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精神病学 >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Nervous and Mental Diseases 중국신경정신질병잡지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国家教育部
  • 主办单位: 中山大学
  • 影响因子: 1.38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002-0152
  • 国内刊号: 44-1213/R
  • 发行周期: 月刊
  • 邮发: 46-45
  • 曾用名:
  • 创刊时间: 197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编委会
  • 出版地区: 广东
  • 主编: 曾进胜
  • 类 别: 精神病学
期刊荣誉: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轻型卒中患者认知功能下降的随访研究

    作者:杨洁;区腾飞;解龙昌;殷建瑞;蒲蜀湘;杨新光;何毅华;姚海燕;高聪

    目的:既往的研究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及轻型卒中后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关注较少。我们将对此类患者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我们筛选了2012年7月至12月期间,连续住院的TIA及轻型卒中患者。于发病后第3个月及第18个月各进行一次认知功能评估,截止至2014年3月31日。结果共209例TIA及轻型卒中患者入组。其中,共24例(11.5%)出现了认知功能显著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受教育年限(比数比OR=0.869,P=0.021),心房纤颤(OR=5.950, P=0.001)、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OR=5.179,P=0.020)是TIA/轻型卒中患者中远期认知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TIA/轻型卒中的患者有必要对其认知功能进行随访,对于有心房纤颤及颅内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应关注其认知功能变化,加强随访,必要时尽早给予干预治疗措施,以减少其发生认知功能下降的风险。

  • 多田公式计算脑内血肿体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作者:徐兴华;陈晓雷;张军;许百男

    目的:通过与3D-Slicer软件测量结果比较,研究多田公式计算脑出血后血肿体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收集184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的头颅CT数据资料,分别采用多田公式和3D-Slicer软件测量血肿体积。将血肿按3D-Slicer测得体积分为:一组<30mL(n=55),二组30~60mL(n=68),三组>60mL(n=61);按形状分组:规则组(n=59),不规则组(n=107)和分叶状组(n=18)。分别根据血肿大小和形状对两种方法测量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多田公式法血肿平均体积(58.85±37.38)mL,3D-Slicer软件法血肿平均体积(50.08±31.1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54,P<0.01),多田公式平均测量误差8.77mL,误差率17.23%。按血肿大小分组,多田公式法测量误差:一组2.90mL(16.22%),二组5.89mL(13.55%),三组17.27mL(18.76%);按血肿形状分组,多田公式测量误差:规则组3.46mL(8.76%),不规则组7.99mL(17.26%),分叶状组30.81mL(38.26%)。结论多田公式是一种粗略的血肿体积计算方法,结果存在较明显误差,误差大小主要取决于血肿形状。

  • 早发与晚发双相障碍I型稳定期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

    作者:杨婵娟;周婷;老帼慧;李烜;林鄞;关力杰;邓文皓;曹莉萍

    目的:研究早发和晚发的双相障碍I型患者稳定期认知功能损害特点。方法纳入首次发病年龄≤21岁(早发组94例)和≥35岁(晚发组41例)的稳定期双相障碍I型患者,以及分别与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正常对照135名(分别设为对照组1共94名和对照组2共41名),均予以7个经典的神经心理测试,评估注意力/处理速度、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等。结果早发组在数字符号、连线测验(trail making test, TMT)A时间、TMT-B时间、数字广度顺背、视觉图形再生c1和c2、言语流畅性、威斯康星卡片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modified,WCST)分类数、总错误数和持续错误数以及汉诺塔测验(tower of Hanoi,TOH)总分、完成任务数、计划时间和执行时间共14个指标的成绩较对照组1差(均P<0.05),其中言语流畅性、TMT-A时间、TMT-B时间和TOH执行时间的差异效应量均大于0.4;与对照组2比较,晚发组的TMT-A时间、数字广度顺背、视觉图形再生c1、c2和总分、WCST总错误数、持续错误数以及TOH总分、完成任务数共9个指标成绩较差(均P<0.05),仅TOH两个指标的效应量大于0.4。结论早发和晚发双相障碍I型患者稳定期仍存在多个维度的认知损害,前者的损害可能更广泛、更严重。

  • 抑郁症患者完美主义与自尊、内隐自尊的关系

    作者:董江会;宁静;郭丽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外显自尊、内隐自尊与完美主义的关系,为抑郁症患者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纳入50例抑郁症患者,以及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与之匹配的45名正常对照,采用Frost完美主义问卷(the Chinese Frost multidimensional perfectionism scale,CFMPS)、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SES)、自我接纳问卷(self-acceptance questionnaire,SAQ)对所有被试进行评估,并采用瑞文挫败实验设置失败反馈背景,在瑞文测试前后各完成一次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以评价前后两次内隐自尊水平,结果分别记为前测IAT和后测IAT。结果患者组SES得分低于对照组(P=0.002)。对于IAT,分组与时间的交互效应无统计学意义(P=0.735);IAT的分组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01),患者组IAT水平比对照组高(P=0.013);IAT的时间主效应有统计学意义(P=0.033),前测IAT水平比后测高(P=0.007)。CFMPS中,患者组担心错误、行动的疑虑维度得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组父母期望维度得分低于对照组(P=0.038);患者组条理性、个人标准维度得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患者组后测IAT与父母期望得分、消极完美主义总分呈负相关(P<0.05),SES、SAQ得分分别与CFMPS中担心错误、行动的疑虑维度得分、消极完美主义总分呈负相关(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消极完美主义与潜意识中自尊水平不稳定有关。

  • 男性酒依赖患者执行功能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研究

    作者:杜好瑞;穆俊林;张宁;王传升;李冲;郑华

    目的:探讨男性酒依赖(alcohol dependence,AD)患者执行功能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关系,为AD执行功能损害提供电生理依据。方法收集31例男性AD患者为酒依赖组,26名健康男性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isconsin card sorting test,WCST)和事件相关电位P300(event-related potential P300, ERP-P300)测定,酒依赖患者WCST和ERP-P300均在戒断症状消除后评估。结果酒依赖组的WCST完成分类数(Cc)[(3.48±2.02)vs.(4.68±1.37)]、概念化水平(Cl%)[(43.24%±23.10%)vs.(63.26%±15.75%)]低于对照组,完成第一个分类所需应答数(Rf)[(43.85±25.66)vs.(29.18±15.16)]、错误应答数(Re)[(57.42±26.51)vs.(30.47±14.64)]、持续错误数(Rpe)[(44.06±18.52)vs.(30.84±13.31)]高于对照组(均P<0.05)。酒依赖组ERP-P300的N1[(4.26±1.97)μv vs.(7.89±3.69)μv]、N2[(3.48±2.22)μv vs.(5.03±2.56)μv]、P3[(3.46±2.31)μv vs.(6.94±3.99)μv]波幅较对照组降低,N2[(256.30±31.62)ms vs.(223.68±31.73)ms]、P3[(355.42±27.81)ms vs.(314.52±21.64)ms]潜伏期延长(均P<0.05)。酒依赖组WCST与ERP-P300相关分析显示,Cc及Cl%与N1、N2、P3波幅呈正相关(P<0.05),与N2、P3潜伏期呈负相关(P<0.05);Rf、Re、Rpe与N1、N2、P3波幅呈负相关(P<0.05),与N2、P3潜伏期呈正相关(P<0.01)。结论 AD患者存在执行功能障碍,表现为抽象概括、认知转移和反应抑制能力下降及ERP-P300家族多成分异常,以波幅改变较为明显,ERP-P300多成分分析可更全面地了解AD执行功能障碍的电生理特征。

  • IDH1突变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在脑胶质瘤中表达及关联度分析

    作者:朱潇鹏;唐军海;黄国浩;徐庆福;臧振乐;赵邦云;王彬;吕胜青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中异柠檬酸脱氢酶1(isocitrate dehydrogenases 1,IDH1)突变和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O6-methylguanine-DNA methyltransferase,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二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收集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脑胶质瘤组织133例,采用巢式甲基化特异性PCR(nested methyla?tion-specific PCR,nMSP)法和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SP)法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分析(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法检测脑胶质瘤中的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直接测序法检测脑胶质瘤中IDH1基因的突变情况。采用χ2检验进行IDH1突变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关联度的统计分析。结果133例脑胶质瘤患者中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88例(66.17%),IDH1突变62例(46.62%)。IDH1突变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存在关联(P=0.01)。结论脑胶质瘤中IDH1突变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之间关联显著,提示两者在脑胶质瘤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相互调节的作用;IDH1突变和MGMT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是脑胶质瘤的重要疾病相关因素。

  • 瑞舒伐他汀钙对慢性高血压大鼠脑白质病变及空间认知功能的影响

    作者:郑璐;范玉华;蓝琳芳;姬晓昙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慢性高血压大鼠的脑白质病变及其空间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Iey大鼠49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高血压组和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组(10 mg/kg)。高血压组和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组采用双肾双夹法制作易卒中型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stroke-prone renovascular hyperten?sive rat, RHRSP)模型,定期监测血压。水迷宫实验检测空间记忆功能;Luxol fast blue染色观察脑白质疏松程度;免疫荧光法观察额叶皮层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在大脑皮层的沉积分布;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染色法(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 TUNEL)观察额叶皮层细胞凋亡水平。结果RHRSP大鼠造模后血压逐渐升高,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瑞舒伐他汀钙较高血压组逃避潜伏期时间明显缩短(P<0.01),3组大鼠跨越平台次数分别为(4.55±1.23)、(1.00±0.80)、(3.79±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高血压组相比,瑞舒伐他汀钙可改善脑白质疏松程度(P<0.01),减少额叶皮层区Aβ沉积(17.47±3.59 vs.4.42±1.57,P<0.01)及细胞凋亡(37.84±4.73 vs.14.42±2.43,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钙可改善慢性高血压大鼠的脑白质病变,减少额叶皮层区Aβ沉积以及细胞凋亡从而保护大鼠的空间记忆功能。

  • 多发性脑转移瘤手术治疗及预后分析

    作者:刘正豪;邓跃飞;郑眉光;李忠军;李超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方法,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收集2002年2月-2014年3月在我院神经外科行手术治疗的多发性脑转移瘤42例患者临床及随访资料,分析多发性脑转移瘤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生存情况。结果术后2周神经系统症状完全消失3例(7.1%),明显缓解31例(73.8%);整体中位生存期为11.0个月。单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合并颅外转移、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脑转移瘤手术后综合治疗状况是影响预后的因素(χ2=6.007~13.704,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合并颅外转移(RR=2.302,95%CI:1.151~4.607)及是否采用综合治疗方法(RR=0.262,95%CI:0.118~0.585)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合并颅外转移是影响多发性脑转移瘤预后的不利因素,采用手术切除辅以放、化疗等综合治疗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预后。

  • 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王彦芳;杜巧荣;李素萍;孙宁;刘志芬;曹晓华;杨春霞;张克让

    目的:探讨伴发睡眠障碍首发抑郁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纳入31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根据睡眠情况分为伴发睡眠障碍组(202例)和不伴发睡眠障碍组(116例),并纳入243名正常对照。采用重复性成套神经心理状态测验(repeatable battery for the assessment of neuropsychological status, RBANS)评估所有被试的认知功能(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注意、延迟记忆),并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17)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结果伴发睡眠障碍组即刻记忆、视觉广度、言语功能、延时记忆得分及量表总分均比不伴发睡眠障碍组及对照组差(均P<0.05);而不伴发睡眠障碍组的即刻记忆、言语功能、延时记忆得分及量表总分比对照组差(均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示,伴发睡眠障碍组中,RBANS量表总分与HAMD认知障碍因子相关联(β=6.29,P=0.04),即刻记忆得分与年龄相关联(β=-0.24,P=0.04),视觉广度得分与HAMD睡眠变化因子相关联(β=2.33,P=0.01),言语功能得分与婚姻(β=-5.74,P=0.01)及HAMD阻滞因子(β=-1.20,P=0.03)相关联;不伴发睡眠障碍组中,RBANS的言语功能得分与年龄相关联(β=-0.32,P=0.04),注意得分与HAMD阻滞因子相关联(β=2.52,P=0.01)。结论伴发睡眠障碍组患者存在多方面的认知功能损害,抑郁相关症状(睡眠变化、认知障碍、阻滞等)、年龄及婚姻状况可能是伴发睡眠障碍抑郁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

  • 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王君;陈林;吉振鹏;张索远;辛立敏;刘艳红;陈大方;杨甫德;王刚;方贻儒;陆铮;杨海晨;胡建;陈致宇;黄颐;孙静;王小平;李惠春;张晋碚;司天梅

    目的:探讨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社会人口学及临床特征方面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简明国际神经精神访谈(the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MINI)5.0中文版,对来自全国13个中心的1478例初诊断为抑郁症的患者进行重新诊断,其中190例被诊断为双相障碍Ⅱ型,将这190例误诊患者按照有无自杀风险进行分组,从性别、年龄等社会人口学资料及起病年龄、是否伴有自杀观念等临床特征方面探讨被误诊患者自杀风险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有自杀风险组共74例患者,无自杀风险组共116例。有自杀风险组与无自杀风险组相比,年龄更小[(34.45±11.18)vs.(37.23±13.22)],起病年龄更早[(26.20±9.16)vs.(30.37±11.59)],更常伴有自杀观念(82.4%vs.53.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0.969,95%CI:0.945~0.993)、伴有自杀观念(OR=4.129,95%CI:2.030~8.397)与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发生自杀风险相关联(均P<0.05)。结论年龄小、伴有自杀观念可能是误诊为抑郁症的双相障碍Ⅱ型患者自杀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

  • 甲状腺功能亢进并发周围神经病1例报告并文献回顾

    作者:王心慧;陈嘉峰

    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可以并发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的有甲亢性肌病、甲亢性周期性麻痹等[1-4],但甲亢并发周围神经病者罕见[5]。其中,以双下肢弛缓性瘫痪为主要表现的甲亢合并多发性周围神经病亦称为Basedow截瘫,临床上较少见[6-7]。我们报告1例甲亢并发周围神经病患者,同时系统性地回顾国内外甲亢并发周围神经病的相关文献报道,总结、归纳并进一步探讨该病的发病机制、临床和辅助检查特点、治疗及预后,以利于进一步明确对该病的认识。

  • 强迫症工作记忆受损机制的研究与展望

    作者:何婷婷;贾艳滨;廖潇潇;刘滔

    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一种以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精神障碍,以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同时存在为特征[1]。笔者在临床工作中发现,轻度OCD患者一般不主动求医,当症状严重或继发抑郁情绪时才在家人陪同下就诊;患者社会功能损害严重,疗效不理想且预后较差,自杀率相对较高。大量研究表明OCD患者存在以记忆损害为主的功能障碍[2],且与强迫症状关系密切[3]。近年来,随着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发展,更多研究开始关注OCD工作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本文回顾了该领域近期研究成果,对OCD工作记忆损害的研究现状及受损机制进行综述,为日后OCD工作记忆损害的干预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第十二届西部精神医学论坛征文通知

    作者:西部精神医学协会

    关键词: 西部精神 医学论坛
  • 帕金森病的朊蛋白病样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袁晓琴;郭晓燕;商慧芳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 PD)是第二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PD主要的病理学特征是黒质多巴胺能神经元内路易小体(其主要成分是错误折叠的α-突触核蛋白)形成[1]。目前,PD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免疫炎症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有关[2]。近,有研究表明,作为PD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异常聚集的α-突触核蛋白[3],具有与朊蛋白相似的作用方式[4],即能够在细胞内发生错误折叠并引发异常聚集,以及在细胞间发生转移而在神经系统内播散,因此PD可能具有与朊蛋白病类似的病理过程,也可能是一种朊蛋白病,本文就这方面的研究内容综述如下。

  • 第七届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癫痫外科术前评估学习班通知

    作者:

  • 双相障碍与躯体疾病共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喆;杨晓蓉;李涛

    全球精神卫生调查(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 Initia?tive)显示,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2.4%[1]。目前研究提示,双相障碍患者躯体疾病的共病问题突出[2]。而双相障碍患者的经济负担中40%~70%来自其躯体疾病的治疗[3]。另外,躯体疾病的共病也会导致治疗周期延长,生活质量下降,治疗方案复杂化,死亡率上升,同时疾病严重程度增加[4]。此外,躯体共病还会增加患者的自杀风险[5],导致更差的预后[4]。尽管双相障碍的躯体共病显著,但临床上对其关注并不够[2]。因此,本文将对双相障碍躯体共病的研究进行综述。

  • 原发颅内孤立性Rosai-Dorfman病1例及文献复习

    作者:丁鑫;焦彦超;吕彦;庞一强

    Rosai-Dorfman病(Rosai-Dorfman Disease,RDD)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淋巴结病( Sinus Histiocytosis with Mas?sive Lymphadenopathy,SHML),是一种病因不明、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该病主要发生在淋巴结,以淋巴结内窦组织细胞浸润为组织病理特点。少部分(约25%~40%)发生于淋巴结外[1,2],如皮肤、鼻腔、副鼻窦、软组织、眼眶、骨、唾液腺、乳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称为淋巴结外RDD。由于受病变部位及伴随病变的不同,结外RDD的临床表现多样,本病极易误诊或漏诊。发生于中枢神经系统的RDD较为罕见,国内文献报道仅有20余例。本文复习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的RDD,对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组织病理形态、免疫学表型、鉴别诊断及治疗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报道如下。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分期目录
期数
2019 01
201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6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5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4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3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2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1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1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9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8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7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05 06
2004 01 02 03 04 05 06
2003 01 02 03 04 05 06
2002 01 02 03 04 05 06
2001 01 02 03 04 05 06
2000 01 02 03 04 05 06
1999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