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的影响

    作者:王晓慧;高云;何清丽;芦丹丹;李晓昕;毕云霞

    目的 探讨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河南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调查,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家属同步进行分阶段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的语音清晰度.结果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语音清晰度均高于健康教育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健康教育后语音清晰度与对照组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腭裂术后患者通过常规健康教育后语音清晰度有提高,但是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对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提高的程度更加明显,说明应用家属同步健康教育,可显著提高腭裂术后患者语音清晰度.

  • 腭裂术后语音清晰度与听力及鼓室图关系研究

    作者:付新国

    目的 探讨腭裂患者中耳及听力状况、与术后语音效果并作关系分析.方法 将68例腭裂患者纳入研究,并且进行术前中耳听力状况及鼓室图以及术后各自的语言清晰度、将不同言语清晰度组间、渗透出性中耳炎(+)及渗出性中耳炎(-),鼓宣图A、B型及听力病例数进行比.结果 腭裂患者平均语频气导听阈值与术后语言清晰度呈负相关系(P<0.05).而不同语音清晰度组间以声阻抗检查诊断出透出性中耳炎(+)及渗透出性中耳炎(-)病例数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腭裂疾病患者的听力状况以及接受腭裂术患者的术后后语音性状况有密切关系,可以作为腭裂伴发渗出性中耳炎的重要治疗依据.

  • 上颌前牵引对唇腭裂术后反合患者语音清晰度的影响

    作者:王云军;王云娥;赵世俊;张彦升

    目的 探讨上颌前牵引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合患者语音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105例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合患者进行上颌前方牵引术治疗,分别测定牵引前、牵引后3个月后的语音清晰度值,对测量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牵引前腭咽后闭合良好占56.2%;34.3%患者语音清晰度无明显的变化;9.5 %腭咽闭合不全的患者牵引后语音清晰度降低.结论 上颌前牵引对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术后反合患者语音清晰度有一定的影响,术前腭咽闭合良好的患者牵引后语音清晰度绝大多数有所提高.

  • 腭帆提肌重建术对学龄前不完全性腭裂患儿的整复

    作者:徐锦程;卢保全;李建成;张凯;廖圣恺;徐涛;XU Tao

    目的:探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对学龄前不完全性腭裂患儿整复的临床效果.方法:41例学龄前不完全性腭裂患儿采用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23例(56%)分别行两侧1、5cm的松弛切口,18例(44%)未做松弛切口.术后应用口腔和腭咽部的常规检查,汉语语音清晰度测定法,吹水泡试验.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均达I期愈合.其中32例术后6-18个月复诊,其语言清晰度,高鼻音及鼻漏气都得到明显改善,7例患儿术后18个月复诊,语言清晰度与同龄儿童无明显差异.结论:Sommerlad腭帆提肌重建术可有效恢复腭帆提肌正常解剖结构和位置,重建腭帆吊带,获得良好的腭咽闭合;手术较传统术式进一步简化,损伤小,操作精细,避免或减少硬腭裸露骨面对上颌发育造成的不利影响,是临床上值得推荐的功能性腭裂整复术.

  • 运动性构音障碍言语、声学及疗效的研究

    作者:

    目的观察汉语普通话应用者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特点及康复疗效.方法采用康复生理途径法对18例患者康复40 d.采用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检测患者的长发声时间(MPT)、频率、音量、发声时的每秒气流量;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用力呼气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大呼气中期流速、大呼气流量等,并用普通话单词表和语句检测语音清晰度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18例患者MPT均缩短,每秒发声气流量较明显降低;治疗后患者的MPT均明显延长(P<0.01).治疗前,FVC明显低于预期值,治疗后增加(P<0.05).治疗后,篇章水平正答率明显增加(P<0.01).结论喉发声空气力学分析仪、肺功能检测仪、语言清晰度和篇章正答率检测是较好的综合评定运动性构音障碍的言语和发声的方法;康复生理途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运动性构音障碍患者的交流能力.

  • 腭裂序列治疗中系统性语音训练的疗效分析

    作者:朱萌莹;安嫄;陈龙金;池凯;张群;李永林

    目的 探讨腭裂序列治疗中系统性语音训练的重要性及疗效分析.方法 选择2014-2016年期间,于我院行腭裂手术的200例患者.根据术后是否进行语音治疗,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研究组135例,术后1月开始系统性语音治疗.对照组65例术后未接受语音治疗.随访1年,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腭咽闭合及语音清晰度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的腭咽闭合良好率(腭咽闭合不全率10%的患者例数占研究总人数的比率)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腭咽闭合良好率(85%)明显高于观察组(61%),两组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语音清晰度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语音清晰度改善状况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个性化的语音训练是腭裂序列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有助于腭咽功能的恢复,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语音清晰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针刺配合构音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小霞;陈红霞;杨海芳;王婷;张兰芳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构音训练治疗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卒中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只给予构音训练,治疗组进行构音训练时配合针刺颈项部穴位。治疗前和治疗后3周分别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估。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语音清晰度总分均明显提高(P=0.00),语音清晰度提高程度一级、二级人员评估得分差值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构音训练对脑卒中后运动性构音障碍的治疗是有效的,相对于单纯构音训练更能提高患者的言语交流能力。

  • 小音位对比训练对提高听障儿童语音清晰度的效果研究

    作者:贺花兰

    目的 探究运用小音位对比训练法帮助听障儿童提高语音清晰度的效果.方法 选取60名3~5岁听障儿童,采用音位对听觉识别训练9个月后进行音位识别能力测试、构音语音能力评估、语音清晰度测试及构音器官结构与运动功能评估,对训练前后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训练后被试音位识别测试评估中声母识别、韵母识别、构音语音能力及语音清晰度较训练前有较大提高.结论 在听障儿童听觉语言发展关键期,小音位对比训练法能较大程度提高听障儿童语音清晰度.

  • 听障儿童语音清晰度训练的实践研究

    作者:赖莎;张伟锋

    目的 验证以音位构音为主线的语音清晰度训练方案的有效性,为听障儿童言语康复训练提供参考.方法 对12名3岁6个月~4岁6个月的听障儿童进行为期7个月的针对性训练,采用<听觉语言评估>中的相关测试方法,在训练前、后分别对这12名儿童进行语音清晰度评估,比较前后两次评估的结果.结果 经过康复训练,听障儿童的语音清晰度总体水平有显著提高.结论 本研究设计的语音清晰度训练方案是有效的.

  • 唐氏综合症儿童韵母语音清晰度特征研究

    作者:张云舒;林青;李爽;刘巧云;黄昭鸣

    目的 研究汉语普通话唐氏综合症儿童的韵母语音清晰度特征.方法 采用跟读的方式评估25例1 1岁学龄唐氏综合症儿童韵母语音清晰度,评估材料选用刘巧云、严舒编制的语音评估材料《唱歌篇》.结果 ①唐氏综合症儿童字清晰度为87.79%,句清晰度为68.00%.②不同开头元音韵母的句清晰度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F=7.459,P=0.000).③不同结构韵母的句清晰度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F=4.835,P=0.004).结论 唐氏综合症儿童韵母的语音清晰度受韵母开头元音及韵母结构的影响,为其制订语言康复计划时应考虑儿童韵母习得的难易顺序并确定儿童当前的语音优先训练项.

  • 3~6岁人工耳蜗植入儿童声调识别能力与语音清晰度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李衍

    目的 探讨人工耳蜗植入幼儿单音节声调识别率与语音清晰度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40名3~6岁的听障幼儿,开机时间12 ~ 15个月,采用听觉语言能力评估词表进行评估,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音节声调识别与语音清晰度具有极显著相关性(P=0.000,R=0.76),语音清晰度随着声调识别能力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听障儿童康复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声调识别训练.

  • 人工耳蜗与助听器对儿童听觉言语能力提升的对比研究

    作者:赖淑芳;邱思财;章勇

    目的:探讨植入人工耳蜗儿童和配戴助听器儿童在语音识别、声调识别及语音清晰度上是否存在差异,以期为助听器及人工耳蜗术后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55名听障儿童,其中助听器组25名,人工耳蜗组30名;采用听觉语言能力评估词表进行评估;利用SPSS 16.0对评估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听障儿童的韵母识别率显著高于声母识别率(t=3.505,P=0.001);助听器组韵母识别率显著高于声母识别率(t=3.672,P=0.001);人工耳蜗组韵母识别率与声母识别率无显著性差异(t=1.517,P=0.135);人工耳蜗组的声母识别显著高于助听器组(t=3.508,P=0.01);两组儿童的韵母识别、双音节词声调识别及语音清晰度之间无显著差异(均P>0.05);人工耳蜗组和助听器组的语音清晰度变异系数均大于20%,离散程度较大。结论听障儿童的康复教学应重视声母识别训练,同时关注个体之间的差异。

  • 赝复体用于上颌骨组织缺损修复的临床回顾研究

    作者:吴玮;罗兴华;王少海;张磊;卢丹;何帅

    目的:评价赝复体在一侧上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研究组2004年6月至2009年12月采用赝复体进行上颌骨缺损修复的36例患者的短期临床效果检查.按照Aramany分类I类10例,II类3例,III类2例,IV类7例,V类11例,VI类3例;按照赵铱民分类I类3例,II类12例,III类3例,IV类2例,V类9例,VI类7例;同时有3例患者伴单侧眼眶缺损.常规方法采用PMMA单独或与纯钛、钴铬合金及软衬材料联合制作赝复体,3例伴随单侧眼眶缺损患者进行义眼台制作.嘱患者每天戴用赝复体,于修复体戴入并调改完成后2周进行临床效果评价,检查其固位、稳定性,口鼻腔封闭作用及语音清晰度等.结果:36例患者赝复体戴入后均能较快掌握取戴方法,3例Aramany分类VI类的患者赝复体固位相对较差,其余患者赝复体固位较好;所有赝复体口鼻腔封闭作用均较好,患者诉软衬材料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其余材料修复体;患者佩戴赝复体前后的语音清晰度分别为(34.6±5.9)%和(73.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上颌骨缺损后赝复体修复可以提供口鼻腔封闭作用,提高患者语音清晰度;软衬材料应用于一侧上颌骨缺损能够增加修复体的固位稳定性,改善语音清晰程度.但对于Aramany分类VI类的患者仅靠基牙与固位体不能完全满足固位要求,尚需更多努力以较好的恢复患侧缺失组织的形态和功能.

  • 上颌骨缺损的语音清晰度及影响因素的评价

    作者:黄元瑾;刘曙光;林祥长

    目的:评价上颌骨切除术后,患者的语音清晰度情况以及影响语音清晰度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因肿瘤行上颌骨切除的3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中空上颌赝复体修复缺损部分,用主观语音清晰度测试法,测试患者戴赝复体前后的语音清晰度值SI,并分析下列因素对其语音清晰度的影响:(1)口腔与鼻腔相通情况;(2)硬腭切除范围;(3)软腭缺损情况,(4)口内余留基牙.结果:36例患者未戴入赝复体时的SI均值为41.3±10.6%,戴入赝复体的SI均值为89.6±7.7%,两者具有显著性差异.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各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口鼻腔穿通情况对未戴用赝复体患者的SI值有显著的影响(P<0.01),软腭缺损对戴用赝复体后的SI值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口鼻腔穿通是影响戴赝复体前语音清晰度的因素之一,软腭缺损是影响戴赝复体后语音清晰度的因素之一.

  • 噪声、振动复合因素对汉语语音清晰度影响的研究

    作者:高慧;周笃强;黄端生

    目的探讨噪声、振动复合因素下生成语音在听觉效果上的变化及变化规律. 方法在安静及信噪比分别为0dB和-6dB三种状态下进行清晰度测试,以研究噪声、振动复合因素组、单独噪声组、单独振动组及对照组4个组的语音材料清晰度变化规律. 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复合因素作用下语音清晰度有明显降低,检验结果非常显著;和单因素相比,多数情况下有显著性变化.研究还发现,清晰度的降低随听音环境的信噪比的降低而变得严重,当信噪比为-6dB时,清晰度得分低于70%. 结论噪声、振动复合因素对发音人发音的影响,会使通话效果变差,并且在听音环境恶劣时尤为突出.本研究结果对改善航天及军事环境语言通信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单侧上颌骨缺损重建与赝复体修复临床评价

    作者:王林

    目的 评价上颌骨切除术后重建和赝复体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上颌骨切除术后修复的方式分成2组:①手术重建组10例,即在手术切除上颌骨同期运用前臂游离皮瓣或串联腓骨瓣行上颌骨缺损重建修复;②赝复体修复组10例,上颌骨切除术后未行手术重建,术后配戴修复体.结果 测量20例患者戴修复体3个月后的咀嚼效率在73%~94%之间,平均为81%±7.2%,赝复体修复组的咀嚼效率:47%~82%之间,平均为(67.1±9.8)%.经配对t检验表明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重建组戴修复体3个月后语音清晰度为92%~98%之间,平均为(96±2.8)%;赝复体修复组63%~98%之间,平均为(83±7.1)%,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上颌骨大型缺损手术重建较传统赝复体修复能更好地保持患者口鼻腔的封闭,腭部.牙槽嵴形态恢复以及软腭功能保存较好,在咀嚼功能和语音功能恢复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 游离前臂皮瓣颊脂垫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临床评价

    作者:李建成;卢保全;徐涛;高廷益;刘亮

    目的 评价游离游离前臂皮辩、颊脂垫修复上颌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上颌骨切除后的修复方式分为两组:手术组10例,即上颌骨切除后立即行游离游离前臂皮瓣、颊脂垫修复的患者;赝复体组10例,即上颌骨切除后未行修复,术后佩戴赝修复体的患者.通过鼻咽纤维镜检查、语音清晰度测试、咀嚼效率测量,对两组患者在语言、咀嚼、腭咽闭合方面行功能性评价.结果 手术重建组咀嚼效率75% ~95%,平均82.5%,赝复体组咀嚼效率为50%~82%,平均64.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语音清晰度94% ~96%,平均95.2%,赝复体组语音清晰度70%~86%,平均79.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组完全性腭咽闭合率是90%,赝复体组为零,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用游离前臂皮瓣、颊脂垫修复上颌骨缺损较传统修复方法更有效地恢复上颌骨功能和结构,是上颌骨缺损修复的良好选择.

  • 语音功能康复训练在舌癌病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徐婧

    [目的]观察语音功能康复训练在舌癌病人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4例行舌癌根治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对照组病人术后给予常规语音功能训练,观察组病人术后给予舌、唇、颌及发音系统功能康复训练,根据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表对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语音清晰度进行评价。[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的语音清晰度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的语音清晰度评分为96.2分±2.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的84.5分±1.9分(P <0.05)。[结论]对舌癌术后病人实施有效的语音功能康复训练能促进病人术后语音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的语音清晰度。

  • 腭裂患儿术后语音障碍的综合护理干预

    作者:贾丽琴;张亚军;杨艳红;赵岳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与单纯语音干预方法治疗腭裂患儿术后语音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腭裂术后存在语音障碍的患儿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综合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单纯组采用单纯护理干预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采用"汉语语音清晰度测试字表"评价两组语音清晰度,并进行组内与组间比较. [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语音清晰度均有改善;两组间在干预1个月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干预2个月、3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儿语音清晰度改善情况优于单纯组.[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模式能有效改善病人的语音障碍,提高治疗效果.

  • 腭咽术后语音训练进展

    作者:张玉娥

    现代医学评价腭裂治疗的效果是否理想,已远远超出了手术恢复其解剖形态的范围,现在更注重术后语音功能的改善程度.腭裂术后恢复了正常的腭咽功能,但仍有部分病人存在不同程度语音障碍.因此,术后早期语音治疗很重要[1,2].治疗腭裂的目的是改善语音功能,但在术后随访中,仍有部分病人存在不同程度的语音障碍或异常语音,腭咽闭合不全是主要原因[3,4],在接受传统腭裂矫治术后的原发性腭裂病人中发生率约为4.5%~39%[5,6].腭咽闭合不全者语音特点表现为过度鼻音、鼻漏气外,还同时伴有不良发音习惯及代偿性发音,如声门爆破音、腭喉摩擦音等,语音清晰度很差.据国外文献报道,有25%~45%的病人在矫治异常语音期间,由于腭咽括约肌群经训练能更有力的协同收缩,腭咽闭合不全逐渐改善,发音辅助器的咽塞也逐渐磨损变小,终去除发音辅助器后可达到腭咽闭合,从而不需要再次手术.

66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