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早期复极综合征在动态心电图检查中的特点

    作者:段蕴;杜红;王薇;杨媛媛

    目的:了解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检出率并分析其特点.方法:回顾四年间246.例动态心电图,对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者进行分析.结果:符合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40例,检出率1.62%,均为男性.年龄22-0岁.动态心电图检出比率明显高于常规心电图(100% 8 15%,P<0.05),I型明显多于II型(85%:15%,P<0.05).结论: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检出I型为主,以青壮年多见.

  • 3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病人心电图及临床特点分析

    作者:李占海;刘世芳;刘保平;冀林荣;曹艳红

    目的 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及鉴别方法.方法 对38例ERS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ST段抬高及高耸T波改变以V3、V5导联为明显(85.6%),大多伴J波(88.7%),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回落基线.结论 ERS是一种正常变异的心电图改变,由于ERS在临床上常以胸痛为首发症状,故易造成误诊,因其表现ST段抬高易与病理性ST-T改变混淆,需结合临床病史、心电图动态观察及血清酶学改变等与急性期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心包炎等病理性改变心电图鉴别.

  • 运动试验鉴别早期复极综合征的价值

    作者:姜广明

    心电图运动试验是在预定运动方案下,受试者在跑台上运动,同时采集12导心电图,全程对血压、ST-T分析和心律失常监护的一种检查方法.运动试验是通过增加心脏负荷,从而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当心脏负荷增加到一定量时,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不能相应增加心肌供血,诱发出ST-T改变和心律失常,通过心电图表现出来,辅助临床诊断冠状动脉病变及其程度、心律失常和评价心脏功能.

  •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及鉴别诊断

    作者:马国辉

    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是一种生理变异的心电图表现,多数无症状,部分表现以胸痛、胸闷、心悸为主,而心电图表现为J点及J点后ST段抬高,高大直立T波,酷似超急性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和急性心包炎、高钾血症、Brugada综合征等器质性心脏病的图形,因此临床上极易误诊.为探讨其心电图变化特点及鉴别诊断,现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50例ERS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 早期复极综合征612例临床调查分析

    作者:吴湘杰

    目的 研究早期复极综合征患病率与年龄、性别及机体有氧活动量的关系.方法 2003年9月-2005年8月对18 000名来我院体检人群采用整群抽样原则完成早期复极综合征普查工作.结果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病率3.40%,其中男性3.99%(21~30岁4.45%,31~40岁4.24%,41~50岁2.82%),女性患病率为0.44%(21~30岁0.45%,31~40岁0.46%,41~50岁0.38%).轻度体力活动人群患病率2.32%,中度以上体力活动人群患病率4.05%.结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多发于男性青壮年,并且更易发生在有氧活动量较高的人群中,提示早期复极综合征多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引起.

  • 遗传性长QT综合征合并房颤家系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金秋;高连君;夏云龙;杨东辉;尹晓盟;刘莹;李真;洪丽;王莹琦;张树龙;杨延宗

    [目的]探讨一个遗传性长QT综合征(LQTS)合并房颤家系的临床特点.[方法]对该家系包括先证者在内的三代44例家族成员进行常规临床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结果]先证者诊断LQTS合并阵发性房颤.6例临床确诊LQTS,8例疑诊LQTS.先证者母亲有晕厥和房颤病史,包括先证者在内2例LQTS合并房颤,另外1例为持续性房颤合并Ⅲ度房室传导阻滞;阵发性房速2例,有可疑房颤症状2例.2例青少年家族成员心电图表现早期复极综合征,其中1例有晕厥,疑诊LQTS.[结论]LQTS合并房颤是一种少见的临床情况,同时又合并传导阻滞临床罕见.早期复极综合征可能不一定总是良性临床经过.遗传性疾病的家系研究是进一步基因学研究的基石.

  • 简易床旁下蹲运动试验在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赵焕军;李延明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虽是比较常见的正常变异心电图,但伴有胸痛、胸闷者,易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平板运动试验ST段回复至等电位线能诊断ERS,但基层医院无平板运动试验设备,易误诊.本文采用简单的床旁下蹲运动来代替运动试验,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将近5年来我院诊治的20例ERS伴胸痛病例报道如下.

  • 平板运动试验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探讨

    作者:张睿睿

    目的:探究平板运动试验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意义.方法:择取该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体检得知心电图呈早期复极改变者(4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采取平板运动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40例受检者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后,显示1例受检者回落至基线水平下0.12 mV,另外39例ST段回落至基线水平,所有受检者休息后ST段恢复至早期复极心电图特征.结论:对心电图早期复极改变人群进行平板运动试验后可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进行有效的临床诊断,减少漏诊与误诊案例,其心电图特征为ST段抬高具有慢频率依赖性.

  •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急性心肌梗死QT间期离散度的对比分析

    作者:欧阳瑾;王冬梅;曲保忠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QT间期、QT离散度(QTd)之间的关系.方法测定早期复极综合征(32例)和急性心肌梗死(32例)患者的心电图,以校正的QTd为指标作对比分析.结果 QT离散度早期复极综合征为(43.43±13.26)ms,急性心肌梗死为(69.7±30)ms,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比QTd具有无创、简便易行的优点,可作为早期复极综合征与急性心肌梗死鉴别的一项有效指标.

  •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及鉴别

    作者:欧阳瑾;王冬梅;刘歌明

    目的 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及鉴别方法.方法 对38例ERS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ERS以男性多见(86.9%).其ST段抬高及高耸T波改变以V3-V5导联为明显(85.6%),大多伴J波(88.7%),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回落基线.结论 ERS是一种正常变异的心电图改变,由于ERS在临床上常以胸痛为首发症状,故易造成误诊,因其表现ST段抬高易与病理性ST-T改变混淆,需结合临床病史、心电图动态观察及血清酶学改变等与急性期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心包炎等病理性改变心电图鉴别.

  • 早期复极综合征误诊2例分析

    作者:李建华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是一种常见的心电图变异,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发生率为1.5%~9.1%[1],青壮年男性较多发生,大部分患者没有明显临床症状,但有一小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以胸痛、胸闷、心悸为主,酷似变异型心绞痛、心肌梗死超急性期、急性心包炎、心肌炎等,极易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现结合我院实例讨论如下.

  • 急性扁豆中毒致早期复极综合征及临床意义

    作者:曾红;张建军

    目的了解扁豆中毒患者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方法对16例扁豆中毒集体就诊病例进行心电图、电解质、心肌酶等临床资料进行连续观察.结果16例扁豆中毒患者均出现ST段弓背向下的抬高,且无动态改变,大部分伴T波高尖及心动过缓,不伴心肌酶的升高.结论扁豆中毒可导致心电图呈早期复极综合征,部分原因由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所致,另一部分可能由扁豆毒素本身对心肌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所致.预后良好.

  • 早期复极综合征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田海萍;张世新;黄织春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心电图的一种特殊表现,文献报道其检出率为1.5%~9.1%.大多数人无症状,少数人可因心前区发作性闷痛就诊.多为良性病变,因近几年发现其也有可能出现恶性行为而受到关注.本文分析我科的2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期更好的掌握该病.

  • 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

    作者:明晓红;姜虹;姜丽丽

    目的:早期复极综合征在临床上容易误诊及漏诊,旨在探讨其诊断方法,提高诊断率.方法:对有头晕、心悸、胸闷、心前区不适等症状,静息心电图正常,无明确器质性心血管痛史的患者,进行24h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监测.结果:发现6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动态心电监测能较好地反应出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特点.结论:24h 12导联同步动态、心电图监测是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 动态心电图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

    作者:俞夕凤;史金凤;钱玉梅;尹春英

    目的 探讨动态心电图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存在心悸、疲乏、心前区不适等自觉症状的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有着较为明显的动态心电图特点.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测提高了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率.

  •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心肌梗死超急性损伤期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对比分析

    作者:吴巧云;覃华玲

    目的 对比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与心肌梗死超急性损伤期的临床表现及心电图特点.方法 选择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与心肌梗死超急性损伤期患者各42例,分别设为ERS组与AMI组,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症状与体征及心电图特点.结果 ERS组患者临床表现以无明显症状(76.19%)为主,AMI组以心悸(42.86%)、胸痛(57.14%)与压榨感(26.19%)为主,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RS组患者的心电图以J波明显(76.19%)为主,AMI组主要表现为ST段下移(85.71%)、QRS形态改变(85.71%)、出现心律失常(83.33%)等,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多无明显症状且心电图以J点太高为主,可与心肌梗死超急性损伤期进行区分,建议广泛应用.

  •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作者:蒋巍;孙育民;王骏

    早期复极现象与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发生密切相关,是预后不良的潜在预兆。该文就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分层、相关疾病及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单纯心肌桥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作者:祁家祥;杨震坤;张瑞岩

    目的:探讨单纯心肌桥患者的发病特点及临床预后. 方法:回顾分析186例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单纯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预后随访. 结果:186例患者中有72.5%单纯心肌桥患者有胸闷、胸痛等症状.心电图变化以ST-T缺血性改变为主,81.7%患者需口服倍他乐克和(或)恬尔心等药物治疗,10.2%患者呈早期复极综合征表现.共随访到155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4.2±2.9)年,随访期内心绞痛发作程度无显著改变,严重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3.2%. 结论:单纯心肌桥患者的临床表现呈心绞痛样,一般需药物治疗;部分患者心电图有特殊变化(呈早期复极综合征);单纯心肌桥患者长期预后较好.

  • 有症状性早期复极综合征21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景辉;周岩;杨思睿;郭放;聂海岩

    目的对有症状性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患儿进行临床分析,以加深临床医师对ERS的认识.方法收集21例有临床症状,明确诊断ERS的患儿资料,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常规心电图有ERS的患儿进行脚踏车运动试验.结果21例患儿常规心电图检查中17例(80.9%)有ERS的心电改变.动态心电监测显示21例患儿均在不同时间发生ERS,主要发生在夜间及休息时.17例常规心电图有ERS表现的患儿做脚踏车运动试验,ST段(100%)均回至等电位线水平.结论动态心电图可以提高ERS的检出率;运动试验可以作为诊断ERS较灵敏的方法;有症状性 ERS患儿应与临床上有类似症状的其他疾病鉴别.

  • 早期复极综合征研究进展

    作者:黄震华

    早期复极综合征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正常的心电图变异.近研究表明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特发性心室颤动和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性增加.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机制与复极过程中外向电子流增强有关,而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与折返激动、后除极等有关.本文对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心律失常危险性的预测、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治疗、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152 条记录 4/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