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国内早期大肠癌内镜诊治现状

    作者:陈利斌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我国发病率呈逐年明显上升的趋势,由10年前占恶性肿瘤的第6位上升到目前的第4位[1].

  • 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附42例报告)

    作者:田忠成;刘金;余淑坤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 对42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治疗.结果 有效率为33.3%(14/42),其中初治者中12例有效,有效率为50%(12/24).化疗的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腹泻、神经毒性和手足综合征,均为轻、中度.结论 卡培他滨联合草酸铂是治疗晚期胃肠道恶性肿瘤可行、有效的方案,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易于接受和耐受.

  • 十二指肠鳞状细胞癌1例

    作者:白春颖;亚东;李明

    1 病例资料患者男性,50岁,因间断性上腹部疼痛3年,加重伴有黑便2个月就诊.患者于3年前因饮食不规律后出现间断性上腹部胀痛,偶有嗳气及反酸症状,服用制酸类药物可以缓解.2个月前,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柏油样黑便.体检:消瘦,皮肤黏膜及巩膜无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未见异常,腹软,肝脾肋下未及,右上腹压痛阳性.胸部正侧位片,全腹CT未见异常.

    关键词: 肠肿瘤 鳞状细胞癌
  • 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两种麻醉方法对比分析

    作者:崔刚

    目的 观察腰硬联合阻滞复合全麻在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探索此类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方法 设立行直肠癌根治术病人腰硬联合阻滞复合全麻组(Ⅰ组)和单纯全麻组(Ⅱ组),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分别于麻醉前(T1),气腹前5min(T2)、二氧化碳气腹后10min(T3)、放气后5min(T4)取静脉血测定血糖(Glu)和血浆皮质醇(Cor)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Ⅱ组在T3时MAP、HR、Glu和Cog均明显高于Ⅰ组(t=2.97~3.21,P<0.05),Ⅰ组和Ⅱ组在T3时的PETCO2均高于T1和T2(F=19.08~20.06,q=3.90~4.20,P<0.05).结论 腰硬联合阻滞复合全麻可有效抑制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应激反应,使生命体征更平稳,是腹腔镜直肠癌手术理想的麻醉方法.

  • 消化科门诊应用粪便潜血筛检大肠肿瘤的研究

    作者:杨莹韵;吴东;李景南;钱家鸣

    目的 探究粪便潜血检查对于大肠肿瘤的筛检意义.方法 纳入北京协和医院消化科门诊行粪便潜血和结肠镜检查并有病理学检查结果的512例患者,以结肠镜及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评价粪便潜血结果的诊断价值.结果 512例患者中,203例粪便潜血结果阳性,353例结肠镜检查正常,115例有各种息肉,病理检查结果示9例高度不典型增生、21例为大肠癌.粪便潜血检查对于大肠腺瘤性息肉检出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是42.8%、60.9%、1.09和0.93;对大肠癌及高度不典型增生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和阴性似然比分别是76.6%、62.5%、2.05和0.37.结论 在消化内科就诊的患者中,粪便潜血检查对于大肠癌有一定的诊断和筛查意义,有助于临床医生合理临床决策,但尚需前瞻性研究以建立更可靠的大肠癌筛查模型.

    关键词: 潜血 肠肿瘤 诊断
  • 依托社区医疗保健体系及信息化平台建立大肠肿瘤筛查体系

    作者:朱剑;白俊芳;武子涛;韩英

    为探索大肠肿瘤筛查新模式及长效机制,北京军区总医院与北京东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作,依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康管理网络平台,建立大肠肿瘤筛查系统数据库和具有提醒、网上互动功能的大肠肿瘤预警管理和随访系统,初步建立并运行了一套集宣教、筛查、随访为一体的全程化网络化社区大肠肿瘤筛查体系.

    关键词: 肠肿瘤 普查
  •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异常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

    作者:安娟;郭瑞芳;张亮;耿排力;吕有勇

    目的 明确早期生长反应因子1(EGRl)在胃癌、肝癌、大肠癌和食管癌中的表达水平变化,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在获得胃癌差异基因表达谱的基础上,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在胃癌组织和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及非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中验证EGR1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进一步利用RT-PCR和Western印迹分析比较EGR1在20株肿瘤细胞系(胃癌7株、肝癌5株、大肠癌5株及食管癌3株)中mRNA和蛋白水平表达的变化;采用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EGR1在179例癌组织及159例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生物学意义.结果 在非癌患者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GR1基因呈低水平或阴性表达,而在癌和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均有较高水平的表达,与胃癌基因表达谱信息一致.在多种肿瘤细胞系和癌组织中及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中均存在EGR1的高表达.在检测的4种人肿瘤组织和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中EGR1均主要表达于胞质,其中胃癌及癌旁分别为87%(49/56)和79%(43/54);肝癌及癌旁分别为83%(43/52)和79%(32/42);大肠癌和癌旁分别为78%(41/52)和63%(22/35);食管癌和癌旁分别为79%(15/19)和78%(14/18).EGR1在肿瘤组织和癌旁形态学正常组织均呈现高水平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GR1在癌和癌旁配对正常组织中以胞质为主高表达而在非癌患者正常组织以胞核为主低表达,EGR1可能与癌变早期的细胞异常增殖相关.

  • 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在人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袁东红;谢华红;王燕;孟存英;杨利萍;冯亦朝;宋久刚;邹学;吴开春;刘杰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lypican-3)在大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布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Glypican-3在200例大肠癌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的意义.结果 大肠癌中Glypican-3阳性率为66.0%(132/200),明显高于癌旁组织[24.0%(4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9).Glypican-3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15).结论 Glypican-3在人大肠癌中表达增加,与大肠癌的浸润、淋巴结转移相关.

  • 肠镜下黏膜平坦型病变的临床意义

    作者:陶珊;卢青;姜泊

    目的 应用放大内镜结合黏膜染色技术寻找平坦型病变,比较大肠黏膜隆起型病变与平坦型病变肿瘤情况.方法 16 457例患者通过放大结肠镜检查来寻找大肠隆起型与平坦型病变.记录患者年龄、性别等资料,对大肠隆起型和平坦型腺瘤性息肉的发生率、内镜下表现、病理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1)共检出腺瘤和癌变2218例,平坦型170例(7.67%).(2)隆起型肿瘤平均直径为(29±9)mm,平坦型肿瘤平均直径为(17±14)mm.(3)隆起型和平坦型肿瘤发生在左侧结肠分别为1630例(79.59%)和140例(82.35%).(4)隆起型和平坦型肿瘤性病变中发生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和混合状腺瘤的例数分别为1051例(51.34%)和95例(55.55%),87例(4.25%)和29例(19.96%),180例(8.79%)和30例(17.54%).(5)隆起型和平坦型腺瘤中轻度不典型增生,中度不典型增生,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早期癌变例数分别为638例(31.15%)和44例(25.88%),337例(16.46%)和34例(20.00%),45例(2.20%)和16例(9.41%).结论 重度不典型增生和早期癌变率的发现率平坦型病变明显高于隆起型病变.大肠黏膜腺瘤平坦型病变与隆起型病变相比,恶性程度更高.

    关键词: 肠肿瘤 放大内镜
  • 癌胚抗原启动子驱动双自杀基因对裸鼠大肠癌移植瘤的作用

    作者:黄正接;冯庆钊;尤俊;许林;罗维远;易文城;曾岳岳;罗琪

    目的 探讨癌胚抗原启动子(Cp)驱动的双自杀基因系统Cp-CDglyTK对裸鼠大肠癌移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 pcDNA3.1(-)Cp-CDglyTK质粒转染癌胚抗原阳性的SW480细胞和癌胚抗原阴性的HeLa细胞,反转录PCR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给予不同浓度的前体药物5氟胞嘧啶(5-FC)及更昔洛韦(GCV)处理,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评估杀伤效应和旁观者效应.96只裸鼠在右侧腋窝皮下移植SW480细胞,72只移植HeLa细胞,建立大肠癌移植瘤模型.前体药物治疗实验中,取SW480和HeLa移植瘤裸鼠各48只,各分4组(Ⅰ~Ⅳ,Ⅴ~Ⅷ组,n=12),分别瘤体注射磷酸盐缓冲液(PBS)、GCV联合5-FC,腹腔注射PBS、GCV联合5-FC.自杀基因联合前体药物治疗实验中,余下48只SW480移植瘤裸鼠分为Ⅸ~Ⅻ组(n=12),24只HeLa移植瘤裸鼠分为ⅩⅢ~ⅩⅣ组(n=12),均经瘤体注射脂质体Lipofectamine(R)和质粒Cp-CDglyTK,再由腹腔注射药物(Ⅸ组:PBS,Ⅹ组GCV,Ⅺ组:5-FC,Ⅻ组:GCV联合5-FC,Ⅻ组:PBS,ⅩⅣ组:GCV联合5-FC).记录肿瘤体积、终肿瘤重量和生存时间,比较分析各组裸鼠的治疗效果.结果 转染质粒的SW480细胞有CDglyTK基因的表达,GCV联合5-FC对转染质粒的SW480细胞的抑制率(59.87%±0.21%)明显高于HeLa细胞(9.90%±0.09%,P<0.01),GCV与5-FC联合用药对转染质粒的SW480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和旁观者效应大于单一使用GCV或5-FC(均P<0.05).Ⅱ、Ⅳ、Ⅵ、Ⅷ组分别与对照组Ⅰ、Ⅲ、Ⅴ、Ⅶ组比较,肿瘤体积、终瘤重和生存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Ⅻ组终肿瘤体积和终瘤重均小于Ⅸ组、Ⅹ组和Ⅺ组[(150.0±3.2)比(522.5±1.9)、(256.8±10.4)和(260.7±2.2)mm3,(54.1±10.4)比(682.0±12.0)、(251.8±15.1)和(271.6±17.7) mg,均P<0.05];Ⅻ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和生存时间大于Ⅹ组和Ⅺ组[92.1%比63.1%、60.2%,(25.7±0.8)比(21.8±0.5)、(18.0±0.9)d,均P<0.05].ⅩⅣ和ⅩⅢ组肿瘤体积、终瘤重和生存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ⅩⅣ组的肿瘤生长抑制率仅为0.9%.结论 Cp-CDglyTK在荷瘤裸鼠体内通过脂质体的介导,能靶向作用于癌胚抗原阳性的大肠癌细胞,并通过前体药物显著抑制裸鼠大肠癌移植瘤.

  • 甲基化干预对小鼠大肠癌生长及p16/CDKN2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方晓明;姜朝晖;姚宁;丁小文;彭佳萍;郑树

    目的 探讨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CdR)对小鼠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与细胞周期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p16/CDKN2 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40只雄性KM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1,2-二甲肼(DMH)诱癌组和甲基化干预组,每组20只.小鼠皮下注射DMH 25 mg/kg,每周1次,连续22周,以诱发小鼠大肠癌,甲基化干预组于12周开始皮下注射5-Aza-CdR.另选同来源雄性KM小鼠作为未诱癌对照组(阴性对照组)10只,于皮下按25mg/kg注射生理盐水,每周1次,连续22周."席卷法"收集肿瘤组织,HE染色观察肿瘤发生的数目、类型及浸润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情况;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肠癌组织抑癌基因p16/CDKN2 mRNA的表达.结果 (1)DMH诱癌组肿瘤数达(7.6±3.1)个/只,而甲基化干预组诱癌数为(3.4±1.8)个/只,且以重度异性增生为主,浸润癌的发生率明显低于DMH诱癌组(P<0.05).(2)DMH诱癌组19只小鼠中PCNA阳性表达16只,明显多于甲基化干预组(19只中11只阳性表达)及未诱癌对照组(0只,均P<0.05).(3)DMH诱癌组有明显p16/CDKN2 mRNA杂交信号(蓝紫色),主要位于胞质,但甲基化干预组染色显然较DMH诱癌组强,尤其以瘤灶部位明显.结论 早期5-Aza-CdR的干预能显著抑制小鼠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其抑制肿瘤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抑制因子p16/CDKN2的表达.

  • 肠梗阻病人的护理

    作者:迟永玲

    肠梗阻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顺利通过肠道.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展快、病情重,常需急症处理.1 临床资料1.1 病因(1)机械性肠梗阻:为常见的类型,是各种机械性原因导致的肠腔缩窄、肠内容物通过障碍.主要原因包括:肠腔堵塞,如结石、粪块、寄生虫、异物等;肠管受压,如肠扭转、腹腔肿瘤压迫、腹外疝、腹内疝等;肠壁病变,如肠肿瘤、肠套叠、先天性肠道闭锁等.

  • 墓头回总苷片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金秀;马培志;王怀璋

    以墓头回(异叶败酱)总苷片结合手术、化疗治疗50例大肠癌患者,1年、2年、3年的生存率为79%、61%、40%.该制剂能增强患者体力状况,改善临床症状,显著降低癌胚抗原(CEA)水平;能够提高T细胞免疫功能,增强体内NK杀伤细胞活性.

  • CD4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王立平;武铁峰;王春田

    CD44是一种细胞表面跨膜糖蛋白黏附分子,它不仅是淋巴细胞表面的一种归巢受体,而且其拼接变异体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1],CD44V6的表达在大肠癌中起到介导细胞间的黏附,参与信号传递,并在肿瘤的转移中有潜在的作用,与大肠癌的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2-5].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流动状态下大肠癌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大肠癌的进展和转移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大肠癌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李小亮;孙达春

    目的评价大肠癌患者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癌相关抗原(CA19-9、CA242)以及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68例大肠癌患者及30例健康人血清中CEA、CA 19-9、CA 242、TSGF的含量.结果 TSGF、CA19-9、CA242、CAE的含量在大肠癌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CEA+CA 19-9+CA 242+TSGF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均较单项检测高,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 CA 19-9和CA 242可用于大肠癌的辅助诊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而联合检测应是临床发展的方向,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及病情监测有重要价值.

  • 小肠平滑肌肿瘤18例临床分析

    作者:纪维义;张书宁

    小肠平滑肌肿瘤的发生率仅占胃肠道平滑肌肿瘤的1%~6%.小肠平滑肌肿瘤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和体征,因此难以早期诊断[1].搜集我院近6年来治疗的18例小肠平滑肌肿瘤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关键词: 肠肿瘤 外科手术
  • 生物可分解肠吻合环21例应用体会

    作者:干安建;张海平;张学莉;胡世杰;丁医峰;侯一民;袁琼琼;周旭根

    我院2002年8月-2003年4月,用美国外科生产的生物可分解肠吻合环(VALTRAC,以下简称肠吻合环),完成一种新型的肠吻合术式,用于临床21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1例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35~85岁,平均64.7岁.其中小肠肿瘤1例,升结肠癌6例,肝曲结肠癌3例,乙结肠癌11例.行小肠肠段切除术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9例,乙结肠切除术11例.1例行端侧吻合,其余均为端端吻合.平均住院15.6 d.

  • 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状况与肿瘤分期的关系

    作者:董晖;王朝杰

    目的:研究结直肠癌患者免疫状况及其与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和酶免法分析60例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比较各项指标与结直肠癌Dukes'分期的关系.结果:结直肠癌患者抑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D+8)、sIL-2R和VEGF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成熟T细胞总数(CD+3、辅助性诱导性T细胞/抑制性细胞毒性T细胞(CD+4/CD+8)及NK细胞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随着结直肠癌Dukes'分期的增高,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逐渐降低,sIL-2R逐渐增高.结论:结直肠癌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与肿瘤分期有关,其恶性程度越高,免疫功能越低,预后越差.

  • HIF-lα和STAT3分子表达与大肠癌淋巴转移的关系

    作者:朱凤池;戚峰;巩发才;季兵;刘彤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lα)、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在大肠癌淋巴转移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60例大肠癌组织及远癌切端大肠癌组织HIF-lα、STAT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C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情况,同时以抗podoplanin单克隆抗体标记大肠癌微淋巴管计数淋巴管密度(LVD),分析上述指标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大肠癌组织中HIF-lα、STAT3和vEGF-C分子的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远癌切端大肠癌组织(P<0.05),大肠癌组织中HIF-lα、STAT3与VEGF-C分子mRNA转录水平及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患者L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较远癌切端大肠组织有更为密集的淋巴系统,大肠癌组织中HIF-lα、STAT3、VEGF-C是调节大肠癌淋巴管形成的关键因子.

  • 原发小肠肿瘤35例临床分析

    作者:谢宝玖;陈剑秋

    原发小肠肿瘤发病率低,约占消化道肿瘤的2%[1].因临床症状和体征缺乏特异性,目前尚无理想的早期诊断方法,误诊率较高.我院1981年12月-2000年11月共收治此病患者35例,均经手术探查和术后病理证实为原发小肠肿瘤.笔者就此分析,以提高对原发性小肠肿瘤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关键词: 小肠 肠肿瘤 诊断
616 条记录 8/31 页 « 12...567891011...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