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PET/CT设备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星;贾峰涛;任庆余

    本文介绍了PET/CT设备的工作原理、发展现状及其在肿瘤疾病、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中的应用现状,并指出了PET/CT设备的发展方向.

  • RGD三肽的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牛书俐;庞骁;周莉;李素平

    整合素是一个异源二聚体组成的膜受体蛋白家族,能特异性识别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整合素在肿瘤细胞和新生血管高表达.利用它们3者之间特殊关系,将RGD作为载体,与放射性示踪剂、抗肿瘤药物以及其他物质结合,使其具有亲肿瘤显像、靶向抗肿瘤治疗、抗感染、抗抑郁和骨骼及神经修复等作用.

  • 多功能超声造影剂分子显像与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孙阳;王志刚

    随着分子显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单一功能与成像模式的造影剂已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医学多样化和人性化需求.多功能超声造影剂能对病变细胞发生、发展与凋亡进行多种模式在体显示,又能在分子成像监控下进行靶向治疗,为疾病的早期发现、诊断与治疗打下坚实基础.

  • 18F标记多肽在肿瘤受体显像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娉;杨润琳;杨敏;李晓天

    PET可定性、定量、可视化肿瘤特定分子的表达、活性以及生物变化,对肿瘤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以及新药开发等具有重要意义.分子探针是进行PET研究的先决条件.多肽具有亲和力高、组织渗透迅速、血液中清除快速、免疫原性低和合成方便等优点,为PET分子探针的研发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18F具有高正电子效率、低正电子能量和相对较短的物理半衰期等优点,在多肽标记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18F标记多肽在肿瘤受体显像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分子影像技术活体示踪治疗心肌梗死干细胞研究进展

    作者:覃杰;单鸿

    近年来干细胞移植治疗心肌梗死取得较大进展,采用分子影像技术示踪干细胞对阐明干细胞治疗心肌梗死机制具有重要作用,是动物实验中验证和优化干细胞移植方案的重要工具.放射性核素、MRI及光学成像等分子影像技术可非侵袭性评估移植干细胞的归宿.本文综述示踪干细胞的分子影像技术的新进展,探讨各技术的优缺点及其临床适用性.

  • 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与超声分子显像

    作者:伍星;王志刚

    超声分子显像是一门新兴发展的,以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为显像剂,能够对体内组织器官微观病变进行分子水平的探测与显像的方法.本文对靶向超声微泡造影剂与超声分子显像的研究现状及发展方向进行了综述.

  • 活体肿瘤核素示踪技术

    作者:王荣福

    随着医学理论和技术的不断发展,无数卓越学者以示踪技术为基础,吸取并融合其他学科的先进成就,建立起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核医学检测方法,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同时期其他技术尚不能实现的超微量物质的体外测量、脏器功能测定以及目前的代谢显像和分子显像,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推进医学进步做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贡献.核医学的生命力和发展动力,正是在于把放射性示踪技术与其他医学先进理论和技术的巧妙结合和创新.

  • 靶向超声造影显像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冉海涛

    现代医学影像学已从传统的解剖结构成像,逐步发展进入了功能成像与分子显像时代,分子影像学的概念早是由 Weissleder 等[1]提出,即应用影像学方法,对活体状态在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过程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其目的是通过各种成像工具,对体内的重要分子,特别是对一些疾病的产生、发展有重要作用的分子及传导途径进行成像,以便对疾病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传统的分子影像技术包括 MRI、SPECT/PET、光学成像等.超声分子影像学是应用超声影像学方法,通过靶向超声造影剂与体内特异性配体结合,观察靶组织在组织、细胞及亚细胞水平的成像,以此达到在体反映病变组织在分子基础上的变化[2,3].随着对超声造影剂尤其是纳米造影剂研究的深入,靶向超声造影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 穿膜肽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及钆喷替酸葡甲胺行MR分子显像的探讨

    作者:刘敏;郭佑民;杨军乐;郭晓娟;徐敏;段小艺

    目的选择穿膜肽的基本序列之一,构建目的多肽序列标记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及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探讨穿膜肽携带FITC及Gd-DTPA跨膜转运性能及MR分子显像的价值.方法在穿膜肽9聚精氨酸[arginine(9)]基础上,构建新目的多肽序列CPP13: LAGRRRRRRRRRK,固相合成多肽后标记FITC(记为CPP13-FITC)和Gd-DTPA(记为CPP13-DTPA-Gd);分别取CPP13-FITC和FITC 溶于无血清Dulbecco低必须培养液(DMEM)培养基中,待HEPG2细胞及鼠骨髓干细胞爬片上生长至80%~90%汇合时,取2只30 mm2皿,弃去培养皿中培养液,一皿中加入CPP13-FITC/DMEM溶液,另一皿中加入FITC/DMEM溶液,37℃ CO2孵箱中抚育10、30、60 min时依次取出1片, 磷酸平衡盐溶液(PBS)冲洗爬片后置于倒置荧光显微镜上观察细胞内出现荧光素分布的时间和部位.CPP13-DTPA-Gd作用肝癌细胞株HEPG2后,MRI研究CPP13-DTPA-Gd在细胞内转运性能及MRI的特点,将CPP13-DTPA-Gd 溶于无血清DMEM培养基中,浓度为3 mg/ml.待HEPG2细胞在100 mm2培养皿中长至80%~90%汇合时,取3只皿分别加入CPP13-DTPA-Gd的DMEM溶液、 DTPA-Gd/DMEM溶液和 DMEM溶液,孵育30 min 后弃去培养液,以0.1 M PBS反复冲洗,胰酶消化,加入2 ml 1%琼脂糖/PBS溶液混匀,装入2 ml离心管中,将3管固定于装有150 ml 1%琼脂糖/PBS溶液的微量加样枪头盒中,待凝固后测定MR信号.结果固相合成多肽成功,测定分子量为1792.78,与理论值接近.纯度达到95%以上;标记荧光素后,倒置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摄取显示10 min时肝癌细胞株HEPG2和鼠骨髓干细胞胞质与细胞核内均出现荧光分布;CPP13标记的Gd-DTPA,作用细胞30 min后MRI显示CPP13-DTPA-Gd作用HEPG2细胞组呈短T1、短T2信号.3层面内3组细胞感兴趣区T1信号强度(Ii)与琼脂糖T1信号强度(Io)的比值及统计学分析如下:(1)号管3层面内Ii1/Io(为CPP-DTPA-Gd作用cell组管内信号值与管外烧杯内琼脂糖背景信号值的比值)分别为:2.84、2.60、2.48;(2)号管3层面内Ii2/Io(为Gd-DTPA作用cell组管内信号值与管外烧杯内琼脂糖背景信号值的比值)分别为1.15、1.11、1.12;(3)号管3层面内Ii3/Io(为空白cell对照组管内信号值与管外烧杯内琼脂糖背景信号值的比值)分别为1.13、1.11、1.11.两两组间F检验:(1)与(2):F(1,2)=201.88(P<0.001);(1)与(3):F(1,3)=206.37(P<0.001);(2)与(3): F(2,3)=0.529(P=0.507).说明T1WI信号强度与Gd-DTPA作用组及与单纯细胞组信号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EPG2细胞不摄取Gd- DTPA,30 min时信号强度与单纯细胞组信号强度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穿膜肽基本序列基础上成功地重新构建的多肽能够携带荧光素和MR对比剂,并有效地跨膜转运进入细胞,为MR分子显像提供了1种新的重要手段.

  • 保障我国心血管影像学技术规范化健康发展

    作者:赵世华

    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大大地推动了医学影像学的发展,目前以CT和MRI为代表的无创性新技术彻底改变了过去以X线平片和心血管造影为主体的普通心血管放射学的诊断模式,显著提高了心血管的诊疗水平[1-2].从简单的投影到二维截面图像,进而到三维图像;从结构到功能,从解剖到组织和分子显像,人们仿佛置身在真正的“透视”时代.

  • 原位脑胶质瘤99Tcm-Galacto-RGD2microSPECT/CT靶向显像研究

    作者:崔璨;王峰;邵国强;罗良生;王自正

    目的 合成99Tcm-半乳糖化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多肽(99Tcm-HYNIC-Galacto-RGD2-tricine-TPPTS,99Tcm-Galacto-RGD2),探讨其用于原位胶质瘤靶向显像的价值.方法 一步法制备99Tcm-Galacto-RGD2,考察其体内外稳定性及体内生物学分布;构建荷人原位脑胶质瘤(U87MG)动物模型,99Tcm-Galacto-RGD2尾静脉注射后行microSPECT/CT显像,勾画肿瘤感兴趣区,定量肿瘤的放射性摄取,病理学检查肿瘤整合素αvβ3表达水平,与放射性摄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99Tcm-Galacto-RGD2放射化学纯度为(97.7±0.8)%,体内外稳定性好,能与脑胶质瘤细胞特异性结合,IC50为(18±3)nmoL/L.裸鼠尾静脉注射后血液清除快,脑组织放射性摄取少.静脉注射60 min后,肿瘤放射性摄取明显高于30 min(t =7.13,P<0.05),lh肿瘤/脑组织放射性摄取比为13.92±3.43.microSPECT-CT显像阻断2 min后,肿瘤放射性摄取显著低于非阻断组(t=11.36,P<0.05);基于microSPECT-CT显像勾画肿瘤感兴趣区获得的肿瘤体积与肿瘤参考体积具有较好的一致性(95%CI=-11.94% ~ 11.92%).肿瘤99Tcm-Galacto-RGD2摄取与整合素αvβ3表达水平呈线性相关(R2 =0.896).结论 99Tcm-Galacto-RGD2易于合成,理化性质好,microSPECT-CT融合显像可用于脑胶质瘤病灶的感兴趣区勾画和评价肿瘤组织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水平.

  • 固体靶PET核素碘-124的制备、质控及甲状腺分子显像

    作者:朱华;王风;郭晓轶;李立强;段东斑;刘志博;杨志

    目的:建立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有效生产高放射性活度碘-124(124I)的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制备和使用124I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24Te(p,n)124I的质子核反应进行124I的制备,首先通过压片装置将靶材料124TeO,压制在圆形铂金靶上,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轰击靶片6~10h,然后采用放置12h的方法除去核不良反应可能产生的杂核素,后采用碘升华-放射化学分离的方法收集得到124I溶液.静脉注射740 kBq的124I生理盐水溶液至小鼠体内,观察124I的正常生理分布,利用micro-PET/CT可见其在甲状腺有明显富集.结果:通过压片装置能够有效实现200 mg的124TeO2在铂金靶片的压制.固体靶上124 Te镀层平滑、均匀、致密,无明显凹坑和裂纹.采用医用回旋加速器以12.0 MeV能量,20.0 μA质子束,轰击获得370~1 110 MBq的124I,经放射化学分离纯化后可获得370~740 MBq的高放射性活度124I,定容于45 000 Bq/μL的0.01mol/L氢氧化钠中,核纯度大于80.0%.经过尾部静脉注射124I生理盐水溶液到小鼠体内后,micro-PET/CT成像发现小鼠体内甲状腺部位具有明显的放射性信号浓聚,另在胃部也有富集,并观察到其从膀胱代谢,该代谢行为符合碘元素在生物体内的代谢规律.结论:通过压片装置成功地进行了124I固体靶片的制备,并利用医用回旋加速器已成功进行了124I的生产,通过碘升华纯化装置,获得370~ 740 MBq高放射性活度的124I,并实现了模型动物甲状腺的micro-PET/CT分子显像.124I的生产为我国科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一种新的核素奠定了基础.

  • 淋巴瘤放射性核素分子诊疗的研究进展

    作者:康磊;王荣福

    恶性淋巴瘤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的恶性肿瘤之一.分子诊疗技术对淋巴瘤特异摄取或者特异结合的分子探针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通过放射性核素释放出合适能量的γ或β射线而达到分子水平的显像与治疗效果.本文分别介绍了放射性核素67Ga在淋巴瘤SPECT诊断的应用、 18F-FDG在PET或PET/CT的应用及其他新兴研发的淋巴瘤分子显像剂,并对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抗CD20单克隆抗体的淋巴瘤放射免疫分子治疗进行相关介绍,后对淋巴瘤分子显像和治疗所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讨论和展望.

  • 多巴胺系统相关疾病的分子核医学系列研究

    作者:林岩松;刘兴党;陈正平;徐群渊;李方

    多巴胺递质系统是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系统,在运动及精神等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知帕金森病的发病、治疗及预后等与多巴胺系统密切相关,晚近的研究发现药物依赖成瘾及衰老和痴呆的发病也与多巴胺系统有关,这些病理及病理生理特征为使用分子核医学手段如多巴胺系统分子显像对帕金森病进行早期诊断及帕金森病、药物依赖等机制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探讨这些多巴胺系统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早期诊断、评价治疗疗效和预后是医学的重大课题.

  • 心血管疾病的分子显像研究进展

    作者:于曼丽;秦永文

    分子显像以感知活体中特异性分子靶点、基本生物过程和某种细胞类型为目标.作为以生物、化学和影像学为基础的综合性学科,分子显像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和药物研制,在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对该项技术的基本构成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作简要综述.

  • 当代PET显像技术的特点、优点及其应用

    作者:于巍;张煜

    1 引言PET是当前核医学高水平的标志,PET技术是目前唯一的用解剖形态方式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的技术.基于它可显示生物物质相应生物活动的空间分布、数量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故称之为生化显像或分子显像.PET已能将人类视、听等活动在脑皮质定位,它首先“打开一个揭示大脑奥秘的窗口”,它是目前用以诊断和指导治疗肿瘤、心脏病和神经系统疾病之优手段.PET集核物理、放射化学、医学影像新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之大成,被公认为是当代医学高科技之冠.

  • 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分子显像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琦;戴东(综述);徐文贵(审校)

    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抑制剂是肺癌治疗中应用广泛的靶向药物,而其疗效的预测主要依靠有创的基因检测方法或粗略的临床估计。PET受体显像是集配体结合高特异性和放射性探测高敏感性于一体的显像技术。目前,以EGFR受体为靶点的PET显像研究正处于药物研发阶段,研究表明此种显像技术有助于建立肺癌靶向治疗疗效的无创性影像学检测,为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 小动物PET及其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作者:邱飞婵

    通过对正电子核素标记的示踪分子参与活体的生理生化过程进行PET,能够从分子水平反映活体的生理生化变化.PET作为目前核医学诊断和研究先进的分子显像方法,已从临床应用推广到了小动物科学实验.近几年来,随着新的探测技术的不断涌现,专门用于小动物显像的PET扫描仪的各项性能日臻完善,它正逐渐成为现代生物医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工具.小动物PET将在药物寻找和开发、疾病研究、基因显像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动物PET研究进展

    作者:柳卫

    分子医学研究需要在活体实验动物上观察分子水平的生物学过程,因而正电子发射体层(PET)显像作为目前成熟的分子显像方法,正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动物实验。新开发的实验动物专用PET扫描仪的各项性能也逐步趋于完善。该技术将在疾病研究、新药开发、基因治疗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 核医学的发展前景和挑战--参加第52届美国核医学年会后的思考和体会

    作者:陈绍亮;李蓓蕾;李彪;李林法;罗全勇;石洪成;吴翼伟;章斌;赵晋华;左传涛

    第52届美国核医学年会于2005年6月18日至6月22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我们在这里共同讨论了①核医学靠什么增加与临床学科之间的协作和在世界范围内发展壮大;②分子显像的迅速发展;③药物设计和开发的重要性;④新仪器推动核医学的发展;⑤正日益受到重视的核医学经济价值等问题.

63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