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夫西地酸钠联合利福平对表皮葡萄球菌体外培养生物膜的作用

    作者:黄良库;徐涛;唐进;彭李华;陈世荣

    背景:表皮葡萄球菌是材料植入后感染的主要病原体,致病机制是在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膜,生物膜形成后,单一用药抑制其细菌生长的效果较差.目的:建立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体外模型,观察夫西地酸钠联合利福平对表皮葡萄球菌体外培养生物膜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生物膜,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低抑菌浓度,将低于低抑菌浓度的夫西地酸钠和利福平单独或联合使用作用于表皮葡萄球菌早期与成熟期生物膜,观察其对表皮葡萄球菌早期和成熟生物膜的影响.结果与结论:夫西地酸钠和利福平均可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对早期及成熟期生物膜内细菌有杀菌效应,二者联合应用后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P < 0.05).提示夫西地酸钠联合利福平可明显抑制抑制表皮葡萄球菌的黏附和生物膜的形成,对早期及成熟期表皮葡萄球菌-生物膜有破坏作用,具有明显杀菌活性,是治疗细菌生物被膜相关感染的良好选择.

  • 季铵盐壳聚糖三维支架复合GNDF载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样细胞分化

    作者:黄成;杨建东;冯新民;李广峰;李艺楠;肖海祥;孙钰

    背景:壳聚糖类水凝胶因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及对药物的缓释作用,作为支架材料近年来在组织损伤修复领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目的:探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季铵盐壳聚糖温敏凝胶支架上生长、向神经样细胞定向分化的可行性,为治疗神经系统损伤寻找理想的组织工程材料。
      方法:季铵盐壳聚糖与β-甘油磷酸钠复合制成温敏凝胶,扫描电镜观察凝胶的三维结构,MTT法评价凝胶浸提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活力的影响;将牛血清白蛋白加载于凝胶支架,紫外光谱吸收法分析凝胶支架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缓释效果。接种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于凝胶支架,扫描电镜观察在支架缓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用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分化情况,免疫荧光技术检测神经元烯醇化酶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季铵盐化壳聚糖与甘油磷酸钠复合所得凝胶支架,其多孔性特点明显,有温敏特性,对蛋白的缓释效果良好,承载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后,对其增殖无明显不利影响。在凝胶支架缓释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作用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现神经样细胞形态,表达神经元特异性标记物神经元烯醇化酶。说明季铵盐壳聚糖温敏凝胶对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缓释效果良好,其凝胶支架具有多孔径、良好生物相容性特点,可承载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长和向神经元定向分化。

  •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温敏水凝胶支架的制备

    作者:李艺楠;李广峰;冯新民;黄成;肖海祥;杨建东

    背景: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制备的支架对细胞迁移和神经轴突再生有重要作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组织相容性好,易使干细胞在其表面附着生长,在神经组织工程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的:制备适宜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的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甘油磷酸钠温敏性水凝胶细胞支架,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支架中的生长情况。
      方法:将壳聚糖进行季铵盐化改性处理,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谱检测确定其生成。实验以壳聚糖与壳聚糖季铵盐配比为8∶1成功制备出较为稳定的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甘油磷酸钠温敏性温敏水凝胶细胞支架,观察成胶情况,并进行生物安全性检测。
      结果与结论:实验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图谱上发现了季铵基基团的特征峰。细胞毒性实验显示,水凝胶浸提液干预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毒性。急性全身毒性实验显示,浸提液对大鼠体质量增加无明显影响,支架生物安全性较好。扫描电镜观察显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细胞支架中能正常的生长和增殖。结果证实,实验成功制备了壳聚糖/壳聚糖季铵盐/甘油磷酸钠温敏性水凝胶细胞支架,适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长和增殖。

  • 控释神经营养因子与细胞移植减少损伤脊髓的胶质瘢痕

    作者:刘晓刚;邓宇斌;蔡辉;张新鹏;马郁琳;魏可心

    背景:前期研究发现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联合移植可有效促进猕猴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和感觉功能的恢复。
      目的:观察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抑制猴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形成的作用是否优于单纯细胞移植。
      方法:取12只恒河猴,采用改良Al en氏法制作急性重度脊髓损伤模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实验组以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修复,对照组以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神经元样细胞移植修复,空白对照组以磷酸盐缓冲液修复。修复后5个月,取出脊髓组织制成石蜡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胶质瘢痕的形态特征、构成特点及瘢痕中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检测胶质瘢痕面积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的平均吸光度值。
      结果与结论:脊髓损伤部位胶质瘢痕由混合性增生的星形胶质细胞和组织细胞构成。空白对照组脊髓胶质瘢痕累及范围广,星形胶质细胞增生显著,神经丝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阴性,胶质瘢痕面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平均吸光度值高于实验组与对照组(P<0.05);实验组、对照组脊髓胶质瘢痕累及范围较局限,神经丝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有少量神经纤维通过瘢痕区,并且实验组胶质瘢痕面积、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平均吸光度值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控释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源性神经元样细胞移植可更强抑制脊髓损伤后胶质瘢痕的形成。

  • 生物可降解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评价

    作者:李曼;朱全红;李敏婷;王文娜;戴娇娇;殷勇冠

    背景:交联剂是支撑分子印迹聚合物骨架的主要单元,分子印迹聚合物是否生物友好与交联剂的性能密不可分,但目前常用交联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还不明确。
      目的:制备新型生物可降解分子印迹聚合物,分析其吸附性能和可降解性能。
      方法:以丙烯酰化的聚ε-己内酯为交联剂,以丙烯酸为功能单体,采用紫外光引发聚合法制备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等温吸附、Scatchard分析和动力学曲线研究其吸附能力,在模拟人体生理环境体系中进行体外降解实验。
      结果与结论:等温吸附曲线表明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和非分子印迹聚合物对模板分子茶碱均有吸附能力,但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吸附量显著高于非分子印迹聚合物。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对茶碱的载药量为1.54%,包封率为12.48%,茶碱分子印迹聚合物和聚ε-己内酯二醇在观察时间内的体外降解率分别为6.60%和1.33%。制备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不仅对目标分子有特异的吸附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可在模拟人体环境中进行降解。

  • 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法测定辅助生殖培养液中果糖及葡萄糖的含量

    作者:孙雪;黄元礼;柯林楠

    背景:目前国内外辅助生殖培养液的质量技术标准中对成分含量的指标以及检测方法未进行明确要求,亟待建立相关的质量标准弥补这一空缺,从而对辅助生殖培养液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目的:建立辅助生殖培养液中果糖及葡萄糖含量的评价方法,为其质量技术标准提供制定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Rezex RCM-Monosaccharide Ca2+(8%)色谱柱(300.0 mm×7.8 mm),流动相为超纯水,流速:0.6 mL/min,柱温80℃,示差折光检测器。结果与结论:葡萄糖峰与果糖峰的分离度为3.2。葡萄糖浓度和果糖质量浓度分别在30.1-502 mg/L(r=0.9998)和102-408 mg/L(r=0.9998)内,线性关系良好,重复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17%和0.40%,稳定性实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2%和0.73%。葡萄糖组和果糖组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22%和1.38%。方法学验证符合要求。供试品1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分别为96.7 mg/L和208.5 mg/L,供试品2的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分别为99.6 mg/L和197.4 mg/L。文章填补了国内外辅助生殖培养液质量技术标准中关于组分含量的空缺,对辅助生殖培养液的质量控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 模拟体液浸泡法评价柠檬酸钙的生物学特性

    作者:丁秀明;彭磊;文峰;谭昭伟;牟忠林

    背景:柠檬酸钙本身的溶解性能优于磷酸钙、硫酸钙等其他钙生物材料,并且合成的柠檬酸钙致密性良好,在降解过程中可高效平稳释放钙离子,所以更适合用于骨折缺损的填充,为骨折愈合初期提供所需要的钙离子。
      目的:将天然生物矿化牡蛎壳和柠檬酸反应生成生物型柠檬酸钙生物材料,以期望在骨折愈合修复方面得到良好的应用。
      方法:通过球磨机粉碎天然生物矿化的牡蛎壳,再经研磨制备成适合粒径的牡蛎壳粉,与柠檬酸反应得到生物型柠檬酸钙,再经研磨,过筛,得到适宜大小的柠檬酸钙颗粒。应用X射线和FT-IR光谱研究材料的结构和组分,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材料的表面形态,模拟体液实验评价其生物特性。
      结果与结论:牡蛎壳粉末与饱和柠檬酸发生化学反应,转化生成了柠檬酸钙材料,并且晶体结构排列有序,形态紧密,晶体之间结合紧凑,具有一定的力学性能,这种结构也有利于延长材料的降解时间,平稳释放钙离子。柠檬酸钙在降解吸收过程中并未明显改变体液的pH值,整个pH值波动于7.20-7.46之间,对人体细胞的刺激性小。随着柠檬酸钙材料的逐渐降解,溶液中Ca2+浓度逐渐增大,且释放相对平缓,终达到适宜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所需的胞外钙浓度,逐步稳定在7 mmol/L左右。表明以天然牡蛎壳为原料制备的柠檬酸钙具有优良的生物特性,作为人工骨材料具有天然的优越性。

  • 细胞共培养技术促进类前微血管结构发生

    作者:王纪文;李向东;魏国峰

    背景:三维(3D)组织化培养模型的体外构建是现代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工程技术的重要核心。如何实现所培养模型的微血管化以改善培养体系内部的营养传递并终提高细胞的活性是组织工程研究领域所亟待解决的关键。
      目的:尝试探索在3D体系内采用细胞共培养技术促进类前微血管结构发生的可行性。
      方法:以蚕丝蛋白为多孔材料支架,将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进行体外共培养。通过DNA含量测定定量检测细胞的增殖;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图像分析表征细胞的生长形态学特征;实时定量RT-PCR方法对内皮细胞功能性标志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与结论:丝蛋白支架和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提供理想的3D生长微环境,利于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增殖。微环境还能够显著提高内皮细胞功能性标志基因CD31和vWF的表达水平,促进类前微血管结构的发生。提示共培养体系有利于内皮细胞在体外的进一步分化和自组织化,可能为微血管化组织工程研究提供一定的技术基础。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