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刺络拔罐配合耳穴贴压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丽;李文丽;满伟

    目的:观察刺络拔罐为主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黄褐斑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8例,采用刺络拔罐背俞穴为主配合耳穴贴压法;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耳穴贴压法.结果:疗组总有效率91.7%;对照组总有效率66.7%,经统计学分析,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 01).结论:刺络拔罐为主配合耳穴贴压法治疗黄褐斑疗效显著.

  • 捏脊法治疗轻型婴幼儿腹泻80例

    作者:庞云

    目的 观察捏脊法治疗轻型婴幼儿腹泻的效果.方法 对80例轻型腹泻婴幼儿进行捏脊治疗.患儿俯卧或家长抱在怀中,背对医者的体位.充分暴露背部,沿督脉及膀胱经涂适量滑石粉,先用掌推法在背部上下推数次,使肌肉放松,再从长强至大椎进行捏脊,第4,5遍时用捏三提一法.结果 本组治愈率57%,总有效率100%.结论 捏脊法治疗轻型婴幼儿腹泻安全有效,患儿痛苦小,无明显不良反应,比药物和针灸更具优越性.

  • 电针背俞穴配合小剂量赛乐特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疗效观察

    作者:尤阳

    目的:探讨电针背俞穴配合小剂量赛乐特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电针背俞穴+口服赛乐特)和对照组(口服赛乐特)。其中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分别在治疗前后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17)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观察治疗前后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抑郁症患者HAMD-17评分都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说明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电针背俞穴配合小剂量赛乐特可以促进中风后抑郁症状的改善,可促进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减少患者的致残率,减轻致残程度,促使中风患者重返社会。

  • 背俞穴药物隔姜灸配合梅花针叩刺治疗黄褐斑55例

    作者:魏玮;刘宁

    黄褐斑为面部阳经淤阻,气滞血瘀、气血不能上荣于面所致,发病多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背俞穴药物隔姜灸结合了药物和灸疗双重效应,通过对督脉及膀胱经的刺激,可调理脏腑、温阳益气,使气血上荣于面,从而达到治疗黄褐斑的目的。

  • 点刺背俞穴加火罐治疗糖尿病60例临床疗效观察

    作者:安洪泽;崔建杰;张志良;陈旭梅;肖俊青;牛会颖;周铭;韩晨钟

    目的:探讨点刺背俞穴加火罐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胰岛素及C肽的影响。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予基础胰岛素控制血糖,治疗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点刺肺俞、胰俞、胃俞、脾俞、肾俞,针毕用中号火罐在上述穴位拔罐5min ,6次/周;对照组60例仅予常规治疗。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明显下降(P<0.05),胰岛素(INS)、C肽(C-P)明显增高(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点刺背俞穴加火罐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糖,提高胰岛素及C肽含量,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 背俞穴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林佳

    目的 观察背俞穴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背俞穴放血配合中药面膜和口服异维A酸胶丸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背俞穴放血配合中药面膜治疗寻常型痤疮疗效优于口服异维A酸胶丸.

  • 吴旭治疗Meige综合征验案简介

    作者:周俊灵;孙建华;吴文忠;艾炳蔚;陆斌;鲍超;李建兵;裴丽霞;吴晓亮;李彦彩;秦珊

    吴旭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第四、五、六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导师,师从针灸大家邱茂良教授,传承自针灸学家承淡安先生所创“澄江针灸学派”.吴老承袭澄江针灸学派宗旨,主张衷中参西,重视针灸在急症、疑难病等领域的运用.笔者对吴老诊治Meige综合征的思路及特色略有体会,简介如下.

  • 针灸背俞穴治疗内脏绞痛机理探讨

    作者:韩知渊

    通过引证古今丈献,阐述了内脏绞痛产生的原因、针灸镇痛的机理、经络的作用等,认为针灸背俞穴具有疏通经络、调节脏腑气血等作用,其机理是通过自主神经、肾素-血管紧张素等调整脏腑功能,从而起到缓解内脏绞痛的效果.

  • 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埋线疗法在功能性消化不良中的应用

    作者:曾均

    目的:观察针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埋线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0例予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埋线疗法治疗,每周1次;对照组40例子吗叮啉片口服.均以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0%,与对照组80.50%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足太阳膀胱经背俞穴埋线疗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背俞穴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支气管炎42例

    作者:马玉平;董云强

    慢性支气管炎为临床常见病,主要表现为咳嗽、咯痰或伴喘息.笔者从1996年10月起采用背俞穴穴位注射治疗该病共4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 背俞穴拔罐走罐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274例

    作者:王湘茗;徐涛;张仲源

    对于小儿支气管炎,临床多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一般病程10 d~15 d,严重影响患儿的生活学习.疾病后期常见患儿痰多黏稠,肺部哕音吸收不理想,治疗十分棘手.自2008年1月以来,笔者采用背俞穴拔罐与走罐结合的方法,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274例,收到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背俞穴注射式穴位埋线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52例

    作者:朱英;姬乐

    原发性痛经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多发生于青年妇女,常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生活和学习.针灸治疗痛经的方法很多,笔者从事针灸临床及教学工作多年,发现背俞穴注射式穴位埋线为主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好,依从性好,且无副作用,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现总结报道如下.

  • 刃针颈夹脊穴结合针刺背俞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研究

    作者:杨瑞勇;鄢路洲;周建伟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因颈椎退行性变影响椎动脉对脑或迷路的供血而引起眩晕、头痛、颈肩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是颈椎病的常见类型.现代研究发现,椎动脉是椎基底动脉系统的主干动脉,椎动脉供应脑部的血液约占心输出量的1/6,每分钟通过椎动脉的血流量为4.5 mL[1].由于椎动脉在椎旁行走,受横突孔限制,当椎间盘狭窄、椎间盘脱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的外突出等刺激椎动脉,使椎动脉扭曲、痉挛或受压,椎-基底动脉血流不畅及交感神经兴奋,继发各种颅脑缺血的症状[2].我科运用刃针颈夹脊穴加刺背俞穴治疗本病,疗效较好,并与普通针刺法及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法对CSA的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的结果对照,现报道如下.

  • 刃针颈夹脊穴合针刺背俞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00例

    作者:杨瑞勇;周建伟

    目的:观察分析用刃针颈夹脊穴配合针刺背俞穴的方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1年2月~2013年10月在我院针灸推拿科接受了刃针颈夹脊穴配合针刺背俞穴治疗的6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经1个~2个疗程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445例,痊愈率为74.17%,总有效率为99.50%.结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时选用刃针颈夹脊穴配合针刺背俞穴的方法,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快,临床治愈率高,相对疗效持续,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 按揉背俞穴减轻化疗后病人恶心与呕吐的研究

    作者:施丽娟;李菊云;张晓琴;后丽美

    [目的]观察按揉背俞穴对化疗后病人恶心、呕吐发生频率和程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肿瘤外科及妇科住院行化疗且方案中使用铂类药物的60例病人,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病人按揉背俞穴,观察两组病人恶心、呕吐、干呕发生的频率和程度。[结果]化疗后两组病人恶心、呕吐、干呕发生的频率和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按揉背俞穴能减轻化疗后病人恶心、呕吐、干呕发生的频率和程度。

    关键词: 化疗 背俞穴 恶心 呕吐
  • 针灸推拿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综合征53例疗效观察

    作者:张新伟

    目的:观察针灸推拿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治疗组53例.两组病例均采用按摩疗法,治疗组在按摩之前采用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4.31%,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推拿治疗腰背部肌筋膜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背部敏化穴位的分布

    作者:朱小香;许金森;萨喆燕;万隆;黄倩茹;潘晓华;杨广印

    目的:观察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背部体表伊文思蓝(EB)渗出点的分布规律,为进一步开展穴位敏化的机制研究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6只)和模型组(18只).采用吲哚美辛腹腔注射法制作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造模6h后尾静脉注射EB,3h后观察并记录大鼠背部体表EB渗出点所分布的神经节段和穴位,后剖腹取胃观察胃黏膜损伤指数(UI).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大鼠UI显著升高(P<0.001),在督脉背段及膀胱经第一侧线处的体表EB渗出点数明显增加(P<0.001),渗出点呈现神经节段分布,T2~k6均有EB渗出点,出现率较高的5个神经节段为:T9>T13>T3>T10=T5,其中“身柱”“神道”“筋缩”“肝俞”“胃俞”等穴位具有较高的EB渗出率.结论:急性胃黏膜损伤可促进EB在体表渗出,渗出点呈现神经节段分布,并与督脉及背俞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提示在疾病状态下,穴位由静息态转变为激活态,穴位局部血管通透性升高可能是穴位敏化的环节之一.

  • 背俞穴针刺治疗习惯性便秘46例效果观察

    作者:周欣

    目的:探讨背俞穴深刺治疗习惯性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近3年来我科室治疗的习惯性便秘患者92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中成药麻仁丸治疗,治疗组给予针刺背俞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7%;对照组治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9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6.1%;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561,P<0.01)。结论:背俞穴深刺治疗习惯性便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 针刺配合背俞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作者:张叶青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背俞穴放血治疗痤疮的疗效.方法:将106例痤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背俞穴放血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针灸配合背俞穴放血治疗的总有效率96.9%,单纯针刺治疗总有效率92.5%.结论:针灸结合背俞穴放血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显著,时间短.

  • 以针刺井穴、背俞穴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30例临床观察

    作者:魏明;时国臣

    目的:观察针刺井穴、背腧穴为主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降糖、降压、降血脂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肌注维生素B1、维生素B12注射液,口服维生素B6;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针刺以井穴、背腧穴为主的穴位,治疗40天后检测双侧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及感觉传导速度(SCV),并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0.0%.结论:针刺井穴、背腧穴为主在纠正DPN患者糖代谢紊乱及改善临床症状、电生理方面疗效肯定.

299 条记录 5/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