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67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病人心电图及临床特点观察

    作者:许春艳

    目的 观察早期复极综合征病人的心电图变化特征和临床特点.方法 选取自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早期复极综合征病人67例,回顾性分析其心电图变化特征和临床特点.结果 早期复极综合征病人的心电图变化特征表现为ST段向上抬高,T波呈现高耸,两波变化较为稳定,通过活动平板试验ST段渐渐降至基线;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心悸等症状.结论 大多数早期复极综合征属于正常的心电图改变,它在临床上的首发症状为胸痛和胸闷,诊断中很容易误诊.因此对疑似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应结合多项检查进行确诊,如心电图动态观察、心脏彩超、心肌酶学等,以便与其它疾病区分开来.

  • 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在早期复极综合征诊断中的对比分析

    作者:何丽;储伟

    目的:对12导联动态心电图和常规心电图关于早期复极综合征(ERS)诊断意义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9月~2015年3月我院2884例心电图资料进行研究,利用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查和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患者心电图特点以及ST-T段特征和T波变化情况.结果:12导联动态心电图检测出ERS患者共75例,检出率2.60%; 12导联常规心电图检出ERS患者共11 例,检出率 0.38%,两种检测方式检出率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12 导联动态心电图能够有效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并反映了ST-T段特征变化与患者心率、自觉症状之间的关系,在ERS临床诊断中价值显著.

  • 运动试验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意义

    作者:梁文慧;余惠明;范惠平;沈小红

    目的:运动平板试验(TET)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中的作用.方法:40例静息心电图呈早期复极综合征(ERS),随访12~45个月,随访期间接受运动平板试验,选择BRUCE方案进行次极量以上运动量,对运动前、中、后心电图变化进行动态观察.结果:本组40例中29例呈阳性结果,10例ST段有部分回落,1例出现ST段上斜性压低.结论:运动平板是一种安全、简便、无创、可靠性强的鉴别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方法.

  • 早期复极综合征新观点

    作者:罗玉莲;周玲英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特发性心电改变,以明显的J波和ST段弓背向下抬高为征象.近年来,随着对J波电生理学探讨,对早期复极综合征发生了改变.人群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发生率1%~2.5%,常见于青年(27.5%),男性居多(77%),运动员的发生率偏多,呈区域性分布;具有种族差异,常无品质性心脏病征,除少数有不典型心悸、胸闷、胸痛外,多无临床症状,部分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或迷失神经张力增高的表现,故有学者认为早复极综合征这一名词不够恰当,应称为早复极变异.

  • 早期复极综合征16例临床分析

    作者:吴玉敏;王丽静

    目的 提高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的认识.方法 收集16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资料总结其特点.结果 16例患者2例曾误诊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4例为心绞痛,心脏神经官能症5例,高血钾1例,右束支阻滞1例,肋间神经痛1例,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2例.结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心电图ST段表现复杂,常被误诊,动态心电图观察ST段呈凹面向上抬高,其改变相对稳定,与有无胸痛症状无关,心肌酶谱无改变常是诊断的依据.

  • 李平教授治疗早期复极综合征经验

    作者:王婷婷;董晓星;王一非;戴方圆;赵佳慧;李金懋;李平

    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是以心电图有明显的J波和ST段抬高及具有心悸、乏力、头晕、胸闷、心前区不适且常规实验室检查、心肌影像学检查、心导管检查均未发现异常的疾病.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多认为其与迷走神经兴奋性增高有关.由于男性劳动量大,此病多发于男性.在发现早期复极后的80年里,其一直被认为是一种良性的心电图变异,近10年有研究发现了早期复极与心脏猝死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能够引起室颤导致心脏猝死的ERS,被归为恶性ERS,但是只要做到早发现、早预防,目前有一些药物及技术手段可以降低其风险.但是其症状明显,发作频繁者,E RS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大大降低了其生存质量,目前的医疗手段,尚无有效方法进行治疗.辨证论治、对症治疗是中医药疗法的强项.E RS根据症状当归属于中医"胸痹""心痛"范畴.中医认为胸痹心痛的主要病机是心脉闭阻,其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肺肾等脏.由于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作证型越来越趋向于以痰火扰心为主.李平教授在临床中遇到1例E RS患者,使用专利方连夏宁心颗粒,清热化痰法对症治疗后,取得良好疗效,为改善E RS患者症状,提高此类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 早期复极综合征与左心室纤维肌束关系的探讨

    作者:尹凤英;曹涌;郭旻华;朱俊华;张盛敏

    目的探讨左心室纤维肌束及其特征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择30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ERS组),选择50例健康人(对照组)并对左心室纤维肌束的数目、位置以及与室间隔的夹角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ERS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左心室纤维肌束的数目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之间左心室纤维肌束位置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ERS组起于室间隔中部而止于左室游离壁中段的左心室纤维肌束约50%,对照组仅4%;ERS组左心室纤维肌束与室间隔的夹角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左心室纤维肌束位置及夹角是导致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推测其原因主要与左心室纤维肌束对起止点的牵拉引起部分内膜下心肌较正常激动顺序提前复极,造成复极不一致有关.

  • 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诊断分析

    作者:白黎明

    目的: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和鉴别方法.方法:对57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分析.结果:ST段抬高及T波高耸以胸导多于肢导,V2~V5导联明显,大多数伴J波,运动后可使ST段暂时恢复等电位线结论: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正常变异心电图改变,男性多于女性,青壮年多于中年以上人群,中度体力劳动者多于轻度体力劳动者.早期复极ST段抬高与病理性ST-T改变的鉴别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及心电图动态观察,注意与急性心肌梗死、变异性心绞痛、急性心包炎鉴别分析.

  • 急性心肌梗塞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Q-T离散度

    作者:马醒民;朱艳春

    Q-T离散度(Q-Td)是体表心电图不同导联间长、短Q-T间期(QT)的差值,它所反映的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逐渐受到广泛的重视.在心肌梗塞(AMI)时较正常有明显延长.而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以ST段上抬为主的正常变异心电图,其临床及心电图表现已为许多医师所熟知.由于部分患者因胸痛、胸闷、心悸等表现加上心电图变化酷似心肌梗塞而被误诊,有时甚至接受了不恰当的治疗.尽管心电图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有助于鉴别,但有些患者受条件限制而不能及早确诊.为了寻求新的指标作为鉴别依据,测量Q-T间期,计算Q-Td方法不失为一种简单的无创的手段.我们通过对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进行Q-T间期、Q-Td测量分析并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对照,以增加这方面的经验.

  • 87例早期复极综合征临床意义探讨

    作者:陈秀明

    目的 分析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其临床意义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87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心电图均有ST段凹面向上抬高,T波高耸并大多伴有J波,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回落基线.结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是一种生理性变异,对部分表现有症状的患者常易与急性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急性心包炎、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相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

  • 心电图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通过双源CT心脏成像发现心肌桥在临床中的联系与应用价值

    作者:肖一柳;吕海权;陆敏;黄清梅;曾伟炬;周腾贤;杨桂强;黎伟;雷敏;陈世宝;吕顽;莫鸿中

    目的 探讨经心电图(ECG)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ERS)通过双源CT(DSCT)心脏成像发现心肌桥(MB)在临床中的联系与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与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2年6月-2016年6月接受包括12导常规心电图(RECG)和12导动态心电图(AECG)检查诊断为ERS的患者共160例,经心脏彩超动态显示心腔内结构未见异常后,加做DSCT心脏成像并以此结果对比ECG分析.结果 ①共136例患者发现MB,24例患者未见异常,发现率为85%;②136例MB患者ECG中48例可见J波但未见明显S-T段抬高(<0.05 mm)与未见ST-T改变,而136例MB患者ECG中均可见J波.结论 ECG诊断ERS对应临床发现MB存在密切联系;ECG的J波可以为ERS患者诊断MB提供有效依据.

  • 早期复极综合征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评价

    作者:王润华;易发井;刘其春;张宏江;彭兴茂;申圣春

    目的了解早期复极综合征及其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有无冠状动脉病变.方法对我院自1994年10月到2000年8月,18例早期复极综合症患者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中运动试验ST段下降至基线11例,未完全下降至基线3例共14例无一例阳性结果,运动试验ST段下降到基线以下者4例中有2例阳性结果.结论早期复极综合症及其运动试验阳性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是必要的,以便排除或确诊是否合并冠心病,从而对预后作出正确判断,并提出佳治疗方案.

  • 早期复极综合征47例临床分析

    作者:乐兴丁;林艺婵;杨文华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方法 对47例早期复极综合征的的诊断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本文47例早期复极综合征中有14例(27.8%)误诊为器质性心脏病.心电图运动试验或过度换气方法有助于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诊断.结论 心电图运动试验或过度换气方法诊断早期复极综合征是较为简单实用方法.

  • 38例早期复极综合征心电图分析

    作者:何力

    目的 分析ERS心电图变化特点,探讨其鉴别方法.方法 综合分析38例ERS的心电图及临床资料.结果 ERS多见于男性, ST段抬高及高耸T波改变以V3、V5导联为明显,均伴有J波,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回落基线.结论 对难以诊断的ERS,应观察心电图动态变化并结合临床病史及各项检查结果综合判断.

  • 早期复极综合征的心电图变化特点与误诊分析

    作者:吴培群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的心电图变化特点并进行误诊分析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6例ERS的心电图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ERS的J点抬高和J波形成以及ST段抬高、高耸T波改变,以V<,2>~V<,5>为明显,ST-T改变较恒定,运动试验可使ST段暂时回落到基线.结论:ERS是一种特发性心电图改变,对部分表现有症状的患者常易与急性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心包炎相混淆,应注意鉴别诊断.

  • 早期复极综合征误诊临床分析

    作者:王健;孙朝阳

    2004年6月~2012年3月本院收治早期复极综合征(early repolarization syndrome,ERS)患者,误诊42例,现将临床资料分析如下.1病例资料ERS的诊断标准不一,但目前公认的标准是:至少2个连续导联的J点和(或)ST段抬高≥0.1 mV,其他合并的心电图表现包括P-R间期缩短,QT间期延长,逆钟向转位、U波等[1],ST段抬高以左胸导联(V3~V5)为主,部分患者可发生在侧壁(Ⅰ、avL、V5和V6)或下壁导联(Ⅱ、Ⅲ、avF).无对应导联ST段压低,T波高耸直立,可达1.0 mV或以上.

  • 超声心动图在伴有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张莉;刘艳丽

    目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在世界范围内致死、致残的主要疾病之一。但由于其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漏诊、误诊比例非常高,特别是在当患者有早期复极综合征(ERS),此时又发生ACS时,由于ERS心电图特征与ACS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STEMI)的心电图特征极其相似,临床ACS确诊更加困难,这时,及时的超声心动图检查至关重要。方法本文通过如何运用超声心动图中携带的一些特殊检查技术,结合其它常规检查方法,如何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快速、准确的从众多的胸痛及心前区不适患者中及时甄别出真正高危的胸痛患者。结论超声心动图在伴有早期复极综合征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 早期复极综合征3例报告

    作者:任国红

    本文报道3例早期复极综合征(ERS)如下.1 病例介绍本篇报告近几年我院住院患者中3例确诊的早期复极综合征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为27~37岁,平均33岁,均以胸闷或胸痛入院,胸闷、胸痛病史从2 h~10年不等,入院后查血脂、血糖、肝肾功能及肌钙蛋白均正常;2例行平板运动心电图阴性,1例行冠脉造影正常.

  • 孤立性心肌桥的心电图特征

    作者:佟利剑;齐国先

    目的 探索心肌桥患者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选择2351例冠状动脉造影所检出的37例孤立性心肌桥患者为研究对象,按Nobel分级标准分为3级,对其心电图进行分析.另选择150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且无其他心脏疾病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早期复极综合征(ERS)发病率.结果 部分心肌桥患者的心电图可表现为ST段下移≥0.1 mV伴或不伴有T波倒置(心肌缺血样改变),其中Ⅰ级占12.5%,Ⅱ级占33.3%,Ⅲ级占72.7%,三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桥患者中ERS发病率为21.6%,对照组发病率为2.0%,P<0.05.结论 心肌桥患者的心电图可以表现为正常、心肌缺血样改变及ERS,心肌缺血样改变的发生率与心肌桥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心肌桥患者中ERS的发病率较正常人群高.

  • 早期复极综合征误诊271例文献分析

    作者:马丽娜;冯明

    目的 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被误诊的特点.方法 通过检索1994-2008年国内公开发表的早期复极综合征误诊病例的文献,对误诊患者的一般情况、误诊疾病、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结果 共筛选出误诊文献39篇,报道误诊患者271例,统计显示早期复极综合征分别被误诊14种疾病,前三位依次是急性心肌梗死(129例,47.60%),变异型心绞痛(63例,23.25%)和急性心包炎(22例,8.12%).结论 早期复极综合征常表现为胸痛、胸闷等症状,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医生应重视鉴别诊断,减少误诊.

152 条记录 1/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