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α-萘异硫氰酸酯致小鼠胆汁淤积肝损伤作用的研究

    作者:罗琳;梁烨莹;王蓬波;窦志华;张琳;王凯;张伟

    目的 研究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对小鼠肝脏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ICR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和ANIT组(以112 mg/kg剂量的ANIT灌胃给予小鼠),比较两组小鼠的胆汁分泌量,血清TBIL、DBIL、TBA、ALT、AST和ALP值,并观察小鼠肝组织的病理切片和UDPG-T的活性,同时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中NOX4和NTCP的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NIT组血清学指标均明显升高(P<0.01或P<0.05);胆汁分泌量虽较正常对照组略有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病理切片显示有肝细胞变性坏死、淤胆、炎症细胞与汇管区胆管增生均十分明显;肝组织UDPG-T活性也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O.01),而NOX4蛋白表达明显增加,NTCP则表达降低.结论 ANIT能导致小鼠肝脏胆汁淤积和肝功能损伤,该作用可能与肝细胞变性坏死,组织氧化损伤,胆盐代谢和转运能力降低有关.

  • 消黄方对异硫氰酸α-萘酯诱导胆汁淤积大鼠的肝保护作用

    作者:叶佩燕;杨宗国;陈晓蓉;陆云飞

    目的:观察消黄方对异硫氰酸α-萘酯(ANIT)诱导胆汁淤积大鼠的肝保护作用。方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按随机区组法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消黄方组、熊去氧胆酸组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灌胃ANIT溶液6 ml/kg制备大鼠胆汁淤积性黄疸模型。ANIT灌胃48 h后,消黄方组大鼠灌胃消黄方药液1.73 g/kg,熊去氧胆酸组灌胃熊去氧胆酸胶囊溶液10 mg/kg,空白对照组与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给药7 d后取材。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肝功能指标,采用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蛋白印迹技术检测CD68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黄方组大鼠谷氨酸转氨酶(ALT)[(164.6±53.4)U/L 比(208.4±28.5)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247.6±76.1)U/L 比(341.8±32.8)U/L]、碱性磷酸酶(ALP)[(601.0±101.1)U/L 比(720.6±123.3)U/L]、总胆红素(TBiL)[(96.5±18.1)μmol/L 比(149.6±30.2)μmol/L]、直接胆红素(DBiL)[(73.7±16.6)μmol/L比(140.3±28.6)μmol/L]、总胆汁酸(TBA)[(93.4±13.0)μmol/L比(146.5±38.9)μmol/L]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或P<0.05)。消黄方组大鼠肝组织CD68蛋白[(7.08±0.19)比(17.42±0.48)]表达较模型组降低(P<0.01)。结论消黄方可改善肝功能指标,降低CD68蛋白表达,发挥保肝退黄作用。

  • 重用赤芍治疗ANIT诱导大鼠急性淤胆型肝炎的研究

    作者:魏思思;赵艳玲;江凤娟;邢小燕;朱云;贾雷;程丹红;李瑞生;肖小河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赤芍对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y,ANIT)诱导大鼠急性淤胆型肝炎的保护作用.方法:赤芍高、中、低(分别相当于原生药量36,18,1g·kg-1)剂量ig给药3 d(2次/d)后,采用ANIT(60 mg·kg-1)诱导大鼠急性淤胆型肝炎模型,造模后继续给药3次,末次给药1h后,进行胆管引流,记录大鼠6h内的胆汁流量,检测血清学指标变化及肝脏病理学改变,结合对应分析综合评价赤芍对ANIT诱导大鼠急性淤胆型肝炎的影响.结果:血清生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赤芍中、高剂量给药组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 TBA)明显降低(P<0.01),胆汁流量显著升高(P<0.05),低剂量组变化不明显;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赤芍中、高剂量组肝脏病变均有明显改善,低剂量组改善不明显;对应分析结果表明,赤芍中、高剂量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且呈剂量依赖性增强.结论:高、中剂量赤芍(36,18 g·kg-1)对ANIT诱导的大鼠急性淤胆型肝炎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 京尼平苷酸在胆汁淤积型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分析

    作者:陈浩;闵剑斌;黄小桃;刘昌辉;宓穗卿;王宁生

    目的:京尼平苷酸(GPA)具有利胆作用,研究该成分在胆汁淤积病理模型状态下体内代谢过程的差别.方法: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剂量100 mg·kg-1)诱导胆汁淤积模型组,给予不同剂量GPA(高、中、低剂量分别为100,50,25 mg· kg-1).采用蛋白沉淀法对大鼠血浆进行处理,建立以绿原酸为内标的HPLC-UV检测方法,流动相乙腈-0.5%冰乙酸(28∶72),检测波长238 nm,利用Stata12.0软件拟合房室模型并计算各组大鼠的药动学参数.结果:ANIT造胆汁淤积模型成功率>95%.与正常组相比,胆汁淤积模型降低了GPA在体内的消除速率常数(Ke),延长了在体内的平均驻留时间(MRT0-t)和半衰期(t1/2),提高了药时曲线下面积AUC0-t和AUC0-∞.结论:该分析方法满足了京尼平苷酸体内药物分析的要求,胆汁淤积模型可降低京尼平苷酸的消除和排泄.

  • 消黄方对α-萘异硫氰酸酯大鼠黄疸模型肝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

    作者:陆云飞;刘成;陈晓蓉;杨宗国

    目的:探讨消黄方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大鼠黄疸模型的治疗作用及抗氧化应激效应.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和ANIT处理组(30只).ANIT按照2mL/kg一次性经口灌胃,48h后,ANIT处理组随机分为模型组,消黄方组及熊去氧胆酸(UDCA)组(各10只),各组每天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消黄方、UDCA治疗1周,实验结束处死全部大鼠.观测大鼠死亡率、检测肝功能及肝组织总超氧化物歧化酶( T-SOD)、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肝功能结果发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ALT、AST、ALP、TBIL、DBIL显著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UDCA和消黄方显著降低血清TBIL和DBIL含量(P<0.01),消黄方显著降低ALT、AST及ALP活性(P<0.05,P<0.01).肝组织氧化应激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肝组织GST活性及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T-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而消黄方显著降低GST活性及MDA含量(P<0.01),升高肝组织SOD活性(P<0.01).结论:消黄方具有保肝退黄作用;氧化应激是ANIT大鼠黄疸模型的重要病理环节,抗氧化应激效应是消黄方退黄主要机制之一.

  • 茵陈蒿汤对急性肝内胆汁淤积模型大鼠生化指标及肝脏病理变化影响研究

    作者:隋京利;孙凤霞;李攀;吴京京

    目的 探讨茵陈蒿汤预防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大鼠急性肝内胆汁淤积的作用,观察其对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肝功能指标及肝脏病理学影响.方法 54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各18只,各组根据不同处理时间再分为24h、48 h、72 h三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模型组及中药组大鼠一次性给予2% ANIT按100 mg/(kg·d)灌胃造模,正常组仅给予同等容积色拉油灌胃.造模2h后中药组大鼠给予茵陈蒿汤中药煎剂1ml/100 g灌胃,每日1次;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造模成功后分别于24h、48 h、72 h取相应时相动脉血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γ-谷氨酰转移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汁酸(TBA)等,并取肝右叶同一部位组织进行HE染色.结果 模型组各时相血清ALT、AST、TBIL、DBIL、ALP、GGT、TBA较正常组明显升高,肝细胞、胆管细胞肿胀坏死和炎细胞浸润较正常组严重;中药组各时相血清ALT、AST、TBIL、DBIL、ALP、GGT、TBA较模型组明显改善,肝细胞、胆管细胞肿胀坏死、炎细胞浸润等情况明显减轻.结论 茵陈蒿汤可明显降低ANIT灌胃诱导的急性肝内胆汁淤积大鼠血清生化指标水平,改善肝组织病理改变.

  • 灵芝三萜对α-萘异硫氰酸酯致大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张文晶;余明莲;吴楠

    目的 观察灵芝三萜对α-萘异硫氰酸酯所致大鼠急性黄疸模型的退黄降酶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α-萘异硫氰酸酯肝损伤模型组、灵芝三萜高、中、低( 200、100、50 mg/kg)剂量组和阳性药物组(赤丹退黄颗粒).各治疗组大鼠连续灌胃给药7d,除正常对照组外,第4天给药后2h,各给药组及模型组灌胃给予α-萘异硫氰酸酯橄榄油溶液( 60 mg/kg).末次给药后2h,腹腔注射10%乌拉坦溶液麻醉大鼠,开腹分离总胆管,引流胆汁,记录胆汁流量;取血分离血清,以血清肝功能指标、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和丙二醛含量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为观察指标.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灵芝三萜能明显提高胆汁淤积大鼠的胆汁流量,可不同程度的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r-谷酰胺转肽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肝脏病理组织学检查表明,灵芝三萜能明显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和肝小胆管增生.灵芝三萜高、中、低剂量组之间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 灵芝三萜具有降低实验性胆汁淤积大鼠血清胆红素、转氨酶和改善肝脏组织损伤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 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α-萘基异硫氰酸醋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作者:于珊;徐雪钰;李昆峰;梁光义;黄正明

    目的 观察苯丙氨酸二肽类化合物Y101对a-萘异硫氰酸酯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其保肝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a-蔡异硫氰酸醋肝损伤模型,以肝功能和肝病理改变为判断指标,对Y101的保肝作用和退黄降酶疗效进行实验.结果 在改善肝功能的实验中,3个剂量结果均表明,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中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含量明显升高.Y101低、中、高剂量组可剂量依赖性地降低a-萘异硫氰酸酯肝损伤小鼠血清中总胆红素、丙氨酸转氨移酶、天冬氨酸转氨酶的含量.在保肝作用的机制探讨中,与模型组比较,Y101各剂量组不同程度地降低a-萘异硫氰酸酯受损肝组织中的丙二醛、一氧化氮含量,同时不同程度的升高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咣甘肽活力.结论 Y101对a-萘异硫氰酸酯致小鼠黄疽型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 残黄片对α-奈异硫氰酸酯致大鼠黄疸模型的退黄作用

    作者:张诗龙;张木子荷;凌海慧;王啸洋;谢文娟;韩晋

    目的 观察残黄片对α-萘异硫氰酸酯所致大鼠黄疸模型的退黄作用.方法 将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α-萘异硫氰酸酯模型对照组、茵栀黄颗粒阳性药物组、残黄片低、中、高(0.175、0.350、0.700mg`kg-1)剂量组.各给药组连续给药7d,后1次给药后1h,按75mg·kg-1体质量灌服α-萘异硫氰酸酯诱发大鼠黄疸模型,正常对照组给等量大豆油,48 h后大鼠股静脉取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胆固醇和总胆汁酸含量;72 h后,腹主动脉取血,检测血清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同时肝脏组织切片,观察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总胆红素含量及丙二醇含量明显升高(P<0.01),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P<0.01),残黄片能明显对抗这种改变;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残黄片能减轻中毒大鼠肝细胞损伤程度.结论 残黄片退黄作用肯定,初步研究结果提示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胆汁代谢过程和抗自由基氧化损伤有关.

  • 水芹总酚酸退黄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年国侠;黄正明;杨新波;宋建国

    目的 观察水芹总酚酸(OJTPA)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所致大鼠黄疸模型的退黄作用.方法 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ANIT模型对照组、茵栀黄颗粒阳性药物组、OJTPA高、中、低(300、150、75 mg·kg-1)3个剂量组.各给药组连续给药7d,后一次给药1h后,ANIT按75mg·kg-1体质量灌服大鼠诱发黄疽模型,正常组给等量的花生油.72h后取血取肝,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含量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同时观察肝脏组织病理学的改变.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清T-Bil含量及肝脏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肝脏SOD活性明显降低(P<0.01);OJTPA能明显对抗这种改变,其退黄率分别为58.12%、43.12%、22.19%.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OJTPA能减轻中毒大鼠肝细胞损伤程度.结论 OJTPA退黄效果肯定,其机制可能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 双环醇在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作用观察

    作者:刘宁;刘威;张丹;鲍秀琦;孙华

    目的 观察双环醇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致小鼠淤积性黄疸的作用.方法 ICR小鼠连续灌胃给予双环醇200 mg· kg-15天,每天给药1次,在第3天给药后2h单次灌胃给予ANIT 110 mg·kg-1,观察动物状态并继续给药.双环醇末次给药前动物禁食不禁水12 h,末次给药后2h处理动物,计算肝脾指数,制备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ALP、TBIL、DBIL和TBA水平,制备10%肝匀浆,测定肝组织MDA和SOD含量.结果 ANIT可引起小鼠显著毒性和肝组织损伤,动物出现死亡,脾脏指数降低,血清转氨酶及胆红素、胆汁酸等含量显著升高,肝组织MDA含量升高,SOD降低.双环醇200 mg· kg-1连续给药5次,能降低动物死亡率,改善脾脏指数,但对ANIT致小鼠血清肝功能生化指标升高无降低作用,进一步增大肝脏指数,且有进一步加重的趋势.结论 双环醇有加重ANIT诱导的小鼠淤积性黄疸的作用,需引起注意.

  • 注射用胡黄连总苷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发小鼠胆汁淤积性黄疸的保肝退黄作用

    作者:梁晓东;张丽;贾志丹;魏怀玲;鲍秀琦;张丹;孙华

    目的:利用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isothiocyanate, ANIT)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模型,考察注射用胡黄连总苷的保肝退黄活性。方法注射用胡黄连总苷静脉注射给予ICR小鼠(0.33~9mg·kg-1,1次/天×5天),在第3次给药后2 h口服给予ANIT 80 mg·kg-1一次,建立胆汁淤积性黄疸模型。末次给药后2 h处理动物,制备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LT、AST、ALB、ALP、TBIL、DBIL及TBA水平,H.E.染色考察肝脏病理状态。结果ANIT 80 mg·kg-1引起小鼠显著的肝损伤及黄疸,血清ALT、AST、ALP、TBIL、DBIL及TBA水平均显著升高,肝组织细胞凋亡、胆管细胞受损。注射用胡黄连总苷0.33~9 mg·kg-1对ANIT引起的胆汁淤积性黄疸具显著的阻抑活性,能够降低血清转氨酶水平和胆红素及胆汁酸水平,改善肝脏病理状态。0.33~3 mg·kg-1剂量范围内显示一定量效关系。结论注射用胡黄连总苷在0.33~9 mg·kg-1范围内对ANIT引起的小鼠黄疸具显著的保肝退黄作用,1~3 mg·kg-1剂量范围内活性佳,值得临床试验参考。

  • 苦参碱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的大鼠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作用

    作者:阳丽梅;黄旭慧;曹娃;林南新

    目的 观察苦参碱(MT)对α-萘异硫氰酸酯(ANIT)诱导的胆汁淤积性大鼠的预防性保护作用,并探索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MT低剂量(5 mg·kg-1),MT高剂量组(10 mg·kg-1)和阳性药对照组(熊去氧胆酸,UDCA 100 mg·kg-1),每组6只,连续给药7d.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于实验第5天给予60 mg· kg-1ANIT;末次给药后禁食24h取血检测总胆红素(TBI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并行HE染色,免疫组化(IHC)分析CYP3A4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大鼠肝脏中CYP3A4和PXR蛋白的表达.结果 MT组较模型组显著降低TBIL、AST、ALT和ALP,呈剂量依赖性;IHC法显示,MT高剂量组肝组织中CYP3A4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上调(P <0.05);WB法结果显示,MT组CYP3A4、PXR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上调(P<0.05),UDCA组CYP3A4显著上调(P<0.05).结论 MT能改善胆汁淤积性肝损伤,可能的机制在于MT上调CYP3A4表达,而CYP3A4的表达上调可能与PXR诱导有关.

  • 丹参酮胶囊对α-萘异硫氰酸酯所致肝内胆汁淤积小鼠肝损伤的影响及机制初步研究

    作者:樊玉娟;张志荣;张林林;谭波;李玥;蒋健;裘福荣

    目的 探讨丹参酮胶囊对α-萘异硫氰酸酯(α-naphthyl isothiocyanate,ANIT)所致肝内胆汁淤积小鼠肝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丹参酮低剂量组(50 mg·kg-1·d-1)、丹参酮中剂量组(125 mg·kg-1·d-1)、丹参酮高剂量组(250 mg· kg-m·d-1).检测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的水平,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用LC-MS/MS检测血浆胆汁酸含量,RT-PCR检测孕烯醇酮X受体(pregnenolone X receptor,PXR)、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亚型3A11(CYP3A11)及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DP-glucuronosyl transferases,UGT1 A1) mRNA转录.结果 与模型组比,丹参酮低、中剂量组血清ALT、AST和ALP明显下降,肝脏病理有所改善;高剂量组ALT和AST降低不明显,血清TBIL和ALP反而升高,肝脏病理无明显改善.与模型组比较,胆酸(cholic acid,CA)、去氧胆酸(deoxycholic acid,DCA)和石胆酸(lithocholic acid,LCA)在丹参酮低、中剂量组有所减少而高剂量组有所增加.丹参酮增加PXR mRNA转录,并呈剂量依赖关系.CYP3 A11和UGT1 A1转录在低、中剂量增加倍数明显高于高剂量组.结论 丹参酮低剂量对ANIT诱导的肝内胆汁淤积小鼠具有防治作用,高剂量则加重了肝损伤,可能与CYP3 A11和UGT1A1在不同剂量间表达差异及其酶活性被抑制有关.

  • 基于偏小二乘法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的栀子根不同提取部位保肝作用评价

    作者:肖日传;罗光明;朱继孝;董丽华;张风波;伍珊娜;杨晓娟;张俊逸

    目的 基于偏小二乘(PLS)法和多指标指数法,比较栀子根不同提取部位醇提物、石油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和剩余水提部位对黄疸性肝炎小鼠的保肝退黄作用.方法 栀子根不同提取部位分别设置高、低剂量(9、3 g/kg),分别ig给药,连续7d,于给药第5天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复制小鼠黄疸型肝炎模型,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采用PLS法结合多指标指数法比较栀子根各提取部位的总保肝效应.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除石油醚部位高、低剂量组和氯仿部位低剂量组外,栀子根其余各提取部位对某个指标或多个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对小鼠肝组织病理性损伤有一定减轻,多指标综合评价表明,栀子根醋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保肝退黄效果好.结论 栀子根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有较好抑制黄疸型肝炎的作用,其中以醋酸乙酯高剂量组作用佳,可能是保肝的活性部位,机制可能与提高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及增强胆红素代谢、胆汁分泌有关.

  • 大黄对胆汁淤积幼龄大鼠的预防保护作用

    作者:陈鹏;周俪姗;秦欢;鄢素琪;熊小丽

    目的:探讨大黄对胆汁淤积幼龄大鼠的保护效果.方法:将42只幼龄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熊去氧胆酸(UDCA)组,地塞米松(DEX)组,大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6只,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灌胃,其余组分别给予UDCA、DEX、及大黄灌胃.第5天各组动物(正常组除外),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 50 mg/(kg.d)一次性灌胃建立肝内胆汁淤积模型,ANIT灌胃后48 h分别处死各组动物.比色法检测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移酶(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于光镜下观察各组肝脏形态学改变.结果:模型组血清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UDCA组血清TBIL、TBA、ALP、GGT、AST水平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DEX组血清TBIL、TBA、AST水平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大黄各剂量组血清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大黄高剂量组血清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UDCA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 <0.01,P<0.05).大黄中剂量组血清T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UDCA组明显降低(P<0.01).大黄低剂量组血清TBIL、TBA、ALT、AST与UDCA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 <0.01,P<0.05).大黄不同剂量组血清TBIL、DBIL、TBA、ALP、GGT、ALT、AST水平较DEX组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P<0.05).大黄低剂量组血清DBIL,TBA,ALP,ALT,AST水平较中剂量组、高剂量组有不同程度升高(P<0.05,P<0.01).中剂量组血清DBIL,TBA,ALP,ALT,AST水平较高剂量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肝脏病理改变重,UDCA组、DEX组、大黄不同剂量组肝脏病理较模型组有明显改善,其中大黄高剂量组病理改善明显.结论:大黄可以缓解ANIT诱导幼龄大鼠肝内胆汁淤积,其效果优于UDCA和DEX,高剂量组效果好.

  • 活血祛湿法对黄疸大鼠肝细胞及微胆管保护作用研究

    作者:吴百灵;卢秉久;杨新莉;阎斌

    目的:探讨活血祛湿法对黄疸大鼠肝细胞及微胆管保护作用.方法:利用α-萘异硫氰酸酯灌胃诱导大鼠急性肝损伤.观察大鼠ALT、AST、TBIL、DBIL、ALP、GGT、MPO、LPO及光镜下肝脏病理学变化.评价活血祛湿法对肝细胞及微胆管的保护作用.结果:活血祛湿法能使α-萘异硫氰酸酯所致肝损伤生化指标及肝脏病理明显改变.结论:活血祛湿法对α-萘异硫氰酸酯所致黄疸大鼠肝细胞及微胆管具有保护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脂质过氧化物含量有关.

  • 中医酒疸证动物模型造模药物的筛选研究

    作者:佟欣;赵法政;佟子林

    目的::建立一种符合中医酒疸证的实验动物模型。方法:以历代医家对中医酒疸证的论述为蓝本,通过深入分析中医酒疸证形成的机理,在充分考虑中医证候动物模型的症状、病因、治疗、相关因素和客观指标五方面临床诊断依据的基础上,采用高脂饮食并自由饮用乙醇的方法造成大鼠脾胃虚弱,再分别以四氯化碳、氨基半乳糖、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大鼠肝损伤。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生物学状态和生化指标,对四氯化碳、氨基半乳糖、α-萘异硫氰酸酯三种化学造模药物进行筛选,确定能够模拟中医酒疸证形成机理的造模因素组合,建立符合酒疸证证候特点的动物模型。结论:选取乙醇、α-萘异硫氰酸酯作为中医酒疸证动物模型的造模药物。

  • 白藜芦醇对α-萘异硫氰酸酯所致大鼠黄疸模型的作用

    作者:王君;何炳书

    白藜芦醇是中药虎杖中的有效成分,虎杖为蓼科植物虎杖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etzuc C的干燥根茎和根,古书中记载具有利湿退黄、清热解毒、活血通经等功效[1],特别在传统中医肝病的治疗中有独到的疗效.现已证实,白藜芦醇具有心血管保护、抗氧化、抗自由基等广泛的药理作用[2、3],但其对肝病的防治作用尚研究甚少.本文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造成肝内胆汁淤积大鼠黄疸模型,观察白藜芦醇对血清肝功能指标、SOD、MDA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以期为虎杖利湿退黄的功效提供现代药理学依据.

  • 清肝灵煎剂对急性肝损伤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

    作者:沈轶瑶;汤伟;朱爱红;周跃;朱建华

    目的:探讨清肝灵煎剂(清肝灵)时α-萘异硫氰酸酯(Alpha-naphthylisothi,ANIT)所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影响.方法: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组、清肝灵预保护组、清肝灵低剂量组以及清肝灵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它5组均用ANIT(100 mg·kg1体重)灌胃以制备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清肝灵预保护组于ANIT攻毒前3 d起给药,所有实验组均于ANIT攻毒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ANIT攻毒后72 h,检测各组大鼠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胆红素(TBil)平、肝组织和血清的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谷胱甘肽(GSH)浓度.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各清肝灵治疗组的ALT、AST、TBil、MDA含量均明显降低,而SOD活性、GSH的含量均明显升高.结论:清肝灵可提高急性肝损伤大鼠体内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反应的能力,减轻脂质过氧化损伤.

35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