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肺癌易感性与p73基因多态性关系的研究

    作者:胡志斌;缪小平;马红霞;谭文;钮菊英;林东昕;沈洪兵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p73基因5'UTR区域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G4C14,A4T14)与肺癌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选择经组织学确诊的肺癌病例425例,地区、年龄和性别频数匹配的对照588名,以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方法进行多态性检测.结果此两个多态性之间具备完全的连锁不平衡,AT(A4T14)单倍型在病例组显著少于对照组(0.225vs.0.287,P=0.0018),提示变异的AT单倍型对肺癌具有保护作用.与携带p73 GC/GC单倍型基因型者比较,携带GC/AT单倍型基因型者肺癌风险降低30%(OR=0.70,95%CI:0.53~0.92),而携带AT/AT单倍型基因型者肺癌风险降低55%(OR=0.70,95%CI:0.26~0.80).结论p73基因多态改变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肺癌遗传易感性有关.

  • P73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及Meta分析

    作者:孙玲玲;朱珠;倪观太;褚迅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73第2外显子的两个单核苷酸多态性(G4C14-A4T14,G4A)与宫颈癌遗传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CTPP技术结合直接测序法检测皖南地区汉族人群218例宫颈癌患者和220例正常对照者P73基因多态性,分析P73基因多态性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同时对世界不同群体的相关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P73基因G4C14-A4T14多态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CT-PP技术检测结果与PCR-直接测序法一致.Meta分析结果显示,AT等位基因与亚洲人群宫颈癌发病显著相关(P<0.05).结论 多个研究结果Meta分析显示P73基因G4C14-A4T14多态性可能与亚洲人群宫颈癌发病相关联,等位基因A4T14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加.

  • P53家族成员及相互作用与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谢咪雪

    P53基因具有诱导细胞凋亡、调控细胞周期、修复DNA损伤等重要功能,超过50%人类肿瘤及13%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均存在P53基因的突变,P53基因异常与白血病的临床病程、预后转归等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与P53结构具有高度同源性的P53家族成员P73、P63基因不仅具有与P53相似的诱导细胞凋亡、转录激活等活性,又可根据转录蛋白结构的多样性发挥不同的生物学作用,甚至拮抗P53基因的功能.研究发现,P73、P63基因同时具有抑癌和癌基因的双重特性,且在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白血病中两者表现出不同表达活性及功能.本文就P53家族(P53、P73、P63)基因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异同点以及三者与白血病病程、预后转归、治疗等临床特点的关系作一综述.

  • p73基因在甲氨蝶呤诱导髓性白血病细胞系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的表达

    作者:肖广芬;卢青;杨向东

    为了探讨甲氨蝶呤(MTX)诱导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p73 mRNA的表达变化,用MTX诱导U937细胞凋亡,凋亡指标采用细胞形态学、DNA片段电泳、流式细胞术检测DNA含量及细胞周期的变化等方法;采用半定量反转录PCR(RT-PCR)检测p73 mRNA的表达变化.研究结果显示:MTX可诱导U937细胞凋亡.5μmol/L的MTX作用于U937细胞6 小时,可见部分细胞体积缩小,染色质明显浓缩和核碎裂.DNA片段电泳,MTX处理组可见清晰的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MTX作用于U937细胞6,8,10小时,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5.15%,11.43%和14.7%,并使细胞阻滞在G2/M+S期,而对照组细胞不发生凋亡.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在U937细胞凋亡前后,p73mRNA的表达无明显变化.结论提示,在MTX诱导U937细胞凋亡过程中,p73的mRNA水平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 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p73基因的表达

    作者:刘变英;崔大祥;潘胜武;闫小君;雷宇锋;栗彤

    大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是多因素、多阶段、多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已证实关系密切的有K-ras,C-myc,p53,PC,DCC等.p73是新近发现的基因,与大肠癌关系尚不明确[1-9],我们通过检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中的p73表达,以期探讨p73基因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1 材料和法1.1 材料大肠癌组织40例及相应远离癌灶5的非癌组织由264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提供,标本取得后立即用液氮冷却或放至-20℃冰箱保存.

  • MTX和IFN-α-2b诱导K562细胞凋亡及p73基因表达的研究

    作者:双跃荣;樊光华

    目的:研究甲氨蝶呤(MTX)和干扰素-α-2b(IFN-α-2b)诱导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变细胞株(K562)凋亡的作用及凋亡相关基因p73 mRNA在凋亡前后表达的变化.方法:采用形态学观察法、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细胞凋亡,采用半定量逆转录PCR方法(RT-PCR)检测p73 mRNA的表达.结果:4μg/mL MTX和600IU/mLIFN-α-2b分别作用于K562细胞6、12和24 h,通过Wright's+Giemsa染色可见部分细胞染色质明显固缩.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可见清晰的梯形条带.流式细胞仪检测,MTX作用细胞6、12和24 h,细胞凋亡率(AR)分别为5.15%、14.70%和35.49%;而IFN-α-2b作用6、12和24 h,AR分别为2.33%、11.90%和35.15%.对照组AR分别为0.93%和1.09%.半定量RT-PCR测定表明,IFN-α-2b作用24 h组p73 mRNA表达较对照组下调(0.43±0.05 vs 0.66±0.11,P<0.05),其余各组无明显变化.结论:MTX、IFN α 2b可诱导K562细胞凋亡;在MTX、IFN-α-2b诱导K562细胞凋亡的早期,p73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IFN-α-2b作用24 h,p73 mRNA表达下调.

  • 外周血p73基因联合CEA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意义

    作者:龙海华;贾安平;尹琦;庞丽萍;刘振鹏

    目的:探讨外周血p73基因甲基化联合CEA检测在结直肠癌早期筛查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3月本院住院患者142例,将其分为结直肠癌组64例和结直肠瘤组78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142例为健康对照组.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对所有受检者行血浆p73基因甲基化检测,并测定血清CEA.比较单独与联合检测联合血浆p73基因甲基化及血清CE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准确性、阴性预测值、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浆p73基因甲基化、血清CEA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结直肠瘤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结直肠瘤组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联合血浆p73基因甲基化测定和血清CEA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敏感性优于单独检测(x2=9.581、16.762,P<0.01);阴性预测值高于单独检测,特异性低于单独检测,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血浆p73基因甲基化测定及血清CEA对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p73基因在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俞罡

    目的:研究p73基因在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LL)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ALL患者及30例正常对照组骨髓样本,DNA和RNA抽提后用RT-PCR检测p73基因的表达、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p73基因第一外显子甲基化状态,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1例p73基因阴性表达,阴性表达率为34.38%,其中9例第一外显子区域均发生甲基化(81.82%);21例p73基因阳性表达,32例ALL患者中,仅1例发生甲基化(4.76%);正常对照组30例,均为p73基因阳性表达,阳性表达率为100%。p73基因的阴性表达与ALL患者的高年龄(≥60岁)、高白细胞数(≥30×109/L)及对治疗时间延长(>4周取得完全缓解)有关。结论:p73基因异常表达与成人ALL的发病机制有关,具有一定的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其甲基化可能是p73基因在ALL中表达沉默的主要机制。

  • p73和GADD45α蛋白在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致人正常肝细胞L02和人肝癌细胞Hep3B周期阻滞中的作用

    作者:杨光涛;王晶;王建书;陈曦;侯帆;饶凯敏;汪倩;袁晶

    目的 研究抑癌基因p73和生长抑制及DNA损伤诱导基因45α(GADD45α)蛋白对邻苯二甲酸单(2-乙基己基)酯[di( 2-ethylhexyl )phthalate,MEHP]染毒人正常肝细胞L02和人肝癌细胞Hep3B周期的影响。方法 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L02细胞和Hep3B细胞分别暴露于终浓度为0(溶剂对照,DMSO终浓度<1‰)、6.25、12.50、25.00、50.00、100.00 μmol/L的MEHP溶液染毒细胞12h。采用四甲基氮唑蓝(methyhhiazoletetrazolium,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值率,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周期时相,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周期调控蛋白p53、p73和GADD45α的表达量。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仅50 μmol/L MEHP染毒L02细胞的增殖率升高(P<0.05),各浓度MEHP染毒Hep3B细胞的增殖率均下降(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溶剂对照组相比,仅100μmol/LMEHP染毒L02细胞的G1期和G2期细胞构成比下降,S期细胞构成比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00 μmol/L MEHP染毒Hep3B细胞的G1期和25.00、50.00、100.00μmol/L MEHP染毒Hep3B细胞的S.期细胞构成比下降,50.00和100.00 μmol/L MEHP染毒Hep3B细胞的G2期细胞构成比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各浓度MEHP染毒L02细胞均未见p53、p73和GADD45α蛋白表达量明显增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各浓度MEHP染毒Hep3B细胞p73蛋白表达量和50.00、100.00 μmol/L MEHP染毒Hep3B细胞GADD45α蛋白表达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一定浓度MEHP(50 μmol/L和100 μmol/L)可能通过独立于p53途径诱导p73和GADD45α蛋白表达增加而导致p53基因缺失的Hep3B细胞阻滞在G2期。

  • p73在苯并(a)芘致人肺纤维细胞株MRC-5和人肺腺癌细胞株H1299(p53-null)周期阻滞中的作用

    作者:饶凯敏;姜英;陈曦;杨光涛;汪倩;刘爱林;袁晶

    目的 研究p73在苯并(a)芘[B(a)P]致人肺纤维细胞株MRC-5和人肺腺癌细胞株H1299(p53-null)周期阻滞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0(溶剂对照)、8、16、32、64和128 μmol/L的B(a)P分别处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MRC-5和H1299细胞24 h.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两种细胞系的生长率,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细胞百分比,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p53,p73,p21和Gadd45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溶剂对照组比较,8、16、32、64μmol/L B(a)P染毒组MRC-5细胞和H1299细胞的增殖活性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16μmol/L B(a)P染毒组MRC-5细胞和32 μmol/LB(a)P染毒组H1299细胞的增殖活性达到峰值,与溶剂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了40%和30%.与溶剂对照组比较,8、16、32、64和128μmol/L的B(a)P染毒组MRC-5细胞的p53.p73和p21基因mRNA表达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细胞阻滞在G1期.与溶剂对照组比较,8 μmol/L的B(a)P染毒组H1299细胞p73和p21基因mRNA表达的表达水平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阻滞在G1期;但各处理组Gadd45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定浓度B(a)P可通过p53介导引起MRC-5细胞周期G1期阻滞,而对于p53缺失的H1299细胞,其细胞周期G1期阻滞可能依赖于p73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的调节.

  • p73在卵巢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马水根;杨进;陶光实

    p73基因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与p53基因高度同源,二者结构和功能相似.p73有多种异构体,且各种异构体功能不同.p73基因在卵巢癌中很少突变,主要通过甲基化和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两种方式失活;通过去甲基化或转基因的方法可使失活的p73基因重新表达而达到治疗卵巢癌的作用.

  • P73基因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作者:梁晶;原晓勇

    目的 研究P73基因在大肠正常黏膜-腺瘤-癌序列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探讨P73基因在大肠黏膜癌变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为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收集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病理科2006年12月-2008年1月存档蜡块50例.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P73基因在不同大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P73基因在大肠癌组中的表达率显著高于正常黏膜组(P<0.05),与不同侵袭深度,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P73基因可作为判断大肠癌侵袭性和预后判断的生物学指标.

  • p53 p63及 p73在鼻咽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陈天会;蒋正举;王世飞;贺元杰

    目的:研究 P53、P63和 P73在鼻咽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确诊的鼻咽癌患者89例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黏膜慢性炎症患者50例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组织中 P53、P63和 P73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不同临床病例特征的意义。结果:观察组 P53、P63和 P73阳性率为67.4%(60/89)、87.6%(78/89)以及53.0%(48/89),均高于对照组的28.0%(14/50)、36.0%(18/50)、20.0%(10/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龄中 p53、p63和 p73表达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在具有颈淋巴转移的鼻咽癌患者中 p53、p63表达阳性率更高、在 TNM 分期为Ⅲ~Ⅳ期的鼻咽癌患者中 p63、p73表达阳性率更高以及病理类型为非角化癌鼻咽癌患者中 p63表达阳性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组织中 P53、P63和 P73基因高表达,并且对临床分期、淋巴转移以及病理分型有显著的相关性。通过对 P53、P63和 P73在两种基因的监测,对鼻咽癌临床治疗和预后都有较好的指导作用。

  • p73、p63和p53基因在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作者:于世红;李晓楠;王长友;周春辉;孙雷;白璐璐;郑仁恕

    目的:探讨p73、p63和p53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法测定93例NSCLC p73、p63和p53的表达并对其与年龄、性别、吸烟、病理类型、组织分化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53、p63和p73在正常肺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5%、25%和12.5%,在NSCLC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6%、54.8%和71%,差异有显著性(P<0.05).p53表达阳性率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p63表达阳性率与肺癌的组织类型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肺鳞癌组织p63随分化程度降低表达增强(P<0.05).结论:p53、p63和p73均参与了NSCLC的发展、浸润和转移,可作为了解NSCLC的生物学行为和判断预后的指标.

  • p73和p53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邱国战;周洪革;李旭东

    目的:探讨p73、p53蛋白在肾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及与肾癌临床分期、病理分级、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46例肾癌p73、p53表达进行对比研究.结果:p73、p53蛋白阳性表达与各病理类型、病理分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p73、p53蛋白阳性表达与临床分期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p73与p53蛋白共同阳性表达与肾癌患者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p73和p53阳性表达与肾癌病理类型、病理分级无关而与临床分期有关.肾癌p73和p53共同阳性表达患者生存率明显低于其余患者,可能是判断肾癌预后的指标之一.

  • C-myc基因和P73基因在卵巢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于敏;鲍永娜;孙丽;王蕾

    目的:探讨C-myc基因和P73基因表达在卵巢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技术检测不同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中的C-mye基因和P73基因表达产物.结果:C-myc基因和P73基因表达产物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P<0.05).C-myc基因和P73基因表达与卵巢癌的发病年龄无关(P>0.05),而与组织学分级和临床分期有关(P<0.05).结论:C-myc基因和P73基因高表达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

  • 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织中p73表达及临床意义

    作者:蒋宏毅;赵晓昆;钟朝晖;姚干;王荫槐;张磊;欧阳时锋;谢续标;彭龙开;易东生;张选志;扬罗艳;刘任;黄循

    目的 p73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中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前列腺癌标本26例,前列腺增生标本18例,均为存档石蜡切片,应用免疫组化研究p73表达.结果 p73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为34.61%,在前列腺增生组织为0%(P<0.01).组织学分级Ⅰ~Ⅱ级的表达为45.45%,Ⅲ级的26.67%(P>0.05).临床分期A-C期的表达为8.3%,D期为61.50%(P<0.05).表达为阳性的血清PSA浓度均值为18.19±3.30,阴性的为23.41±2.29(P>0.05).结论 p73表达在前列腺癌组织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表达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组织学类型及血清PSA浓度无关(P>0.05).表明p73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 非霍奇金淋巴瘤p73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去甲基化再表达的研究

    作者:陈建华;罗永忠;肖华伍;欧阳周

    目的:探讨p73基因甲基化状态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 in's lymphomas,NHL)患者中的检测意义以及去甲基化干预对p73基因再表达的效果.方法:检测26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标本中P73基因的表达以及甲基化状态;用不同剂量(4,8μmol/L)去甲基化因子5氮胞苷(5-A za)诱导P 73基因甲基化的淋巴瘤细胞,RT-PCR和MSP-PCR方法测定p73基因的表达以及甲基化状态.结果:p73基因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表达显著下降,26例标本中,13例呈阴性(50%),6例表达下降;p73基因外显子1甲基化的发生率为100%;4μmol/L去甲基化因子5氮胞苷(5-A za)在体外即可诱导的淋巴瘤细胞p 73基因去甲基化再表达,8μmol/L 5-Aza效果较4μmol/L更为明显.结论:p 73基因甲基化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密切相关,去甲基化干预可能为一种可行的临床治疗手段.

  • P73和P63基因表达与病理诊断结合判定神经上皮性肿瘤的恶性程度及预后

    作者:迟风令;郑洪波;刘乃宇

    P73、P63作为P63家族中的新成员,自1997~1998年被发现[1、2]以来,它们在神经上皮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恶性程度的关系通过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证实[3].自2000年初至今,我们将此项研究推广并应用于临床,现报告如下.

  • p73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

    作者:刘壮;张义堂;吴香苓;韦红英;刘红艳

    目的 探讨p73基因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疗效的关系.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31例ALL、10例ALL缓解(CR)患儿骨髓单个核细胞进行p73 mRNA检测,并进行p73表达与临床特征的相关分析;10例非肿瘤患儿为对照组.结果 31例初发ALL p73 mRNA表达阳性率为64.5%,强度为0.316;10例ALL-CR组阳性率90.0%,强度0.641;10例对照组患儿均表达p73 mRNA,强度0.685.CR组和对照组阳性表达率和相对表达强度均明显高于ALL组(P < 0.05),CR组和对照组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p73阴性表达与高危年龄( ≥ 10岁)、外周血高白细胞数( ≥ 50 × 109/L)、T细胞型、高危临床分型、早期诱导缓解治疗反应差等临床特征相关(P < 0.05),与性别、FAB分型无关(P > 0.05).结论 儿童ALL患者p73 mRNA的表达率较低,p73 mRNA的阴性表达可能与儿童ALL的发生发展有关;儿童ALL p73 基因阴性表达者可能预后不良;p73基因检测对儿童ALL临床治疗、估计预后有意义.

88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