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特制组合式人工半骨盆治疗骨盆恶性骨肿瘤

    作者:徐中和;王建炜;张光明

    目的探讨半骨盆切除特制组合式人工半骨盆假体(包括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盆恶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从1991年4月至2001年4月采用半骨盆切除特制组合式人工半骨盆假体(包括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骨盆恶性骨肿瘤9例.其中软骨肉瘤3例,尤文肉瘤2例,成骨肉瘤2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多发性骨髓瘤1例.外科分期ⅡB期8例,ⅠB期1例.半骨盆假体通过三维测量设计为患者特制.结果随访12~92个月,平均43.3个月.4例死于恶性肿瘤扩散,5例存活.骨盆肿瘤切除术后功能评定优2例,良1例,可1例.3例无并发症,6例发生并发症.9例患者共行24次手术,包括首次手术平均2.67次/人.结论半骨盆切除特制假体置换术后功能评定结果尚满意,但并发症较多,适用于低度恶性骨盆肿瘤的治疗.

  • 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

    作者:焦宁;姜海;薛金山;鹿军

    目的探讨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的疗效.方法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12例骨巨细胞瘤.6例股骨干粗隆部病变中4例行特制加长柄双极头假体,2例行特制全髋关节置换;2例股骨远端髁部、4例胫骨近端髁部行特制人工膝关节置换.结果治疗后随访1年以上,10例患者关节功能良好.无1例复发.结论特制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近关节部位骨巨细胞瘤能减少复发,使患者早期下地,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 假体 骨巨细胞瘤
  • 下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假体置换的软组织重建

    作者:刘立成;孙成良;路小勇;高聿同

    目的研究下肢恶性骨肿瘤切除、人工假体置换后软组织重建的方法和效果.方法为32例接受瘤段切除、人工假体置换保肢手术的下肢恶性骨肿瘤患者施行各种形式的软组织重建手术.其中病变位于近侧股骨、远侧股骨、近侧胫骨者分别为6例、19例和7例;骨肉瘤28例,软骨肉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根据病变所在不同部位施行不同形式的软组织重建.结果32例平均随访36.2个月(22-40个月).3例局部复发,4例死亡.参照Enneking评分标准,28例关节功能优良.结论正确的软组织重建手术,保证了关节功能,减少了肿瘤局部复发和切口并发症.软组织重建手术在下肢恶性骨肿瘤切除、假体置换后具有重要意义.

  • 肿瘤型假体置换术后再手术的原因与策略

    作者:于秀淳;刘晓平;付志厚;宋若先;周银

    目的分析肿瘤型假体置换术后再手术的原因,探讨再手术的策略.方法复习10年间再手术的21例患者.男13例,女8例.再手术时平均年龄37.3岁.再手术时间2周~20年.再手术的原因:肿瘤复发8例,假体松动5例,切口不愈合4例,关节脱位3例,假体断裂1例.行截肢术和肿瘤假体返修术各6例,肿瘤扩大切除术3例,病灶清除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术4例,切开复位术和关节旷置术各1例.结果18例获得平均3年4个月的随访,死亡4例,余14例无异常.再手术后保留肢体功能满意率为84.6%,肢体功能优良率为53.9%.结论肿瘤假体置换术后.再手术应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在不违犯保肢手术的原则下,仍然可行保留肢体的手术,并可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 骨肿瘤 假体
  • 半肩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肱骨上段肿瘤

    作者:李世德;张向敏;卓祥龙;肖增明;黄成彬;陈前芬

    目的探讨非限制性人工半肩关节置换在治疗肱骨上段肿瘤或肿瘤样病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8例患者均为单侧病损,均使用定制的非限制性人工肱骨头假体置换,柄用骨水泥肱骨残端髓腔内固定.患者平均年龄42岁,术后平均随访3.2年(0.5至5.8年).结果术后肩关节疼痛缓解率为88.9%,主动活动度增加,按国际保肢学会(ISOLS)的评估标准进行评分,其中优6例,良8例,可2例,差2例,优良率为77.8%.术后出现假体松动2例.结论非限制性半肩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肱骨上段肿瘤有良好效果,是肱骨上段肿瘤切除后保全肢体、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一种疗效可靠的手术方法.

  • 保留肱骨内、外髁的全肱骨假体置换术(附2例报告)

    作者:李国艳;徐万鹏

    目的介绍一种肱骨干肿瘤全肱骨假体置换术后保留肘关节功能的新方法.方法设计保留肱骨内、外髁的肱骨假体,在切除能保留肱骨远端5~7cm内肱骨瘤段,安装假体.结果观察术后0.5~1年,患者近期效果好,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切除完整肿瘤无复发.结论通过改用保留肱骨内、外骨髁假体置换,保留了患肢肘关节的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肱骨 假体 置换 肿瘤
  • 股骨中心型软骨肉瘤根切定制全股骨假体置换保肢术随访七年一例报告

    作者:冯德宏;王凌;丁育健;郭宇

    全股骨置换治疗股骨恶性肿瘤国内报道不多,国外Friesecke 等 [1]曾报道全股骨假体植入手术 100 例,其中用于股骨恶性肿瘤切除后置换仅 4 例,且均为转移性肿瘤.笔者于 2011 年 6 月收治 1 例股骨中心型高分化软骨肉瘤,随访 7 年无临床复发和转移征象,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股骨 软骨肉瘤 假体
  • 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并发症及其处理(五)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转子区问题

    作者:邓磊;刘沂

    全髋关节置换(THR)手术时采用转子截骨有助于显露髋关节,但是存在不愈合及截骨块移位的风险.临床统计显示,初次全髋置换手术发生转子骨折者1.9%,翻修术为1.8%.转子骨折和截骨对THR术后的结果可能产生负面影响,特别是初次行THR术后.一旦骨折或截骨后不愈合,患者常常出现跛行.不愈合的处理十分困难,需要进行假体翻修术和固定.

  • 人工假体置换重建膝关节周围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

    作者:肖德明;张世权;刘安庆;李伟;尚宏喜;卢文浩;谭纪锋;黄晓阳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假体置换治疗膝关节周围原发性骨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肿瘤型人工假体置换治疗16例膝关节周围原发恶性与侵袭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其中骨肉瘤11例,骨巨细胞瘤3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2例.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6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83个月,平均35.5个月.局部复发3例,假体松动1例,无假体断裂.假体3年生存率87.5%,5年生存率83.2%.术后6~12个月后MSTS功能评分为16.0~28.0分,平均24.0分.结论 对膝关节周围原发恶性与侵袭性骨肿瘤切除后骨缺损采用肿瘤型人工假体重建是有效的保肢方法.

  • 第十六届国际保肢大会(ISOLS)会议纪要

    作者:邓志平;丁易;牛晓辉

    会议概况第十六届国际保肢大会(ISOLS)于2011年9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此次盛会是骨肿瘤界高水平的学术会议,设立了骨肉瘤、假体进展、儿童保肢、生物重建、脊柱骨盆肿瘤、良性侵袭性肿瘤、软组织肉瘤、导航技术应用等专题,来自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位骨与软组织肿瘤医师参加了此次大会.与会代表就不同的专题进行学术演讲,涵盖了骨与软组织肿瘤治疗的各个领域.下面对本次大会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回顾.

  • 骶骨整块切除骨盆环重建治疗骶骨骨巨细胞瘤的疗效观察

    作者:蒋欣;韦竑宇;Yuichiro Morishita;Hymanson Henry;Jeffrey C.Wang

    目的:探讨骶骨整块切除及骨盆环重建治疗骶骨骨巨细胞瘤的方法与疗效.方法:2003年1月~2006年1月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Santa Monica骨科医院脊柱外科中心收治骶骨骨巨细胞瘤患者8例,男5例,女3例,手术时年龄30~72岁,平均46岁.术前腰骶部CT扫描和MRI检查证实肿瘤均累及S1,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术中结扎髂内动脉、髂腰动脉和骶正中动脉,显微镜下将肿瘤组织连同整块骶骨完整切除,用骨盆环假体重建腰骶髂关节稳定性.术后采用Toronto Extremity Salvage Score (TESS)评分系统对患者的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术中失血量800~2500ml,平均1200ml,手术时间490~720min,平均600min.病理学诊断:骨巨细胞瘤ⅡB期5例,Ⅲ期3例.术后卧床6~14d,平均10d,无1例患者术后并发切口感染.出院时患者均能不借助拐杖行走,恢复了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所有患者随访28~64个月,平均43个月,TESS评分由术前平均56.38分提高到73.25分.1例患者(Ⅲ期)术后18个月发生肺转移,接受肺叶切除,同时行放疗,随访至40个月时仍然存活;其余7例患者至末次随访时均存活,没有发现局部复发.结论:骶骨肿瘤累及S1时可行骶骨全切以提高肿瘤切除的彻底性,改善预后;采用骨盆环假体重建稳定性术后可早期活动.

  • 关于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讨论

    作者:

    [编者按] 人工椎间盘置换目前是一种尚不完全成熟的新技术,其假体虽历经10年三代改型更新,仍不能说已尽善尽美,基于脊柱特定的解剖与功能要求,使人工腰椎间盘置换不能完全等同人工关节置换,国内专家对目前开展此项技术尚存在不少争议.根据国内学术会议上有关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报道及本刊收到的关于这个主题的来稿,我们邀请了全国数位在椎间盘疾患的诊治方面有所专长的知名专家,发表了他们对目前开展腰椎间盘置换的见解及看法,我们并组织和邀请了京津地区编委及老、中、青30余位专家进行了专题座谈讨论.现将专家论点及"专题座谈纪要"刊登于下.我们认为,对该课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有助于对该项技术的全面认识,也有助于正确引导新技术的健康发展.

  • 鼻中隔软骨联合耳软骨雕塑鼻在隆鼻术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杨明

    目的:探究应用假体隆鼻同时应用鼻中隔软骨联合耳软骨雕塑鼻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两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平均每组60人,对照组单纯的假体隆鼻,试验组假体隆鼻同时应用鼻中隔软骨联合耳软骨雕塑鼻尖,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鼻子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效果优良率(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优良率(45.00%),试验组的鼻延长长度(9.00±3.00)mm、鼻尖突出度增加(5.00±1.50)mm明显高于对照组的鼻延长长度(7.00±2.00)mm、鼻尖突出度增加(3.00±1.00) mm,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假体隆鼻同时应用鼻中隔软骨联合耳软骨中,患者对鼻尖形状、突出度等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扩张后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术的围术期护理探讨

    作者:许虹;王清;林静

    目的:针对乳腺癌患者,讨论实施扩张后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术治疗,其围术期护理干预的内容,为日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抽签的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于临床,均接受扩张后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术治疗。针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针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患者满意36例,一般13例,不满意1例,满意度为98.0%;对照组患者满意30例,一般9例,不满意11例,满意度为78.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明显。结论乳腺癌患者是临床上的常见病患,通过实施扩张后假体置入乳房再造术治疗,能够帮助患者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在外部效果上值得肯定,满足了女性患者的心理需求。通过实施围术期护理后,能够帮助患者更好的完成康复,减少并发症,保持护患和谐,对患者的积极作用较大,建议在日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应用。

  • 假体植入隆胸术的临床护理

    作者:翁羽

    了解假体植入隆胸术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接受假体植入隆胸术治疗的患者进行随机抽样,选取7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临床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4.59%)明显高于对照组(67.57%),且护理满意度(91.89%)显著优于对照组(72.97%),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行假体植入隆胸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有助于保证手术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保证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假体 隆胸术 护理
  • 鼻翼软骨穹窿缝合后的假体隆鼻术

    作者:刘正茂;袁希;何雯;曹川

    目的 探讨鼻翼软骨穹窿缝合后假体隆鼻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操作要点.方法 对103例求美者采用鼻翼软骨穹窿缝合后的假体隆鼻术,总结手术经验,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此隆鼻术中,将两侧鼻翼软骨穹窿拉拢缝合后再置入鼻假体,鼻尖更自然,双侧鼻孔呈椭圆形,防止术后鼻假体向内下移动,避免"鹦鹉鼻"畸形.术后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率较高.结论 鼻翼软骨穹窿缝合后假体隆鼻术组织损伤小,手术操作简单,术后恢复快,无明显瘢痕,疗效肯定.

  • 口内纵型“川”字切口假体隆颏术

    作者:殷佳鹏;廖立新;吴旭红;潘实;孙明亮

    目的:探求一种口内纵型“川”字切口使假体置入方便、位置准确及较少并发症的隆颏手术新入路。方法根据颏部解剖特点,采用口内双侧粘膜纵型切口及正中观察切口,假体从两侧切口置入后其上方正中的V型标记正对观察切口。结果19例患者,切口均I期愈合,随访6-12个月,效果满意。结论采用经口内纵型"川"字切口进行隆颏矫正Mccarthy I型轻度小颏畸形,定位准确、假体不易移位、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金属骨小梁杯在髋臼翻修中的应用及随访

    作者:徐卫东;袁恒锋;陈康尧;吴岳嵩

    目的 探讨设计新颖的组配式骨小梁金属杯在髋臼翻修中的早期效果.方法 自2006年4月至2007年2月期间对24例髋臼假体翻修患者使用了骨小梁金属杯,共计25髋,女13例,男11例,平均年龄73.5岁.每个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1、2、3年,作X线拍片影像学随访,以及进行Harris 髋关节(HHS)评分和(UCLA)活动评分.所有患者随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完整.结果 术后随访30~40个月(平均36个月).Harris评分由翻修前的5~57分(平均33.6分)提高到术后的69~95分(平均92.4分)( t=3.943,P<0.01),UCLA 评分由翻修前的2~5分(平均3.7)提高到术后的7~9分(平均8.6分)( t=3.910 ,P<0.01).影像学随访未见假体移位、下沉等不稳和松动迹象,骨小梁金属杯周围骨质向内长入.结论 对于全髋置换手术(THA)中,初次用骨水泥固定的髋臼杯失败的患者,若无骨缺损,翻修时使用骨小梁金属杯可以获得良好的早期效果.

  • 一种新型间隔器技术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二期翻修中的应用

    作者:忻慰;陈宜;赵辉;符培亮;吴宇黎;吴海山

    目的 探讨一种新型间隔器制作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假体周围感染治疗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 本研究纳入2009年7月至2012年1月间收入院的6例TKA术后慢性深部感染患者,采用二期翻修手术治疗第一阶段彻底清创后使用消毒后的股骨假体、新内衬和抗生素骨水泥作为关节间隔器,确认感染控制后行第二阶段膝关节翻修手术.术后观察感染控制情况和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共5例患者按计划接受新型间隔器的二期翻修术.平均随访时间(24.4±10.5)个月(8~37个月);术前、间隔器安置后、二期翻修后平均HSS评分分别为(40±5.3)分(32~46分),(47±2.6)分(43~50分),(65.4±2.3)分(62~68分).术前、间隔器安置后、二期翻修后平均关节活动度分别为(75°±3.5°)(70°~80°),(94°±4.2°)(90°~100°),(106°±4.2°)(100°~110°).总体感染消除率为83.3%.结论 消毒后假体和抗生素骨水泥组成的间隔器在治疗TKA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上有优良的临床前景.

  • 髋臼骨折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失败后的晚期全髋关节置换术

    作者:孙俊英;郝跃峰;杨沛彦;杨玉生;朱伟;孙荣彬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失败后采用晚期全髋关节置换术(LTHA) 治疗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共 16例 16髋 ,其中男 9例,女 7例.年龄 26~ 71岁(平均 45岁).首次骨折治疗 : 非手术 6例 (非手术组), 切开复位内固定 10例(手术组).LTHA术前诊断 : 创伤性关节炎(PA) 6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NFH) 5例,PA合并股骨头脱位 5例.伤后至 LTHA的时间为 4个月~ 20年.假体选择与固定 : 采用陶瓷 -陶瓷假体 9例(陶瓷组),金属 -聚乙烯臼假体 7例(金属 -聚乙烯组).全部假体均采用生物学固定.结果 无感染、脱位以及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 X线片示臼杯覆盖固定以及股骨柄假体初始固定均优良.随访 2年~ 10年(平均 6年) 后,优 12例,良 2例,尚可 2例(因原合并坐骨神经伤未恢复),至今无 1例假体翻修或需要翻修治疗.结论 ① LTHA是髋臼骨折经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失败后的有效治疗方法;②髋臼骨折经手术治疗失败后的 LTHA, 由于广泛瘢痕、异位骨化、以及内固定阻挡等原因,手术难度显著大于经非手术治疗失败者;③采用非骨水泥固定以及采用界面耐磨损材料假体是改善 LTHA远期疗效的关键.

801 条记录 5/41 页 « 12345678...404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