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基于撤药分析法的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作用贡献研究

    作者:庞汉青;王军;唐于平;吴亮;许会芹;金益;朱振华;黄胜良;孙大正

    比较评价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前后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探讨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活血作用贡献.采用冰水浴和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共同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根据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和红细胞压积(HCT)等指标,观察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前后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血小板大聚集率(ADP)、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FIB)观察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前后对血瘀大鼠的血小板聚集和凝血功能的影响.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活血作用贡献.研究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的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与模型组比较,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前后对急性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多个指标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和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得出,新生化颗粒对血瘀大鼠的调节作用优于拆方组和生化汤组;新生化颗粒缺失当归系列药对后,各给药组的活血效应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缺失不同的当归药对后对原方的活血效应影响不同,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活血作用贡献的顺序为:当归-益母草>当归川芎>当归-红花>当归-炙甘草>当归-桃仁>当归-姜炭.该研究表明,当归系列药对是新生化颗粒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当归系列药对在新生化颗粒中的活血作用贡献不同;且当归-益母草药对在全方中的活血作用贡献大,与新生化颗粒的组方结构(重用益母草)以及益母草“活血行滞、祛瘀生新”的功效相一致,该方法为新生化颗粒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并为复杂方剂的配伍作用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方法参考.

  •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当归-川芎药对整体功效与化学物质关联性分析

    作者:李伟霞;唐于平;尚尔鑫;郭建明;黄美艳;钱大玮;段金廒

    目的:对当归-川芎(简称归芎)药对不同配比组方养血补血、活血化瘀和调经止痛效应进行综合评价,揭示其效应与物质的关联性及其程度.方法:首先将各效应指标进行标化,采用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进行效应整合,将专家评分法与近10年来相关文献中对各效应指标的检测频次统计相结合,综合给出各指标的权重系数,然后将各指标的标化值乘以权重系数后相加即得总效应值;后运用人工神经网络将归芎药对中7种主要效应成分和总芳香酸、总苯酞内酯的含量与其总效应分别进行拟合分析.结果:归芎药对1.5∶1水提物的总补血效应好,1∶1醇提物的总活血化瘀效应好,1.5∶1醇提物的总调经止痛效应好;提取方法相同的情况下,当归提取物的总补血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川芎提取物,川芎提取物的总活血化瘀作用和调经止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当归提取物;配比相同的情况下,归芎药对水提物的总补血效应好,醇提物的总活血化瘀作用和调经止痛效应好.养血补血的效应物质主要为芳香酸,尤其是绿原酸和咖啡酸;芳香酸和苯酞内酯都是活血效应物质,尤其是绿原酸、洋川芎内酯I和H对活血效应影响较大,调经止痛的效应物质也为芳香酸和苯酞内酯,尤其是藁本内酯、咖啡酸、阿魏酸和洋川芎内酯Ⅰ对调经止痛效应的影响较大.结论:归芎药对中芳香酸和苯酞内酯都对养血补血、活血化瘀和调经止痛功效具有贡献,芳香酸更偏重于养血活血,苯酞内酯更偏重于调经止痛.该研究通过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对方药功效各测定指标进行整合,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将方药成分含量与其整合效应分别进行拟合性相关分析,从而阐释方药不同功效的效应物质及其对整体功效的贡献大小,为方药复杂效应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 基于化学计量学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比较研究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活血化瘀作用

    作者:瞿城;唐于平;史旭芹;周桂生;尚尔鑫;尚丽丽;郭建明;刘培;赵菁;赵步长;段金廒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评价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乙醇、50%乙醇和水)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优选丹参-红花药对活血化瘀作用的佳提取方式.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共同刺激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和红细胞压积(HCT),观察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不同剂量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测定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小板大聚集率(ADP),观察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对血瘀大鼠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的总活血化瘀效应.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制法丹参-红花药对低、中、高3个剂量给药组均能较好地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综合PCA、聚类热图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评价得出,丹参-红花药对不同制法、不同剂量组中50%乙醇高剂量组的活血化瘀作用好;相同剂量下,不同制法中50%乙醇给药组活血化瘀效应较好.以上结果说明,不同制法丹参-红花药对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异常,且50%乙醇提取丹参-红花药对活血化瘀的作用优,为临床更有效应用丹参-红花提供了科学依据.

  • 基于响应曲面分析法对当归-黄芪配伍养血补血功效相互作用研究

    作者:史旭芹;尚尔鑫;唐于平;朱华旭;郭建明;黄美艳;李伟霞;段金廒

    采用响应曲面设计与分析法,定量研究当归一黄芪配伍养血补血功效的相互作用.采用乙酰苯肼和环磷酰胺复合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灌胃给予当归一黄芪不同配比(0:1、1:5、2:5、2:3、1:1、3:2、5:2、5:1、1:0)的提取物,以外周血常规和脏器指数为检测指标,通过多指标综合指数法对各指标数值进行整合,应用Matlab软件构建当归一黄芪配伍整合效应的三维响应曲面图,并进行相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当归一黄芪配伍接近一半区域呈现出协同效应,在所测试的比例范围(1:5~5:1)均有协同效应表现,总体表现为高剂量组的协同作用强于低剂量组,尤其是当归剂量在10~40g、黄芪剂量在90~180 g区间以及当归剂量在50~100g、黄芪剂量在20~100 g区间表现出很强的协同效应(相互作用值:-1).在中国药典规定剂量范围(当归:6~12g,黄芪:9~30 g)也均呈现出一定的协同作用,其中当归补血汤(当归:6g,黄芪:30 g)亦在此范围内.本实验结果为中医临床合理配伍应用当归与黄芪提供了科学依据;并首次尝试运用响应曲面分析法对中药配伍效应变化进行定量评价,为方药配伍相互作用现代基础研究提供了思路与方法.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的当归-红花不同配比活血化瘀作用比较

    作者:李淑娇;李伟霞;唐于平;沈娟;尚尔鑫;郭建明;段金廒

    比较评价当归-红花(GH)不同配比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优选当归-红花配伍活血作用的佳配比.采用皮下注射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游泳共同复制急性血瘀大鼠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相对指数(HSWBRI)、全血低切相对指数(LSWBRI)、红细胞聚集指数(EAI),观察当归-红花配伍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及血小板大聚集率(ADP),观察当归-红花配伍对血瘀大鼠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当归-红花配伍的总活血化瘀效应.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当归-红花不同配比(1∶0、4∶1、2∶1、3∶2、1∶1、2∶3、1∶2、1∶4和0∶1)组均能较好改善急性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对凝血功能多个指标也有较好的调节作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得出当归-红花配比1∶1和3∶2的活血化瘀作用好,其中1∶1的活血化瘀作用更优于3:2.以上结果说明,当归-红花配伍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异常,且当归-红花活血化瘀作用的佳配比与临床中医方剂中使用当归-红花1∶1频次高的结论相一致,为临床更有效应用当归-红花配伍提供了科学依据.

  • 基于偏小二乘法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的栀子根不同提取部位保肝作用评价

    作者:肖日传;罗光明;朱继孝;董丽华;张风波;伍珊娜;杨晓娟;张俊逸

    目的 基于偏小二乘(PLS)法和多指标指数法,比较栀子根不同提取部位醇提物、石油醚部位、醋酸乙酯部位、氯仿部位、正丁醇部位和剩余水提部位对黄疸性肝炎小鼠的保肝退黄作用.方法 栀子根不同提取部位分别设置高、低剂量(9、3 g/kg),分别ig给药,连续7d,于给药第5天采用α-萘异硫氰酸酯(ANIT)复制小鼠黄疸型肝炎模型,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KP)、总胆汁酸(TBA)、总胆红素(TBIL)、γ-谷氨酰转移酶(γ-GT)水平,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水平,HE染色观察小鼠肝脏病理学变化,采用PLS法结合多指标指数法比较栀子根各提取部位的总保肝效应.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除石油醚部位高、低剂量组和氯仿部位低剂量组外,栀子根其余各提取部位对某个指标或多个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作用,对小鼠肝组织病理性损伤有一定减轻,多指标综合评价表明,栀子根醋酸乙酯部位高剂量组保肝退黄效果好.结论 栀子根醋酸乙酯部位、正丁醇部位有较好抑制黄疸型肝炎的作用,其中以醋酸乙酯高剂量组作用佳,可能是保肝的活性部位,机制可能与提高清除氧自由基能力、抑制脂质过氧化及增强胆红素代谢、胆汁分泌有关.

  •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丹参不同有效部位的活血化瘀作用比较

    作者:庞汉青;唐于平;史旭芹;曾慧婷;许会芹;瞿城;朱振华;宿树兰;段金廒

    目的 基于主成分分析(PCA)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评价丹参不同有效部位丹参提取物(DT)、丹参总酚酸提取物(DF)、丹参总酮提取物(DST)、丹参总酚酸合用总酮提取物(DF+DST)对急性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sc盐酸肾上腺素和冰水浴共同刺激复制大鼠急性血瘀模型,通过测定全血黏度(WBV)、血浆黏度(PV)、血沉(ESR)和红细胞压积(HCT),观察丹参不同有效部位不同剂量对血瘀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通过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B)量及血小板大聚集率(ADP),观察丹参不同有效部位对血瘀大鼠凝血功能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采用PCA法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丹参不同有效部位的总活血化瘀效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模型组比较,丹参不同部位低、中、高3个剂量给药组均能较好地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和凝血功能指标,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PCA和多指标综合指数法综合评价得出,丹参不同有效部位不同剂量组中DF+DST高剂量组的活血化瘀作用好;相同剂量下,各剂量下的DF+DST给药组活血化瘀效应较好.结论 丹参不同有效部位能明显改善血瘀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凝血功能异常,丹参总酚酸和丹参总酮2个有效部位配伍活血化瘀效果优于各有效部位单用的效果.

  • 当归-红花不同配比对血虚小鼠补血作用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淑娇;唐于平;李伟霞;沈娟;郭建明;段金廒

    目的:观察当归、红花两药味不同配比对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差异,优选当归-红花配伍补血作用的佳配比。方法采用乙酰苯肼与环磷酰胺联合造模法复制小鼠血虚模型。基于多指标综合指数法,首先以《中医方剂大辞典》数据库中出现频次高的当归-红花1:1配比为代表,优选当归、红花配伍补血作用的佳浓度;然后采用优选的佳浓度来观察当归、红花不同配比的补血作用变化规律。结果在3个不同浓度(分别为当归、红花临床等效量的1、3、5倍)下,当归-红花剂量为临床等效量时的总补血效应好;在当归、红花的9个不同配比(1:0、4:1、2:1、3:2、1:1、2:3、1:2、1:4和0:1)中,以当归-红花1:1的总补血效应好。结论与中医方剂中使用当归、红花1:1频次高的用药规律相一致,为现代临床更有效应用当归与红花提供了科学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