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81例治疗体会

    作者:王晓东

    大肠癌是引起低位急性肠梗阻常见的原因之一,目前处理意见仍不一致.现将我院1987~2004年收治的81例大肠癌并发急性肠梗阻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 老年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67例临床分析

    作者:孙宏

    老年人急性机械性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之一,我院1995年1月~2004年6月共收治67例.本文对其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治疗方法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如下.

  • 老年人急腹症32例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许平顺

    老年人急腹症是腹部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引起老年人急性腹痛的病因很多,而临床表现多不典型,鉴别诊断比较困难,文献报道误诊率可高达55.6%[1].我院1990~2004年收治老年人急腹症87例,误诊32例,误诊率为36.8%.现回顾性分析误诊原因.

  • 大肠癌68例漏误诊原因分析

    作者:黄树浩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消化道恶性肿瘤,因早期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临床易误诊.尽管近年有许多关于大肠癌误诊病例报道并提出警示,但误诊率至今仍然居高不下.我院1984~2004年共收治大肠癌224例,其中漏、误诊68例,误诊率30.4%.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 大肠癌10例误诊分析

    作者:王建文

    大肠癌是我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易误诊,近5年文献报道误诊率达32.8%~88.0%[1~3].我院1999~2004年共收治大肠癌28例,其中10例曾在外院和我院误诊,误诊率35.7%.现分析误诊原因如下.

  • 原发性小肠恶性淋巴瘤一例误诊分析

    作者:王延荣;余国行;苏立稳;陈洁;王元平

    原发于腹腔各器官的恶性淋巴瘤临床屡有报道,但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且无特异性,极易误诊误治.我科收治1例在门诊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后经外科剖腹探查方明确诊断为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现报告如下.

  • 腹部非胃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诊治(附七例临床分析)

    作者:万本海

    目的:探讨腹部非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FDGE)的病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0~2008年我院收治的7例因腹部非胃手术后出现FDGE 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原发疾病为肠癌3例,胆总管结石2例,右肾癌伴胰瘘转移及刀刺伤小肠系膜撕裂、小肠破裂各1例.术后均出现上腹部饱胀感、恶心、呕吐,均经X线钡餐、碘油造影检查明确诊断.7例均经保守治疗6~30天痊愈. 结论:非胃部术后胃肠神经反射改变可能是FDGE的主要原因,而精神因素、高龄、营养不良、水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则是诱因.胃肠道造影及胃镜检查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方法,采用保守治疗一般均可治愈.

  • 结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肝转移误诊一例并文献复习

    作者:高金平;朴瑛;韩涛;季发和;郑振东

    目的 探讨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 neoplasms,NENs)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为大肠癌的结肠NENs患者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患者为55岁男性,因便血、腹泻入院,外院经肠镜活检诊断为大肠癌.转我院后,全腹CT增强扫描示:乙状结肠上段占位性病变,考虑结肠癌,伴肝内多发转移、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转移.电子肠镜下活检示小圆细胞恶性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化)示:Syn、CK-P(+),CDX-2(部分+),EMA(少数+),Ki67及P53阳性率均为90%,CK8/18、CEA及C-erbB-2均(-).确诊为结肠NENs.给予顺铂联合依托泊苷化疗两周期,但病情进展迅速,确诊后4个月即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 肠道NENs少见且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诊断需依靠病理免疫组化;本病治疗效果较差,短期内病情可快速进展而致患者死亡.

  • 肠癌术后并发小肠瘘的护理

    作者:梁敏洁;陈丽娟;张洁文

    小肠瘘是一种异常通道,大多来源于自身或其他脏器恶性肿瘤,多见于结肠,可引起严重感染和营养不良,病死率高[1].小肠瘘不仅降低了患者的存活率、生存质量,且治疗复杂,周期漫长,费用昂贵,患者的心理、生理都备受打击.我科2007-2011年收治36例肠癌术后并发小肠瘘患者,均采取综合护理,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 老年患者肠癌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作者:林舜艳;戴载深;高巨;周罗晶;尹正录;徐少群

    目的 筛选老年患者肠癌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危险因素.方法 择期拟行肠癌切除术老年患者120例,年龄≥65岁,性别不限,ASA分级Ⅱ或Ⅲ级.根据患者术后第7天是否发生POCD,将其分为POCD组和非POCD组.记录患者年龄、体重、性别、受教育程度、肿瘤部位、TNM分期、合并疾病、术前中医证型、术前ld、术后l、3、7d的MMSE评分、麻醉时间、苏醒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出现低血压次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筛选POCD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后35例患者发生POCD,发生率为29.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肿瘤部位及术中出现低血压次数为老年患者肠癌切除术后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年龄、受教育程度、肿瘤部位和术中出现低血压次数是老年患者肠癌切除术后早期发生POCD的危险因素.

  • 混合氟比洛芬酯和布托啡诺时右美托咪定用于开腹肠肿瘤根治术后静脉镇痛的适宜剂量

    作者:刘婷;彭书崚;李玉希;李玉娟;杨涛

    目的 确定混合氟比洛芬酯和布托啡诺时右美托咪定用于开腹肠肿瘤根治术后静脉镇痛的适宜剂量.方法 择期开腹肠肿瘤根治术患者120例,性别不限,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20 ~ 60岁,体重45 ~ 80 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C组)和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组(DEX1组、DEX2组和DEX3组),每组30例.C组用氟比洛芬酯2 mg/kg和布托啡诺0.05 mg/kg静脉镇痛;DEX1组、DEX2组和DEX3组在术毕前30 min开始静脉输注右美托咪定0.3μg/kg,镇痛泵配方分别用右美托咪定1、2、3 μg/kg混合氟比洛芬酯2 mg/kg和布托啡诺0.05 mg/kg,用0.9%生理盐水配成100 ml,2 ml/h.术后静脉注射布托啡诺0.5 mg用于镇痛补救,采用咳嗽时VAS评分法评估术后疼痛程度,维持VAS评分<4分.记录术后48 h内镇痛补救情况,记录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嗜睡、心动过缓、低血压、镇静过度等的发生情况,记录镇痛满意度和术后住院时间.结果 与C组比较,DEX2组和DEX3组术后镇痛补救率减少,镇痛满意度增加,DEX3组术后嗜睡发生率增加(P<0.05).DEX1组、DEX2组和DEX3组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混合氟比洛芬酯和布托啡诺时右美托咪定用于开腹肠肿瘤根治术后静脉镇痛的适宜剂量为2 μg/kg.

  • 老年大肠癌梗阻穿孔的手术治疗经验总结

    作者:黄铁碧

    目的:总结老年大肠癌梗阻穿孔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50例老年大肠癌梗阻穿孔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其中39例行肿瘤及穿孔处肠段切除术,远端肠管关闭,近端肠管造瘘;11例患者采取右半结肠切除一期吻合手术。结果经手术治疗后,46例治愈,4例因感染、中毒性休克继发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术后6例发生切口感染,2例发生切口裂开,行二次缝合。住院时间1~48d,平均22d。术后随访中仅4例患者行二次手术关闭瘘口。结论老年大肠癌梗阻穿孔的病情较为严重,在治疗时选用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替吉奥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研究

    作者:林旭

    目的:探讨替吉奥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攀钢集团成都医院收治的46例晚期大肠癌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两组均使用替吉奥药物治疗,但分别使用不同的用药方式,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控制率为69.57%;观察组为65.22%。两组总控制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Ⅰ~Ⅱ度毒副作用中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5例,观察组出现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替吉奥治疗晚期大肠癌的疗效好,但是不宜长时间连续用药。

  • P73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作者:梁晶;原晓勇

    目的 研究P73基因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癌序列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P73基因在大肠黏膜癌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收集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06年12月-2008年1月存档蜡块50例.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73基因在不同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73基因在大肠癌组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P<0.05),与不同侵袭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P73基因可作为判断大肠癌侵袭性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 铁调素、骨形成蛋白、铁调素调节蛋白在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邵红;陆晔;程旭;李蓉;潘湘涛

    目的:研究与铁代谢相关的铁调素(Hepcidin)、骨形成蛋白(BMP6)、铁调素调节蛋白(HJV)在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2013年于苏州大学附属太仓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切除的肠癌患者(存档蜡块)62例,另选15例肠癌患者的癌旁正常肠黏膜组织作为对照。应用免疫组化技术对肠癌组织中Hepcidin、BMP6、HJV 的表达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肠癌组织中 Hepcidin 阳性表达率高于正常肠黏膜组织,T3、T4期 Hepcidin 阳性表达率高于 T1、T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远处转移 Hepcidin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BMP6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肠黏膜组织中与肠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1、T2期 BMP6阳性表达率高于 T3、T4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远处转移 BMP6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HJV 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肠黏膜组织中与肠癌组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T 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有无远处转移 HJV 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贫血与 Hepcidin、BMP6和 HJV 表达均无相关性(r =0.08、-0.15、0.07,P ﹥0.05)。Hepci-din 与 BMP6、HJV 表达均无相关性(r =-0.13、-0.07,P ﹥0.05)。结论肠癌组织中 Hepcidin、BMP6的表达与患者的 T 分期有关。肠癌患者术前贫血与肿瘤组织中 Hepcidin、BMP6、HJV 的表达无关。Hepcidin 与 BMP6、HJV 均无相关性。

  • 奥沙利铂和氟尿嘧啶及甲酰四氢叶酸钙联合应用治疗晚期大肠癌的护理

    作者:胡建萍;高茜;任涛;雷静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对使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方案化疗晚期大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 75例晚期大肠癌患者,使用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方案化疗,从护理学角度,在化疗前和化疗中加强对病人全身状况的评估及相关护理知识的教育,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通过有力的护理措施,所有病人按预期完成治疗计划,近期疗效好,总有效率为72.5%,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甲酰四氢叶酸钙方案治疗晚期大肠癌,做好化疗前护理,用药中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观察与护理,能有效避免相关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治疗疗效.

  • 老年患者大肠癌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杨家君

    目的 对老年大肠癌患者进行研究,探讨其在手术后产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和危险因素,并未其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对我院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50例大肠癌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中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的分为A组,共112例,将其与术后未出现肺部感染的患者归为B组,共3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项目数据.结果 A组进行术前化疗、放疗、术中血糖≥11.1 mmol/L、血红蛋白<90 g/L和手术时间<4h的比例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前化疗、放疗、术中血糖值、血红蛋白水平和手术时间等数据,能够对大肠癌患者术后是否出现肺部感染进行预测,应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进行防治.

  • 人工肛门的全新护理体会

    作者:郭晓娟

    随着直肠癌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置人工肛门的患者也越来越多.这类患者往往情绪低落,丧失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影响机体的恢复.我院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永久性人工肛门28例,运用全新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确保了患者早日康复,提高了生活质量.

  • MRP1在大肠癌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赵文增;刘荣红;谢荣辉;孟繁杰;曹斌;王凤安

    目的 研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uh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1,MRPI)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为大肠癌的有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3例大肠癌患者的原发灶癌组织、距原发灶10cm经病理证实的正常组织进行MRP1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并将检测结果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生长部位、Dukes分期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MRP1蛋白主要是在细胞膜和(或)细胞浆内表达,MRP1蛋白在大肠癌原发灶组、正常组织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9.1%(26/53)和15.1%(8/5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MRP1的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等病理特征均无关.结论 MRP1可能与大肠癌的发生有关,并与原发性多药耐药性有关,MRP1可能是独立于病理学特征之外的分子参数.

  • 微小胃肠道间质瘤及其合并消化道癌的临床病理分析

    作者:张洁;马小兵;王磊

    目的 探讨微小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s)的临床病理特点,并分析其中合并消化道癌病例的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微小GISTs的病理学特点,以及合并消化道癌病例的病理特征.结果 40例微小GISTs病变直径均≤1 cm,其中14例合并消化道癌;病理形态均为梭形细胞型;免疫表型CD117阳性率100.0%,Dog-1阳性率90.0%,CD34阳性率95.0%,SMA阳性率47.5%,S-100阳性率17.5%,Ki-67阳性率0%~15%.3例为低复发风险,其余均为极低复发风险.结论 微小GISTs无特异临床表现,其复发风险以低或极低为主,合并消化道癌者不易于术前检出,应于术前及术中给予充分重视,以免遗漏.

616 条记录 11/31 页 « 12...891011121314...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