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窦阻塞综合征6例影像学表现

    作者:俞顺;方主亭;包强;苏家威;杜瑞宾

    肝窦阻塞综合征(SOS)是由于肝窦内皮细胞损害导致肝窦流出道阻塞所引起的肝内窦性门静脉高压征,中央静脉等肝内小静脉内皮细胞也可同时受累。SOS 较少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误诊、误治。SOS 的影像诊断目前主要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 动态增强扫描,二者各有优缺点。超声具有很好的软组织分辨力,易于发现门静脉高压征象,对肝脏实质回声异常、肝静脉及静脉壁改变的敏感性高于CT 平扫和延迟期表现,对于亚急性期或慢性期SOS 患者诊断优于CT ;而CT 三期扫描能提供急性期和部分亚急性期 SOS 的肝脏异常灌注特点,尤其对病变较轻的亚急性患者更有诊断价值[1]。然而,超声和CT 动态增强扫描对判断肝静脉或下腔静脉肝段狭窄是否为病理性的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研究回顾性分析SOS 的超声、CT、MRI 及血管造影检查资料,探讨SOS 的影像学表现,以提高对SOS 的认识。

  • 左肾静脉解剖变异的多层螺旋CT研究

    作者:刘小琨;杨红兵;陆华萍;付志刚;吕剑龙;赵小虎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对左肾静脉解剖变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300例行MSCT腹部增强扫描患者的资料,观察动脉晚期和静脉期图像上左肾静脉的结构,后处理重建技术主要采用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总结左肾静脉解剖变异情况并分类讨论.结果 MSCT动脉晚期和静脉期图像上均完整显示左肾静脉主干,并发现左肾静脉解剖变异16例,其中主动脉后型左肾静脉畸形2例,环主动脉型左肾静脉3例,左肾静脉汇合过晚7例,双侧下腔静脉2例,左肾静脉异常回流2例.结论 MSCT图像结合三维重组技术能够清晰地显示左肾静脉的解剖变异,对指导肾脏病变的术前评估及肾静脉相关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多层螺旋CT对成人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诊断及疗效评价

    作者:程小杰;简继华;程若勤;刘群;姚庆东;陆涤宇

    目的:分析腹型过敏性紫癜(AAP)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探讨MSCT检查在AAP疗效评价中的作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AAP患者的临床和CT检查资料,治疗前均行腹部CT平扫及薄层重建,8例行胃镜检查;治疗后10例行CT平扫复查,4例行胃镜复查。比较治疗前后临床表现和CT征象的差异。结果治疗前13例CT平扫中,2例一段肠管受累,10例多节段肠管受累,1例无阳性发现;8例累及十二指肠、空回肠,5例累及胃;受累肠管壁环形增厚,密度减低,肠腔均匀性狭窄,轮廓模糊不清,呈“双环”征;10例肠管周围见少量渗出,3例腹腔少量积液。CT平扫误诊为急性胰腺炎2例,急性胆囊炎、肠梗阻、腹膜炎各1例。13例患者中,治愈5例,有效8例。患者治疗后四肢皮疹、腹痛、大便潜血、白细胞升高、呕吐、黑便、尿潜血症状较治疗前均得到改善(χ2=5.59~18.33,P<0.05、P<0.01);10例CT复查多节段肠管水肿、肠管周围渗出改变均显著改善(χ2=10.00、9.52,P<0.01),腹腔积液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4, P>0.05)。结论 AAP的CT表现无特异性,皮疹出现前MSCT诊断困难,结合多节段肠管水肿、渗出等基本CT征象和临床表现有利于本病的诊断,MSCT检查可以有效评价AAP的治疗效果。

  •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瘤的CT和MRI表现

    作者:赵秀丽;胡儒华;王平怀;陈志晔

    目的 肝脏血管周上皮样细胞(PEComa)为少见,容易误诊,本研究探讨肝脏PEComa的CT与MRI表现.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肝脏PEComa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13例行肝脏CT平扫及双期增强扫描,11例行肝脏MR平扫及多期多时相扫描,其中2例同时行肝脏CT和MR检查.结果 单发型19例,大小2.3~11.5 cn,呈圆形或类圆形;多发型3例,大小0.5~23.3 cm,呈巨大不规则形肿块伴多发圆形或类圆形子灶.肿瘤平扫密度/信号大部分均匀,CT平扫为稍低密度,MR平扫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DWI呈相对均匀明显高信号.病灶内部可含成熟脂肪(脂肪变性)或坏死囊变、出血而呈混杂密度/信号.增强扫描所有病灶均血供丰富,动脉期中度至明显强化,以病变中心或周边见增粗纡曲血管影为特征表现,门静脉期呈等信号或趋于等信号,延迟期呈低信号.结论 肝脏PEComa的CT、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当发现肝脏肿瘤大部分密度/信号相对均匀,含或不含成熟脂肪(脂肪变性),增强扫描中心或边缘见粗大纡曲强化血管时,结合临床可提示性诊断.

  • CT评价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及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病理学分期的关系

    作者:胡菊林;戴小平;周建波;李金明;梁青;肖影群;邓秋华;田克凰

    目的:探讨肝门区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学分期的相关性。资料与方法对经病理穿刺活检证实的肝纤维化S1期(17例)、S2期(13例)、S3期(15例)、S4期(21例)和中晚期肝硬化(22例)患者及20例对照组患者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在CT增强图像上测量各组门静脉右支前间隙宽度,将所测结果与病理学分期进行相关性分析。建立ROC曲线用于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判断S≥4即早期肝硬化的评价。结果门静脉右支前间隙从S3期开始至肝硬化期逐渐增宽,其中S4期门静脉右支前间隙增宽与对照组、S1~S3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肝硬化期组与其他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等级分析显示门静脉右支前间隙变化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704, P<0.01)。ROC曲线显示CT测量门静脉右支前间隙判断S≥4的曲线下面积为0.897,佳诊断宽度为≥10 mm,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1%和71.4%。结论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与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学分期具有良好的相关性,通过CT测量门静脉右支前间隙改变有助于肝纤维化、肝硬化程度的判断,尤其是对早期肝硬化的诊断。

  •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的多层螺旋CT特征

    作者:刘焱;蒋黎;张林川;李辉

    目的 探讨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EG)的多层螺旋CT (MS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2例经胃肠镜及病理活检证实的EG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按照临床分型、病变的浸润部位及深度等总结其MSCT特征.结果 12例EG中黏膜型7例,其中胃部受累5例,CT所见胃壁增厚、水肿,黏膜下假息肉状结节影;肠道受累2例,空肠“羽毛状”黏膜皱襞增粗呈锯齿状改变.肌型少见,回盲部1例,肠壁增厚、僵硬伴肠腔狭窄,似肿块样改变.浆膜型l例,浆膜面毛糙,直小血管增粗,肠周纤维脂肪增粗并见少量腹水.混合型3例,多段肠道呈单型或多型浸润,跳跃式发展,肠道壁分层、多环状强化,提示黏膜和黏膜下层病变与浆膜层病变共存.结论 EG的每型均有其特征性MSCT表现,结合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可为临床诊断本病提供客观的影像诊断学和分型依据,临床可以依据EG的分型、累及范围采取合理的治疗方式,对随访评估有重要意义.

  • 64排螺旋CT在大肠腺瘤分型及癌变中的诊断价值

    作者:潘冬梅;范国华;张维;李洋

    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的大肠腺瘤的CT表现,探讨64排螺旋CT在大肠腺瘤分型及癌变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结直肠腺瘤患者的CT表现,包括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与邻近结构的关系及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的强化程度,比较不同病理类型及分级的腺瘤增强扫描动脉期、静脉期、延迟期的CT差值(△CT值)。结果68例中,绒毛状腺瘤16例,绒毛管状腺瘤42例,管状腺瘤10例。绒毛状腺瘤及绒毛管状腺瘤表现为宽基底、绒毛状,动脉期呈脑回状或树叶状强化,表面可见一层低密度黏液覆盖;管状腺瘤表现为窄基底、结节状,均匀强化。绒毛状腺瘤与管状腺瘤各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动脉期=2.56,P<0.05;t静脉期=3.22,P<0.05;t延迟期=2.48,P<0.05),绒毛状腺瘤与绒毛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与管状腺瘤各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癌变组病灶沿肠壁匍匐性生长、周围有肠系膜血管集群或淋巴结增大。无异型增生组与癌变组各期△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动脉期=2.49,P<0.05;t静脉期=2.69,P<0.05;t延迟期=2.75,P<0.05),无异型增生组与异型增生组、异型增生组与癌变组各期△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CT值以50 HU为标准鉴别非癌变与癌变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6.92%、70.91%。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大肠腺瘤及其癌变的CT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病灶的大小、形态、增强△CT值及病灶邻近情况对术前明确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多层螺旋CT小密度投影联合曲面重组胆道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应用价值

    作者:梁萍;方华盛;陈更瑞;邓琳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MSCT)的左前斜冠位小密度投影(MinIP)联合曲面重组(CPR)胆道成像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及分型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21例拟诊为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胆管左前斜冠位MinIP+CPR,对肝门部周围结构和胆管壁的显示效果及定性、分型符合率进行评价.结果 18例显示肝门区不规则形或类圆形软组织密度肿块,多呈缓慢延迟强化;3例仅表现为胆管壁不规则增厚,偏心性狭窄或闭塞,肝内胆管呈梗阻性扩张.21例中,3例肝左叶萎缩,4例邻近肝实质受侵犯,形成软组织肿块,6例合并胆道系统结石.对照手术病理结果,MSCT胆道成像定性符合率为100.0%,分型符合率为95.2%,准确率高于常规轴位图像.结论 MSCT左前斜冠位MinIP+CPR胆道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及分型具有重要价值.

  • 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作者:郭建国;徐卫平;陈新龙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与病理的相关性,为外科手术及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信息.资料与方法 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回顾性分析1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的CT征象,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中,阑尾增粗直径>6 mm (96.25%)、阑尾积液(60.63%)、阑尾及周围肠壁增厚水肿(80.63%)、阑尾周围炎及邻近筋膜增厚(73.75%)、阑尾腔内粪石(46.25%)有一定的特异性.阑尾的解剖位置变异较大,以回肠前位(30.63%)、盆位(26.25%)、盲肠后位(21.25%)多见.160例患者阑尾均发生病理改变,24例穿孔CT分级为3~5级.结论 急性阑尾炎的CT分级可以预测外科术后病理结果,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

  • 基于影像组学方法术前预测结直肠癌淋巴血管侵犯

    作者:梁翠珊;黄燕琪;何兰;黄晓媚;程梓轩;刘再毅

    目的 淋巴血管侵犯(LVI)是影响结直肠癌预后的危险因素,治疗前评价淋巴血管状态有重要价值.本研究拟基于影像组学方法术前预测结直肠癌 LVI.资料与方法 从回顾性收集的结直肠癌术前 CT 图像中提取影像组学特征,并构建影像组学标签.评估影像组学标签的预测效能,并对其预测效能进行内部验证.联合具有独立预测效能的临床因素与影像组学标签,建立联合预测因子,并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 由58个影像组学特征构成的影像组学标签与LVI状态有关(P<0.0001).构建的影像组学标签显示了较好的辨别能力[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19,95% CI 0.715~0.723]及分类能力(敏感度为0.726,特异度为0.628),内部验证(C-index为0.720).包含影像组学标签及癌胚抗原的联合预测因子进一步提高了影像组学标签的预测能力(C-index为0.751,敏感度为0.788,特异度为0.667).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影像组学标签可于术前个体化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LVI状态.联合临床危险因素后的联合预测因子进一步提高了预测效能.

  •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作者:李晶英;冯元春;赵殿江;刘剑羽;宋伟;吴猛

    目的 探讨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和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收集6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Gardner综合征患者的腹部CT资料,回顾性分析其肿瘤发病部位、数量、大小、形态、边界、密度、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及增强扫描特征,并探讨CT征象在Gardner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结果 6例Gardner综合征患者中,5例表现为腹部实性肿块,1例表现为囊实性肿块;2例位于肠系膜,3例位于肠系膜、腹膜后间隙,1例肠系膜、腹壁及腹膜后间隙均可见肿块,5例CT定位正确;1例呈椭圆形,边缘光滑,边界清晰;所有病灶体积均较大,大者约12.8 cm× 15.0 cm× 17.7 cm;所有病灶密度不均匀,3例中心可见较大范围囊变坏死,未见明显出血及钙化;所有病灶均不同程度地推压周围组织器官移位、变形,2例侵犯十二指肠.CT增强扫描4例呈轻度渐进性强化,2例未见明显强化.结论 Gardner综合征的诊断依靠临床和病理检查,CT可准确定位腹腔内或腹壁硬纤维瘤.明确肿瘤的特征、范围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可更加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病情,并指导治疗.

  • 胃间质瘤与原发性胃淋巴瘤的CT征象及鉴别诊断

    作者:刘涛;杨存保;李景雷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GST)与原发性胃淋巴瘤(PGL)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资料与方法纳入经病理证实的26例GST患者和21例PGL患者,观察CT图像所示病变部位、数目、范围、与邻近胃壁的关系、密度、强化特征、黏膜及浆膜情况、胃周淋巴结及其他器官侵犯。结果26例GST患者均为单发局限性肿块,位于胃底17例,胃体部9例,与邻近胃壁界限清;21例PGL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弥漫胃壁增厚,与邻近胃壁界限不清或相延续。CT平扫示GST为均匀等或稍低密度,或不均匀等低混杂密度,实性部分平均CT值为(32±11)Hu;PGL呈均匀等密度,平均CT值为(52±9)Hu,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37, P<0.05)。增强扫描示GST呈均匀、不均匀明显延迟强化,而PGL呈轻度均匀延迟强化,门静脉期GST与PGL强化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5, P<0.05)。26例GST患者病变处浆膜层光滑清晰,无一例见胃周淋巴结肿大;PGL病变处浆膜层模糊2例,19例浆膜层光滑清晰;6例PGL见胃周淋巴结肿大。结论 GST病变局限、CT呈不均匀低密度并不均匀明显强化;PGL病变相对弥漫、CT呈均匀等密度并轻度均匀强化,有助于两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与MRI表现

    作者:孙祎繁;陈自谦;吴应行;王述文

    目的 探讨肾嗜酸细胞腺瘤的CT和MRI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及病理资料,其中8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检查,观察肿瘤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以及有无钙化、坏死与囊变、星状瘢痕、平扫及增强扫描各期强化情况、肾周组织侵犯及淋巴结转移.结果 13例病灶均为单发,7例位于左肾,6例位于右肾;病灶大径(4.4±1.7) cm.CT平扫3例病灶呈等密度;皮髓质期8例病灶明显强化,其中6例强化低于肾皮质,2例强化稍高于肾皮质;实质期4例强化下降并低于肾髓质,4例持续强化但在排泄期密度开始下降.5例MRI平扫T1WI病灶呈等、低信号,T2WI病灶呈混杂稍高信号,DWI呈混杂高信号;三维容积式内插值法屏气检查序列动态增强扫描特点与CT相似.8例见星芒状瘢痕,8例见完整包膜,1例见钙化.13例低分子量角蛋白(+),10例CD10(+),5例钙黏附蛋白-E(+),3例上皮膜抗原(+),5例细胞角蛋白-7(+).结论 肾嗜酸细胞腺瘤的影像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位于肾皮质区,边界清楚,大部分肿瘤为富血供,CT平扫病灶呈等密度,MR1平扫病灶呈等信号,强化具有一定的特征,囊变或坏死少见,中央出现星状瘢痕,对诊断具有较大帮助.

  • 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鉴别肝脏实性局灶性病变

    作者:黄燕琪;马泽兰;何兰;梁翠珊;梁长虹;刘再毅

    目的 CT是鉴别肝脏实性局灶性病灶的常用检查方法,但其对不典型病灶的鉴别诊断仍有较大的经验依赖性,而纹理分析可以提供客观、定量的图像描述特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在肝脏实性局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58例经病理证实或临床确诊的肝脏局灶性病变患者的CT图像,其中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 34例,血管瘤(HEM) 60例,肝细胞肝癌(HCC) 60例,肝内胆管细胞癌(ICC) 44例,转移瘤(MET) 60例.所有患者均行腹部CT平扫与三期增强扫描.以MaZda软件生成CT图像的纹理特征并进行特征筛选,进行各组病灶的判别.结果 258例患者中,基于增强CT图像的纹理分析对于肝脏实性局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错判率(4.26%~37.80%)低于基于平扫图像的纹理分析(9.57%~39.02%).对于良恶性病变的鉴别,门静脉期图像纹理分析错判率低(13.57%);对于FNH与HEM的鉴别,动脉期及门静脉期图像纹理分析效果相当(错判率为4.26%);对于恶性肿瘤间的鉴别纹理分析错判率相对较高,若于恶性肿瘤间两两鉴别则错判率可降低(错判率低为HCC与MET,约11.67%).结论 基于CT图像的纹理分析可以作为肝脏实性局灶性病灶鉴别诊断的辅助手段,尤其是FNH与HEM、良性病灶与恶性病灶、恶性病灶间的两两鉴别;其中基于三期增强扫描的纹理分析较基于平扫图像者效果更优.

  • 多层螺旋CT诊断成人肠套叠的价值

    作者:龙腾河;罗焕江;崔慧勤;覃程

    目的:成人肠套叠较少见,且临床症状不典型,较易误诊,本研究旨在探讨成人肠套叠的多层螺旋CT(MSCT)征象,以提高该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为成人肠套叠的60例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观察肠套叠套头部病变、套鞘部肠管、折返部肠管、套入部肠管及卷入的肠系膜脂肪、血管等的CT表现。结果直接征象:套叠头部区肿块的靶征60例,其中单靶征44例、双靶征16例,外形呈肾形征39例、不规则状肿块21例;体部出现双肠管征22例;尾部出现彗星尾征15例,不同方向的“山”字征25例。间接征象:60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套叠区域肠壁增厚,肠腔内见肠系膜脂肪及血管影45例。伴有肿块旁肠系膜及腹膜后有淋巴结肿大12例,腹水5例,转移瘤7例,其中肝脏转移4例,骨盆成骨性转移2例,多脏器转移1例。合并肾结石1例、输尿管结石3例。结论成人肠套叠具有特征性CT表现,尾部呈现不同方向的“山”字征为特征之一,CT检查对成人肠套叠的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指导作用。

  • 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肾嫌色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瘤的价值

    作者:孔晓静;王海屹;叶慧义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肾嫌色细胞癌与肾嗜酸细胞瘤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4例肾嫌色细胞癌与17例肾嗜酸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比较两种病变增强扫描后皮髓质期、实质期CT值变化的百分比(简称病灶强化百分比),以及肿瘤病灶相对于肾皮质的强化指数。结果肾嫌色细胞癌CT动态增强扫描后皮髓质期、实质期病灶强化百分比分别为(132.8±39.8)%、(99.2±32.5)%,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分别为0.31±0.11、0.30±0.12;肾嗜酸细胞瘤皮髓质期、实质期病灶强化百分比分别为(234.1±129.1)%、(195.4±87.1)%,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分别为0.66±0.33、0.68±0.28。两种肿瘤病灶强化百分比及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质期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阈值为0.44时,鉴别两种肿瘤的敏感度为82.4%,特异度为91.7%,Youden指数为0.74。结论 CT动态增强扫描,特别是实质期肿瘤-肾皮质强化指数有助于肾嫌色细胞癌与嗜酸细胞瘤的鉴别诊断。

  • 多层螺旋CT弥漫性肠系膜混浊征的诊断价值

    作者:符熙;靳仓正;姚吕祥;李春芳;谭婉嫦

    目的 探讨不同性质病变所致弥漫性肠系膜混浊征(NMM)的多层螺旋CT (MSCT)诊断价值,提高疾病的诊断水平.资料与方法 80例经手术病理或随访证实的非创伤、代谢类疾病患者,CT均表现为NMM,其中门脉高压症(PH)25例,非结核性腹膜炎20例,结核性腹膜炎(TBP) 15例,癌性腹膜炎(CP) 20例.观察不同性质病变所致NMM的特点.结果 80例患者中,PH易出现单纯NMM,肠系膜呈缆绳样增厚,可有少量小结节影(Ⅰ级NMM),急性胰腺炎易伴有肾前筋膜增厚;TBP易导致高密度(>20 Hu)肠系膜混浊征;CP易表现为NMM合并腹膜后间隙混浊,结节样增厚的网膜相互融合,形成网膜饼征(Ⅲ级NMM)、壁腹膜肿块和腹腔肿块.21例出现Ⅰ级NMM的PH患者中,18例(85.71%)以肠系膜根部混浊明显.2例PH出现肠壁增厚均发生于升结肠.CP出现壁腹膜肿块的11例患者中,位于右下腹部7例(63.64%),腹膜前壁2例(18.18%),周围壁腹膜2例(18.18%);CP出现腹腔肿块的9例患者中,位于右下腹部5例(55.56%),前下腹部2例(22.22%),多发于腹腔内2例(22.22%).结论 NMM可见不同病因所致肠系膜改变,结合CT其他征象和临床病史有助于明确病因诊断.

  • 急性白血病继发肝脾念珠菌病的CT表现

    作者:姚金晓;周亚兰;魏旭东;马海龙;杨如玉

    肝脾念珠菌病(hepatosplenic candidosis,HSC)指真菌侵及肝、脾、肾等深部组织并造成组织损害.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因肿瘤性疾病本身、放化疗、黏膜屏障的破坏及广谱抗生素应用导致菌群失调等诸多因素,HSC的发生率明显升高,是AL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1].然而,HSC症状不典型,早期诊断较为困难,且抗真菌治疗疗程长,经济代价大.如何早期诊断HSC、准确评估其治疗效果及决定停止抗真菌治疗的时机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河南省肿瘤医院及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1例AL合并HSC患者的诊疗过程,探讨增强CT扫描在AL合并HSC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深度学习像素闪耀算法改善中低体重指数者腹部70 kVp动脉期图像质量

    作者:吕悦;刘爱连;刘静红;刘义军;方鑫;潘聚东

    目的 探讨深度学习像素闪耀(PS)算法在提高中低体重指数(BMI)者70 kVp腹部CT血管成像(CTA)动脉期实质器官图像质量的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4月因腹部肿瘤或血管性疾病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全腹CTA扫描、BMI<22 kg/m2的患者62例,包括低管电压组(70 kVp,A组)42例、常规管电压组(120 kVp,B组)20例,A组经PS处理后的图像为C组(42例).测量各组肝脏CT值、竖脊肌CT值及标准差(SD),并计算肝脏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记录辐射剂量,并对各组图像右肾动脉进行主观质量评分.结果 A、B、C组间肝脏CT值、竖脊肌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竖脊肌SD值、肝CNR、肝SNR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C组较A组CNR提高了133.07%(1.69/1.27),SNR提高了137.74%(10.00/7.26).3组右肾动脉的重建图像评分中位数均为5.00(1.0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81,P>0.05).A组和B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分别为(2.05±0.12)mGy、(7.36±0.89)mGy,有效剂量分别为(1.53±0.12)mSv、(5.51±0.72)mSv,A组的CT容积剂量指数和有效剂量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BMI<22 kg/m2患者,采用低管电压扫描并PS处理后图像,在不影响实质器官CT值并保证血管成像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实质器官的图像质量,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 肠系膜Castleman病的多模式影像联合应用表现

    作者:陈顺军;程兵;韩星敏;牛广君

    目的 探讨肠系膜Castleman病(CD)的多层螺旋CT及18F-FDG PET/CT融合显像的特征,评价多模式影像联合应用在肠系膜CD中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确诊为肠系膜CD的患者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扫描及8F-FDG PET/CT融合显像表现.结果 6例为单发病灶,5例周围可见卫星灶,病灶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大长径(6.11±1.45) cm;其中有3例见斑片状低密度区;3例见点状或分支状钙化;1例边界不清,10例边界均清晰;所有病灶强化程度与腹主动脉相近;9例病灶边缘或周边可见增粗、纡曲的血管影.11例病灶18F-FDG代谢不同程度增加,SUVmax为3.1~5.7,平均(4.16±0.86).结论 多模式影像学联合应用对肠系膜CD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3070 条记录 13/154 页 « 12...10111213141516...15315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