS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量(SV). [结果]RVS起搏与RVA起搏比较,QRSd增宽程度小,LVEF以及SV降低程度小(P<0.05). [结论]右室间隔部起搏比右室心尖部起搏对心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的不利影响较小,更接近于生理性起搏.

  • 右室间隔部起搏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陈宗宁;杨松生;赵渊

    国外几个大规模的循证医学实验研究如MosT研究、cToPP研究和uKPace研究结果都一致认为总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在DDD组和VVI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1].究其原因,非生理性起搏是其主要危害,生理性起搏是指人工心脏起搏器通过改变起搏方式、起搏部位等获得各心腔之间好的同步性、佳的心输出量、理想的电生理稳定性,使起搏节律和血流动力学达到接近心脏的正常生理状态.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关注于选择右心室内接近正常传导系统的起搏位点,右室间隔部起搏是其研究的亮点.

  • 右室间隔部起搏新进展

    作者:吴宾;孙述昱;樊苗苗;袁铭;易甫

    右室间隔部(right ventricular septum,RVS)接近希氏束,右室间隔部起搏(right ventricular septal pacing,RVSP)理论上能获得较好的血流动力学效果和保护左心功能,但临床研究却提供了相互矛盾的结果.本文将RVSP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选择适宜的起搏位点提供参考.

  • 右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左室重构及QRS波时限影响研究

    作者:刘胜强;陈进业;沈桂冬;任晖;张军康

    目的:对比观察右室间隔部与心尖部起搏对左室重构、QRS波时限的影响。方法:收集随访资料完整的植入双腔心室起搏器患者82例,其中右室心尖部起搏组40例和右室间隔部起搏组42例。均随访观察3年以上,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心电图测完全起搏QRS波时限,对比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相比右室心尖部起搏,右室间隔部起搏对LVEDV、LVESV及LVEF影响较小[(116.2±11.2)mlvs(125.4±15.6)ml,(57.1±7.1)mlvs(61.2±9.3)ml,(54.6±5.5)%vs(47.6±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QRS波时限较短[(138.9±10.3)msvs(153.8±13.7)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心室间隔部起搏优于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其更符合生理性起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