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MSCTA结合VRT在肝脏多血供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刘丽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结合容积再现技术(VRT)在肝脏多血供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0例接受腹部增强检查的患者以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进行增强扫描,所用设备为Siemens 64排多层螺旋CT,扫描层厚5.0 mm,螺距1∶1,球管旋转速度0.5 s/周.将扫描数据传送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后期处理并获取腹部的血管图像.结果 显示肝脏血管瘤10例,肝脏富血供肝癌18例,肝腺瘤1例,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1例.所有后处理图像均可显示局部血管的立体结构以及与周围器官的关系,并可多方位、多角度观察,可重复进行.结论 作为一种安全、无创伤的显示腹部血管的方法,腹部血管VRT对肝脏富血供疾病的诊断,特别是为介入治疗及外科手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 超声联合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颈部动脉溃疡斑块的诊断价值分析

    作者:张芙荣;阮骊韬;高飞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CT血管成像对颈部动脉溃疡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0例颈部动脉溃疡斑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DSA确诊为颈部动脉溃疡斑块.对患者行超声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比较超声、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颈部动脉狭窄和溃疡斑块的检出情况以及诊断符合率.结果 超声检出颈动脉轻度狭窄数、中度狭窄数显著少于CT血管成像(P<0.05);超声检出颈动脉重度狭窄数与CT血管成像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超声检出颈动脉溃疡斑块数量显著少于CT血管成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的诊断符合率低于CT血管成像(P<0.05).结论 超声与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颈部动脉溃疡斑块诊断各具优势,两者联合可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

  • 应用DSA与MSCTA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合意

    目的:探讨数字血管造影(DSA)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对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的诊断价值。方法在2014年1月—2016年3月期间该院收治的ARAS确诊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分别对其进行肾动脉DSA和MSCTA,对两种检查方法在不同程度肾动脉狭窄诊断方面的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该次研究中,MSCTA共计检出主肾动脉狭窄116支,副肾动脉狭窄10支,同DSA相比其对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MSCTA对于肾动脉狭窄0级、Ⅰ级、Ⅱ级、Ⅲ级及Ⅳ级的检出率分别为59.52%、20.63%、11.90%、5.56%及2.38%,同DSA(63.49%、19.84%、10.31%、4.76%、1.5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A可清晰反应肾动脉狭窄程度,可为ARAS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且其创伤小,检查成本低,建议在肾动脉病变检查方面进一步推广应用。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价值

    作者:郭跃超;毕燕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椎-基地动脉供血不足(VBAI)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主要使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30例VBAI患者(观察组)以及30例健康者(对照组),对重建后图像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椎动脉与基底动脉表现.结果:观察组使用多层螺旋C T检测出8例椎动脉正常与22例椎动脉异常情况,在椎动脉异常中,分为血管变细10例、管腔局部狭窄6例、血管迂曲4例、单侧椎动脉闭塞2例;基底动脉表现上,8例为局部狭窄,2例延长扩张.而对照组椎动脉表现为4例椎动脉变细,26例正常,基底动脉则均表现正常,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应用与VBAI的诊断中具有非常高的应用价值.

  • 肝癌肝内血管系统三维重建及整合的X线解剖学研究及临床意义

    作者:史跃;李玺;董生良;高从敬;罗中华;张南征;朱丽丽;张召辉;栾智勇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 muhislice spiral compute tomography angiography,3D DCE MSCTA),以及肝内血管系统重建并与肝癌病灶进行整合技术在临床治疗中的指导作用.方法:对16例肝癌患者采用上腹部3D DCE MSCTA扫描技术采集影像资料,经大密度投影(max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P)、容积再现(volume rendering,VR)和表面遮盖(surface shaded display,SSD)法重建肝内血管及肝癌病灶,并与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three dimensional 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3D DSA)对照.结果:肝内血管与肿块关系:肝内血管系统主分支未见异常5例,由肝动脉发出供血动脉11例,肝内血管主干受压移位10例,其中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3例.MIP法在显示重建血管级数方面高于SSD法,VR法显示图像的立体感优于MIP法和SSD法,3D DSA显示肝动脉及门静脉优于VR、MIP和SSD.结论:肝脏血管系统和肝癌病灶三维重建与整合技术可以较好的显示血管和病灶的立体解剖关系,有助于临床医生确定能否手术及手术的方式、范围.

  • MSCTA在大咯血患者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作者:杨忠诚

    目的 分析MSCTA在大咯血患者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大咯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9例,观察组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采用用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曲面重建(CPR)进行三维重组并确定病灶供血动脉的数目、起源及病灶的详细位置,选择合适的入路栓塞出血责任动脉.对照组术前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比较两组患者单次介入术48 h后止血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单次介入术48h后未见新鲜咯血27例,2例行2次介入止血治疗,单次介入治疗成功率为93.1%,对照组单次介入术48 h后未见新鲜咯血20里,9例行2次介入止血治疗,单次介入治疗成功率为69.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据MSCTA对病灶的供血动脉起源,能准确提高介入术中供血动脉插管成功率,缩短手术时间,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彩超在诊断颈部动脉血管病变中的应用

    作者:张忱;张敏

    目的 观察颈部血管彩超在辅助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颈部动脉病变中的效果.方法 对50例经过头部MRI或CT和临床确诊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均行颈部血管超声(CVUS)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检查,以CTA检查的结果为对照,对CVUS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CVUS和CTA发现颈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分别为21、18例,椎动脉发育异常或者狭窄分别为14、30例.结论 CVUS和CTA对于诊断颈部动脉狭窄效果基本一致,但对于诊断椎动脉疾病CTA效果优于CVUS.

  • 多层螺旋CT对肺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附2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作者:曹代荣;游瑞雄;李银官;郑贤应;李玉萍;江飞;郑义浩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肺动静脉瘘的诊断价值.方法利用16层Aquilion多层螺旋CT扫描机对2例肺动静脉瘘进行容积增强扫描,并行肺部血管重建(MPR,MIP,VR等影像后处理技术).结果增强扫描横断面图像示肺内病灶强化程度与肺动脉分支类同,连续的MPR重建图像可显示病灶与肺血管相延续,肺部血管MIP及VR重建图像可清晰显示肺动静脉瘘的影像特征--供血动脉、动脉囊瘤及引流静脉,多角度和多方向的旋转观察能显示三者关系的细节.结论多层螺旋CT肺部血管成像是诊断肺静动脉瘘的首选的非侵袭性影像方法.

  • 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的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表现

    作者:缪小芬;周建军;陆健;孙春锋;石甜甜

    目的:提高对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表现的认识.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肝移植术后行MSCTA检查的39例的CT表现.结果: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18例,其中表现肝动脉狭窄7例、肝动脉血栓1例、门静脉血栓3例、门静脉狭窄2例、下腔静脉狭窄1例、脾动脉盗血综合征3例以及肝段缺血或梗死3例.结论:肝移植术后血管源性并发症MSCTA表现明确,MSCTA诊断具有安全、无创、准确的特点,同时可发现因血管源性并发症而引起的继发改变,为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2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研究

    作者:张巍

    目的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2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取该院2017年1-6月收治的31例2型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病变患者,均行双下肢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MSCTA检查后12h内行DSA检查,扫描从肾动脉水平位的主动脉到足底,获取相关数据.所有检查数据均选择该院放射科两位医师对数据、狭窄程度(分三级)、吻合度进行评价与综合评估.结果 采用MSCTA诊断的31例患者图像质量较佳,采集的图像清晰、分辨率高,且各分支血管狭窄、闭塞经造影创建后较清楚,检出狭窄动脉血管节段411个,经DSA检查共检出399个,两种诊断方法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MSCTA诊断准确度、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均较高.结论 MSCTA诊断结果清晰与DSA具有相当效用,也可以作为临床诊断糖尿病ASO的评价手段,可在临床广推应用.

  • 脑血管造影术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体会

    作者:匡涛;刘旭;朱家伟;黄建军;廖洪民;郑涛

    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术在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中的临床应用体会。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科收治的55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别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 )和螺旋CT血管成像进行诊断,并与手术诊断结果进行对比。结果:CTA及DSA的灵敏性、准确性、诊断指数及可用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能有效诊断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利于临床准确快速地诊断。

  •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原发性肝癌动静脉瘘和肝外供血动脉评估价值

    作者:李万湖;董帅;胡旭东;黄勇;张波;崔永春

    目的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治疗尤其是介入治疗前,需详细了解肝脏及肝脏肿瘤的血管准确解剖.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spiral CT angiography,MSCTA)具有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后处理技术成熟等优势,本研究旨在探讨MSCTA在PLC患者肝动脉-门静脉瘘(hepatic artery-portal vein fistula,HAPVF)及肝外供血动脉术前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10-01-2015-10-01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肿瘤医院介入科收治的90例PLC患者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临床资料,评价HAPVF和肝动脉-肝静脉瘘(hepatic artery-hepatic vein fistula,HAHVF)发生率及其与肿瘤大小、部位和肝硬变程度的关系;肝外供血动脉与毗邻肿瘤的关系.以DS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MSCTA评估PLC血管异常的准确性.结果 90例PLC患者中,共发现HAPVF 48例,发生率为53.3%,其中A组0例,B组5例(10.4%),C组17例(35.4%),D组26例(54.2%);中心型28例(58.3%),周围型20例(41.7%);Child-Pugh A级34例(70.8%),Child-Pugh B级12例(25%),Child-Pugh C级2例(4.2%).HAHVF 4例,发生率为4.4%.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肿瘤大小及肝硬变程度是HAPVF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MSCTA共检出HAPVF 45例,中央型28例,准确率为100.0%(28/28);周围型17例,准确率85.0%(17/20);总体准确率为93.8%(45/48),与DSA结果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97,P>0.05.19例患者存在24条肝外供血动脉,均发生于C组和D组,周围型和中心型分别为 87.5%和12.5%,MSCTA发现22条,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087,P>0.05.结论 MSCTA技术可准确显示HAPVF及肝外供血动脉,肿瘤大小及肝硬化分级是肝动-静脉瘘的独立危险因素.肝外供血动脉多发生于块状型、巨块型且位于多肝脏边缘区域的肝癌.

  • 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走行形态变化关系研究

    作者:王学廷;董致成;王涛;潘为领;冯丽

    目的:探讨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走行形态变化的关系.方法:选择行颈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检查240例,测量两侧椎动脉的直径和基底动脉的直径、长度,观察评估椎动脉是否存在优势及基底动脉走行形态变化情况,并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本组240例中,左侧椎动脉直径(3.95±0.52) mm,右侧椎动脉直径(3.17±0.55)mm.左侧椎动脉优势者126例,占52.5%;右侧椎动脉优势者60例,占25.0%;两侧椎动脉均势者54例,占22.5%.(2)基底动脉直径(3.59±0.62)mm,长度(28.92±3.11)mm.基底动脉直行者168例,占70.0%单弯曲者72例,占30.0%;未发现双弯曲和多弯曲者.(3)椎动脉优势186例中,基底动脉弯曲者68例,占36.6%;椎动脉均势54例中,基底动脉弯曲者4例,占7.4%;椎动脉优势者基底动脉弯曲所占比例非常显著高于椎动脉均势者(P<0.01).结论:椎动脉优势可导致基底动脉向非优势方向弯曲.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吕艳枝

    目的 研究烟雾病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手段在诊断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对郑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并确诊的疑似烟雾病患者43例,随机选取20例烟雾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对20例烟雾病患者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结果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手段对于烟雾病的诊断的作用和应用价值.结果 多层螺旋CT成像可以清楚地观察到患者的脑血管出现狭窄、闭塞以及增多的现象.多层螺旋CT成像发现患者脑血管出现病变的有14例,占70.0%;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测发现患者脑血管出现病变的有13例,占65.0%.两种检验结果对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多层螺旋CT成像检测更加清晰,更能帮助医生准确判定患者的脑血管病变部位和程度.结论 多层螺旋CT成像技术可以清楚地观察患者脑部的状况,确定患者的病变部位,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定有很大帮助.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内脏动脉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洋勇

    目的 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于内脏动脉瘤(VAA)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观察并探究.方法 选取内脏动脉瘤患者5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探讨,实施评价其应用于内脏动脉瘤中诊断的精确性.结果在50例患者中,具有22例患者经过X线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获得了确诊,28例患者经过综合临床资料获得诊断.经过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诊断,50例患者被确诊为内脏动脉瘤同综合临床资料获得确诊的内脏动脉瘤相关结果具有一致性,并且获得的诊断敏感性以及特异性高达百分之百.期间共检查出了52个动脉瘤,包括10例肝动脉瘤,25例脾动脉瘤,以及12例肠系膜上动脉瘤和5例肾动脉瘤.结论 对内脏动脉瘤的诊断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的方式,可以获得良好的应用价值.其能够进行清晰并且准确的将瘤体的位置进行显示,同时可以对瘤体的形态以及范围、载瘤动脉以及同周围血管之间的关联得到显示.诸多的优势可以为临床诊断内脏动脉瘤提供良好的应用价值.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术中超声在小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宋殿宾;徐辉;张晶晶;王志勇;李红阳;迟强;马光;刘英

    目的 探讨在小肾癌保留肾单位手术(NSS)中应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联合术中超声的临床价值.方法 根据是否行MSCTA联合术中超声将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5月~2016年5月65例小肾癌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3例,对照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热缺血时间、术中微小癌灶发现率、术后拔除肾周引流管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率、术肾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 肾血管变异在术前MSCTA中与术中所见一致.试验组术中超声发现微小癌灶1例.对照组术后出现漏尿1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手术平均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热缺血平均时间、拔引流管时间、切缘阳性率、术后平均住院日均小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患肾GFR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患肾GFR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 MSCTA联合术中超声能够快速地控制肾血管,降低手术风险及术后并发症,同时可大程度保留肾单位,预后较好,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的临床应用

    作者:王瑞琼

    目的 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性分析.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11月-2011年11月这段时间里我院收治的疑似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48例,对其多层螺旋C T血管成像对其进行诊断,采用多平面重组、容积再现、曲面重组以及大密度投影重组图像.对所得的心血管影像进行评估,对血肿的部位以及范围予以明确.对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 对48例患者进行检查后得出,被诊断为AIH的患者有48例,在这其中有4例被诊断为A型,有40例被诊断是B型,有16例被诊断是AIH合并有主动脉穿通溃疡.结论 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主动脉壁内血肿进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钙化斑块对MSCTA诊断糖尿病足下肢血管病变的影响

    作者:于晓晶;金焱;王革;李春志;张毅;任华

    目的 探讨钙化斑块对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诊断糖尿病足病人下肢血管狭窄程度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收集同时行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的糖尿病足病人35例,计38侧下肢动脉,每侧下肢分为15段,将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闭塞.根据MSCTA横断而影像将血管钙化程度分为无钙化、轻度、中度、重度钙化.以DSA为金标准,分别计算严重钙化节段与非严重钙化节段MSCTA诊断膝上及膝下动脉血管狭窄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采用Kappa检验进行MSCTA与DSA的一致性判定.结果 以DSA为金标准,MSCTA评估膝上动脉非严重钙化节段和严重钙化节段血管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7.1%、98.7%、98.2%、95.8%、97.0%、98.7%和96.3%、93.8%、94.7%、90.1%、89.7%、97.8%.MSCTA评估膝下动脉非严重钙化节段和严重钙化节段血管狭窄≥50%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1%、93.2%、94.1%、88.3%、93.4%、94.9%和100%、73.9%、89.3%、73.9%、84.6%、100%.DSA和MSCTA诊断膝上动脉和膝下动脉血管狭窄≥50%非严重钙化节段和严重钙化节段的一致性均良好(Kappa值分别为0.958和0.887;0.882和0.770;均P<0.01).结论 MSCTA诊断糖尿病足病人下肢动脉狭窄程度时,膝上动脉严重钙化节段的评价指标均略低于非严重钙化者,膝下动脉严重钙化节段的特异度及阳性预测值明显低于非严重钙化者,而敏感度及阴性预测值略高于非严重钙化者,提示膝下动脉严重钙化易造成MSCTA对管腔狭窄程度的高估.

  • MSCTA在儿童先天性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侯志彬;王春祥

    传统影像检查对儿童先天性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病变的显示困难. 随着多层螺旋 CT 血管成像(MSCTA)技术的发展,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容积扫描,对于儿童门静脉、下腔静脉及其分支的显示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并能准确测量病变血管的内径.因此,该技术有可能逐渐取代传统血管造影而成为诊断儿童血管病变的"金标准". 针对MSCTA在儿童先天性门静脉及下腔静脉病变中的临床应用及前景作一综述.

  •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诊断椎基底动脉病变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作者:王贺新;董少义;张婷婷;冯凯琳

    随着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技术的发展,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已经成为观察血管病变的首选方法,在某些血管疾病的诊断方面甚至超过了常规血管造影[1].

87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