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北京市2005-2014年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特征及病例复核结果分析

    作者:王怀;高培;陈维欣;孙燕妮;付茵;吕敏;白霜;张卫;庞星火

    目的 分析北京市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特征,并对抽样地区急性乙型肝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复核.方法 以国家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系统(NNDRS)2005-2014年报告的北京市急性乙型肝炎病例为基础,分析北京市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特征.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NNDRS中2005-2011年乙型肝炎平均报告发病率为基础,对18个报告地区进行抽样,抽取其中6个地区2012-2014年报告的急性乙型肝炎病例,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430例),同时进行血清学检测(307例).复核抽取的急性乙型肝炎病例,分析急性乙型肝炎报告质量并对2005-2014年北京市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进行调整.结果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2012-2014年北京市NNDRS报告的急性乙型肝炎符合率为89.5%(385/430);实验室检测显示,急性乙型肝炎符合率为92.2%(283/307).综合流行病学调查及实验室检测,2012-2014年北京市NNDRS报告的急性乙型肝炎病例总符合率为82.5%.2005-2014年北京市急性乙型肝炎调整发病率从5.05/10万降至0.98/10万,15岁以下急性乙型肝炎调整发病率降为0.结论 2005-2014年北京市急性乙型肝炎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并已处于较低水平,15岁以下人群无急性乙型肝炎病例.

  • 唾液乙型肝炎病毒检测在预防乙型肝炎传播中的意义

    作者:张永乐;PAN Hong-ying;谌翠容;LOU Guo-qiang;叶荣夏;LU De-rong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唾液中乙肝病毒(HBV)含量在乙肝传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200例乙肝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唾液中HBVDNA含量.按血清乙肝病毒含量高低分为4组,即对照A组、阴性B组、低病毒C组[1×103~1×105拷贝/ml(copies/ml)]、高病毒D组(>1×105copies/ml).分析唾液与血清病毒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200例乙肝患者血清中检出HBV DNA 180例,阳性率为90.O%,而唾液中检出HBV DNA145例,阳性率为72.5%,两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1.35,P>0.05).低病毒C组血清与唾液检出病毒(100.0%vB 38.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4.11,P<0.01).高病毒D组血清与唾液检出病毒(100.%It8 83.8%)两者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1.05,P>0.05).血清高病毒D组病毒平均含量为(6.63±1.55)log copies/ml(拷贝/ml的常用对数),唾液中病毒平均含量为(5.21±1.85)log copies/ml,唾液较血清病毒含量平均低一个数量级.2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和唾液中未检出HBV DNA.结论 乙肝患者血清中含有较高的HBV DNA病毒时,其唾液中也存在具有感染性的HBV DNA病毒,可能成为传染源之一.精确检测唾液中HBV DNA水平可评价病毒在体内复制程度,进而判断患者的传染力度.

  • 酶联免疫斑点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抗原表位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作者:张海萍;闫惠平;张永宏;冯霞;赵艳;廖慧玉;刘燕敏;陈煜;檀玉芬;刘妍

    目的 通过观察乙型肝炎病毒(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CTL)抗原表位肽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γ干扰素(IFN-γ)的能力,分析不同类型HBV感染人群特异性CTL免疫应答差异.方法 合成4条人类白细胞抗原(HLA)-A2限制性HBV特异性CTL抗原表位肽[分别为多聚酶P的575-583序列FLLSLGIHL(Tp),HBsAg28-39序列IPQSLDSWVCTSL(Tel),HBsAg183-191序列FLLTRILTI(Te2)和HBcAg18-27序列FLPSDFFPSV(Tc)].流式细胞术鉴定HLA基因表型.用合成的CTL表位肽分别刺激慢性乙型肝炎组(CHB)、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组(CSH),既往HBV感染者(N1)组和健康献血员(N2)的PBMC,采用酶联免疫斑点法(ELISPOT)检测分泌IFN-γ的CTL细胞的频率.结果 (1)HLA-A2基因分布频率:44例CHB组为45.5%(20/44),18例CSH组为55.6%(10/18),10例N1组为60%(6/10),10例N2组全部选择以往研究已确定的HLA-A2阳性者.(2)ELISPOT检测结果:①4条HBV特异性抗原多肽反应阳性率在CHB组、CSH组、N1组和N2组分别为50%(10/20)、10%(1/10)、83.3%(5/6)和10%(1/10).N1组反应阳性率高于CSH组(X2=9.000,P=0.008)和N2组(X2=9.000,P=0.008).②各组对Tp、Te1、Te2和Tc四条肽的平均反应强度用斑点形成细胞(SFC)/106PBMC表示,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N1组对Tp、Te1、Te2和Tc肽的平均反应强度大于CSH组和N2组(分别为77 SFC/106PBMC vs 10 SFC/106PBMC vs 15 SFC/106PBMC,59 SFC/106PBMC vs 0 SFC/106PBMC vs 0 SFC/106PBMC,100 SFC/106PBMC vs 0 SFC/106PBMC vs 22 SFC/106 PBMC和57 SFC/106 PBMC vs 20 SFC/106 PBMC vs 30 SFC/106 PBMC,均P<0.01).结论 各种类型HBV感染者不论病毒清除与否,都可对HBV特异性多肽产生T细胞免疫反应,这种免疫反应以既往感染者强,慢性乙型肝炎组较弱,慢性乙型重型肝炎组缺乏,提示HBV特异性CTL应答可能是自身免疫机制清除病毒的重要因素.

  • 肝癌患者发病前血清中高尔基体糖蛋白73水平的回顾性动态观察

    作者:陈建国;陆卫中;朱源荣;张永辉;陆建华;陈陶阳

    目的 探讨肝癌发病前后高尔基体糖蛋白73 (GP73)的动态水平及相关因素.方法 2007至2012年对一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者人群开展一年两次的周期性的筛查,统一保留血标本于生物样本库,直至肝癌发生.将肝癌发病时及发病前30个月内6个时点中,至少有3次血标本并有B超临床检查结果的39例肝癌患者列为血清GP73检测分析对象,终获得162个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GP73.用stata软件作时序间分析并进行不同分组间差异的统计学检验.结果 肝癌发病时的39例患者GP73检测值为(126.77±73.73)μg/L,发病前5次GP73检测的平均值分别为(128.32±81.18)、(129.97±83.62)、(127.38±80.10)、(135.52±97.88)及(138.24 ±93.58) μ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7,P=0.997).39例肝癌发病前后的GP73水平未见明显的趋势变化.162个检测样本按B超检查结果划分为不伴有肝硬化(63例次)和伴有肝硬化(99例次)两组,GP73平均水平分别为(97.16 ±51.39)、(151.20 ±91.68) 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22,P<0.01).进一步以GP73均值(130.19 μg/L)将调查对象分为两组,不伴有肝硬化者中只有1/14的患者GP73水平高于平均值,而伴有肝硬化者(25例)中有12例的GP73水平高于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3).拟合回归模型也显示GP73与时间序列不相关(t=0.75,P=0.455),而与肝硬化相关(t=4.30,P<0.01).结论 肝癌患者发病时及发病前30个月内的GP73水平动态变化不大.肝癌患者GP73水平的高低是由肝病背景所决定的;肝硬化可能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或混杂因素.

  • 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导致原发性肝癌的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聂笠;王晓春;牛俊奇;尚佳;韩英;辛桂杰;贾桂;李俊利;丁国伟;刘中夫

    目的 分析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导致原发性肝癌(PHC)的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6年7—10月间,按照横断面研究原则,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分别抽取陕西、河南、吉林各1家省级三甲医院,并以院内所有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共366例.分别依照临床诊断将其分为慢性肝炎组(即未发展为PHC分为慢性乙型肝炎组和慢性丙型肝炎组)和PHC组.采用统一的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调查对象进行逐项面对面询问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性别、年龄、饮酒、绿茶摄入、咖啡摄入、鱼摄入、吸烟、HBV/HCV诊治情况、糖尿病患病情况、肝癌家族史(一级亲属中是否患有肝癌)等.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对调查对象由慢性肝炎发展为PHC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366例调查对象中,男性287例(78.4%),女性79例(21.6%),年龄为(52.7±9.3)岁;慢性肝炎组202例,PHC组164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饮酒(OR=2.11,95%CI:1.18~3.75)、肝癌家族史(OR=5.12,95%CI:2.60~10.08)与调查对象由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PHC呈正相关,绿茶摄入(OR=0.45,95%CI:0.23~0.88)、抗病毒治疗(OR=0.19,95%CI:0.11~0.32)与其呈负相关;饮酒(OR=3.98,95%CI:1.14~13.85)与调查对象由慢性丙型肝炎发展为PHC呈正相关,抗病毒治疗(OR=0.14,95%CI:0.04~0.50)与其呈负相关.结论 饮酒、肝癌家族史、绿茶摄入、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发展为PHC的相关因素;饮酒、抗病毒治疗是丙型肝炎发展为PHC的相关因素.

  • 儿茶素类抗乙型肝炎病毒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建祥;周立人;章瑜;陈跃进

    目的观察儿茶素类抗乙肝病毒和保肝降酶作用.方法用1日龄北京雏鸭制备鸭乙型肝炎病毒(DHBV)模型,设儿茶素类给药组(60、120和240 mg/kg)、阳性药物对照组(Are-AMP)、模型组和阴性对照组.取血清用斑点杂交法(dig标记探针)测DHBV*DNA,用单抗夹心ELISA法测定DHBsAg;检测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观察肝功能变化,并作肝组织病理切片观察形态学改变.结果儿茶素类各给药组鸭血清DHBV*DNA和DHBsAg含量均有降低,与给药前和模型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给药25 d及停药后14 d,鸭血清ALT与AST活性均降低;给药后的肝组织病理变化有明显改善. 结论儿茶素类有抗乙肝病毒、降低转氨酶活性、减轻肝脏病理损伤作用.

  • 联合免疫婴儿的娩出方式对乙型肝炎病毒母婴传播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王慧华;王正平

    目的 综合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及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婴儿的娩出方式对乙肝病毒(HBV)母婴垂直传播的影响.方法 系统检索相关文献,共696篇,按纳入及排除标准从中选择符合标准的7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评估乙肝主动和被动联合免疫婴儿的娩出方式对婴儿HBV感染率的影响.结果 共检索到符合标准的文献7篇,共1435名研究对象.自然分娩组831名婴儿,61例感染HBV,阳性率为7.34%;剖宫产组604名婴儿,29例感染HBV,阳性率为4.80%.婴儿HBV感染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合并=0.70,95%CI:0.45~1.11,Z=1.52,P=0.13).结论 乙肝主动和被动联合免疫婴儿的娩出方式与其HBV感染率无相关性.

  • 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扩大适用人群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付清培;何惠;李丽;陈海平;曾义学;刘青恋;方刚;董春明;郭绍红;李汉刚;王怀远;何崇松;周仕昭;李力;古思宁;张正芳;代敏

    目的 评价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扩大适用人群至5~18岁的可行性.方法 筛选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表面抗体(抗-HBs)均阴性者,进行两个阶段的临床试验,对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分析.对925名受试者进行了安全性观察;在免疫原性观察中共检测568名受试者,包括观察组(5~18岁)493名、对照组(>18岁)75名,观察组又分为3个亚组:儿童组(5~6岁)141名、少年组(12~13岁)177名、青年组(16~18岁)175名.使用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按0、1、6个月程序接种3针,分时段连续观察4周并记录其接种反应以评价疫苗安全性,全程接种后4~6周时用固相放射免疫(RIA)法共检测568份有效血清,比较两组抗-HBs阳转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和达到保护水平率以评价疫苗免疫原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接种疫苗后0.5、6、24、48、72 h及1周、2周、3周、4周均未观察到局部或全身的异常反应.免疫后儿童组、少年组、青年组和对照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100.00%(141/141)、97.18%(172/177)、98.29%(172/175)和89.33%(67/75),GMT分别为440.28、875.38、467.80、131.06 U/L,达到保护水平率分别为100.00%(141/141)、97.18%(172/177/)、97.14%(170/175)和86.67%(65/75).观察组的3个亚组抗-HBs阳转率、GMT、达到保护水平率均高于对照组(x_(阳转率)~2=12.77、5.12、7.99;t_(GMT)=3.89、4.13、5.91;x_(保护率)~2=16.81、8.60、8.44;P值均<0.05).结论 试验疫苗在5~18岁人群接种安全有效,抗-HBs阳转率和保护率高于18岁以上人群.

  • 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扩大适用人群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研究

    作者:付清培;何惠;李丽;陈海平;曾义学;刘青恋;方刚;董春明;郭绍红;李汉刚;王怀远;何崇松;周仕昭;李力;古思宁;张正芳;代敏

    目的 评价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扩大适用人群至5~18岁的可行性.方法 筛选乙肝表面抗原(HBsAg)及表面抗体(抗-HBs)均阴性者,进行两个阶段的临床试验,对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分析.对925名受试者进行了安全性观察;在免疫原性观察中共检测568名受试者,包括观察组(5~18岁)493名、对照组(>18岁)75名,观察组又分为3个亚组:儿童组(5~6岁)141名、少年组(12~13岁)177名、青年组(16~18岁)175名.使用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按0、1、6个月程序接种3针,分时段连续观察4周并记录其接种反应以评价疫苗安全性,全程接种后4~6周时用固相放射免疫(RIA)法共检测568份有效血清,比较两组抗-HBs阳转率、几何平均滴度(GMT)和达到保护水平率以评价疫苗免疫原性.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接种疫苗后0.5、6、24、48、72 h及1周、2周、3周、4周均未观察到局部或全身的异常反应.免疫后儿童组、少年组、青年组和对照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100.00%(141/141)、97.18%(172/177)、98.29%(172/175)和89.33%(67/75),GMT分别为440.28、875.38、467.80、131.06 U/L,达到保护水平率分别为100.00%(141/141)、97.18%(172/177/)、97.14%(170/175)和86.67%(65/75).观察组的3个亚组抗-HBs阳转率、GMT、达到保护水平率均高于对照组(x_(阳转率)~2=12.77、5.12、7.99;t_(GMT)=3.89、4.13、5.91;x_(保护率)~2=16.81、8.60、8.44;P值均<0.05).结论 试验疫苗在5~18岁人群接种安全有效,抗-HBs阳转率和保护率高于18岁以上人群.

  • 乙型肝炎疫苗无应答儿童复种五年效果观察

    作者:庄贵华;颜虹;王学良;吴谦;王丽荣;高海燕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无应答儿童复种远期效果并比较小剂量皮内与常规剂量肌肉复种效果.方法自1999年9月开始,40名经筛检获得的无应答健康儿童随机接受3针肌肉(17人,10 μg/针)或皮内(23人,2 μg/针)复种,定期采血检测至复种后5年;80名应答儿童不复种,作为同期观察对照.在第5年,评价HBsAg特异性淋巴细胞免疫水平;对抗-HBs阴转者加强1针(5 μg),12~14 d评价抗体回忆应答.结果仅1名皮内复种者抗-HBs未达到10 IU/L;在第5年,50%的肌肉复种者仍保持着抗-HBs≥10 IU/L(尽管该指标显著低于应答对照者的85%).抗-HBs阴转者(肌肉、皮内复种和应答对照分别为8、18和11人)在加强1针后,除2名皮内复种者外,均产生了强劲的抗体回忆应答(抗-HBs滴度分别平均上升至208、105和549 IU/L);超过70%的无应答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检测到HBsAg特异性白细胞介素(IL)-2和IL-5的分泌.用抗-HBc阳转作为感染指标计算乙肝病毒人年感染率,皮内复种者为8.9%(8/89.9人年),高于应答对照者的3.6%(12/337.2人年),而肌肉复种者为4.3%(3/70.2人年),与应答对照者接近.结论无应答儿童3针肌肉复种效果虽达不到应答儿童初种的水平,但确能发挥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小剂量皮内复种效果不如相同针次常规剂量肌肉复种.

  • 成人接种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作者:时景璞;王昕;王桂花;徐占民;杨志奇;郑力国;李征远;郭乃全;吴晓音;梁争论

    目的探讨重组酵母乙型肝炎(乙肝)疫苗(YDV)对成人的免疫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在辽宁省北票市部分学校随机选择一般健康状况良好、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及乙肝核心抗体(抗-HBc)三项指标均为阴性且体温正常的22~58岁的教师124名,按0、1、6个月程序,每次5 μg/0.5 ml接种国产重组酵母乙肝疫苗.结果免疫后3、7、12和24个月时,抗-HBs阳转率分别为 35.0%、83.3%、65.5%和32.7%,抗-HBs 平均滴度分别为12.6、402.0、70.3和20.3 mIU/ ml; 抗-HBs阳转率及其滴度均在7个月时达到高峰, 以后又急剧下降;免疫后各月女性抗-HBs 阳转率和滴度均高于男性;<35岁组的抗体阳转率高于≥35岁组,但12个月时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免疫3 d后未出现局部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对成人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其抗-HBs 持续时间有待进一步观察.

  • 2015年中国部分非监测试点地区医疗机构乙型肝炎住院病例报告及诊断现状

    作者:郑徽;王富珍;张国民;袁千里;缪宁;孙校金

    目的 复核中国部分非监测试点地区医疗机构乙型肝炎报告病例诊断信息的一致性及相关因素.方法 于2016年,采用典型调查的方法,在福建、海南和甘肃省的非乙型肝炎监测试点地区分别选择二级和三级医院各1所,纳入标准:2015年医院报告乙型肝炎病例数处在全省中上水平;具备电子化的实验室检测系统(LIS),且LIS系统具备筛选功能,可以直接筛选2015年HBsAg阳性者;具备电子化的医院信息系统(HIS),可通过住院号或患者姓名查阅电子病历;普通综合医院;非全国乙型肝炎监测试点医院.对调查医院2015年通过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NNDRS)进行网络报告的住院病例,通过HIS和NNDRS选取病例档案中有关诊断及检测信息,对病例进行复核诊断,终复核比对与NNDRS中的诊断结果,判断一致性.采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报告乙型肝炎病例复核一致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NNDRS报告的乙型肝炎病例总复核诊断一致率为47.11%(669例).其中,NNDRS报告的急性乙型肝炎病例为352例,复核一致率为6.53%(23例),二级医院复核一致率为9.42%(21例),三级医院为1.55%(2例);NNDRS报告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例为1068例,复核一致率为60.49%(646例),二级医院复核一致率为57.92%(106例),三级医院为60.02%(540例).与第一诊断为乙型肝炎者相比,乙型肝炎为非第一诊断者复核不一致的OR(95%CI)值为29.36(9.21~44.76);与福建省相比,海南和甘肃省病例复核不一致的OR(95%CI)值分别为2.33(1.58~3.44)和20.38(11.29~36.78);与三级医院相比,二级医院复核不一致OR(95%CI)值为2.38(1.66~3.42);与就诊科室为乙型肝炎相关科室相比,非乙型肝炎相关科室报告OR(95%CI)值为1.45(1.04~2.01).结论 我国部分非监测试点地区报告乙型肝炎病例复合诊断一致率较低;其中,二级医疗机构、非乙肝相关科室及乙肝为非主要临床诊断等因素是复核不一致的相关因素.

  • 厦门市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隐匿性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何水珍;苏成豪;沈理通;牛建军

    目的 了解厦门市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隐匿性感染的情况及特点.方法 于2006年9-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厦门市1~59岁4 437名户籍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血清标本,问卷收集其基本信息、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和肝病史等信息.采集的血清标本用于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采用多区段巢式PCR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标本进行HBV-DNA检测,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基因型分析和HBsAg“a”表位关键性氨基酸突变分析.血清HBV-DNA检测阳性但HBsAg阴性定义为HBV隐匿性感染.结果 4 437名研究对象中,482例HBsAg阳性,3 955例HBsAg阴性.HBsAg阴性者中27例HBV-DNA检测阳性,隐匿性感染率为0.68% (27/3 955).27例隐匿性感染者中有16例为基因B型,11例为基因C型;其中,有9例感染者中发现了3种能影响HBsAg“a”表位构象的氨基酸变异(M133T、T140I、G145R).在482例HBsAg阳性者中,312例S区成功测序.隐匿性感染者中基因C型感染率(40.74%,11/27)、疫苗接种比例(62.96%,17/27)、HBsAb阳性率(51.85%,14/27)、“a”表位关键性氨基酸突变的比例(33.33%,9/27)均高于HBsAg阳性感染者[22.76% (71/312)、13.78% (43/312)、0.32% (1/312)、0.99% (31/312);x2值分别为4.29、41.26、156.00、13.07,P值分别为0.038、<0.001、<0.001、<0.001].而隐匿性感染者的年龄[(18.3±16.2)岁]低于显性感染者[(34.4±11.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67,P<0.001);HBeAb阳性率(11.11%,3/27)、HBcAb阳性率(62.96%,17/27)均低于HBsAg阳性感染者[74.36% (232/312)、98.40% (307/312);x2值分别为46.74、73.78,P值分别为<0.001、<0.001].结论 厦门市自然人群中隐匿性感染者C基因型感染率、疫苗接种比例、HBsAb阳性率及“a”表位关键氨基酸突变比例高于HBsAg阳性感染者;年龄、HBeAb阳性率及HBcAb阳性率低于HBsAg阳性感染者.

  • 厦门市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隐匿性感染状况调查

    作者:何水珍;苏成豪;沈理通;牛建军

    目的 了解厦门市自然人群中乙型肝炎病毒(HBV)隐匿性感染的情况及特点.方法 于2006年9-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厦门市1~59岁4 437名户籍人口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研究对象血清标本,问卷收集其基本信息、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史和肝病史等信息.采集的血清标本用于检测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采用多区段巢式PCR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标本进行HBV-DNA检测,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基因型分析和HBsAg“a”表位关键性氨基酸突变分析.血清HBV-DNA检测阳性但HBsAg阴性定义为HBV隐匿性感染.结果 4 437名研究对象中,482例HBsAg阳性,3 955例HBsAg阴性.HBsAg阴性者中27例HBV-DNA检测阳性,隐匿性感染率为0.68% (27/3 955).27例隐匿性感染者中有16例为基因B型,11例为基因C型;其中,有9例感染者中发现了3种能影响HBsAg“a”表位构象的氨基酸变异(M133T、T140I、G145R).在482例HBsAg阳性者中,312例S区成功测序.隐匿性感染者中基因C型感染率(40.74%,11/27)、疫苗接种比例(62.96%,17/27)、HBsAb阳性率(51.85%,14/27)、“a”表位关键性氨基酸突变的比例(33.33%,9/27)均高于HBsAg阳性感染者[22.76% (71/312)、13.78% (43/312)、0.32% (1/312)、0.99% (31/312);x2值分别为4.29、41.26、156.00、13.07,P值分别为0.038、<0.001、<0.001、<0.001].而隐匿性感染者的年龄[(18.3±16.2)岁]低于显性感染者[(34.4±11.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6.67,P<0.001);HBeAb阳性率(11.11%,3/27)、HBcAb阳性率(62.96%,17/27)均低于HBsAg阳性感染者[74.36% (232/312)、98.40% (307/312);x2值分别为46.74、73.78,P值分别为<0.001、<0.001].结论 厦门市自然人群中隐匿性感染者C基因型感染率、疫苗接种比例、HBsAb阳性率及“a”表位关键氨基酸突变比例高于HBsAg阳性感染者;年龄、HBeAb阳性率及HBcAb阳性率低于HBsAg阳性感染者.

  • 2006和2014年中国1~29岁乙型肝炎病毒易感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作者:郑徽;王富珍;张国民;缪宁;孙校金;崔富强

    目的 分析比较中国2006和2014年1~29岁乙型肝炎病毒(HBV)易感人群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收集2006和2014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中1~29岁人群数据资料;两次调查均覆盖内地31个省份(不包括中国香港、澳门、台湾数据)160个疾病监测点,并采用集中式调查方法,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出生日期、性别、民族、地区、HepB免疫史等主要信息.问卷调查后采集静脉血5 ml,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以三项指标同时阴性为判定易感人群标准.采用χ2检验分析2006和2014年1~29岁不同免疫史人群HBV易感性差异;采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2014年全国1~29岁有免疫史人群易感HBV的因素.结果 2006年共调查1~29岁人群49849名,2014年为31713名.与2006年相比,2014年1~29岁人群中有免疫史易感人群比例从20.87%(10401名)上升至28.55%(9055名)(χ2=630.69,P<0.001);无免疫史易感人群比例从15.02%(7485名)下降至7.66%(2460名)(χ2=953.73,P<0.001).与汉族人群相比,少数民族人群接种HepB后HBV易感性更高(OR=1.38);与接种不足3剂次相比,接种剂次≥3剂者HBV易感性更高(OR=0.68);与免疫后1年者相比,免疫后2~4年者(OR=3.33)和免疫后≥5年者(OR=6.53)HBV易感性均更高;以上P值均<0.001.西部地区无免疫史HBV易感人群比例(9.58%,1047/2460)高于中部地区(7.30%,756/2460)和东部地区(6.30%,657/2460).结论 我国目前新生儿HepB常规免疫能够稳定地维持在较高水平,易感者主要集中在15~29岁人群中;西部、农村地区和少数民族人群中HBV易感者更多.

  • 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1896 G→A点突变对母乳喂养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卢银平;曹伟;洪梅;祝建芳;刘朝;杨东亮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区1896 G→A点突变对母乳喂养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收集62例本院妇产科HBeAg阴性的HBV感染产妇血标本,同时收集这些孕妇产后48 h内初乳.应用PCR固相杂交法检测孕妇血清中HBV DNA前C区1896 G→A突变,荧光定量PeR(FQ-PCR)检测孕妇血清和初乳中HBV DNA含量.分析HBV前c区1896 D→A点突变及孕妇血清HBVDNA含量与初乳中HBV DNA含量的对应关系.结果 62例孕妇血标本共检测到38例HBV前C区1896 G→A点突变(61.3%);突变组初乳HBV DNA阳性率为28.9%(11/38),未突变组初乳HBVDNA阳性率为29.2%(7/24),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0003,P0.05).孕妇血中HBVDNA高含量组(≥1×105拷贝/ml)初乳HBV DNA阳性率为56.0%(14/25),低含量组(

  • 成年人乙型肝炎疫苗初次免疫低应答者加强免疫效果分析

    作者:冯艺;颜丙玉;张丽;吕静静;刘甲野;龚晓红;崔富强;梁晓峰;陈士玉;徐爱强

    目的 比较成年人乙型肝炎(乙肝)疫苗( HepB)初次免疫低应答者使用4种HepB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后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应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于2009年7月选取山东省济南章丘市3个乡镇18 ~ 49岁、居住半年以上、无HepB免疫史和乙肝病毒(HBV)感染史,同时,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及乙肝核心抗体(抗-HBc)全部阴性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1 590名,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其基本情况.将研究对象按整群抽样法分为4组,按0-1-6免疫程序分别接种3剂次10 μg重组酿酒酵母HepB( HepB-SC)、10μg重组汉逊酵母HepB(HepB-HP)、20 μg HepB-SC和20 μg重组中国仓鼠卵巢细胞HepB(HepB-CHO)进行初次免疫.将初免低应答者(10 mU/ml≤抗-HBs< 100 mU/ml)按整群抽样法分为4组,分别用以上4种HepB进行1剂次加强免疫.加强免疫后1个月采集研究对象静脉血3 ~5 ml,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其抗-HBs水平,比较各组抗体应答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11 590名研究对象中,共8592名完成初免并采集血液标本,其中低应答者1306名,低应答率为15.20%.低应答者中1034名完成1剂次加强免疫及免疫后采血,总抗体阳转率(抗-HBs≥100 mU/ml)为55.13% (570/1034);10 μg HepB-SC组、10 μg HepB-HP组、20 μg HepB-SC组和20 μg HepB-CHO组抗体阳转率分别为44.54%( 106/238)、57.14% (156/273)、56.08% (143/255)和61.57% (165/268),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14,P<0.01).经两两比较,10 μg HepB-HP组和20 μg HepB-CHO组抗体阳转率均高于10 μg HepB-SC组(X2值分别为8.09、14.70,P值均<0.01).初免低应答者加强免疫后抗-HBs几何平均浓度(GMC)为178.24 mU/ml; 10 μg HepB-SC组、10 μg HepB-HP组、20 μg HepB-SC组、20 μg HepB-CHO组分别为109.77、243.50、144.98、242.83 mU/ml,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52,P<0.01).结论 HepB低应答成年人1剂次加强免疫可以有效提高抗体应答率;抗体应答与加强免疫疫苗种类等多因素有关,20 μg HepB-CHO和10 μg HepB-HP效果较好.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产妇乳汁中乙型肝炎病毒DNA载量对母乳喂养的指导意义

    作者:何佳英;张迎华;张永乐;黄荷凤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产妇乳汁中HBV-DNA病毒载量对母乳喂养的指导意义.方法 对2008-2010年在某院住院的152例HBV感染产妇,采用荧光PCR技术检测其外周血清及乳汁中HBV-DNA病毒载量水平,并以1.0×103 U/ml为判断临界值,分析血清和乳汁中HBV-DNA病毒载量之间的关系.结果 152例HBV感染产妇血清和乳汁中HBV-DNA载量大于1.0×103 U/ml者分别占50.66% (77/152)和36.18%(55/152).血清和乳汁HBV DNA载量与乙肝病毒e抗原(HBeAg)是否阳性相关,HBeAg阳性时血清和乳汁中HBV-DNA载量大于1.0×103 U/ml者分别占95.38%( 62/65)和76.92%( 50/65),HBeAg阴性时分别为17.24%(15/87)和5.75%(5/87).血清HBV-DNA与乳汁HBV-DNA载量存在相关性,当血清HBV-DNA载量为3~4 lg U/ml时,乳汁中HBV-DNA检出率仅为20.00% (5/25),在血清HBV-DNA载量大于5 lg U/ml时,乳汁中HBV-DNA检出率达96.15%( 50/52).结论 HBV感染产妇乳汁中HBV-DNA载量随着血清中HBV-DNA载量升高而升高,当乳汁中存在HBV-DNA病毒大于1.0×103 U/ml时,应避免母乳喂养.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汪年松;吴兆龙;张月娥;郭慕依;廖履坦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IgA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HBV抗原(HBAg),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和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肾组织HBV DNA.结果 100例IgA肾病患者中,血清HBsAg阳性18例(18%);肾组织HBAg阳性31例(31%), HBAg在肾小球中阳性率为65%(20/31),其中HBsAg为32% (10/31), HBcAg为32% (10/31);除肾小球外,HBcAg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亦有阳性沉积,分别为14例(45%) 和2例(6%);Southern印迹杂交证实6例患者中5例肾组织有整合型HBV DNA;原位分子杂交证实肾小管和肾小球中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100%(8/8)和75%(6/8);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细胞和肾间质浸润的淋巴细胞中.结论 HBV感染与IgA肾病密切相关, HBV可能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病过程.

  •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IgA肾病发病中的作用

    作者:汪年松;吴兆龙;张月娥;郭慕依;廖履坦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IgA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肾组织HBV抗原(HBAg),应用原位分子杂交技术和Southern印迹杂交技术检测肾组织HBV DNA.结果 100例IgA肾病患者中,血清HBsAg阳性18例(18%);肾组织HBAg阳性31例(31%), HBAg在肾小球中阳性率为65%(20/31),其中HBsAg为32% (10/31), HBcAg为32% (10/31);除肾小球外,HBcAg在肾小管上皮细胞和肾间质亦有阳性沉积,分别为14例(45%) 和2例(6%);Southern印迹杂交证实6例患者中5例肾组织有整合型HBV DNA;原位分子杂交证实肾小管和肾小球中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100%(8/8)和75%(6/8);定位于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球细胞和肾间质浸润的淋巴细胞中.结论 HBV感染与IgA肾病密切相关, HBV可能参与了IgA肾病的发病过程.

10289 条记录 8/515 页 « 12...567891011...5145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