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正常肝脏、胰腺、脾脏双源CT碘含量测量的初探

    作者:阚杨杨;任克;谢召勇;李敏;于欣;赵宇;赵丽;徐克

    目的:使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探讨正常肝脏、胰腺、脾脏的碘含量特征,建立正常肝脏、胰腺、脾脏的碘含量参考值。方法:对54例非器质性疾病患者行双源CT双能量双期增强扫描。使用Siemens Dual Energy-Liver VNC 图像处理软件对动脉晚期、门静脉期0.7 mm图像进行分析处理。测量肝脏、胰腺(胰头、胰体、胰尾)、脾脏及腹主动脉(腹腔干开口的上一层面)的含碘值,并计算标化含碘值(nIC )。结果:正常肝脏在动脉晚期和门脉期的 nIC 值分别为0.10±0.09和0.40±0.09;正常胰腺各部位在动脉晚期的nIC 值分别为0.29±0.32(胰头)、0.29±0.31(胰体)和0.28±0.35(胰尾),在门脉期分别为0.49±0.21(胰头)、0.46±0.17(胰体)和0.46±0.16(胰尾);正常脾脏在门脉期的 nIC 值为0.02±0.05。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组间正常肝脏、胰腺和脾脏nIC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胰腺不同部位nIC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扫描期相肝脏nIC值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 扫描可获得正常肝脏、胰腺、脾脏的碘含量,可为肝脏、胰腺及脾脏疾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 双源CT在头颈部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作者:郭元星;欧陕兴

    脑血管病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当今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早期诊断尤为重要.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是诊断头颈部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为创伤性检查并有一定的并发症.

  • 基于Fisher判别模型初步分析肾透明细胞癌CT征象与病理分级的相关性

    作者:何花;郭玉林;李昕;李婷;张小彪

    目的 建立定量估测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的判别模型,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本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9月具有术前腹部双能量CT和手术病理资料的23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根据文献确定与病理分级相关的CT征象,按Fisher判别方法将选定的4项CT征象:肿瘤直径,肿瘤边缘是否清楚,是否有假包膜,是否发生液化、坏死作为判别指标,建立判别方程式,求得判别值,采用交叉核实法估计误判率.结果 肾透明细胞癌术前预测分级的Fisher的判别函数为:Z=3.247肿瘤直径+0.836肿瘤边界(清楚=1,不清楚=0)+1.038假包膜(有=1,无=0)+2.415液化、坏死(有=1,无=0),判别值为:Z=5.2,误判率为17.4%,灵敏度为76.9%,特异度为75.0%.结论 Fisher逐步判别可以通过CT征象作为肾透明细胞癌术前分级预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孤立性肺肿块的诊断价值

    作者:彭业胜;邓东;张小波;李凯;黄福灵;李春兰

    目的 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孤立性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67例肺内孤立性肿块(恶性肿瘤48例,良性肿块19例)行DSCT常规增强及双能增强扫描,获得肿块动、静脉期常规增强与虚拟平扫及碘基图CT值、40~190 keV系列单能量图像CT值,并记录各肿块动、静脉期碘含量,计算动、静脉肿块能谱曲线斜率.利用F检验、t检验或ROC曲线对比分析能谱曲线、碘含量及碘基图CT值.结果 动脉期肿块增强CT值与碘基图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增强图像与碘基图CT值显示高度一致性,相关系数r=0.89;静脉期肿块增强CT值与碘基图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在40 ~ 100 keV区间下肺恶性肿瘤、炎性肿块及结核瘤的CT值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在40~ 110 keV下肺恶性肿瘤、炎性肿块及结核瘤的CT值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T值18 HU作为肿块良恶性诊断阈值(< 18 HU为良性,≥18 HU为恶性),碘基图CT值诊断孤立性肺肿块良恶性的敏感性为83.3%,特异性为76.2%,准确性为81.2%.动、静脉期恶性肿瘤、炎性肿块及结核球的碘含量均值分别为(1.00±0.07) mg/ml、(1.92±0.12) mg/ml、(0.46 ±0.05) mg/ml和(1.25±0.14)mg/ml、(2.06±0.18) mg/ml及(0.58±0.06) mg/ml;能谱曲线斜率均值分别为-0.96、-1.38、-1.97和-2.27、-0.45、-0.56,两期恶性肿瘤与炎性肿块、炎性肿块与结核球、恶性肿瘤与结核球间碘含量及能谱曲线斜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采用DSCT双能量成像的参数进行定量分析,对孤立性肺肿块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有较大价值.

  • 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在可疑肺栓塞患者的初步应用

    作者:张龙江;吴新生;赵艳娥;周长圣;柴学;黄伟;卢光明

    目的 评价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DEPI)在可疑肺栓塞(PE)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19例临床拟诊PE的患者在双源CT上行对比增强双能量模式扫描.利用双能量分析软件(Lung PBV)分析.以肺叶为单位,记录DEPI和CT肺动脉成像(CTPA)上PE的数目和位置.以CTPA为参照标准,评价DEPI诊断PE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析DEPI上肺灌注异常的范围与心血管测量参数的关系.结果 19例共行20次DECT扫描,共有98个肺叶纳入分析.10例未检出PE,9例确诊为PE,23个肺叶的肺动脉内可见充盈缺损.以CTPA为参照标准,两位医师利用DEPI诊断PE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6%、96%和82%、95%.PE患者肺灌注异常的范围似与右室功能障碍有关.结论 利用双源CT双能量模式扫描可同时获得全肺的解剖和功能信息,在PE的诊断和随访中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双源CT低剂量成像结合纯化单能谱技术在超重者冠状动脉成像中的研究

    作者:肖虎;潘存雪;刘文亚

    目的 探讨双源CT低剂量能量成像模式下纯化单能谱技术在改善超重者冠状动脉血管图像质量中的价值.方法 将120例受检者随机均等分为两组,A组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B组采用双能量成像模式,图像重组均采用滤波反投影法(FBP法);将B组数据按6个单能谱keV水平(65 keV、70 keV、75 keV、80 keV、85 keV、90 keV)进行重组.测量各组主动脉根部(左冠状动脉开口水平)管腔内的CT值、噪声值(SD)、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单能谱keV水平各指标,选择佳keV;比较佳keV水平的B组与A组间各测量指标及辐射剂量.结果 B组不同keV水平主动脉(左冠状动脉开口处)CT值、SD、SNR、CNR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75 keV水平有较高的CT值且SNR及CNR值高,同时降低了SD,故选择75 keV为佳单能谱图像;75 keV水平B组的CT值、SNR及CNR显著高于A组,SD显著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图像主观评分为(4.63±0.25)分,B组为(4.79±0.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有效辐射剂量(ED)为(3.3±0.4) mSv,A组为(6.8±0.7) mSv,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双能量低剂量成像条件下,佳单能量谱keV水平为75 keV时能够提高超重者的图像质量.

  • 单次对比增强双源CT双能肺灌注成像扫描及重组参数的优化

    作者:崔兴宇;方向明;陈寅;钱萍艳;鲍健;陈宏伟

    目的 探讨不同扫描技术对双源CT(DSCT)双能肺灌注成像的影响,优化扫描和重组参数.资料与方法 在相同对比剂浓度、负荷和注射流率前提下,60例患者随机分为5组,组1~3:利用人工智能触发扫描trigger技术,将感兴趣区设在肺动脉主干,当CT值达到100 HU时,再分别延迟3 s、6 s、9 s后扫描自动开始,其余扫描参数均为探测器准直14mm×1.2 mm,球管旋转时间为0.5 s,螺距为0.5,重组层厚1.5 mm,间隔1.0 mm,足头方向.组4:头足方向,其他扫描参数同组2;组5:重组层厚1.5 mm,间隔1.5 mm,其他扫描参数同组2.测量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以及上腔静脉的CT值,并观察肺动脉分支显示级别和上腔静脉线束硬化伪影出现情况,评价DSCT双能肺灌注及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图像质量.结果 与其他组相比,组2肺动脉强化值较高,上腔静脉强化值较低且线束硬化伪影较少,肺动脉5级分支显示清晰,同时具备优良的双能肺灌注和肺动脉图像质量,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相同对比剂浓度、负荷和注射流率前提下,组2的扫描方案可获得满意的肺双能灌注成像及肺动脉CTA的图像质量,结合临床实用情况,建议采用组2的扫描方案.

  • 双源CT双能量技术对孤立性肺结节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作者:吴磊;查云飞;赵益林;林雪;邢栋

    目的:采用Meta分析探讨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SPN)研究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Dual source CT,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双源CT、孤立性肺结节等为关键词,检索2006年1月至2012年8月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CNKI等数据库中的中英文文献.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采纳的原始研究数据进行异质性检验,计算其汇总加权灵敏度和特异度,然后建立受检者工作特征曲线(SROC),通过曲线下面积评估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诊断孤立性肺结节中的价值,并使用QUADAS条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结果:经检索总共采纳3篇文献,其中2篇为中文,1篇为英文.按照固定效应模型加权定量合并,以20 Hu作为阈值,利用SPN碘分布图CT值评估其良恶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和73%;利用SPN强化值评估其良恶性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5%和68%.结论: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孤立性肺结节的研究中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双源CT参数特征及诊断鉴别价值

    作者:张俊强;王战

    目的 探讨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双源CT双能量参数特征及诊断鉴别价值.方法 2010年1月1-2016年11月我院86例初诊肺癌患者均接受双源CT双能量成像系统检测,其中腺癌52例,鳞癌34例,扫描后分析鳞癌、腺癌患者各期CT净增值和时间-密度曲线,比较两组差异.结果 肺腺癌主动脉达峰时间(21.04±0.23)s,肺鳞癌(23.12±0.3)s,差异显著(P<0.05);增强扫描各期CT净增值比较,腺癌组在达峰时、达峰后第60s、第100s显著高于鳞癌组(P<0.05);两组达峰后第40s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腺癌CT净增值时间-密度曲线具有逐渐上升趋势特点,而鳞癌时间—密度曲线具有先上升,后降低,再平缓趋势.结论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可为腺癌、鳞癌病理学诊断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分次团注结合双能量扫描在CTU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顾建华;孙大林;卢定友;石全;许晶晶

    目的:探讨分次团注双能量扫描在降低CTU检查辐射剂量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行CTU检查的患者平均分两组,其中试验组(A组)25例,行两次团注对比剂后实质期常规扫描和排泄期双能量扫描;对照组(B组)25例,行全泌尿系平扫及单次团注对比剂后实质期和肾孟期常规扫描。A组的数据在工作站上使用双能量后处理软件获得排泄期的佳keV图像,将图像的集合系统分段,测量各段管腔内的CT值.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 CNR)。B组排泄期图像发送至同一工作站进行相同的测量和CNR计算,同时记录所有病例完成全部检查的有效辐射量((effetive radiation dose,ERD)),比较两组CT值、CNR、ERD的差别。结果分次团注排泄期佳keV图像集合系统的均匀度提高,各段CT值均高于常规图像,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排泄期集合系统各段CNR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次团注双能量方法完成全部检查的ERD(平均12.56 mSv)明显低于常规CTU(平均18.27m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能利用双能量软件中的其他功能为诊断提供更多的信息。结论分次团注结合双能量扫描能够有效降低CTU的辐射剂量,提高图像质量。

  •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彭可雨;阮兵;梁汉欢;张洪;梁艳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在我院使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检查的2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双源CT双能量肺动脉成像(DEPI)在肺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肺叶基础上,DEPI与CTPA检出血管栓塞的符合率为96.30%;在肺段的基础上,DEPI与CTPA检出血管栓塞的符合率为90.57%。当段、亚段肺动脉栓塞充盈缺损完全时,DEPI表现为肺段或亚段分布灌注缺损,当部分充盈缺损时,DEPI以灌注降低为主,少数表现为无灌注缺损;利用DEPI诊断PE的敏感性96.30%(52/54),特异性100%。结论 DEPI表现与CTPA肺动脉栓塞程度、部位有关,两者联合应用有助于提高肺动脉栓塞诊断率,值得临床推广。

  • 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刘佳怿;张俊

    目的:探讨双源CT(DS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结直肠癌同时性肝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7月至2014年3月,术前于泰州市人民医院行全腹部DSCT双能量增强扫描且术后或肠镜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的4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其中同时性肝转移患者11例(共计52枚转移性病灶),分析双能量扫描模式下得到的Sn 140 kVp、100 kVp、线性融合图像、碘图及高对比噪声比(CNR)图像,比较5组图像对同时性肝转移灶的检出情况。结果5组图像的同时性肝转移灶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的图像噪声、同时性肝转移灶CT差值及CNR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图像检出面积大于1 cm2同时性肝转移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于面积小于或等于1 cm2的同时性肝转移灶,各组图像检出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DSCT双能量成像经后处理得到多种衍生序列有利于结直肠同时性肝转移患者的较小肝转移灶的检出。

  • 夜间急诊双能量CTA对自发性脑出血的诊断价值

    作者:徐力鹏;郭元星;曾小涛;欧陕兴;钱民;陈莹

    目的 探讨双能量CT血管造影(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DECTA)在夜间急性自发性脑出血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49例夜间急性自发性颅内出血病人的DECTA影像学资料,结合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和手术所见进行对比.结果 DECTA发现脑出血继发于单纯脑血管病变142例(57.0%,142/249).122例进行DSA复查(85.9%,122/142),发现动脉瘤100例,动静脉畸形18例,烟雾病4例.与手术和DSA结果比较,122例DSA复查病人中,DECTA漏诊动脉瘤2例,误诊动脉瘤及烟雾病各1例.结论 夜间急诊DECTA是自发性脑出血早期病因诊断的首选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 双能量CT血管成像技术诊断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附六例报告)

    作者:郭元星;欧陕兴;曾小涛;柏瑞;陈莹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颅内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放射科自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西门子双源CT、头颈部血管疾病的双能量成像技术成功诊断颅内DAVF患者6例,并全部行全脑血管造影(DSA)证实,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 结果 颅脑双能量CT血管造影(DECTA)检查发现6例DAVF中所有患者增粗的供血动脉、扩张的引流静脉及硬膜窦可清晰显示,所有患者引流到脑表或颅内静脉形成静脉网,并行全脑血管造影(DSA)证实,DECTA和DSA两者之间符合率100%.头颅CT显示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脑内血肿2例. 结论 DECTA能较好地显示因DAVF所致的颅内继发性病变、异常增粗的供血动脉及扩张的引流静脉、硬膜窦及颅骨的三维立体结构,并可任意角度重建图像,与全脑DSA有很好的符合率,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它.可作为疑有DAVF的患者介入栓塞治疗和手术切除前非创伤性筛查的新选择.

  • 双能量CT痛风石成像初步应用

    作者:卢道延;黄伟;郑纪永;徐益明;王德杭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在痛风石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用双源CT对20例痛风患者(试验组)和20例临床排除痛风的手足肿胀患者(对照组)进行手和足部双能量扫描,用痛风石软件分析两组患者病变部位双能量CT成像表现.结果:对照组20例患者手足部位均未发现绿色标记的尿酸盐结晶;试验组20例患者共42个部位共计发现116处病变;行X线平片检查的16个部位仅7个部位发现骨质吸收破坏、软组织肿胀等非特异性改变.结论:作为一种无创、简便的检查方法,双源CT双能量成像能够显示痛风结节中的尿酸盐沉积,对痛风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评价孤立性肺肿块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邓东;彭业胜;李凯;张小波;黄福灵;李春兰

    目的:探讨采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评价孤立性肺肿块的可行性.方法:69例孤立性肺肿块患者,病灶数共69个,采用双源CT常规平扫及双能增强扫描,获得肿块常规平扫与虚拟平扫(VNC)图像CT值、常规增强CT值及碘分布图CT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块常规平扫分别与VNC(A)、VNC(V)图像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静脉期常规平扫与VNC(A)图像CT值均显示高度一致性,相关性系数分别为r=0.91及r=0.93,均P=0.00.常规平扫图像SNR较VNC图像高,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NC图像质量较常规平扫图像稍差,两者图像质量评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肿块增强CT值与碘图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增强与碘分布图CT值显示高度一致性(相关系数r=0.89,P=0.00).常规增强扫描患者接受CT-DIvol总量、DLP及ED总量分别为(43.68±3.89)mGy、(1 130.21±109.87)mGy·cm及(15.82±2.03) mSv,双能量扫描患者接受CTDIvol总量、DLP及ED总量分别为(29.23±3.11)mGy、(738.69±90.46)mGy·cm及(10.34±1.37) mSv,两种扫描方式患者接受CTDIvol总量、DLP总量及ED总量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采用双能量扫描患者辐射剂量较常规扫描降低约33.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增强扫描一次能获得VNC图及碘剂分布图,在不影响图像质量下用VNC能够代替常规平扫对肺部孤立性肿块性质进行评价,同时能明显降低患者的辐射剂量.

  • DSCT双能量成像碘图在颈部肿大淋巴结中的应用

    作者:贾晓霞;武乃金;杨亚英

    目的 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碘图在颈部不同病理性质肿大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94枚经病理证实的颈部肿大淋巴结双能量模式增强扫描CT资料,利用“Liver VNC”软件处理得到碘图.对不同病理性质肿大淋巴结增强双期所得碘图的平均CT值进行比较,观察不同病理性质肿大淋巴结的强化特点.结果 动脉期不同病理性质肿大淋巴结间碘图的平均CT值有差异(F=8.558,P<0.001);实质期不同病理性质肿大淋巴结间碘图的平均CT值有差异(F=8.558,P<0.001).结论 增强双期双能量扫描模式所得碘图的平均CT值在不同病理性质肿大淋巴结间有差异,比较增强双期碘图的平均CT值对淋巴结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 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探究

    作者:彭志宏

    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X线片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检查,对两组拍片质量及诊断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获得图像质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好,P<0.05;两组患者病理学诊断率无明显差异,而X线诊断中,观察组诊断率98.48%显著高于对照组89.06%,P<0.05.结论:加强对数字化X线摄影双能量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对疾病诊断有明显的作用,且其具有操作方便的优势,值得推广.

  • 大肠癌原发灶标准化碘浓度在大肠癌伴同期远处转移预测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李琦洋;尚乃舰;周洋;刘洋;康平超

    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中原发灶碘浓度(iodine concentration,IC)与标准化碘浓度(nornalized iodine concentration,NIC)与大肠癌是否伴同期远处转移的相关性,用以预测大肠癌是否伴同期远处转移并判断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及三维重建的病例,所有病例均为术前未行放化疗并于检查后两周内手术且术后病理证实为结直肠癌的病例资料,其中影像学诊断为同期远处转移者15例为实验组,随机选取无远处转移者30例为对照组.分别测量每组动脉期病灶IC及NIC与静脉期病灶IC与NIC.采用SPS 19.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验证其是否有统计学意义,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并绘制ROC曲线.结果:所有结果中,实验组静脉期病灶NIC为0.618±0.129,对照组静脉期病灶NIC为0.707±0.1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静脉期NIC与大肠癌是否伴同期远处转移呈负相关.ROC曲线下面积为0.67.约登指数大值为0.361,当静脉期NIC =0.583时诊断效能佳,敏感性为0.533,特异性为0.172.结论:两组动脉期IC、NIC及静脉期I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静脉期NI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转移存在相关性.双源CT双能量扫描静脉期NIC可以辅助预测大肠癌是否同期远处转移,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帮助.

  • 单次对比增强双源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对比剂注射方案的优化

    作者:崔兴宇;方向明;蔡崧;钱萍艳;侯金玲;鲍健;陈宏伟

    目的 探讨不同对比剂注射方案对双源CT(DSCT)双能量肺灌注成像质量的影响,确定佳方案.方法 扫描参数相同,72例患者随机分为6组,组1~3:对比剂浓度320 mg I/mL,用量1.5 mL/kg,注射速率分别为3、4、5 mL/s;组4、5:对比剂浓度320 mg I/mL,注射速率4 mL/s,用量分别为2.0、1.0 mL/kg;组6:对比剂浓度370 mg I/mL,注射速率4 mL/s,用量1.5 mL/kg.测量升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上腔静脉CT值,观察肺动脉分支显示级别和上腔静脉线束硬化伪影出现情况,对DSCT双能量肺灌注及肺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影像质量进行评分.不同组间各感兴趣区CT值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影像质量评分的比较采用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结果 组2肺动脉强化值高于组1、组5,上腔静脉强化值低于组3、组4和组6,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双能量肺灌注图像质量评分组2优于组3、组4和组6,肺动脉图像质量评分组2优于组1和组5,其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2的对比剂注射方案可同时获得满意的双能量肺灌注成像及肺动脉CTA的图像,建议采用组2的对比剂注射方案.

45 条记录 2/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