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儿腹泻致病因素分析和临床治疗作用探讨

    作者:黄晓莉

    目的:分析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并对小儿腹泻的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选取150例小儿腹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取回顾性研究的方式,对致病因素进行分析,并对其临床治疗方案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150例患者中,有69例感染性腹泻、81例非感染性腹泻,感染性腹泻中包括34例病毒感染性腹泻、2例真菌感染性腹泻、28例细菌感染性腹泻、5例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非感染性腹泻中共有33例食饵性腹泻、27例症状性腹泻、8例胃肠蠕动加速性腹泻、13例过敏性腹泻。经对症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结论小儿腹泻的致病因素主要可分为感染因素和非感染因素,根据致病因素采取相应治疗方案,可取得满意效果。

  • 早期应用微生态制剂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炎性介质水平的影响

    作者:崔立红;王少鑫;王晓辉;浦江;刘超群;付山峰;于兰

    目的:探讨早期肠道应用微生态制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培菲康)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及可能的临床意义.方法:4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培菲康+肠内营养,n=20)和对照组(肠内营养,n=25),两组患者入院确诊后对症支持、肠内营养、抗感染、抑酸及抑制胰腺分泌等处理均相同,试验组加用培菲康,每隔12 h 1次,每次4粒,每粒210 mg,疗程14 d.治疗前l d、治疗后7 d和14 d抽血,ELISA法检测血清IL-8和TNF-α水平,同时观察血淀粉酶、血白细胞及预后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7 d及14 d血清IL-8和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试验组的炎症介质水平在14d时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血淀粉酶及白细胞总数14 d时试验组较对照组为低(P<0.05),胃肠功能评分有所降低,多器官衰竭、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试验组稍低,死亡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肠道微生态制剂培菲康可明显降低血中炎性介质的量,并由此调整肠内菌群平衡,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和胃肠功能,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研究.

  • 三联活菌散在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柴小兵;罗金键

    目的 探讨三联活菌散在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n=34)与对照组(n=34).在禁食、抑酸、抑制胰液分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抗感染等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患者加用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三联活菌散.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炎性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差异.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入院APACHE-Ⅱ评分、Ranson评分、合并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入院治疗后14d,实验组C-反应蛋白(C-reaction protein,CRP)为(53.1±16.9)mg/L,白细胞计数(white blood cell count,WBC)为(7.1±1.6)×109/L,血清淀粉酶(amylase,AMY)为(265.8±46.2) U/L,内毒素(endotoxin,ET)为(0.12±0.03) EU/ml,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为(45.8±11.2) U/L,对照组CRP为(62.9± 19.7) mg/L,WBC为(8.2±1.9)×109/L,AMY为(291.6±51.8) U/L,ET为(0.15±0.04)EU/ml,LDH为(52.1±13.7)U/L,实验组相关炎性指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8.2±2.7)d,胰周感染发生率为14.7%,住院时间为(19.5±3.4)d,而对照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9.8±3.1)d,胰周感染发生率为38.2%,住院时间为(21.1±2.9)d,实验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死亡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11.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粪链球菌三联活菌散,对于减轻SAP患者体内炎症反应、降低感染发生率以及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 肠道微生态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

    作者:李东正;周建农

    目的 探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江苏省肿瘤医院普通外科2015年6月~2016年4月手术治疗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肠道准备,观察组术前给予微生态制剂,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菌群的变化、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术后7d的致病菌少于对照组,益生菌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d的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伤口感染、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肺部感染、吻合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术后感染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道微生态制剂可减少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菌群失衡,改善患者术后炎性状态和免疫功能,减少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

  • 36例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替代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刘玉

    目的 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代替传统的术前口服肠道抗菌药对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把36例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8例,使用术前6d起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金双歧片)方法对实验组进行治疗,使用术前口服肠道抗菌药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的肠道菌群数量及机体免疫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及机体免疫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改善肠道菌群失调现象,而且还能增强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

  • 肠道菌群失调302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毅;梁秀兰

    目的:通过查阅肠道菌群失调患者的病历资料,了解肠道菌群失调的年龄分布、基础疾病、诱因、治疗及预后.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逐个登记.结果:在所有302例患者中年龄大于60岁者77.8%;其中恶性肿瘤患者达32.5%,血液系统疾病患者7.3%,肝硬化患者10.6%,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11.9%,糖尿病患者29例9.6%,脑血管意外患者24例7.9%,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4%,尿毒症患者6.3%,风湿系统疾病患者3.3%;其中使用抗生素者达84.1%;表现为I度菌群失调者14.6%,II度菌群失调者76.8%,III度菌群失调者8.6%;其中94.7%主要表现为腹泄;所有302例患者均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1.7%在治疗7天内症状缓解,76.8%治疗8-14天症状缓解,15.9%治疗15-21天症状缓解,1.3%治疗22-30天症状缓解,4.3%患者在治疗期间死亡.结论:年老体弱合并慢性疾病、恶性肿瘤、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容易发生肠道菌群失调,主要临床症状为腹泻,大部分表现为II度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治疗疗效明显.

  • 西甲硅油乳剂联合枯草杆菌肠球菌多维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

    作者:陈树亮;陈泽杰;高华

    目的 评价应用西甲硅油乳剂联合肠道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肠球菌多维)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196例确诊胃肠功能紊乱的新生儿,分成实验组(98例)和对照组(9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肠球菌多维),实验组给予西甲硅油乳剂联合肠道微生态制剂,疗程1周.比较两组患儿间疗效,腹胀消失时间,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喂养耐受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91/98)和83.67%(82/98),治愈率为66.33%(65/98)和52.04%(51/98).实验组腹胀消失时间,体质量恢复正常时间,喂养耐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间均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用肠道微生态制剂相比,应用西甲硅油乳剂联合肠道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肠球菌多维)治疗新生儿胃肠功能紊乱具有较高的总有效率,可以显著改善症状,促进体质量恢复,缩短喂养耐受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优化护理管理模式对药物性肝损伤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作者:赵红莉;杨会;杨海侠;王双妮;汪永华;符翠;范清

    目的 探讨优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对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的10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护理管理,研究组采取优化的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干预疗效.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00%/8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90,P>0.05);研究组在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较对照组低[(24.18±7.32)/(31.47±6.38),(33.80±7.42)/(38.63±8.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化的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 双歧三联活菌对鼠轻微型肝性脑病模型的实验治疗及机制

    作者:贾林;张美华;杜洪;苏常青;李泽

    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lopathv,MHE),过去常被称为亚临床型肝性脑病(SHE),具有发病率高、隐蔽性强、潜在危害性大和乳果糖长程干预疗效好等特点[1,2],文献报道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轻度临床型肝性脑病疗效佳、不良反应少,且作用时间长,有望成为乳果糖的有效替代物,我们通过建立小剂量硫代乙酰胺(TAA)致大鼠MHE模型,以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为鼠MHE的诊断指标[2],分析双歧三联活菌(金双歧)对MHE发生率、血清内毒素、血氨和鼠肝脏病理的影响,旨在阐明微生态制剂对MHE的防治效应.

  • 基于医嘱数据的肺炎住院儿童肠道微生态制剂应用的疗效分析

    作者:孙华君;顾之睿;车大钿;高春辉;于广军

    目的:描述因肺炎住院儿童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的相关特征,评估肠道微生态制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以上海市儿童医院2012年度因肺炎住院儿童的用药医嘱记录为研究对象,描述性统计药物人群暴露量以及抗菌药物、肠道微生态制剂使用率与治疗开始时间,比较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前后使用的抗菌药物品种数量、肠道微生态制剂合用及未合用的住院时间、止泻药治疗比例与时间等。结果2974人次用药医嘱纳入分析,接受抗感染药物治疗者2948人次(99.1%)、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者1252人次(42.1%)、合并抗菌药物以及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者1246人次(41.9%)。肠道微生态制剂起始治疗时间中位数为住院的第2天、众数为第1天。合并抗感染及菌群调节治疗者中,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前抗菌治疗时间中位数为3d,众数为1 d。肠道微生态制剂使用后抗菌治疗中位数为5 d,众数为4 d;肠道微生态制剂菌群调节治疗时间的中位数、众数均为4 d。肺炎住院儿童中使用止泻药者626人次(21.0%),主要集中在新生儿组和婴儿组。抗菌治疗合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未合用肠道微生态制剂的儿童分别有585人次(47.0%)、34人次(2.0%)接受止泻治疗,有显著性差异(P<0.05)。合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接受止泻治疗时间中位数为4 d,众数为3 d,四分位数Q1、Q3分别为2 d、6 d;未合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接受止泻治疗时间中位数为3 d,众数为1 d,四分位数Q1、Q3分别为1 d、6 d,两组接受止泻治疗的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抗菌治疗合用肠道微生态制剂的住院时间的中位数为7 d,众数为6 d,四分位数Q1、Q3分别为6 d、9 d;未合用肠道微生态制剂的住院时间的中位数、众数均为7 d,四分位数Q1、Q3分别为6 d、9 d,两组住院时间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因肺炎住院儿童首次使用肠道微生态制剂主要在入院第2天,以预防使用为主。合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后续抗菌治疗的时间、止泻治疗时间、总体住院时间没有影响。菌群调节治疗措施对肺炎儿童的治疗协同效果需要进一步研究。

  • 肠道微生态与肝、肾疾病的相互影响

    作者:李琦

    目前已有较多对肝脏疾病的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成果,并且微生态制剂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在终末期肾病患者的肠道微生态变化的研究方面则较少,至于这类患者中行腹膜透析者的肠道微生态状况则未见报道.本文通过复习国内、外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并加以综述,初步从理论上论证腹膜透析与肠道微生态之关联性研究的可行性,并由此推论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能有效降低此类患者腹膜炎的发生率.

  • 肠道微生态与肾脏疾病

    作者:袁伟杰;王玲

    肠道微生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肠道菌群”,这类微生物数量超过人体自身细胞的10倍以上,对营养物质代谢、人体自身发育、免疫及疾病的产生等方面都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很多研究结果都表明肠道微生物和多种疾病发病直接相关,如癌症、肥胖、神经变性疾病等.我们也发现慢性肾脏病(CKD)患者存在着肠道微生态的改变,肠道微生态失调同时又进一步加速肾脏疾病的进展和诱发CKD相关并发症,如把肠道微生态制剂应用到CKD的治疗上,可初见成效.

  • 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致病菌阴性急性腹泻的临床研究

    作者:曹红华

    急性腹泻是一种消化系统常见症状,主要表现为排便的次数明显超过平时的习惯频率,粪便稀薄、含水分较多,可伴有腹痛、发热,主要由肠道致病菌及肠毒素等造成.发病率高,是门、急诊的常见病,既往多着重于抗菌治疗.近年来对肠道微生态的研究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肠道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受到重视.为了观察肠道微生态制剂在急性腹泻治疗中的作用,我们应用培菲康(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制剂)对急性腹泻患者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感染性并发症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的效果及护理配合

    作者:姚旭燕

    目的 评价分析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配合护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方法 选取56 例结直肠癌患者,均是2014年7月 ~2015 年7 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以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实施肠道抗菌药物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实施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设为实验组,比对两组患者在用药前后炎症反应的控制情况和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清 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较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3.57%)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17.85%)相比明显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配合护理可以有效地控制直肠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降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几率,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在临床应用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 克罗恩病的临床治疗

    作者:张建娜;张传臻

    克罗恩病(CD)的治疗主要包括营养治疗、糖皮质激素、其他抗炎药物、免疫抑制或调节剂、抗菌药物、肠道微生态制剂和针对其并发症的手术治疗等.

  • 结直肠癌围术期肠道微生态制剂应用对术后炎症反应及感染性并发症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林;杨金云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肠道微生态制剂应用对术后炎症反应及感染性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75例结直肠癌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术前3d常规口服肠道抗菌药物,观察组在术前5d起口服肠道微生物制剂2.0g,3次/d,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后肠道菌群比例,炎症反应指标和术后感染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入院时8种细菌所占比例和炎症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对照组益生菌及致病菌数量均有所下降,观察组益生菌数量明显上升,致病菌数量明显下降,两组之间比较及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IL-6)均明显上升,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5.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围术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降低术后炎症反应,抑制感染和降低并发症发生.

  • 金双岐片在儿科的临床应用(附74例临床分析)

    作者:刘中奇

    金双岐片属于肠道微生态制剂.近年来,我们应用金双岐片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以及预防手术后腹泻,均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基子肠道微生态调控研究浅析CKD的中西医防治

    作者:钱小方;付璐;赵龙;陈明

    慢性肾脏疾病(CKD)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损害>3个月,有或无GFR降低,表现为肾脏病理形态学异常或具备肾损害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60mL/min·1.73m2)超过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表现.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与人体存在共生关系,通过代谢、免疫保护,屏障保护等功能维护着人体的生理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便可能会引起一系列肠内外疾病.CKD即是肠外疾病的一种,其机制可能是消化道细菌感染及肠道菌群失调,导致肠道屏障功能破坏、免疫紊乱导致CKD发生发展.同时,CKD的发展又伴发肠道微生态失衡.

  • 肠道微生态制剂在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作者:任贺庄

    目的:探讨肠道微生态制剂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84例重症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肠内营养,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肠道微生态制剂,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IL-8和TIN-α水平及血白细胞、血淀粉酶等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淀粉酶、血白细胞及脂肪酶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淀粉酶、脂肪酶,血清IL-8、TIN-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胃肠功能评分、住院时间也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无显著差异。结论肠道微生态制剂在重症胰腺炎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血中炎性介质,调节肠内菌群平衡,能显著改善患者胃肠功能,保护肠道黏膜屏障,减少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替代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对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朱达坚;陈小伍;伍锦浩;剧永乐;封静;陆光生;欧阳满照;任宝军;李泳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代替传统的术前口服肠道抗菌药对肠道菌群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需施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病例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30例/组.对照组术前肠道准备按传统方法(术前口服肠道抗菌药),实验组于术前5d起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金双歧片)2.0 9,3次/d,代替术前肠道抗菌药的使用,术后24 h起口服金双歧片2.0g,3次/d,至术后第7天.于入院时、术后第7天收集两组新鲜大便以及空腹外周静脉血,比较两组肠道菌群比例,以及血清白介素-2(IL-2)、IgA、IgG和IgM浓度、NK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比例及CD4+/CD8+比值.结果 肠道菌群:术后第7天实验组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肠球菌菌群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体液免疫功能:术后第7天实验组IL-2、IgA、IgG、IgM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免疫功能:术后第7天实验组CD4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代替传统的术前口服肠道抗菌药,不仅能有效地纠正肠道菌群失调,还具有改善术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的作用.

2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