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后囊环形切除及其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术对后发性白内障影响的Meta分析

    作者:尹小磊;叶剑;袁容娣

    目的 系统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选择I期后囊环形切除(PCCC)与选择I期后囊环形切除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PCCC+AV)对患者后发性白内障的影响.设计基于文献检索的Meta分析.研究对象检索MEDLINE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专题全文数据库、中文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医学学术会议论文、中国优秀硕博士论文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馆、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等;手工检索国内外相关教科书、会议论文等;并以所有检出文献的参考文献作为补充.方法 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估,提取研究所需信息.数据分析选用Review Manager 4.2.2软件、SPSS10.0软件,检验异质性,根据检验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以优势比(OR)判定PCCC术式和PCCC+AV术式对患者后发性白内障的影响,并改变选择的效应模型,计算失效安全数(Nfs)进行敏感性分析.主要指标纳入研究的文献异质性,研究结果的敏感性,95%置信区间(CI)及Nfs.结果 6篇文献共计305例白内障患者.经异质性检验,纳入文献无异质性,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计算OR值.后发性白内障PCCC组与PCCC+AV组的合并OR值为0.13(95%CI:0.06~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改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OR值,进行敏感性分析,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且Nfs=76.8,纳入文献稳定性好.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中选择Ⅰ期PCCC+AV术式患者较术中单纯选择Ⅰ期PCCC术式的患者更能有效抑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 后囊膜混浊的Nd:YAG激光治疗

    作者:霍鸣;李娟

    目的:探讨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的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8例112只眼用Nd:YAG激光切开混浊后囊膜的病例,并记录了视力、眼压的变化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所有病例都成功切开后囊膜,视力提高,裸眼平均视力由术前0.2增加到术后0.5,平均矫正视力达到0.7.30.3%的眼内人工晶状体出现激光损伤斑,无人工晶状体移位;眼压出现一过性升高;随访中发现2例视网膜脱离.结论: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操作容易、安全、疗效好、并发症少.

  • 从视野角度来探讨4mm直径Nd:YAG激光后囊膜切开术

    作者:陈锋;王竞;李润春

    目的:从视野角度来探讨4mm直径后囊膜切开的适用性.方法:20例后囊膜Ⅱ级混浊患者行Nd:YAG激光4mm直径后囊膜切开术,术后1个半月计算机静态视野检查,与行同样白内障术后后囊膜透明组21例检查视野进行比较.结果:4mm后囊膜组中心30°及周边60°视野结果(均数±标准差),MD(-4.08±2.73)、PSD(3.05±2.13)、周边60°总光敏感度(945.95±244.74)dB、后囊膜透明组:MD(-2.93±3.10)、PSD(2.38±1.46)、周边60°总光敏感度(992.00±256.05)dB.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的MD、PSD及周边60°总光敏感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4mm切开孔从视野角度来说是个可选用的后囊膜切开直径.

  • 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防治晶状体后囊混浊

    作者:刘宏伟;王香兰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与晶状体后囊混浊有一定的关系.后囊混浊是前囊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结果,在此过程中bFGF起着主要的作用.bFGF抗体、受体阻断剂和反义寡核苷酸可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可防治晶状体后囊混浊.

  • 儿童白内障一期后囊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的体会

    作者:于兰

    目的 评价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一期后囊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 44例65眼儿童白内障施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囊外摘出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进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或后囊中央切除术,并进行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其中先天性白内障26例47眼,儿童外伤性白内障18例18眼.随访3~36个月.结果 60眼(92.31%)保持视轴透明,5眼(7.69%)出现视轴区白色纤维机化浑浊,2眼(3.08%)瞳孔区少量玻璃体嵌顿人工晶状体偏位,无视网膜脱离发生.结论 儿童白内障摘出联合一期后囊切开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能有效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 眼前段分析仪对后发性白内障晶状体囊的分析

    作者:刘先利;郑桂花

    目的 探讨三维眼前段分析仪(oculus pentacam)对后发性白内障晶状体后囊观察的意义.方法 通过动物实验确定本仪器测量的准确性,对后发性白内障后囊厚度的变化做动态观测.结果 本仪器囊厚度线状断面可视图的建立数据与光镜检查数据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个体内可信度检验的标准差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本仪器囊的线状断面厚度与光镜扫描后发障的后囊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oculus pentacam对后发障后囊浑浊过程厚度发展的动态观察具有可信、准确、无创、简便的优点,可以作为选择治疗方法的数据依据.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促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的研究

    作者:王强;单长民;张俊青;张晶;柴建生;雷宁玉;考华婷;戴慧芹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后发性白内障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体外培养人的晶状体上皮细胞,第3代细胞悬液接种于24孔培养板内,加入不同终浓度的b-FGF(0,1.0,10.0,100.0 ng/ml),每组重复3孔,培养72h后,细胞计数.结果 b-FGF添加组,细胞增生呈浓度依赖性,b-FGF浓度越高,细胞增生越快.结论 白内障手术后房水中内源性b-FGF的增加可能是后发性自内障的原因之一.

  • 胰蛋白酶预防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欣华;刘奕志;夏朝霞

    目的探讨应用晶状体上皮细胞清除的方法预防后发性白内障.方法老年性白内障手术中前囊连续环形撕囊后取得人晶状体前囊,应用不同浓度胰蛋白酶对前囊进行消化处理,观察上皮细胞的清除情况.结果 0.25%、0.2%胰蛋白酶溶液处理的晶状体前囊,晶状体上皮细胞可以完全脱落.0.1%胰蛋白酶溶液处理晶状体前囊,上皮细胞部分脱落.结论 该结果可为临床应用胰蛋白酶清除晶状体上皮细胞防治后发性白内障提供理论依据.

  • 庆大霉素在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作者:张贤文;梁祖忠;黄洁成;马成;程杰;吴英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普遍开展的今天,如何预防细菌性眼内炎,作者采用庆大霉素浸泡人工晶状体的方法进行预防.报告如下:一般资料:随机分为两组,用药组:326例418眼中,男192例251眼、女134例167眼,年龄4~89岁(平均58.6岁);包括老年性白内障341眼,外伤性白内障21眼,先天性白内障12眼,无晶状体眼6眼,老年性白内障伴糖尿病28眼,萄葡膜炎继发性白内障3眼,青光眼并发性白内障3眼,电击性白内障3眼,后发性白内障1眼.

  • 白内障术后用地塞米松5-Fu预防后发障的观察

    作者:丁相奇;张五岳;张红梅

    目的观察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应用地塞米松和5-Fu预防后发障的效果.方法预防组:于术后每天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2mg,共3次;术后第4日起结膜下注射5-Fu 6mg,隔日一次共3次;1周后每周1次结膜下注射5-Fu 6mg,共5次.对照组:为常规术后处理的病人,结膜下不规则应用庆大霉素和地塞米松.观察比较两组术后角膜、前房、人工晶状体表面、后囊和视力.结果两组角膜内皮水肿无明显差异,预防组前房渗出少于对照组.术后后囊浑浊,对照组32眼中有17眼发生占60%,预防组30眼有6眼发生占18%(P<0.01).结论本方法预防后发障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 玻璃体晶状体联合手术中晶状体囊的处理

    作者:刘谊;张军军;马麟

    目的观察玻璃体晶状体联合手术中晶状体囊不同的处理对效果的影响.方法保留后囊组:24例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术后,13例在前房注入黏弹剂及缝合角膜切口后再行玻璃体切除手术,11例未行类似处理.保留前囊组:27例经睫状体平坦部行晶状体切除术,10例在前囊中央咬切3mm的圆孔,17例保留完整前囊.结果保留后囊组:在前房及角膜切口未行处理的病例中,4例(36%)在玻璃体切除中损伤后囊,而经过处理的病例后囊均保持完整.保留前囊组:所有病例在术后1月均出现逐渐加重的前囊浑浊,在前囊中央造孔的病例,通过小孔可窥见眼底.结论玻璃体晶状体联合手术,前房填充黏弹剂并缝合角膜切口可以减少术中后囊的损伤;前囊中央造孔有利于术后眼底观察.

  • 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时机的探讨

    作者:孔佑兰

    目的探讨Nd:YAG激光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佳时机.方法对20例(22眼)白内障术后后发障形成的不同时间行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与后囊间存在微小间隙者,自视轴中心开始做离心击射;若后囊有张力线,先垂直张力线切开.人工晶状体紧贴后囊者,将爆破焦点置于后囊平面后,自视轴区外开始做向心击射.在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后的不同时间进行激光治疗,并分组统计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后发障形成后3~6月,治疗所需激光能量低,视轴区囊碎片小,易吸收,眼前飞蚊症发生率低.结论白内障术后成人后发性白内障Nd:YAG激光治疗的佳时机为其形成后的3~6月,儿童后发性白内障应尽早进行激光治疗,以促进视功能恢复.

  • 不同术式的白内障手术与儿童后发障形成的比较

    作者:罗小玲;徐锦堂;黄菊天;李平;葛钧;朱格非

    目的探讨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61例(74眼)分为3组.每组均行前囊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Ⅰ组22眼保留完整后囊;Ⅱ组25眼后囊连续环形撕囊(PCCC);Ⅲ组27眼PCCC+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6~28月.结果Ⅰ、Ⅱ、Ⅲ组后发障发生率分别是45.5%、28.0%、3.7%,Ⅰ组与Ⅱ组比较P>0.05;Ⅰ组与Ⅲ组比较,P<0.01.Ⅱ组与Ⅲ组比较P<0.05.<8岁者后发障发生率3组依次是50%、46.6%、6.3%.结论PCCC+前部玻切可有效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特别是对8岁以下者.

  • 儿童白内障三种术式后发障形成的临床探讨

    作者:朱格非;黄菊天;徐锦堂;葛钧;罗小玲

    目的探讨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手术方式.方法48例(57眼)儿童白内障,其中先天性白内障41眼,外伤性白内障16眼,年龄3~14岁.57眼随机分为3组,每组都行小切口、前囊连续环形撕囊,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Ⅰ组行后囊抛光,保留完整后囊;Ⅱ组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Ⅲ组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及前部玻璃体切除术.术后随访3~18月,平均12月,观察并记录各组后发性白内障发生情况及其它并发症.结果后发障≥3级者发生率Ⅰ组为42%,Ⅱ组为2l%,Ⅲ组为0.各组均无玻璃体疝、视网膜脱离或囊样黄斑水肿等并发症发生.术后矫正视力≥0.5者40眼(70%),0.1~0.4者11眼(19%).结论白内障吸出及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中,行后囊连续环形撕囊联合前部玻璃体切除术可有效地预防儿童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远期效果需进一步观察.

  • 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形成原因的分析

    作者:裴国宾;李书林;吕东霞

    目的探讨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原因.方法 36眼儿童白内障中,26眼术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后囊浑浊,手术采用单纯白内障摘出,Ⅰ期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及睫状沟植入.分析后发性白内障形成的因素.结果 36眼中26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发生率72.2%,单纯白内障摘出8眼中5眼发生,囊袋内植入人工晶状体植入16眼中11眼发生,睫状沟植入人工晶状体12眼中10眼发生.年龄小,炎症反应重及皮质残留多者发生后囊浑浊者较多.结论探讨儿童白内障术后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原因,可预防和降低其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

  • 后发性白内障的认识和防治

    作者:陈瑞红;王文清;陈国辉;杨冠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致盲眼病,现代白内障囊外摘出或超声乳化术联合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当前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手段.但术后晶状体后囊浑浊即后发性白内障(以下简称后发障)的发生,会使术后提高的视力再度下降,影响手术效果.

  •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后发性白内障的关系

    作者:刘欣华;刘奕志;柳夏林;吴明星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e fibfroblst growth factor,bFGF)对白内障术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过程中的影响.方法在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中添加bFGF,甲基噻唑基四唑(methyl thiazoly1 tetrazolium,MTT)法测定细胞增生情况以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结果 bFGF浓度为10-1~10-2ng/ml对牛眼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有促进作用,且以10 ng/ml浓度作用佳.结论 bFGF与其受体结合后可促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生,与白内障术后后囊浑浊中起重要作用.

  • TGF-β1在后发性白内障形成中的作用--TGF-β1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明胶酶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鑫;郭海科;金海鹰;张洪洋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明胶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在后发性白内障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进行体外原代及传代培养.分别收集原代、1代、2代、3代体外培养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液;对1代细胞加入TGF-β1(终浓度10 ng/mL),收集12 h、24h、36 h、48 h和72 h细胞培养液,酶谱法检测明胶酶活性.结果不加TGF-β1的原代、1代、2代、3代细胞培养液中未检测到明胶酶活性;加入TGF-β1后各个时间点均能检测到明胶酶活性,且条代密度随时间呈上升趋势.结论TGF-β1能够诱导牛晶状体上皮细胞明胶酶的表达.TGF-β1和明胶酶共同作用,可能加速后发性白内障的形成.

  • 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后囊膜切开联合前节玻璃体切割的应用

    作者:赵秋溪;刘北平;张铁民;董微丽;苏畅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后囊截开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治疗先天性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对先天性白内障患者50例(93只眼)进行回顾性研究,2002年至2005年31例(58只眼)先天性白内障的病例实行超乳(或I/A抽吸)白内障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治疗,2000年至2002年19例(35只眼)未行后囊膜切开及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对其随访观察,平均随访时间为30月.结果 后发障的发生情况,观察组3眼(7%),对照组9眼(26%),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白内障超乳(或I/A抽吸)联合前段玻璃体切割术对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能够有效的预防术后后发障的形成.

  • 儿童白内障三种手术方式与后发障关系的Meta分析

    作者:尹小磊;袁容娣;叶剑

    目的 系统评价儿童白内障单纯手术方式、术中Ⅰ期联合后囊环形撕囊(posterior continuous curvilinear capsulorhexis,PCCC)及术中Ⅰ期联合PCCC并前段玻璃体切除(anterior vitrectomy,AV)与后发障的关系.方法 检索多个数据库及相关资源,对9篇有关儿童白内障手术方式对后发障影响的文章进行Meta分析.以优势比(OR)判定儿童白内障术中选择单纯手术方式,PCCC及PCCC+AV术式对后发障的影响,计算失效安全数(fail-safe number,Nfs)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 9篇文献中按研究内容分二部分:研究一为3篇,儿童白内障术中Ⅰ期联合PCCC的研究共130眼;研究二为6篇,对PCCC+AV术式和PCCC术式的对比研究共305眼.研究一OR值=0.34(95%置信区间:0.16~0.74),P=0.006;研究二OR值=0.13(95%置信区间:0.06~0.25),P<0.000.计算失效安全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证实本研究结论 可靠.结论 儿童白内障手术中联合Ⅰ期后囊环形撕囊能有效降低后发障发生率,同时联合前段玻璃体切除后发障发生率更低.

397 条记录 2/20 页 « 12345678...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