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初中生自尊和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人际关系的中介作用

    作者:施春华;王一茜;张静;王宝军

    目的:调查初中生的自尊、人际关系和网络攻击行为,并分析人际关系在自尊和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中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同伴提名、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少年网络攻击行为评定量表对江苏省连云港市2所普通中学共601名初中生进行测量.结果:1网络攻击行为在性别(t=3.154~4.544,P<0.01)、是否参与过网络游戏(t=2.095~2.517,P<0.05)、年级(F=4.002,P<0.05)和同伴关系类型(F=6.158~13.035,P<0.001)上都存在显著差异;2自尊与网络攻击行为(r=-0.242~-0.294,P<0.001)、自尊与人际关系(r=-0.084~-0.153,P<0.05)、人际关系与网络攻击行为都显著相关(r=0.112~0.188,P<0.05;人际交往中的异性交往维度和网络攻击中的反应性攻击维度相关不显著);③人际关系在自尊和网络攻击行为的关系中起到部分的中介作用,效应量为7.33%.结论:自尊既直接影响初中生的网络攻击行为,又通过人际关系间接地影响网络攻击行为.对初中生网络攻击行为的干预可从提高自尊水平和改善人际关系、包括同伴关系入手.

  • 医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状况及人口学特点

    作者:田卫卫;陈彩琦;王铎

    目的 了解医学生的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及其差异.方法 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整群随机抽取山东某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的大学生180名进行团体测量.结果 医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总检出率为31.51%;不同年级大学生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程度不同(F=10.064,P<0.01);人际交谈和交友困扰地域主效应显著(F=6.061,4.272;P<0.05).结论 医学生人际交往存在一定程度的行为困扰,尤其是大一和来自乡镇的医学生.

  • 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研究

    作者:李晓敏;袁婧;高文斌;罗静;杜玉凤

    目的 探讨留守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成年以后情绪、行为、人际关系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状态特质焦虑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尊量表和大学生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河北省承德市2所高校的2129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负性情绪、积极应对方式、自尊和人际关系与非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显著差异;②相关分析表明,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的负性情绪、消极应对方式与人际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自尊与人际关系呈显著的负相关.结论 留守经历对农村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心理健康有影响,与负性情绪产生、低自尊等有关.

  • 大学生依恋现状及其与自尊、人际关系的研究

    作者:孙远;桂莎莎

    目的 研究大学生的依恋现状及其与自尊、人际关系的关系.方法 使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自尊量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对23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①大学生依恋类型由多到少依次为恐惧型、迷恋型、安全型、冷漠型.不同性别、年级、是否独生子女的大学生的依恋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生源地的大学生在依恋回避维度上有显著差异(t=-2.151,P<0.05);②不同依恋类型的大学生在自尊水平(F=5.841,P<0.01)和人际关系(F=11.337,P<0.01)上存在显著差异;③回归分析表明,依恋焦虑、自尊能够联合解释人际关系的34.1%;④自尊在依恋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中充当中介变量.结论 大学生总体依恋质量不高,依恋焦虑、自尊对人际关系有预测作用,在依恋焦虑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中,70.4%是由自尊造成的.

  • 家庭教养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应对方式的影响

    作者:倪保臻;宋玉萍;井西学

    目的 探讨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 采用父母教育方式评价量表(EMBU)、社会回避和苦恼量表(SADS)及应对方式问卷对1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中父亲过度保护存在着显著的差异(P<0.05);②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女的家庭教养方式在父亲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情感温暖、理解存在显著差异(t=2.725,2.021;P<0.05);③父母情感温暖、理解的家庭教养方式与退避、自责、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负相关,与人际关系呈显著的正相关;而父母的拒绝、否认、严厉,惩罚退避、自责、合理化的应对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与人际关系有显著的负相关.结论 家庭教养方式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应对方式有重要影响.

  • 民族地区医学生学业成就、人际关系归因的研究

    作者:侯小飞;李涛;值然;刘桂芬

    目的 探讨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的特点.方法 采用多维度一多向归国量表(MMCS)对右江民族医学院40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①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5.458,P<0.001);②不同民族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上不存在差异;③大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业成就归因上与大四的学生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F=5.887,P=0.001),在人际关系归因上与大二年级的学生有显著差异(F=3.482,P<0.05).结论 学业成就归因和人际关系归因在民族间几乎没有区别,但与性别和年级间的关系更为密切.

  • 一种基于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方法 --现实治疗和选择理论述评

    作者:贺金波;黎少游

    目的介评一种基于改善人际关系的心理咨询理论和治疗方法.方法结合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对美国心理学家威廉·格拉塞创立的现实疗法和选择理论进行了述评.结果基于改善人际关系的选择理论和现实治疗体系完整、见解独到、通俗易懂、简单易行.结论现实治疗比较适宜于在我国推广和应用.

  • 儿童期社交退缩与人际关系的研究综述

    作者:于增艳;刘爱书;张修竹

    目的对近20年关于儿童退缩和人际关系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了解退缩儿童的人际关系特点.方法利用文献法整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儿童退缩和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3种人际关系的相关的研究结果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3种人际关系对儿童退缩行为的产生和发展有直接的、重要的影响.结论社交退缩儿童具有不良的人际关系,通过改善儿童人际关系,将有助于矫正儿童退缩行为.

  • 团体辅导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力生;郭华星;赵冬梅;朱莹;彭小燕;张丽萍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的团体辅导方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影响,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高校团体辅导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通过随机区组设计把24名被试分成3组:实验1组、实验2组、对照组.实验1组接受卡尔·罗杰斯的“会心团体”辅导方案;实验2组接受森田疗法取向的“生活发现会”团体辅导方案,各进行8次,每次2小时,为期8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对照组不做任何干预.结果 实验1组、实验2组和对照组在SCL-90人际关系敏感等维度上的后测有显著差异(F=22.73,P<0.001).结论 以卡尔·罗杰斯的“会心团体”和森田疗法取向的“生活发现会”为指导的团体辅导方案对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的干预都具有明显的效果.

  •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团体心理咨询的效果研究

    作者:邓彩艳;段永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咨询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 通过问卷和会谈筛选了16名学生作为实验组,从非心理学公选课班级抽取16名学生组成与实验组同质的对照组,实验组采取团体心理咨询的综合方法,进行了为期7周,每周1次的团体心理咨询.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 90)在实施咨询前后分别对两组成员进行评定.结果 团体心理咨询前,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量表和SCL- 90的人际敏感、抑郁、焦虑3个因子的得分上并没有出现显著差异(t=0.000,0.332,-0.535,0.279 ;P>0.05);团体心理咨询之后,实验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的得分较咨询前呈现极度显著差异(t=4.810,P<0.001),而对照组并未出现;团体心理咨询前后,实验组在SCL- 90的强迫、人际敏感、焦虑和精神病性4个因子上的得分呈现显著差异(t=3.996,3.060,3.842,3.525;P<0.01),而对照组并未出现.结论 在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上,团体心理咨询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是改善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的有效手段.

  • 团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神经症病人的影响

    作者:刘洋;刘华清;张东

    目的 探讨团体心理治疗对住院神经症病人的影响.方法 以65名神经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时间为3个月,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量表(MMPI)评定,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参加团体心理治疗的神经症患者在3个月后临床量表及人际关系量表分数均有显著性变化,其中临床量表中疑病症变化有非常显著性差异(t=0.39,P<0.01);精神病态变化有显著性差异(t=-0.61,P<0.05);人际关系量表中家庭冲突(t=-0.89,P<0.05)、社交退缩(t=-0.068,P<0.01)、社会参与(t==-1.59,P<0.01)、容忍性(t=-0.46,P<0.05)、爱发牢骚(t=0.32,P<0.05)、要求过多(t=-1.22,P<0.05)、孤僻疏远(t=0.04,P<0.01)、喜爱浪漫(t=-1.48,P<0.01)、为人谦虚(t=-1.56,P<0.01)变化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团体心理治疗有助于提高住院神经症病人对自己问题的认识能力及适应能力,有助于改善其人际关系,为其出院后的社会功能恢复起到促进作用.

  • 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

    作者:王月琴;李海燕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效果。方法以校园广播、网络、海报等形式招募团体成员,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筛选出24名学生,配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人,对实验组进行为期6周,每周1次,每次2小时的团体心理辅导。在团体心理辅导结束后,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后测。结果前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上均无显著差异;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上存在显著差异(t=-2.99,P<0.01),人际信任量表上不存在显著差异;组内比较,实验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前后测结果上均存在显著差异(t=6.97,P<0.001;t=-3.28,P<0.01),而对照组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和人际信任量表前后测结果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团体心理辅导是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有效方式。

  • 团体认知治疗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

    作者:邓明星;王芳;李业平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治疗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取1000名大学生,采用《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进行测试,筛取量表分≥9分(人际交往存在一般困扰者)223人.根据自愿原则,选取人际困扰的大学生30名,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人:实验组采用团体认知治疗进行干预,每周1次,共8周;对照组不给予任何干预.两组在干预前后分别进行交往焦虑量表、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测定,比较实验组、对照组在干预前后量表得分的差异.结果 心理辅导组:交往焦虑得分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2.97,P<0.05).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总分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3.09,P<0.05),其因子分:回避因子分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2.61,P<0.05),苦恼因子分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t=2.56,P<0.05).对照组:交往焦虑得分前后测验比较无显著性差异(t=-1.13,P>0.05).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总分前后测验无显著性差异(t=0.85,P>0.05),其回避因子分前后测验无显著性差异(t=1.09,P>0.05),苦恼因子分前后测验无显著性差异(t=0.45,P>0.05).结论 团体认知治疗能有效改善被试的社交焦虑情绪,减少社交回避行为,改善社交苦恼症状,提高社会交往能力.

  • 共情训练改善初中生人际关系的实验研究

    作者:聂宏斌;阴山燕;任丽君;韩梦娇;朱思琪;孙小越;王一藤;纪晓宁

    目的:探讨共情训练提高初中生共情能力、进而改善其人际关系的实验效果.方法:根据前测成绩选取天津市某中学七年级1班、6班为研究对象,确定1班为对照组(n=41),6班为实验组(n=43),有效样本各为40人.实验班接受认知、情感、行为等3方面的共情训练,每2周1次,每次1h,共8次历时16周;对照组按原教学计划进行团辅心理课程.在基线和历经16周的实验之后,采用人际反应指数量表(中文版)及初中生人际关系量表为测量工具评估实验效果.结果:实验组16周后共情能力总分及想象FS、共情关注EC、个人悲伤PD等分量表和人际关系总分及师生关系、亲子关系等分量表得分均显著高于基线水平(t =-3.749,-2.904,-2.791,-2.745,-2.592,-2.703,-2.753;P<0.05).组间实验前后得分差值比较结果表明实验组共情关注EC、个人悲伤PD、共情能力总分的得分差值均高于对照组(t =-2.55,-2.70,-3.20;P<0.05).结论:共情训练可以提高初中生的共情能力,从而进一步改善其人际关系.

  • 监狱干警心理卫生健康状况的调查

    作者:耿谦;赵传

    运用SCL-90对郑州市监狱138名干警心理卫生健康状况进行测试,其结果显示躯体化、强迫、焦虑、敌对、恐怖、精神病因子及阳性项目数,明显高于全国常模;年龄在35岁以上的干警与35岁以下的干警相比,躯体化明显高,但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却相反;女性干警恐怖、焦虑、抑郁比男性干警突出,整体心理健康差于男性干警.

  • 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相关心理因素的调查研究

    作者:周鹏生

    目的 对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相关的心理因素(自我概念、人际困扰、人际应对、人际信任和人际敏感)进行调查,以了解当前民族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方法 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结果 除人际困扰外,自我概念、人际应对、人际信任、人际敏感因子得分在性别和家庭所在地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各维度得分中不存在显著差异;各维度的具体项目上,不同民族间的差异不尽一致;自我概念、人际困扰、人际应对、人际信任、人际敏感因子的得分在高低两端之间呈现出极显著差异.自我概念、人际困扰、人际应对、人际信任4维度中,专业、性别、民族主效应和交互作用都不明显;自我概念、人际困扰、人际应对因素对人际信任的贡献很小.结论 民族院校大学生的自我概念水平、人际应对能力相对是比较高的.民族院校大学生不仅存在人际困扰,而且有相当多的人困扰程度较严重;在人际交往方面普遍表现出不信任;民族院校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敏感症状.

  • 大学生压力状况的调查研究

    作者:王成义

    目的了解目前大学生的压力状况.方法用改编的大学生压力调查表对417名学生进行了调查,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大学生在8种压力水平上存极其显著性差异;不同学校学生除了在学习和就业压力上有显著性差异外,在其它压力上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分别在人际交往、学习、身体与健康、恋爱和就业压力上有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学生在恋爱压力上有显著性差异.

  • 应重视军校学员心理卫生教育

    作者:石沙泉;王俊

    近年来,军校教育工作者采用国内通行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学员调查,发现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问题.对军医大学624人测查,有81.4%的学员至少有一个因子分高于国内常模.心理健康状况严重程度依次为:敌对、偏执、精神病性、焦虑和忧郁[1].对军校文科176人测查,有72.2%存在轻度的不良心理反应、22.7%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9项因子分均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2].笔者对本院工科200人进行测量,结果有31%的人存在各类心理问题,心理障碍以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忧郁、偏执和敌对性等因子分居高,9项因子分也高于国内青年组常模.其中具有中度(即3≥分)以上反应的前10项症状依次是:感到要赶快把事情做完(65.5%),过分担忧(63.5%),不能集中注意(56.5%),感到苦闷(56%),经常与人争论(55%),容易烦恼和激动(54%),感情容易受到伤害(52.5%),难以做出决定(52%),当别人看着或谈论您时感到不自在(51.5%),感到孤独(49.5%)[3].严重的心理问题影响一部分学员的正常学习与生活,少数患精神疾病而中断学业(近年因此退学的人数有所增加).心理异常的学员成为学员队管理的"难点",增加了管理难度.

  • 学校人际关系与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作者:王希华;张哲

    目的调查学校人际关系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状况,为改善学校人际关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相结合的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取大连地区城乡中小学生731人.结果中小学生的师生关系困扰程度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F=52.65 P<0.001),同学关系困扰程度与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F=70.57 P<0.001).结论现实中学校人际关系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之间有着显著相关,学校人际关系的困扰程度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的困扰程度随年级的增长而增强,学生心理问题的严重性也显示出随着年级的增长而增强的趋势.

  • 人际关系对归因过程及助人意愿的影响

    作者:李晓巍;胡心怡;王萍萍;赵静;黄婧媛;刘力

    目的考察朋友、陌生人和竞争对手3种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归因过程、责任推断、情感反应和助人意愿的影响.方法采用自编学校处罚情景问卷,通过角色扮演,引入3种人际关系;通过likert 7点量表测量129名被试的反应.结果与行为者是竞争对手关系时倾向于内部归因,陌生人和朋友关系倾向于外部归因;朋友关系时,被试产生更多的同情和更少的生气,竞争对手关系反之;陌生人关系居中.人们的助人意愿程度按朋友、竞争对手、陌生人依次减弱.结论不同人际关系对助人过程有影响作用,其中在归因部位这一维度表现十分明显,并由此影响了后继助人意愿,但是在责任推断和情感反应上没有发现不同人际关系之间的差异.

1742 条记录 8/88 页 « 12...567891011...878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