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CK34βE12、p63和P504S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王彩红;王晋芬;米振国;焦士兰

    目的 探讨CK34βE12、p63和P504S联合免疫组化标记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74例前列腺病变标本[包括前列腺癌(PC)27例、高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HGPIN)6例、低级别前列腺上皮内瘤(LGPIN)10例、前列腺非典型腺瘤性增生(AAH)3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28例]中CK34βE12、p63和P504S的表达情况.结果 p63和CK34βEl2在AAH、LGPIN和BPH中均为阳性染色,而在Pc中均为阴性,在6例HGPIN中5例为阳性,PC组表达率明显低于其他病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504S在PC、AAH、HGPIN、LGPIN和BPH中阳性率分别为92.6%(25/27)、O、66.7%、10%和0,PC组明显高于AAH、LGPIN和BPH组(P<0.01),与HGPIN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32);P504S阳性协同p63或CK34βE12阴性两种标记在PC、AAH、HGPIN、LGPIN和BPH中表达率分别为92.6%、0、16.7%、0和0,两种标记表达在前列腺癌与其他病变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利用P504S与p63或CK34βE12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准确率.

  • 尖锐湿疣组织中P16 P63 NF-kBp65及TRAIL-R2的表达

    作者:韩冯;徐祖森;梁东辉

    目的 研究P16、P63、核转录因子kBp65( NF-kBp65)及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受体2(TRAIL-R2)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30例尖锐湿疣患者皮损中,15例正常人皮肤(包皮)组织中,P16、P63、NF-kBp65及TRAIL-R2的表达.结果 (1) P63、NF-kBp65、TRAIL- R2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正常皮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20.05);(2)P16在尖锐湿疣组织中的表达较正常包皮组织中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尖锐湿疣的发生发展过程中,P63、NF-kBp65、TRAIL-R2起到一定的作用,共同影响细胞凋亡,促进表皮细胞的增殖.

  • 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中的应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

    作者:陈昊宾;张敏;罗贤勇;陈春惠

    目的:探讨子宫颈上皮内病变(CIN )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的应用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选择256例子宫颈活检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16、P53、P63和Ki-67表达,其中30例正常子宫颈组织为对照组,CIN170例、CIN280例、CIN376例。结果:正常鳞状上皮P16、P53、P63和Ki-67免疫组化染色均为阴性或弱阳性,而在 CIN 中各级病变均有较高表达,且随 CIN 级别升高而表达增强,各组间有差别并与 CIN 分级呈正相关(P<0.01)。同时P16、P63二者阳性表达均见分层现象,在 CIN1中细胞的阳性表达大多局限于宫颈鳞状上皮的下1/3,在 CIN2中阳性细胞达皮下2/3,而 CIN3中则在上皮下2/3直至全层弥漫阳性。P53和Ki-67的阳性表达从 CIN1到 CIN3逐渐增加,多组之间比较及 CIN1与CIN2两组之间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IN2与 CIN3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颈病变中检测P16、P53、P63和Ki-67蛋白的表达,有助于子宫颈癌前病变的筛查、早期诊断和治疗。

  • p63在口腔扁平苔藓中的表达

    作者:宋洁文;程慧琳;姚科;蔡华雄

    目的 探讨p53家族新成员p63在口腔扁平苔藓(OLP)中的表达,其与OLP发生、发展的关系以及是否可作为一种标志物预测OLP的转归.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0例OLP中p63蛋白的表达,同时采用RT-PCR方法分析p63编码的两大类转录产物TAp63和ΔNp63的mRNA水平,并且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及正常口腔黏膜(NOM)进行比较.结果 p63蛋白在NOM、OLP和OSCC组中均有表达,与NOM比较,其累积光密度(IOD)值在OLP中下调,在OSCC中明显上调.在糜烂萎缩型OLP中,p63蛋白表达高于非糜烂型(P < 0.001).RT-PCR检测结果显示,TAp63的mRNA水平在OLP中表现为中等,略低于NOM,明显高于OSCC;ΔNp63的mRNA水平在NOM和OLP中极低,其转录扩增带大多数检测不到,但在OSCC组都能检测到,而且呈高水平表达.TAp63的mRNA水平在糜烂萎缩型OLP中低于非糜烂型(P=0.018),ΔNp63则高于非糜烂型(P=0.049).结论 p63与OLP的发病机制有关,其中TAp63和ΔNp63分别起不同的作用.p63表达的高低可能可以作为预测OLP是否有高风险癌变的检测指标.

  • 作者:

    关键词:
  • 作者:

    关键词:
  • p63与CD34在喉鳞状细胞癌早期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高英恺;仲云;杨凡;王彬;曹艳丽

    目的 探讨p63与CD34在LSCC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实验组方便选取该院200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喉鳞状细胞癌患者手术所留取的标本72例,选取癌旁组织作为照组1,选取正常喉部组织20例作为对照组2.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63及CD34在LSCC、癌旁组织与正常喉组织的表达.结果 p63阳性表达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喉黏膜3组中阳性率分别为83.3%(60/72)、15.3%(11/61)、0.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5.31,P<0.01).CD34-MVD在喉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喉黏膜3组中分别为(25.60±5.76)、(17.80±4.69)、(9.30±2.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19,P<0.01).结论 p63及CD34在喉癌组织高表达,可以作为喉癌早期诊断的指标之一.p63与CD34-MVD在LSCC表达密切相关.

  • P504s/P63/34βE12联合双染标记早期诊断前列腺癌的应用研究

    作者:孙明;廖勇彬;庞健;周伟;邓星辉;甄沛林;程洲平;吴荣海;卢剑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P504s、P63、34βE12双染标记前列腺组织标本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前列腺癌的可行性、特异性、敏感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使用P504s单抗、P63单抗、34βE12单抗先后在同一前列腺穿刺活检组织标本上行前列腺腺泡细胞和基底细胞免疫组化双重标记染色.P504s表达于癌变的前列腺细胞浆;P63表达于前列腺基底细胞核,34βE12表达于前列腺基底细胞浆.结果 P504s表达阳性而34βE12和P63表达阴性或不连续表达提示为前列腺癌,并可行Gleason评分;P504s表达阳性、34βE12和P63完整阳性表达提示前列腺上皮内瘤;504s表达阴性、34βE12和P63连续阳性表达提示良性前列腺病变.结论 通过联合使用P504s、P63和34βE12在同一前列腺标本上进行双重染色标记前列腺癌变细胞、前列腺基底细胞,通过观察前列腺基底细胞的完整性、前列腺癌细胞的形态学表现等可以有效诊断和鉴别前列腺癌、前列腺上皮内肿瘤( PIN)、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增加对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诊断的准确性,促进临床前列腺癌的早期治疗.

  • P504S、P63、CK5/6、34βE12联合应用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蒋艳;司有谊;杨小苗;汪谟庆;怀建国

    目的 研究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P63基因、高分子量角蛋白(CK5/6、34βE12)联合标记在不同性质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中的表达特点,探讨它们在前列腺良、恶性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收集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2008年1月-2012年12月前列腺穿刺活检标本50例,其中前列腺癌30例,前列腺增生性病变2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P法)检测标本的P504S、P63、CK5/6、34βE12表达.结果 P504S在前列腺癌中呈阳性,前列腺增生性病变中呈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63、CK5/6、34βE12在前列腺癌中基底细胞表达缺失,在前列腺增生性病变中基底细胞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504S、P63、CK5/6、34βE12的联合应用对前列腺穿刺标本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p63与上皮性肿瘤的相关性

    作者:范少君

    p53是研究较为广泛的抑癌基因,p53家族的其他成员P63、p73陆续被发现后,即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由于在结构上与p53具有较大的同源性,所以被认为可能是候选的肿瘤抑制基因.但是,由于p63比p53结构复杂得多,所以在生物学上表现出多样性,同样在肿瘤组织中也存在多样性.如今,p63在肿瘤中的作用存在很大争议.为此,就P63的功能及与上皮性肿瘤的关系予以综述.

    关键词: 肿瘤 P53 P63
  • p63基因的研究进展

    作者:罗志刚;朱明华;宝建中

    p53基因作为明确的抑癌基因,被广泛而深入地研究,且一直被作为一个单独的基因而不是作为某个基因家族的一员来看待.直到近几年,其同源基因p63、p73的发现才使人们更进一步认识到其属于一个很大的家族,并且另两个同源基因更为复杂,而且编码更多、更复杂的蛋白质,其生物学作用相似,也可以相反,也不局限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更涉及个体的生长与发育.现仅就其中p63基因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p504s、ck5/6和p63表达水平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莹;王希喆;周露;丁粉干

    目的 研究α甲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细胞角蛋白5/6(ck5/6)和p63在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人民医院及江苏省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病理科2012年1月~2017年12月收集的120例前列腺穿刺活检样本中p504s、ck5/6和p63的表达情况,其中前列腺癌70例(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50例(前列腺增生组).将65例前列腺腺泡细胞癌按照Gleason分级标准分为≤6分组(20例)、7~8分组(26例)和≥9分组(19例)三个亚组.根据染色强度、阳性细胞百分数的乘积结果作为结果来进行比较.采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前列腺癌组中p504s表达率为91.43%,其中64.28%(45/70)为强阳性.前列腺增生组仅5例为p504s弱阳性表达,表达率为10.00%.ck5/6在前列腺癌组中表达阳性率为11.43% (8/70),且均为弱阳性;前列腺增生组90.00%(45/50)为ck5/6阳性表达,且84.00%(42/50)为中等强度以上阳性表达.p63在前列腺癌组中表达阳性率为8.57%(6/70),且均为弱阳性;前列腺增生组中92.00%(46/50)为p63阳性表达,且82.00%(41/50)为中等强度以上阳性表达.两组p504s、ck5/6和p63表达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eason分级≤6分组、7~8分组和≥9分组p504s表达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其中7~8分组和≥9分组p504s表达强度显著高于≤6分组(P<0.05),但7~8分组和≥9分组的p504s表达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体部分性萎缩、腺体完全性萎缩和基底细胞增生三种类型的前列腺增生组织中ck5/6、p63表达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腺体部分性萎缩和腺体完全性萎缩中各有3例和2例ck5/6表达缺失,均有2例p63表达缺失.结论 p504s在前列腺癌组织中明显高表达,而p63、ck5/6表达明显降低,且p504s表达强度随着Gleason分级的增高而增强,提示三者联合检测在前列腺癌和良性病变的诊断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 p63和S100在乳腺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敏感性比较

    作者:蒋志坚;安丽影;肖宁新

    目的探讨p63和S100蛋白(S100)在乳腺肌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及其敏感性的比较.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法检测53例乳腺增生症和21例乳腺癌组织p63和S100蛋白表达,每例选取10个腺泡进行观察,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p63和S100在乳腺肌上皮细胞中的阳性率分别为98.87%(524/530)和96.98%(514/530),前者高于后者(X2=4.64,P<0.05).p63和S100在乳腺癌组织中未见表达.结论p63和S100是乳腺肌上皮细胞的良好标记物,p63敏感性高于S100.

  • 肺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模型的组织学变化及其p63、napsin A和TTF?1的表达差异

    作者:方天;黄海荣;程熙;胡文娟;刘彪;许龙祥;董敏;恽时锋

    目的 建立肺癌人源性肿瘤组织异种移植(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裸鼠模型,检测原代肺癌组织标本和第三代(F3)PDX模型组织标本内组织形态结构的变化和p63、napsin A和TTF?1的表达差异性.方法 取临床肺癌新鲜手术切除标本12例,裸鼠皮下移植建立PDX模型,HE染色比较原代患者肿瘤组织与移植瘤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变化与否;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原代组织和F3代组织标本内p63、napsin A和TTF?1的表达水平的差异性.显微镜观察.结果 成功建立传至第三代的PDX模型5例,4例肺鳞癌,1例肺腺癌.PDX模型和患者原代肿瘤具有相同的组织学特点和排列结构;p63在肺鳞癌患者及其PDX模型癌细胞中表达阳性率为84.3%和96%,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在肺腺癌中呈阴性表达.Napsin A在肺腺癌患者及其PDX F3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和72.4%,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TTF?1在肺腺癌患者及其PDX F3癌细胞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和85%,两者之间差异也无显著性(P>0.05).Napsin A和TTF?1在肺鳞癌中均呈阴性表达.结论 本实验室所建立的肺癌PDX模型基本保留了部分原代肿瘤的组织学特性,为临床前药效的个性化筛选评估以及生物标志物的鉴定提供了有效的研发资源.

  • P504 s、p63、CK34βE12、PSA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秦永斌;冯琼;龚志强;彭乃雄

    前列腺癌是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为了探讨P504 s、P63、CK34βEl2、PSA表达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认为联合检测P504 s、P63、CK34βEl2、PSA可以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并对鉴别良、恶性病变有实际临床意义.

  • PSA、34βE12、P63、P504S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段笃文;薛小东;李世杰

    目的 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34βE12)、P63和α-甲基酰基辅酶A消旋酶(P504S)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92例前列腺癌(PA)、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和20例前列腺上皮内瘤(PIN)石蜡标本中PSA、34βE12、P63、P504S的表达.结果 BPH、PIN和PA 3组间34β%12、P63和P504S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4β%12和P63阳性表达与前列腺痛的Gleason分级评分之间密切相关.膀胱尿路上皮癌PSA和34β%12呈阴性表达.结论 PSA、P63、34β%12和P504S改良的免疫绀化法和抗体联合染色应用可作为前列腺痛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 P504S、P63、ck/34BE12在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病理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蔡博宇

    目的 探讨P504S、P63、ck/34BE12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病理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 收集40例前列腺良恶性病理活检及切除标本进行常规HE及免疫组织化学观察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正常前列腺基底细胞染色ck/34BE12(98%)、P63(100%)、P504S(-);前列腺癌染色P63(-)、P504S(+)、ck/34BE12(-);PIN染色P63(+)、P504S(+)、ck/34BE12(+);良性病变P63(+)、P504S(-)、ck/34BE12(+).结论 P504S染前列腺腺癌和PIN胞浆,P63、ck/34BE12染PIN和良性前列腺基底细胞核.在同一张切片上,同时用两种染色显示基底细胞和癌细胞,良性腺体为单一的P63、ck/34BE12着色,恶性腺体为单一的P504S着色,二者同时显色的腺体多半是PIN,因此,作为诊断前列腺癌的阴性抗体(P63、ck/34BE12)与阳性抗体(P504S)联合应用是鉴别前列腺肿瘤良恶性的佳指标.

  • CK7、CK18、CK5/6及P63在不同类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分析

    作者:朱栋麟;沈荣明;刘晓强;崔建勇;杨勇;朱一蒙

    目的:探讨CK7、CK18、CK5/6及P63在各类型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对104例肺癌手术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联合检测CK7、CK18、CK5/6及P63的表达,同时分析它们在不同类型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CK7在腺癌、腺鳞癌及大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1.07%、85.71%及50.00%,在鳞癌和小细胞癌中无阳性表达。CK18在腺癌、腺鳞癌、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6.43%、85.71%、100%及100%,在鳞癌中无阳性表达。CK5/6在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100%,在腺癌、腺鳞癌、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中无阳性表达。P63在鳞癌和腺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及14.29%,在腺癌、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中无阳性表达。结论CK7及CK18可用于肺腺癌诊断, CK5/6及P63可用于肺鳞癌诊断。同时, CK18还可用于肺小细胞癌及大细胞癌的诊断。

  • PD-L1和P6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张长忠;冯瑶;郑绘霞

    目的:探讨PD-L1和P63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0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DLBCL患者65例为研究组,另外选取同期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Envsion法检测两组PD-L1和P63的表达情况,分析PD-L1、P63的表达与DLBCL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并分析DLBCL组织中PD-L1与P6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中PD-L1、P63的阳性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P63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织中均呈阴性;PD-L1、P63的表达均与DLBCL患者年龄、性别、分期、发生部位及LDH水平无相关性(P>0.05);但PD-L1表达与DLBCL患者IPI评分相关(P<0.05),P63表达与DLBCL患者IPI评分无相关性(P>0.05);在DLBCL组织中,PD-L1与P63的表达呈正相关(r=0.252,P=0.043).结论:PD-L1、P63在DLBCL中均有表达,有助于诊断和预后评估.

  • P63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杨树环;王志毅;毛熙光

    目的:分析P63在子宫内膜腺癌发生发展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P63在33例子宫内膜腺癌、1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阳性率.结果:子宫内膜癌组P63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P<0.05).子宫内膜癌组中,肌层浸润≥1/2的P63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肌层浸润<1/2(P <0.05).结论:P63的阳性表达随着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浸润深度增加,侵袭性增加.

    关键词: P63 子宫内膜样腺癌
306 条记录 3/16 页 « 12345678...151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