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作者:闫秀萍;侯青顺;王慧;郭璐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的存在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6月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0例,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患者血清自身抗体,并根据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分为自身抗体阳性组(n=13)和自身抗体阴性组(n=47),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KP、GGT)及免疫球蛋白,并进行肝脏瞬时弹性硬度检测(Fibroscan).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自身抗体总检出率为21.7%.与自身抗体阴性组比较,自身抗体阳性组年龄增大(P<0.05),GLB、IgG、Fibroscan值显著升高(JP<0.05),ALB降低(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存在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自身抗体的产生,其与患者的年龄、肝脏损伤及肝纤维化程度有关.

  • 恩替卡韦和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抗病毒效果

    作者:申恩华;王茉莉;王立红;李欣杉;袁艺萌;陈鹏;袁静;张晶芬;付广双

    目的 比较恩替卡韦(ETV)、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及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抗病毒效果.方法 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吉林省一汽总医院接受ETV或TDF抗病毒治疗的80例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或肝硬化患者,其中接受TDF治疗者38例(TDF组),接受ETV治疗者42例(ETV组).监测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36、48周的实验室指标:肝肾功能、血钙、血磷、肌酸激酶、HBV DNA水平、肝炎标志物,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第24周时,ETV组患者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明显低于TDF组(P<0.05);治疗第36、48周时,两组HBsA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36、48周时,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24、36周时,ETV组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TDF组(P<0.05).治疗第48周时,两组的HBV DNA水平、HBeAg阳性患者中的HBV DNA水平低于检测值下限比例,乙型肝炎e抗原(HBeAg)阴转率、HBeAg阴性患者与HBeAg阳性患者的ALT复常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DF组有2例患者出现血磷轻度下降,骨密度示轻度骨质疏松.结论 在第24周及36周时ETV抑制HBV DNA的能力明显优于TDF,第48周时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观察

    作者:尹胜平;葛善飞;蒋茵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恩替卡韦0.5 mg/d,疗程1年.观察两组患者肝功能、Child-Pugh评分、HBV DNA、肝纤维化指标(HA、LN、PⅢP、Ⅳ-C)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纤维化指标(HA、LN、PⅢP、Ⅳ-C)、肝功能及Child-Pugh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12周后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HBV DNA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P < 0.05).结论 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好,是一种有效、安全且理想的药物.

  • 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抗肝纤维化疗效观察

    作者:高峰

    目的:观察比较扶正化瘀胶囊单用和联合核昔(酸)类抗病毒药物两种方法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将6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单用组单独接受扶正化瘀胶囊治疗,联合组接受扶正化瘀胶囊治疗的同时联合核苷(酸)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两组在保肝基础治疗上无差异.结果:两组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单用组48周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改善不比24周显著(P>0.05),联合组48周比24周改善显著(P<0.05).结论:单纯使用抗纤维化药物疗效有限,同时针对病因联合抗病毒治疗,肝纤维化程度可以持续改善.

  • 血清HBsAg滴度反映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毒应答的临床价值

    作者:申恩华;杜娟;王立红;张晶芬;袁静;付广双

    目的 探讨血清HBsAg滴度的动态变化反映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毒学应答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4年10月在吉林大学第四医院接受ETV (0.5 mg/d)治疗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62例的临床资料,随访48周.治疗12周,按照患者是否发生病毒学应答分为病毒应答组和非病毒应答组,其中,病毒应答组40例,非病毒应答组22例.比较抗病毒治疗24、36、48周患者的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滴度、谷丙转氨酶(ALT)和HBV DNA的变化情况.ROC曲线预测患者的病毒学应答和确定佳临界值.结果 治疗24周时,病毒应答组患者血清HBsAg低于非病毒应答组(P<0.05);治疗36、48周,病毒应答组与非病毒应答组HBsA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36、48周,病毒应答组ALT与非病毒应答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36、48周,病毒应答组HBVDNA低于非病毒应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HBsAg为3.42 lg U/mL时(佳临界值),对应的约登(Youden)指数(0.631)大,可以作为预测48周病毒学应答的指标,其诊断敏感度为85.1%,特异度为78.1%.结论 HbsAg可以作为ETV治疗48周发生病毒学应答的判断指标.

  • 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肝肝硬化96例临床观察

    作者:张明侠;张睿;冯伟广

    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5年生存率达84%以上,而失代偿期5年生存率仅为14%[1].失代偿期肝硬化为肝病晚期,并发症多,预后极差.考虑乙肝病毒可能为其病情恶化的因素,加用抗病毒治疗可望取得疗效.

  • 探讨延伸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病情的影响

    作者:李俊秋;贾永芬

    目的:探讨延伸护理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及病情的影响。方法在医院2015年8月~2016年1月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中抽取96例作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抽签方式分组,对照组(n=48)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n=48)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延伸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以及遵医行为。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总胆红素水平是(16.75±3.15)μmol/L,低于对照组的(26.72±5.62)μmol/L(P<0.01);研究组平均遵医行为评分是(91.32±2.46)分,高于对照组的(65.48±6.87)分(P<0.01)。结论延伸护理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临床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肯定,可改善其遵医行为,对其病情有正面影响。

  •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对比研究

    作者:于保平

    目的研究比较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78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阿德福韦酯组(39例)和拉米夫定组(39例),拉米夫定组使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阿德福韦酯组使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阿德福韦酯组总有效率为94.87%(37/39),高于拉米夫定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拉米夫定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38%(6/39),高于阿德福韦酯组5.13%(2/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德福韦酯较拉米夫定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临床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肝功能,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于临床。

  • 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治疗价值分析

    作者:王双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0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研究组应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结果研究组ALT、AST、TBIL以及ALB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肝爽颗粒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

  • MRI和CT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志勇

    目的:探究MRI和CT扫描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患者诊断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患者采用MRI和CT检查诊断的临床资料,分析检出率。结果采用MRI平扫检出率为87.5%,采用CT平扫检出率为62.5%,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MRI增强扫描诊断检出率90%,采用CT增强扫描诊断检出率91.25%。结论 MRI能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继发小肝癌患者的准确率。

  • 膈下逐瘀汤联合拉米夫定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临床研究

    作者:常庆雄

    目的 对膈下逐瘀汤联合拉米夫定用于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的效果进行临床研究.方法 12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膈下逐瘀汤和拉米夫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则单独服用拉米夫定对化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血清学标志物阴转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及血清学标志物阴转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膈下逐瘀汤+拉米夫定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降低纤维化,临床应用方面价值很高,值得推广应用.

  • 应用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治疗肝硬化对肝功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吕世长;桑爱军

    目的 观察自体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细胞)治疗慢性HBV DNA阳性肝硬化患者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 CIK细胞在体外培养前后以及回输体内后检测CD3+、CD3+CD4+、CD;CD8+、CD3+、CD56+细胞以及mDC和pDC.治疗肝硬化患者,比较治疗前后病毒学指标及肝脏功能的变化.结果 培养结束以及回输体内后,CD3+细胞、CD3+CD8+细胞、CD3+、CD56+细胞细胞较培养前显著升高,mDC和pDC在回输后也明显增高,肝脏功能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治疗.结论 CIK细胞可明显提高免疫效应细胞数量,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应作用,毒副作用低.没有加重肝脏损伤,而对于肝功能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晓丽

    目的:分析和探讨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12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危险因素。结果性别、肝癌家族史、糖尿病、长期吸烟史、其他肿瘤家族史、抗病毒治疗以及HBV DNA水平都会影响乙肝肝硬化并发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其中,糖尿病、长期吸烟史、未予以抗病毒治疗以及HBV DNA阳性为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糖尿病、长期吸烟史、未予以抗病毒治疗以及HBV DNA阳性的乙肝肝硬化患者,在临床上应予以注意和预防,以防止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 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卢妙心;吴莹

    目的:探究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75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7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采用临床上常规用药恩替卡韦对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苦参素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体内的肝纤维化情况,并对记录结果进行统计学的处理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体内的肝纤维化程度都有大幅度下降,且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肝纤维化的水平明显要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苦参素联合恩替卡韦来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能有效缓解乙型肝炎肝硬化情况,降低患者体内肝纤维程度,临床疗效显著,应当引起广大医学卫生工作者的重视。

  • 替比夫定联合胸腺法新对乙肝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千钧;杨华;王贺;亓玉琴;孙风波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应用替比夫定联合胸腺法新治疗的疗效及对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86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单用替比夫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替比夫定联合胸腺法新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8周后,观察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改善显著。治疗48周后观察组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乙肝e抗原(HBeAg)、乙肝核心抗体(HBcAb)阴转情况(42、19、8例)均优于对照组(36、10、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比夫定联合胸腺法新在改善乙肝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及肝纤维化方面效果较佳,且抗病毒能力较强,改善患者预后,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 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肺部感染79例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华富;桂志红;商振球;刘五高;丁汀

    目的 通过分析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危险因素,为降低患者医院感染率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4年9月该院就诊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330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肺部感染率为23.9%;肺部感染表现以胸部X线示肺部炎症,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发热等为主;共检出病原菌92株,其中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真菌分别为59、30、3株,革兰阴性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为主;年龄>60岁、住院时间>14天、白蛋白含量<28g/L、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合并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脂血症)、肝功能Child-Pugh分级为C级是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病原菌较多,主要为革兰阴性菌,需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增加白蛋白水平,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降低医院感染率.

  • 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临床观察

    作者:邓志海;杨华玲

    目的 探讨阿德福韦酯在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6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所在科住院治疗的147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德福韦酯10 mg,1次/d,治疗1年以上.结果 治疗组在服用阿德福韦酯1年后,乙型肝炎DNA转阴率为87.1%,HBeAg转阴率为18.2%,肝功能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用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可减轻或阻止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及肝功能,从而延长患者存活时间.

  •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作者:张悠鉴;金志恒;王健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对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分析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择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12月收治的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12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观察组给予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1年后,比较两组肝脏纤维化、肝功能、炎性因子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5.759、10.558、14.751,P<0.01);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3.957、14.833、20.983,P<0.01);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10.933、12.394、8.360,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有助于阻止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纤维化进展,改善肝功能,可能与降低血清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等因素有关.

  • 核苷(酸)类似物多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例

    作者:杨松;郑金蒋;王琦;邪卉春;谢雯;成军

    1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61岁,为2009年4月北京地坛医院门诊就诊患者.门诊诊断为: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肝细胞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

  •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左氧氟沙星对52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肺部感染的疗效分析

    作者:周家杰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内网状内皮系统严重受损,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白细胞粘附趋化、吞噬功能等降低,免疫力出现大幅度的下降,常容易受到病原菌的感染,肺部感染是其常见的并发症。肺部感染可加重患者的肝脏损伤,促发肝衰竭的发生,诱发肝性脑病,提高患者的死亡率[1]。有调查研究显示,乙型肝炎肝硬化并发肺部感染患者,死亡率高达30%[2]。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并发肺部感染处理关键是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有效的抗生素,才能降低死亡率。

448 条记录 6/23 页 « 12345678...22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