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作者:蒋文军;徐冰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88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新生儿分为腹腔镜手术的观察组和开腹手术的对照组,每组各44例,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的手术时间、术后进全奶时间、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及切口瘢痕长度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不仅能获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疗效,还具有切口小、机体损伤轻、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不同开腹切口在幽门环肌切开术中的临床评价

    作者:吕会增;徐明;罗一民;常青峰;刘大林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切口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效果. 方法 128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按治疗时间分为三组,分别采用经右上腹直肌纵切口(25例)、经右上腹横切口(29例)及经脐部半环形切口(74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 结果经脐部半环形切口组、经右上腹横切口组切口均Ⅰ期愈合;经右上腹直肌纵切口组发生切口感染3例,切口疝1例、切口开裂2例.前两组术后伤口愈合情况均优于经右上腹直肌纵切口组 (P<0.01), 但前两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经脐部半环形切口行小儿幽门环肌切开术可获得良好的临床切口愈合效果.

  •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作者:李火金;杜江榕;周峰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经腹腔镜手术治疗. 方法本组19例,具有典型呕吐病史,上腹部摸到肿块.均经钡餐X线检查和腹部B超检查确诊.气管插管全麻,CO2气腹,腹部三点穿刺,腹腔镜下施行幽门肌切开术. 结果全部手术成功,随访3个月~2年,近远期效果良好. 结论作者认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是将内镜先进的技术运用于小儿腹部外科手术的一种新方法.具有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优点.

  • 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疗效分析

    作者:黄圣余;谢承;林立华;傅俊杰;张通福

    目的 总结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的手术经验及技巧.方法本研究收集2015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本院经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的26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童21例,女童5例,年龄15~59 d,平均32 d;体重2.5~4.8 kg,平均3.4 kg.结果26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30~55 min,平均38 min.术后8~12 h拔除胃管并开始喂糖水,2~3 d过渡到全奶喂养.术后住院时间3~7 d,平均4 d.26例术后全部以门诊方式随访1~2年,术前呕吐症状消失,无切口感染或戳孔疝发生,无生长发育迟滞,无肠黏连及肠梗阻等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62例

    作者:刘辉;钟斌;刘红芳;吴书清;刘传荣;赖永锋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临床经验,探讨其手术技巧和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4年7月本院经腹腔镜行幽门环肌切开治疗的62例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临床资料。结果62例中,59例顺利完成手术,术中3例幽门黏膜损伤中转开腹手术,术后1例并发脐部戳孔疝,经修补治愈,1例术后仍有呕吐,行开放手术证实为肌层切开厚度不够所致。所有病例均无呕吐及肠粘连、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行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小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疗效确切,术中损伤小,术后瘢痕小,但需要较高的腹腔镜操作技术。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比较

    作者:伍兴;邢福中;鲁巍;余雷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与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10月,我们分别应用腹腔镜及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63例,从手术时间、术后呕吐、并发症等方面比较两种手术的优缺点.结果 87例行常规开腹手术,76例行腹腔镜手术.两种手术方法在术后呕吐次数、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有2例穿孔,术中中转开腹行修补术.术后呕吐与体重及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腹腔镜及常规开腹手术均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伤口美观等优点.

  • 婴儿肥厚性幽门狭窄治疗策略的研究

    作者:龚一鸣;严志龙;洪莉;蔡威

    目的 比较肥厚性幽门狭窄患儿不同手术方式及不同围手术期处理策略下的临床疗效,探索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两家儿童医疗中心1992~2008年HPS临床病例,按住院时间先后次序每70例分组,按手术方式分普通手术组和腹腔镜组,按手术时间分早手术组(<48 h)和晚手术组(>48 h),按术后喂养时间分早喂养组(<12 h)、较早喂养组(12~24 h)和晚喂养组(>24 h),比较临床结果.结果 共计277例HPS患儿,其中男239例,女38例,入院日龄10~118 d,平均入院日龄(44±21)d,出现呕吐至入院时间平均为(23±19)d,平均入院体重(3 857±783)g.新近入院病例临床结果较好.腹腔镜手术组较普通手术组手术时间近似,术后住院天数、达全量喂养时间显著缩短,住院费用显著增加,其他结果无显著差异.早手术组临床疗效较好.早喂养组住院天数、达全量喂养时间缩短、住院费用显著降低,而并发症的发生率、呕吐致喂养方案改变的发生率及体重增长等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HPS患儿施行腹腔镜手术,可缩短术后达全量喂养时间,促进康复,总住院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显著增加.早手术、早期喂养有助于改善临床疗效.术后12 h内喂养是安全的,且能进一步改善临床疗效.

  • 双胞胎新生儿肥厚性幽门狭窄4例

    作者:李敬华;阎景铁;陈宏坤;李晓梅

    双胞胎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较为少见,本院近期收治2对4例,现报告如下.2对双胞胎新生儿,均为男性.1对系39周足月妊娠分娩,体重分别为2900 g、2200 g;自然分娩,共1个胎盘,新生儿无窒息及抢救史,评分10分.另1对系妊娠36周经剖腹产分娩,共一个胎盘;出生后体重分别为2000 g、1800g,入院后均置暖箱.

  • 奥美拉唑快速纠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代谢性碱中毒的临床研究

    作者:孙邡;刘斌;张宏伟;禚保彪;刘丰丽;方允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在快速纠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代谢性碱中毒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80例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根据入院时pH值又分为pH>7.5组(治疗组21例,对照组22),pH≤7.5组(治疗组19例,对照组18例)。对照组采用补充生理盐水、平衡液等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治疗组除采用上述治疗外加用奥美拉唑0.7 mg·kg-1·d-1静脉滴注,每日1次。入院后每12 h行动脉血气分析,数据通过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pH>7.5组:入院后12h治疗组有8例(8/21,38.1%)pH值恢复正常,对照组仅2例(2/22,9.1%)恢复正常(P<0.05)。入院后24 h,治疗组有18例(18/21,85.7%)pH值恢复正常,而对照组仅5例(5/22,22.7%)pH值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H≤7.5组:入院后12 h治疗组有15例(15/19,78.9%)pH值恢复正常,对照组有9例(9/18,50.0%)恢复正常。入院后24 h治疗组有15例(15/19,78.9%)pH值恢复正常,对照组有13例(13/18,72.2%)恢复正常。入院后36 h治疗组pH值已全部恢复正常,对照组有16例(16/18,88.8%)恢复正常。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能快速纠正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代谢性碱中毒,对纠正中重度代谢性碱中毒尤为显著。

  • 单部位单操作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幽门狭窄

    作者:任红霞;吴晓霞;赵宝红;靳园园;段丽琼;陈兰萍

    目的:探讨单部位单操作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幽门狭窄的方法与经验。方法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采取腹腔镜单部位单操作孔手术治疗小儿幽门狭窄4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0~100 d。术前均经体检、彩超、上消化道造影明确诊断后,采取经脐单部位单操作孔腹腔镜技术完成幽门肌切开术。于脐缘左侧3点处切开皮肤5 mm,置入5 mm Trocar,插入腔镜,建立气腹,气腹压力控制在6~8 mmHg;于脐缘右侧9点处切开皮肤,插入3 mm 微型 Trocar,内置入操作钳,完成幽门肌切开术。结果40例均经单部位单操作孔腹腔镜技术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25 min,术后2~3 d 出院,无一例增加 Trocar 或改常规腹腔镜手术。术后恢复顺利,脐部无可视性瘢痕。结论单部位单操作孔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幽门狭窄,是腹腔镜治疗幽门狭窄技术娴熟后操作方式的微小改变,效果等同于非单部位腹腔镜手术,美容效果好,家长满意度高。

  • 高频超声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岳湘竹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10月至2011年9月间经手术证实的28例CHPS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幽门管长度、直径,幽门肌层厚度及胃蠕动和排空情况等超声指标.结果 28例患儿术前均经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检查后3d之内进行手术,均证实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其中1例合并幽门前瓣膜,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方便快捷,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手术依据,可作为常规及首选诊断方法.

  • 高频超声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岳湘竹

    目的 探讨高频超声在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06年10月至2011年9月间经手术证实的28例CHPS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幽门管长度、直径,幽门肌层厚度及胃蠕动和排空情况等超声指标.结果 28例患儿术前均经超声诊断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超声检查后3d之内进行手术,均证实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其中1例合并幽门前瓣膜,诊断符合率100%.结论 超声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方便快捷,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手术依据,可作为常规及首选诊断方法.

  • 高频超声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靳玲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超声仪器观察32例患儿的幽门管长度、厚度及幽门肌层厚度并进行测量.结果:经手术证实本组32例全部为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结论:超声在诊断婴儿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上可作为首选的检查手段.

  • 张锡纯降逆法治疗胃肠道疾病验案3则

    作者:郑劲松

    近代名医张锡纯临证独具匠心,降逆法是其特色之一.笔者运用张氏降逆法治疗胃肠道疾病,取得满意效果.现举验案3则,介绍如下.

  • 国人幽门狭窄伴小肠变异1例

    作者:姚志鹏;许敏烨;方少铭;吴树斌;李裕祥;杜家彬

    在解剖一具成人男性标本时发现其胃异常扩张(图1,2),其幽门部细小、狭长(图3),此类变异现象临床上罕见,也尚未见有文献报道;由于尸体存放已有3年之久,组织结构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故只能对其腹腔段消化道进行解剖学上的观测,现报道如下.

  •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穿孔、出血、幽门狭窄关系的研究

    作者:曹杰;王辉;唐伟镖;李瑜元;杜洪;陈熙文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消化性溃疡穿孔、出血、幽门狭窄的关系,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择96例因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出血、幽门狭窄而急诊手术的病人,于胃穿部手术标本或活检标本,作免疫组化染色,在高倍镜下行Hp计数,对Hp感染的密度进行分析,按Rauws标准评估胃炎的严重度.结果消化性溃疡穿孔、出血、幽门狭窄的Hp感染阳性率分别为90%、58%、50%;Hp感染分级分别为3.4±0.19、2.2±0.17、2.6±0.20;Rauws分数分别为8.0±0.31、5.1±0.29、5.8±0.42.Hp感染和胃炎改变在消化性溃疡穿孔较出血,狭窄更为明显,前者的P值分别为<0.01和<0.05.结论消化性溃疡穿孔与Hp感染密切相关,根治Hp能有效防止溃疡穿孔.

  • 小儿消化道化学性烧伤后瘢痕性幽门狭窄的外科治疗

    作者:曾纪晓;朱德力;夏慧敏;梁奇峰

    目的 探讨小儿消化道化学性烧伤后瘢痕性幽门狭窄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4月至2012年10月间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收治的11例化学性烧伤后瘢痕性幽门狭窄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经规范的内科治疗和介入下球囊扩张及放置支架无效后,予以幽门切除并胃十二指肠吻合术.记录术中及术后情况,并比较术前1d与术后3月时患儿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等营养指标.结果 11例患儿男10例,女1例,平均年龄4.5岁.病变早期累及食管和胃,4周后集中在幽门,表现为瘢痕性幽门狭窄和完全性幽门梗阻.11例患儿均成功施行幽门切除并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手术时间(134±26) min,术中出血量(5±2) ml,术后住院时间(10±3)d;无一例手术并发症出现.术后随访3个月,11例患儿均能正常进食,身高、体质量和智力发育正常,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和转铁蛋白较术前显著改善(均P<0.05).术后6个月消化道钡餐显示,胃十二指肠吻合口通畅,无狭窄、溃疡等病变.结论 幽门切除并胃十二指肠吻合术是治疗小儿化学性烧伤后瘢痕性幽门狭窄的有效治疗手段,近期效果良好.

  • 胃黏膜皱襞肥大症误诊胃癌一例

    作者:陈文会;宫健;陈飞

    患者男性, 67岁.上腹部间断性隐痛和反酸 10年.近 1年来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嗳气,食欲减退,消瘦伴黑便.近 1个月进食后上腹部胀痛加重,并常有呕吐腐臭味的胃内容物.钡餐透视见胃窦部多发性息肉、幽门不全梗阻.胃镜检查见全胃黏膜明显隆起,凸凹不平,多处菜花样及围堤样改变,黏膜弥漫性糜烂出血,见不到正常胃黏膜,未取活检,考虑为胃癌.于 1997年 11月 15日入院, 11月 20日按胃癌行手术治疗.术中所见:胃外观呈皮革样改变,胃壁极度肥厚、硬韧,浆膜光滑,胃周淋巴结不肿大.切开胃前壁见黏膜肥厚,皱襞异常变粗,凸凹不平,似脑回状,多处糜烂及出血点,明显幽门狭窄.行全胃切除、食管与 P型空肠袢 Roux- en- Y吻合.术后病理结果:肉眼观,胃重约 2 000 g,胃黏膜呈乳头状,胃壁厚约 1 8 cm,黏膜多处糜烂及出血点;镜下所见(图 1):胃黏膜上皮增厚呈粗乳头状,并见大量炎性细胞,以中性粒细胞为多,腺体较小,数目较多,排列致密,可见淋巴细胞浸润,术后病理诊断为胃黏膜皱襞肥大症.于 1997年 12月 15日痊愈出院,随访 4年患者无症状,且体重增加.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中的应用

    作者:马晓梅;柳建华;王岩;马穗红;曾功君;罗环千;寇燕妮;许安丽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一种新型手术疗法--内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CHPS)中的应用.方法:行胃镜下幽门括约肌切开术的CHPS患儿20例,手术前后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正常组婴幼儿及CHPS组患儿术前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现察CHPS患儿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变化趋势.结果:正常纽婴幼儿与CHPS纽患儿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CHPS组患儿术前与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肌层及黏膜层血流分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很好地观察正常婴幼儿及CHPS患儿术前、术后肌层及黏膜层血流状况,对于诊断CHPS有较大的帮助.

  • 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7例

    作者:於林军;黄敏燕;罗春芬;周学武;周炜;应建义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操作要点及经验.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6月本科应用腹腔镜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17例,平均年龄47 d,平均体重3.1 kg.在患儿脐部做5mm切口,直视下置入Veress针,建立气腹,压力为8~10 mmHg,置入镜头.分别在左右上腹做5 mm切口,置入trocar及操作钳.完成幽门环肌切开术.结果:17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手术失败及并发症发生.手术时间平均约40 min,术后住院2~4 d出院.结论:腹腔镜下幽门环肌切开术治疗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189 条记录 8/10 页 « 1234567891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