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背俞穴放血与中药结合治疗痤疮30例

    作者:周雁蓉

    痤疮是发生于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部及胸背部皮脂腺发达部位,临床表现以黑头粉刺、炎性丘疹、继发脓疮结节和囊肿等为特点,多为青春期人体内雄性激素增多,皮脂腺分泌增多,上皮细胞不能畅通的排出而瘀积在毛囊口,形成粉刺,病情发展可引起毛囊皮脂腺发炎,因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甚至遗留疤痕,影响美观而使患者痛苦.

  • 针灸结合中药对干眼症疗效影响临床观察

    作者:王国建

    本研究应用中草药结合针刺五脏背俞穴的治疗方法,在标本同治的原则指导下突出五脏亏损对干眼症的影响,以针刺背俞穴提高人体精气,平衡阴阳,对提高中草药的疗效有明显作用,对缺泪性干眼症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 用针刺背俞穴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研究

    作者:赵颖丹;刘永惠

    目的:研究用针刺背俞穴法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方法:将陕西省中医医院近年来收治的78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用针刺背俞穴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缓解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症状缓解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的同时,用针刺背俞穴法对其进行治疗,能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缩短其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和消化不良等症状缓解的时间.

  • 以背俞穴为主用化脓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跃山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慢性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中医痹证范畴,称之为"骨痹"、"白虎大厉节证".现代医学在此病的治疗及预防上尚无有效的疗法及措施,中药及针灸有着明显优势.笔者在临床上采用以背俞穴为主用"化脓灸"法治疗此病,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 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病例观察

    作者:江明石;仲济法;赵惠;孙波

    目的 观察使用针刺配合眼周诸穴推拿治疗小儿弱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患儿(140眼)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71眼,对照组69眼.治疗组以百会、光明为主穴针刺,同时选取肝俞穴、肾俞穴和脾俞穴等配穴,结合鱼腰、太阳、攒竹、丝竹空和四白等眼周诸穴推拿为主要治疗方案,对照组仅采用推拿治疗.同时按照不同的分组方法,分别记录各组患儿治疗2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效果对比.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弱视程度越轻的患儿恢复程度越好,但对各型弱视效果区别不大.结论 应用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小儿弱视,能够明显恢复患儿的视力,临床效果显著.

  • 面针及相应背俞穴穴注治疗黧黑斑100例

    作者:尚蓉;赵琍钰;李丽红

    黧黑斑是指颜面出现黄褐或淡黑色斑片,平摊于皮肤之上,扶之不碍手的一种影响美容的皮肤病.中医有"皯黯"、"面黑干皰"、" "等称谓.本病类似于现代医学的"黄褐斑"亦称"蝴蝶斑"、"妊娠斑"、"肝斑"等,多见于中青年女性.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性激素紊乱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有密切关系,另外精神抑郁、过度疲劳、日晒、使用劣质化妆品等因素也可诱发本病.笔者近年来采用面针及相应背俞穴穴注治疗黧黑斑100例并与口服维生素C及逍遥丸56例相此有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 局部围刺结合背俞穴治疗黄褐斑临床观察

    作者:宋鹏

    目的:了解局部围刺结合背俞穴治疗黄褐斑临床效果.方法:随机设立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36例总有效率97.2%,痊愈率22.2%;对照组30例总有效率73.3%,痊愈率13.3%.两组疗效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局部围刺结合背俞穴治疗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

  • 针刺加背俞穴穴位注射治疗进行性肌营养不良1例

    作者:张伟;东贵荣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Progresive Muscular Dystrophy)是一组进行性肌肉变性疾病,其特征为缓慢进行性肌肉萎缩,肌力减弱及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属遗传性肌病,绝大多数患者为男性,通常在儿童期发病[1].部分患者可有智力低下、骨骼异常、心肌受累等临床症状[2].我门诊于2007年3月至2007年7月收治1例,采用针刺加背俞穴穴位注射方法治疗,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

  • 背俞穴走罐治疗胁痛13例

    作者:雷秀虹

    胁痛是指一侧或两侧胁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笔者在临床中采用背俞穴走罐治疗胁痛13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介绍如下.

    关键词: 背俞穴 走罐 胁痛
  • 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的临床观察

    作者:吴芳芳;祝丽华;官凤云

    目的:观察背俞穴刺络拔罐疗法治疗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的临床疗效,寻求对于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方便、有效、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患者共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28例,分别采用背俞穴刺络拔罐法和口服丹参酮胶囊对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病情程度分级、皮损积分、血清睾酮水平,从而判断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病情程度分级、皮损积分、血清睾酮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78.57%,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背俞穴刺络拔罐能明显消除青春期肺胃热盛型痤疮的临床症状,是治疗痤疮的安全、有效、方便的治疗方法.

  • 背俞穴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作者:冯清云;满在山

    目的:观察背俞穴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诊断标准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背俞穴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对照组口服甘艾司唑仑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治愈13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治疗组与对照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经卡方检验P>0.05,无显著差异.结论:背俞穴简易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疗效肯定.

  • 针刺背俞穴治疗女性单纯性肥胖症临床观察

    作者:佘瑞平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治疗女性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方法:将135例女性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为背针组、肢针组、腹针组,每组各45例.背针组选用胃管下俞、三焦俞等背俞穴,肢针组选用足三里、三阴交等四肢穴,腹针组选用天枢、中脘等腹部穴.分别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 (WHR),据此评定减肥疗效.结果:背针组近期痊愈率为44.45%,总有效率为97.78%;肢针组近期痊愈率为46.67%,总有效率为95.56%;腹针组近期痊愈率为24.44%,总有效率为82.22%.背针组和肢针组近期痊愈率及总有效率相近(P>0.05),二者均优于腹针组(P<0.01).各组治疗后体重、BMI、WHR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背针组和肢针组体重、BMI下降程度相近(P>0.05),二者均优于腹针组(P<0.01);3组WHR下降程度相近(P>0.05).结论:针刺背俞穴治疗女性单纯性肥胖症与针刺四肢穴疗效相近而优于腹部穴.

  • 针刺背俞穴对大鼠坐骨神经急性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作者:徐博佳;孙申田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对大鼠坐骨神经急性损伤后坐骨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6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背俞穴组,以钳夹伤大鼠坐骨神经方法制作的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为研究对象,利用t检验的统计学方法比较各组间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周围神经急性损伤后采用针刺背俞穴方法可明显促进周围神经功能的恢复,疗效肯定(P<0.05).

  • 背俞穴电针对大鼠围绝经期综合征性激素影响的研究

    作者:张淼;徐琛;孙远征

    目的:探讨背俞穴电针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中性激素的影响.方法:复制大鼠去卵巢模型,测定背俞穴电针对模型大鼠血清中雌二醇(E2)、促黄体酮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结果:背俞穴电针疗法能够明显降低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中促黄体酮生成素(LH)、促卵泡激素(FSH)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含量,并升高血清中雌二醇(E2)含量.结论:背俞穴电针疗法对围绝经期模型大鼠血清中性激素具有调整作用.

  • 背俞穴埋线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

    作者:李磊;高尚轸;王忠英

    支气管哮喘属常见呼吸系统疾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伴机体缺氧症状.患者身心痛苦极大且迁延难愈,现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自2001年6月份以来,笔者采用背俞穴埋线疗法,治疗本病52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 背俞穴放血治疗肾绞痛

    作者:孙平;滕秀英

    肾绞痛是由于肾或输尿管结石造成的尿路梗阻、是以上部位尿液充胀而引起的剧烈绞痛[1],属中医"淋证"范畴,也是临床常见急症。笔者自1996年以来在门诊急诊,采用背俞穴放血疗法治疗本症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针刺背俞穴治疗糖尿病28例疗效观察

    作者:陈伟江;王大力

    通过针刺背俞穴的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同时进行对照观察.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治疗糖尿病行之有效的办法,且取穴方便、疗效肯定.

  • 背俞穴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泽涛;欧阳亮

    背俞穴是针灸学十四经中特定穴的一种.早见于<灵枢·背腧>篇,其日:"肺腧在三焦之间,心腧在五焦之间……肝腧在九焦之间,脾腧在十一焦之间,肾腧在十四焦之间.皆挟背相去三寸所,则欲得而验之,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乃其腧也."现在针灸学所说的背俞穴,是以脏腑命名的十二个,即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已成为针灸临床上重要而常用的特定穴.笔者在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中,应用背俞穴或以背俞穴为主治疗脏腑病,均获得满意疗效.现整理介绍如下:

  • 背俞穴走罐配合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16例

    作者:张雪艳

    目的:观察背俞穴走罐配合针刺疗法对顽固性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背俞穴走罐(凡士林为介质,以背部皮肤微红为度)加针刺治疗(取穴及手法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针刺治疗(穴取天突、膻中、中脘、足三里、内关,平补平泻).每日1次,7日为1个疗程,1疗程结束后观察结果.结果: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两组有效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背俞穴走罐加针刺治疗顽固性呃逆疗效确切,方法简便.

  • 背俞穴对五脏神的整合效应及其临床应用

    作者:王巍

    五脏神的功能活动广泛地涉及内脏、肢体、语言、五官以及全身的各种生命活动.五脏神系统是脏与脏、脏与腑及各器官组织之间包括五脏六腑、奇恒之腑、五体、五官、十二经脉、奇经八脉、气血津液精等互相联系沟通,组成的整体性网络调控体系.背俞穴临床应用的机理就是其对五脏神系统的整合效应.应用背俞穴治疗身心疾病疗效显著.

299 条记录 7/15 页 « 12...45678910...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