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冠心病并存漏诊一例

    作者:梁梅

    1病例资料男,42岁.因发作性胸闷入院.患者近半年来反复出现胸闷,持续时间从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含服复方丹参滴丸等可缓解.

  • 自发性气胸并早期复极综合征误诊为心肌梗死

    作者:文贤毅

    1病例资料男,45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5天入院.有原发性高血压史3年.查体:体温35.0℃,脉搏92/min,呼吸20/min,血压145/90 mmHg.肥胖体型,口唇无发绀.双肺呼吸动度一致,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增粗,未闻及干湿哕音,心音正常,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X线胸片示肺纹理增粗.血白细胞10.2×109/L,中性粒细胞0.76,淋巴细胞0.23.入院诊断:急性支气管炎;原发性高血压.给予抗感染、止咳、降压治疗,3天后病情明显好转.

  • 因ST段抬高误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原因探讨

    作者:杨遇春;吴明祥;张治平;刘波;许志勇;刘心甜;刘成伟

    目的 分析胸痛并心电图ST段抬高误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而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的原因.方法 对我院2003年7月-2012年10月因误诊而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1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0例均因胸痛、胸闷不适就诊,心电图示ST段抬高,拟诊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终诊断为早期复极综合征4例,变异型心绞痛3例,主动脉夹层2例,冠状动脉慢血流1例.予相应治疗后缓解.结论 临床部分合并心电图ST段抬高的患者出现胸痛时容易误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应结合胸痛的特点、心电图的动态变化、快速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测定、心脏超声心动图等检查,仔细鉴别,以降低误诊率.

  • 健康特勤人员左室高电压流行病学调查

    作者:戴伟川;李艳娟

    目的 调查分析健康特勤人员左室高电压的特点,为特勤人员心血管功能专项医学鉴定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仪记录分析2 631名特勤人员QRS波电压.结果 特勤人员左室高电压阳性率为4.68%(123/2 631),其中Kvs>2.5 mV者占52.85%(65/123),Rvs+Sv1>4.0 mV者占21.14%(26/123),Rvs>2.5 mV合并Rvs+Sv1>4.0 mV者占23.58%(29/123),Kvs>2.5 mV合并RⅡ>2.5 mV、RⅢ>1.5 mV、Ravf>2.0 mV者占1.63%(2/123),Rvs+Sv1>4.0 mV合并RⅡ>2.5 mV、RⅢ>1.5 mV、RavF>2.0 mV者0.81%(1/123).除单项QRS高电压外,QRs时间、心电轴以及ST-T正常,均不符合左室肥厚记分法标准,并且临床上亦无引起左室肥厚的病理因素存在.左室高电压多见于年轻人,其中<30岁占60.16%(74/123),另一个引起左室高电压的因素是早期复极综合征,占57.72%(71/123).结论 特勤人员左室高电压阳性率较高,主要表现为V5导联R波增高,年轻人及早期复极综合征是引起左室高电压的重要原因,应注意与真正左室肥厚鉴别.

  • 健康飞行人员早期复极综合征特点

    作者:戴伟川;周赤龙;田笑霞;沈菊萍;曹欣

    目的调查分析健康飞行人员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为飞行鉴定提供参考. 方法分析1310例健康疗养飞行人员12导联心电图及临床体检资料. 结果共检出早期复极综合征143例,阳性率为10.9%,其中41例(28.7%)合并左室高电压,合并左室高电压者较单纯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率更慢、ST段抬高更明显,运动可使高R波电压暂时降低.早期复极综合征阳性率与心率相关(r=0.93),心率越慢早期复极综合征阳性率越高,不同机种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别(P>0.05). 结论飞行人员早期复极综合征较一般人群高,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要重视早期复极综合征与病理性ST-T异常和左室肥厚鉴别.

  •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左心室纤维肌束关系的初步研究

    作者:武彩娥;李徽;朱天刚;王士昌;李惠玲;丁明发;董建琪

    目的探讨左心室纤维肌束及其特征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择31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ERS组),简单随机法选择100例健康人(对照组),检测其左室纤维肌束,并对左室纤维肌束发生率、左室纤维肌束位置及数目的构成比、左室纤维肌束的长度、宽度及左室纤维肌束与室间隔的夹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ER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左室纤维肌束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左室纤维肌束的不同数目例数构成比、长度、宽度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之间左室纤维肌束位置的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ERS组起于室间隔中部而止于左室游离壁中段的左室纤维肌束约47%,对照组仅2%;ERS组左室纤维肌束与室间隔的夹角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左室纤维肌束的位置及夹角是导致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推测其原因主要与左室纤维肌束对起止点的牵拉引起部分内膜下心肌较正常激动顺序提前复极,造成复极不一致有关.

  • 早期复极综合征42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伊风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是一种较常见的正常心电图变异.主要以胸痛、胸闷、心悸为主要表现,心电图上ST段抬高,酷似变异型心绞痛、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急性心包炎等,从心电图形分析,患者易被误诊有器质性心脏病.早期复极综合征多发生于青年,症状不典型,症状较重的ERS在鉴别诊断方面较困难,为提高认识,减少误诊,探讨ESR心电图特殊改变、临床表现及治疗,对我院2000-2008年收治的42例ERS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 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早期复极综合征23例分析

    作者:赵彩霞

    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胸痛的病例,其表现各异,诊断不一.现收集我院心内科2000~2009年住院的以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作者:马红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是一种正常变异的心电图表现,绝大多数的ERS临床表现为良性,但目前除健康人群外,竞技性运动员及肥厚型心肌病、前降支肌桥、脊髓损伤等患者均可出现早期复极变异的心电图表现,打破了早期复极变异仅出现在健康正常人群中的传统观念,临床应注意加以鉴别.现就我院近年来57例ERS患者的临床资料加以分析.

  •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心电图及临床特点

    作者:张玲;戚璇

    目的:探究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和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1-2013年来本院门诊体检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24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健康人24例作为对照组,采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扫描仪记录心电图,比较运动前后 ST - T 的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中,ST 段抬高在胸导联的比例高,肢导联的比例低;心率低于60次/ min 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多,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率随着心率的增快而呈逐渐降低趋势,且常见于胸导联,另外还要根据患者的 T 心电图动态等进行综合鉴别诊断。

  • 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诊断分析

    作者:李丽

    目的: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临床意义及相关的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8例确诊为早期复极综合征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均可见J点及J点后ST段抬高,高大直立的T波.运动平板试验ST段回降至等电位线,J波消失,高耸T波下降.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正常心电图变异,本身无需特殊处理治疗;早期复极综合征重要的临床意义在于与类似心电图表现的疾病相鉴别.

  •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鉴别诊断(附15例报告)

    作者:张钧;高淑梅

    在接受心电图检查的患者中,部分人ST-T有特征性改变,而临床检查却没有器质性心脏病依据,将这种特殊的心电图表现命名为"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者多因胸闷、胸痛等不适就诊,因心电图表现与某些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心电图相似,可能出现误诊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精神负担和经济损失,因此鉴别诊断至关重要.

  •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诊断与鉴别

    作者:马宁

    ①目的 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②方法 对60例ERS的心电图上ST段变化特点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③结果 ERS的ST段凹面向上抬高及高耸T波改变的心电图特征以V2~V5导联为明显(85.0%),大多伴有J波(88.3%),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回落至基线.④结论 ERS是一种常见的以ST段抬高为主的心电图变异,由于其在临床上常以胸痛为首发症状,故需与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等出现病理性ST段改变的疾病相鉴别;对于高危ERS患者,仍应提高警惕.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早期复极综合征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伍建军;刘启明;毛细权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半年间1896例动态心电图,对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严格筛选。结果共检出113例,检出率为5.96%,其中男性80例,女性33例,年龄15~69岁。动态心电图检出率明显高于普通心电图(100%:12%,P<0.05),Ⅰ型明显多于Ⅱ型(87.6%:7.1%,P<0.05),Ⅰ型也明显多于Ⅲ型(87.6%:5.3%,P<0.05),Ⅱ型与Ⅲ型相比无显著性差异(7.1%:5.3%, 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早期复极综合征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检出以Ⅰ型为主,Ⅱ型、Ⅲ型占少数,其中对极少部分不良早期复极有着不可忽视的预警作用。

  • J波综合征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金焕

    J波指心电图Q R S波结束和S T段起始的结合点( J点)抬高,振幅≥0.1m V,时程≥20m s,向上圆顶样或驼峰样偏离基线的波。近年来的研究中将与心电图J波有关,具备相同离子流机制,具有室性心动过速一心室颤动一心脏性猝死的倾向,合并或不合并器质性心脏病的临床综合征统称为J波综合征,认为其某些类型成为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性猝死高危预警的新指标。

  • 心率变异性对早期复极综合征与器质性心脏病鉴别的临床研究

    作者:段琳;尚凤娟;张建刚

    目的:对早期复极综合征(ERS)进行动态心电图(DCG)的心率变异性(HRV)分析、研究.方法:对门诊及住院ERS患者和器质性心脏病患者的动态心电图的HRV进行时域分析,发现某些指标具有显著差异.结果:ERS患者的HRV指标中SDNN、RMSSD、PNN50均增高,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除RMSSD外,HRV各指标均降低.结论:HRV中相应指标的变化可成为ERS器质性心脏病的主要鉴别点.

  •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研究进展

    作者:付爱华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yation syndrome,ERS)是Shipley于1936年首先提出的一种常见的心电图变异,通常被认为是良性的[1].近年来发现其与恶性心律失常有关[2,3],并因新英格兰杂志的发表[4~6],使ERS与心源性猝死相关性的论题成为当今心脏科医生的热点话题和研究方向.本文就ERS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自主神经功能与J-T间期的研究

    作者:唐继志;张晓红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的发生机制.方法分析35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观察组)与30例正常人(对照组)的心率变异性时域指标与J-T间期及其离散度.结果 (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SDNN、HRVTI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RMSSD、PNN50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SDANN、SDNNindex 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 两组比较J-Tcmax、J-Td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J-Tcd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但J-Tmax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存在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副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可导致局部心室肌提早复极,心室肌各部分复极时间不一致在ERS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 2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探讨

    作者:陆静

    目的 旨在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特点.方法 对比分析2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与健康者的心电图变化,并对其心率、ST段幅度和QT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率明显低于健康人,ST段幅度和QTd均较健康者显著升高,两组相比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较健康人心电图有所不同,是临床诊断中的有利辅助手段,但应注意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包炎以及变异性心绞痛等心脏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 健康体检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田雪芬;魏云;侯金花;马路;张艳玲

    目的:了解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发生率与性别、年龄、心率、机体有氧活动量的关系,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原则对10 000例年龄在20~60岁的健康体检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结果:共检出ERS 338例,发生率3.38%,其中男320例,女18例.随着年龄的增加及心率的增快ERS的发生率逐渐降低.轻度劳动强度者发生率2.31%,中度以上劳动强度者发生率4.18%.结论:ERS多见于青壮年劳动强度较高男性,发病机制多认为与迷走神经张力增加有关,其心电图特点不具有指证心血管病变的临床意义.

152 条记录 3/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