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神阙穴拔罐结合背俞穴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

    作者:赵冏琪;刘璇

    近年来笔者运用神阙穴拔罐结合背俞穴埋线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0例均为2006年2月—2011年12月本院门诊患者,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小20岁,大60岁;病程短3个月,长10年;10例有家族史.临床症状:①突然发作,皮损为大小不等、形状不一的水肿性斑块,边界清楚;②皮损时起时落,剧烈瘙痒,发无定处,退后不留痕迹;③部分病例可有腹痛、腹泻或有发热、关节痛等症;④皮肤划痕试验阳性;⑤皮疹经过6周以上不愈或反复间断发作;⑤舌脉:舌胖大、有齿痕,脉滑.

  • 针刺背俞穴结合透灸法治疗安眠药物依赖性失眠23例

    作者:张明明;高希言;李潇;杜美璐;刘聪瑛

    目的:探索治疗安眠药物依赖性失眠的较佳疗法.方法:23例安眠药物依赖性失眠患者,采用针刺背俞穴结合透灸法治疗,穴取肺俞、心俞、肝俞、脾俞、肾俞、太冲,留针加透灸40 min.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1d,治疗5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结果:痊愈12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3% (21/23);PSQI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结论:针刺背俞穴结合透灸法治疗安眠药物依赖性失眠疗效较好.

  • 成年人肚脐与第二腰椎棘突水平位置关系测量报告

    作者:赵静怡;傅丽元;王玥琦;邱文琪;姚玅洁;赵百孝;郭长青

    为探究肚脐与第二腰椎棘突是否等高及其位置关系的影响因素,验证肾俞通过肚脐定位的准确性.测量100例受试者肚脐与第二腰椎棘突的高度,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肚脐与第二腰椎棘突并不等高,其位置关系与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腰背部不适无明显相关,肚脐向后投影多在第4~5腰椎之间,说明肾俞通过肚脐定位并不准确.

  • 腰部脊神经后支的分布与穴位关系探讨

    作者:李鹏;刘金生;陈湘南;吴丽贤;姜苏明;徐国刚

    目的:通过腰部脊神经后支的解剖观察,探讨腰部脊神经后支分布与穴位的关系.方法:对5具尸体,进行腰部局部解剖,观察腰部夹脊穴和背俞穴分布区域的竖脊肌和脊神经后支的配布情况.结果:脊柱两侧分布着T12、L1、L2、L3和L4脊神经后支,其中脊神经后支的内侧支走行在胸棘肌和胸长肌之间,而脊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走行在胸长肌和腰髂肋肌之间.结论:腰部的夹脊穴和背俞穴,与脊神经后支密切相关,尤其是与T12、L1、L2、L3、L4脊神经后支密切相关.

  • 背俞推罐配药敷治疗黄褐斑

    作者:卜彤文;张雅兰

    治法:取膀胱经第1侧线背俞穴.病人取俯卧位,将大杼至膀胱俞的部位暴露.选用罐口平滑的1号罐.先在背俞部涂一层凡士林,再将罐拔住,以手推罐,沿着膀胱经第1侧线上下慢慢推移.

  • 论背俞穴定位的神经解剖学基础

    作者:刘智斌;牛晓梅

    根据“二十一节定位考”及“背俞穴定位考”两文,笔者对背俞穴重新定位,并结合神经解剖、神经发育、经穴-脏腑相关神经节段机制研究成果,探讨其定位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关键词: 背俞穴 定位 论证
  • 针刺背俞穴对CAG模型大鼠血清PG Ⅰ、PG Ⅱ的影响

    作者:杨改琴;贾成文;左甲;贾松松

    目的:研究针刺背俞穴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大鼠血清PG Ⅰ、PGⅡ的影响,为针刺背俞穴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常规西药组、针刺背俞穴组,每组15只,并建立慢性萎缩性胃炎模型,干预30 d后,用ELSIA法检测PG Ⅰ、PGⅡ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CAG模型建立后均可使PG Ⅰ、PGⅡ含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背俞穴组和常规西药组均可使PG Ⅰ、PGⅡ含量增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针刺背俞穴组效果较常规西药组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疗法可使CAG模型大鼠PG Ⅰ、PGⅡ含量增加,从而保护胃黏膜,以达到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目的.

  • 基于经典理论背俞穴针罐疗法的临床思路浅析

    作者:钟君华;江佳栋;杨贤海

    本文通过总结《内经》等经典在应用背俞诊断疾病、调节脏腑气机以及背俞穴取穴规则等方面的特点,探讨经典对临床运用背俞穴针罐疗法的指导作用,以及探敏取穴、直刺背俞穴、针罐结合等的理论依据.

  • 应用CT观察直刺背俞穴的安全深度

    作者:石刚;柴进华;阮昌选;苏捷;夏德尧

    目的 观察直刺12胸椎以上背俞穴的安全针刺深度以指导临床.方法 选择适合背俞穴针罐疗法的患者,进行辨敏探穴、在背俞穴敏感点采用直刺法针刺得气后,以卡尺测量得气后皮肤外的针体长度,以mm表示,然后以针体长度减去留在皮肤外的针体长度,即得出针刺深度,进行CT定位下验证针刺安全性.结果 12胸椎以上的肺、心、肝、脾俞穴以及膈俞、胃俞的针刺深度与标准的穴位危险深度相比,有极显著意义.结论 背俞穴直刺法是安全的针刺技术.

  • 背俞穴针罐疗法对高尿酸血症U-ALB/Cr的影响

    作者:杨贤海;彭春花;钟君华;柴进华;石刚;王荣华

    目的 观察背俞穴针罐疗法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U-ALB/Cr)的影响,以探讨防止高尿酸血症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有效方法.方法 选择无症状高尿酸血症U-ALB/Cr阳性者87例,随机分观察组(入选45例,因不能坚持治疗脱组8例,实际统计37例)采用背俞穴针罐疗法,每周治疗3次,4周为1疗程,连续观察3个疗程;对照组(入选42例,因药物反应脱组9例,实际统计33例)口服别嘌呤醇,4周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结果 在对U-ALB/Cr的影响方面,观察组有明显的逆转作用,37例有22例降为正常值,占59.46%,>300 mg/g的由12例减少为2例,下降率为83.33%,100~300mg/g的由16例减少为4例,下降率为75%;对照组对U-ALB/Cr的逆转作用不确切,33例仅有3例降为正常值,占9.09%,>300mg/g的由9例减少为5例,下降率为44.44%,100~300mg/g的由13例减少为9例,下降率为30.77%,30~100mg/g的由11例增加到16例.结论 背俞穴针罐疗法对无症状高尿酸血症者U-ALB/Cr有明显的逆转作用,且有降低血尿酸的作用,未发生不良反应.

  • 腹针结合背俞穴治疗失眠63例

    作者:赖秀娟;林周杰;王国书

    目的 观察腹针结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 将63例失眠患者按中医证型分为5组,在腹针用穴相同的基础上根据辨证分型配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观察治疗失眠的疗效.结果 63例失眠患者中,痊愈12例,显效26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2%.结论 腹针结合背俞穴放血、拔罐、埋线治疗失眠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 小续命汤配合针刺背俞穴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淑玲;马春;杨丽华

    目的 探讨口服小续命汤配合针刺背俞穴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符合咳嗽变异性哮喘诊断标准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小续命汤口服配合背俞穴针刺,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片,观察患者咳嗽症状积分,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能显著降低患者的咳嗽症状积分(P<0.01),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口服小续命汤配合针刺背俞穴可有效治疗老年咳嗽变异性哮喘,对临床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背俞穴埋线法治疗慢性荨麻疹20例

    作者:许新霞;朱超英;张采真;陈刚

    近4年来,笔者采用背俞穴埋线法治疗慢性荨麻疹20例,并与常规药物治疗作对照,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针刺背俞穴加走罐对2型糖尿病前期代谢的影响

    作者:刘辉;李月;王超;李晶;许莹

    2型糖尿病前期又称糖调节受损(IGR),包括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糖耐量减低(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IGT)或二者并存。糖尿病前期人群是糖尿病发病的高危人群,适时进行积极干预,对阻止或延缓发展成为糖尿病具有重要意义。笔者根据《内经》“治未病”及背俞穴理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针刺背俞穴加走罐干预,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背俞穴研究进展

    作者:金末淑;陈思宇;徐杉;何丽丽;黄建军

    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一侧线上,大体依脏腑位置而上下排列,共12穴,即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背俞穴在临床上的应用很广泛,且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笔者通过对1994-2007年13年间"中国知网"(CNKI)有关背俞穴的文献资料100多篇进行检索汇总,从背俞穴的概念、位置、诊断、治疗机理和临床应用等方面作如下综述.

  • 背俞穴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郁证

    作者:赵秀敏;姬鹏文;程凤宽;郭涛

    郁证是以情绪低落、哭泣、悲伤、失望、活动能力减退以及思维、认知功能迟缓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情绪障碍.检查时不能发现相应的体征.患者一般意识清楚,有自知力.此证多见于中年女性,脑力劳动者多于体力劳动者.笔者于1998年6月~2000年9月,用背俞穴穴位注射配合针刺治疗该证,效果满意,兹报道如下.

  • 背俞穴刺络拔罐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寻常型痤疮临床研究

    作者:刘雪梅

    目的:探讨背俞穴刺络拔罐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2015年8月160例寻常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均予强脉冲光治疗,每2周治疗1次,连续4次。观察组加用背俞穴刺络拔罐,隔日1次,5次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77/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62/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后血清睾酮(T)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T与对照组同性别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面部痤疮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问卷(Qol-Acne)总分及其中自我感知、情感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的复发率为2.60%(2/77),对照组为16.13%(10/62),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背俞穴刺络拔罐联合强脉冲光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雄激素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复发率低。

  • 背俞穴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刘晓曼;李新民

    背俞穴为特定穴,具有特殊的分布规律,解剖上对应相应脏腑,生理上与脏腑经络之气相通,病理上存在阳性反应.在针灸临床中,除具有经穴的共同主治特点外,还有其特殊的性能和治疗作用,对一些脏腑疾病有很好的诊断作用,可用作临床快速诊断;背俞穴可单独治疗相应脏腑疾病,也可与募穴相配合调整脏腑阴阳气血平衡,取穴少,疗效好;针对五脏相对应的五体五官疾患,背俞穴也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试图从临床诊断及治疗对背俞穴的应用概况做简略探讨.

  • 针刺背俞穴结合躯干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作者:王俊华;贺青涛;周嘉澄

    目的 探讨针刺背俞穴结合躯干训练对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9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常规组)、针刺背俞穴组(针刺组)和针刺背俞穴结合躯干训练组(结合组),每组30例.观察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Fugl-Meyer运动评分(FMA)和改良的Barthel指数(MBI)的变化.结果 3组在改善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方面均有效(P<0.05);针刺组和结合组优于常规组(P<0.05);结合组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 针刺背俞穴结合躯干训练治疗可以改善中风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并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 电针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王倩;熊家轩

    目的观察针刺五脏背俞穴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临床疗效.方法电针背俞穴治疗CFS患者40例,观察治疗前后疲劳评定量表(FAI)及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变化.结果FAI及SCL-90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背俞穴为治疗CFS的有效方法之一.

299 条记录 3/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