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超声检查腹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艳

    目的:对腹部淋巴结患者采用超声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5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收的腹部淋巴结患者,本次研究所选人员分别接受超声和C T两种诊断方法,对两种检查方法结果的准确性进行对比.结果:超声检查淋巴结结核、转移瘤、炎性淋巴结肿大以及淋巴瘤诊断准确率均显著高于CT检查,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给予腹部淋巴结患者早期超声检查,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疾病诊断准确率,为及早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 腹腔、腹膜后淋巴结结核与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鉴别诊断

    作者:李媛;杨志刚;闵鹏秋;郭应坤;余建群

    目的明确结核与淋巴瘤累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强化特征及其优势解剖分布.方法淋巴结结核20例和淋巴瘤35例累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观察受累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密度、强化类型和优势解剖分布.结果 95%结核性淋巴结增大呈环状强化,而环状强化在淋巴瘤仅占17.2%.70%结核性淋巴结增大形成"多房样"征象,仅8.6%淋巴瘤增大淋巴结有"多房样"征象.82.9%淋巴瘤呈均匀强化,而均匀强化在结核仅占5%.结核和淋巴瘤更多累及肠系膜、门腔间隙、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胃韧带和腹主动脉周围上部淋巴结.环状强化特征对诊断结核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82.9%、87.3%、76%%和96.7%;结合均匀强化和腹主动脉周围下部淋巴结受累指标对诊断淋巴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95%、87.3%、96.7%和76%.结论结核与淋巴瘤累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的多层螺旋CT强化类型及优势解剖分布有差异,据此可鉴别两者.

  • 磁共振成像联合弥散加权成像在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中的价值

    作者:黄庆文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腹部淋巴结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MRI图像将其分为两组,对比组为33例恶性腹部淋巴结肿大患者,观察组为27例良性腹部淋巴结患者,对两组患者不同淋巴结病变的MRI表现进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表现扩散系数(ADC),并对MRI、DWI与两者联合定性诊断价值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17例患者发生囊变,对比组有26例患者发生囊变,两组患者囊变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两组患者环形强化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更低且患者淋巴结 ADC 值明显高于对比组(P<0.05);MRI、DWI 与两者联合的定性诊断准确率相较,MRI联合DWI的准确率更高(P<0.05)。结论淋巴结ADC值可作为淋巴结定性诊断的辅助指标,MRI联合DWI在腹部淋巴结病变定性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 艾滋病患者腹部超声检查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耀烨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因感染了人免疫缺陷病毒(HIV)而导致免疫系统缺陷,从而造成人体各大系统功能丧失、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致死性传染病.这些感染病灶和肿瘤发生在腹部各脏器中临床上是难以发现的,超声检查可发现这些隐匿的病变,并且可为临床对AIDS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目前关于AIDS腹部超声检查研究报道很多,各种观点呈现不一,现就AIDS患者腹部肝脏、胆囊、胰腺、脾脏、双肾、腹腔、腹部淋巴结等重要脏器超声检查的研究予以综述.

  • 超声检查用于腹部淋巴结诊断的价值分析

    作者:赵薇

    目的研究分析腹部淋巴结使用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10~2014年我院接收了80例腹部淋巴结肿大病例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均有4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CT检查,实验组患者使用超声检查,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炎性淋巴结肿大诊断准确率是93.55%,转移瘤准确率是94.74%,淋巴瘤准确率是100%,淋巴结结核准确率是90.91%,对照组的炎性淋巴结肿大诊断准确率是80.60%,转移瘤准确率是84.21%,淋巴瘤准确率是84.21%,淋巴结结核准确率是72.73%,两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结论腹部淋巴结疾病患者接受超声诊断具有比较高的诊断准确率,临床中误诊、漏诊的几率比较低。

  • 腹部结内淋巴瘤的超声诊断

    作者:王亚红;蔡胜;王蕾;张晓东;齐振红;徐钟慧;李建初

    目的 分析总结腹部结内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点,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以腹部包块或腹部淋巴结肿大起病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总结其声像图特征.结果 受累淋巴结主要位于腹膜后及肠系膜区,其中单发包块型14例,超声表现为腹部单发低回声包块,多数形态不规则或呈分叶状,内部回声不均.多发结节型27例,超声典型表现为多个边界清晰的类圆形低回声,边界规整,内部回声均匀.特异性超声表现包括鹅卵石征、网状分隔、血管包绕征、门型血流等.结论 超声检查有助于腹部结内淋巴瘤的诊断,同时还可评估受累区域及病灶特征,为临床分期及治疗提供依据.

  • 超声检查腹部淋巴结的诊断价值

    作者:高晓晗

    目的:分析超声检查在腹部淋巴结疾病诊断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腹部淋巴结肿大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别进行超声和CT检查,对超声检查和CT检查在炎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瘤、转移瘤以及淋巴结结核的诊断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超声在炎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瘤、转移瘤以及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方面准确性分别为95.83%、94.74%、100.00%、86.67%,各指标均高于CT的准确性,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检查用于腹部淋巴结的诊断较CT检查具有更高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地对腹部淋巴结肿大的性质进行判断,提高对腹部淋巴结病变诊断的准确度,避免漏诊、误诊的发生,从而帮助患者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对于患者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超声检查在腹部淋巴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梁先兰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腹部淋巴结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08年3月—2013年12月在我院进行腹部淋巴结疾病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出65例,在患者自愿情况下,为其进行超声和CT两种检测模式。将检测结果与患者实际病情做详细对比,分析在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瘤以及转移瘤这四个方面的诊断正确率。结果超声对患者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结核、淋巴结瘤以及转移瘤的诊断正确率分别是95.45%,84.62%,94.12%,100%,各疾病确诊率均要高于CT检测(86.36%,76.92%,70.59%,84.62%)。结论在对腹部淋巴结疾病进行检测时,超声的确诊率要高于CT,能够对患者腹部淋巴结肿大情况作出详细判断,降低临床误诊和漏诊情况发生,值得应用推广。

  • 超声诊断腹部淋巴结的临床分析

    作者:田秋蓉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腹部淋巴结的临床方法及效果. 方法: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50例腹部淋巴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超声检查和 CT 检查的诊断准确率. 结果:超声在炎性淋巴结肿大93.75%( 15/16 )、淋巴瘤92.31%( 12/13 )、转移瘤100.00%(12/12)以及淋巴结结核88.89%(8/9)的诊断方面准确性均高于 CT ( P <0.05). 结论:腹部淋巴结结核重要检查手段之一是超声检查,利用超声检查可以将肿大淋巴结的数目、形态大的小及位置能清晰判断.

  • 风险管理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管道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郑金钗;唐晓榕;周品芳

    食管癌根治术是目前外科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Ⅱ期以内病例,除彻底切除肿瘤外,应常规清除纵隔淋巴结及上腹部淋巴结,连同食管周围的淋巴脂肪组织一并切除,以胃、结肠或空肠作食管重建术[1].患者术后常需留置多种引流管道,如胃管、营养管、颈部引流管、胸腔闭式引流、左腹腔引流管等.如果护理不当将会引起非计划性拔管,对患者预后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风险管理是通过对现有的或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控制,以减少医疗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事件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经济损失[2].我科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有效防止食管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磨损颗粒在肝脾及腹部淋巴结的弥散

    作者:石伟;李海;刘绍臣;林延军;张志刚

    目前人们已认识到关节置换假体磨损和腐蚀产生的颗粒可诱导骨溶解和假体松动。本文 研究了全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磨损颗粒弥散至肝、脾、腹部淋巴结的机率及其造成的 病理改变。  取29人尸检标本及2名假体置换失败患者的活检标本进行分析。对组织切片染色后用光学显 微镜观察,可以看到颗粒集中及相关组织的反应。金属颗粒用电子显微镜来观察。聚乙烯颗 粒经“油红-O”染色后用相差显微镜观察,聚乙烯颗粒成分可用红外线光谱和热阶分析来得 到证实。  在经尸检的人中,死因都与关节置换无关。21人生前仅做过一次全关节置换,11人的髋假体 平均使用69个月(43~117月),10人的膝关节假体平均使用84个月(31~179月)。另8个接受 尸 检的人中生前进行了髋关节置换,他们的人工关节有一个以上的部件发生松动,并且进行了 翻修。从初行关节置换到死亡平均174个月(47~292月),从后一次假体翻修到死亡的时 间平均71个月(1~130月)。在经过髋关节假体翻修手术的8人中,肝、脾内出现金属磨损颗 粒 的机率是7/8,明显高于假体功能良好的髋关节置换(2/11)及膝关节置换(2/10)的病人。磨 损 颗粒的主要来源是非负重面,而不是负重面。尸检取出28名患者的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发现 其中19人(68%)有金属磨损颗粒。在尸检的29人中发生金属磨损颗粒弥散至肝、脾的有11人( 38%),而且在他们的肝、脾中出现没有明显病理意义的 少量巨噬细胞聚集成团的现象。聚乙烯颗粒会引起同样的反应,即主动脉旁淋巴结弥散者68 %(19/28),肝、脾弥散的占14%(4/29)。弥散的金属颗粒大小多在1.0um以内。目前尚缺少具 有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方法去观察微量的聚乙烯颗粒沉积的情况,因此,聚乙烯颗粒在肝、脾 中的实际沉积量可能比我们测得的要多。

  • 腹部淋巴结肿大对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的诊断价值

    作者:梁欣;姚钦江;李春玫;江生

    目的 评价腹部淋巴结肿大对AIDS合并播散性马尔尼菲青霉菌病(disseminated penicilliosis Marneffei,DPsM)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1 6例有可疑DPsM症状AIDS患者的腹部淋巴结超声/CT检查结果,应用流行病学各项指标评价腹部淋巴结肿大对DPsM的诊断价值.结果 腹部淋巴结肿大诊断AIDS合并DPsM的灵敏度75.8%,特异度72.1%,阳性似然比2.72,阴性似然比0.34,准确度73.6%;在有脐凹样皮疹的AIDS人群中,以上指标分别为88.9%、78.6%、4.15、0.14、87.2%.结论 腹部淋巴结肿大对AIDS合并DPsM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恶性淋巴瘤累及腹部淋巴结的CT诊断与鉴别

    作者:吴聃;方少华;马晓亮

    目的 提高对恶性淋巴瘤累及腹部淋巴结CT诊断及鉴别能力.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穿刺病理证实的15例恶性淋巴瘤累及腹部淋巴结的CT表现,包括Hodgkin 病(HD)6例及非Hodgkin淋巴瘤(NHL)9例.结果 15例均清楚显示腹部肿大的淋巴结病灶;肝、肠管等临近器官被推移及转移7例;腹主动脉、下腔静脉等临近血管被推移、包埋5例,具有典型的"夹心面包征";4例伴有腹腔积液.结论 恶性淋巴瘤累及腹部淋巴结具有较典型的CT表现,能确定病变范围和转移情况,有助于临床准确分期和判断预后.

  • 腹部结内淋巴瘤的超声诊断

    作者:侯伟

    目的 总结腹部结内淋巴瘤的超声图像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50例因腹部淋巴结肿大或腹部包块起病的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超声图像特点.结果 全部观察对象中,伴腹胀、腹痛24例,下肢浮肿4例,腰背部疼痛5例,腹泻4例,浅表淋巴结肿大12例,伴有6个月内体重减轻10%以上、盗汗、发热持续3日达38℃以上者11例.根据AnnArbor分期,Ⅰ期4例、Ⅱ期5例、Ⅲ期12例、Ⅳ期26例,3例未分期.实验室检查:16例β2微球蛋白升高,21例乳酸脱氢酶升高,15例血沉加快,3例结核菌素实验阳性.单发包块型占34.0%(17/50),大于10 cm的巨型包块11例,17例单发包块型患者包块位置均位于腹膜后或肠系膜根部.结论 超声诊断有利于早期诊断腹部结内淋巴瘤,总结受累病灶的特征及临床表现可为该病诊疗提供参考.

  • 腹部淋巴结:深藏不露的健康“警灯”

    作者:李增烈

    在《家庭医药》2014年2月的上半月刊,我曾经撰文说过,我们身体里的淋巴结就像一盏盏信号灯,在管理着我们的健康。如果说浅层淋巴结像铁路线上的“信号灯”管辖着一定范围的体表,那腹腔内的淋巴结更像是“警灯”,不但日夜“守卫”着重要脏器的安全,遇有险情时还会及时发出警报。

  • 食管癌经颈、胸、腹三切口术后患者排痰护理体会

    作者:陶红竹;夏梅

    经颈、胸、腹三切口手术切除中上段食管癌是经右胸游离胸段食管,开腹游离胃,经颈部切口游离颈段食管行食管癌切除、食管胃颈部吻合的手术,能大限度地切除肿瘤部位和易发部位并彻底清扫颈、胸、腹部淋巴结.但三切口手术时间长、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患者体质虚弱,咳嗽困难造成肺复张延迟,机体缺O2,CO2潴留, 严重者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甚至窒息.本文根据本科近年来行食管癌三切口手术后有效咳嗽困难的情况,分析原因,加强排痰护理,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抗原免疫对外周淋巴器官中细胞凋亡的影响

    作者:顾云娣;钟翠平;王燕平

    日的:观察抗原免疫刺激后外周淋巴器官中细胞凋亡的情况.方法:用完全佛氏佐剂免疫B10.A小鼠,21天后解剖,取出腹部淋巴结,制成冰冻切片.采用TUNEL原位染色法,步骤如下:1.制备冰切片,过夜;2.用4%多聚甲醛(PBS,pH7.4)固定10分钟,然后PBS洗30分钟;3.用3%H2O2(甲醇稀释)封闭,室温下10分钟,然后PBS洗30遍;4.用0.1%Triton X-100(0.1%柠檬酸钠)在冰上(4℃)作用2分钟 ,然后PBS洗2遍;5.擦干切片,每张加50μl TUNEL反应混合液,置于湿盒中放于37℃反应30分钟,然后PBS洗3遍;6.擦干切片,每个样品加50ul POD,置于湿盒中放于37℃反应30分钟,然后P BS洗3遍;7.每个样品加50-100ul DAB底物混合物((DAB:H2O2:Tris =1:1:1);8.室温下孵育10分钟,然后PBS洗3遍;9.脱水,封片,拍照.10.同时,用不加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作为阴性对照.结果:切片中出现核深棕色的为阳性结果,即凋亡细胞.正常淋巴结中已经存在凋亡细胞, 而用抗原免疫后的淋巴结中凋亡细胞的数量明显增多.结论:活化激活的淋巴细胞凋亡是调节免疫反应的一种主要机制.

  • 磁共振扩散加权与常规T2加权对腹部淋巴结显示的比较

    作者:杜竑兵;张福洲;陈世孝;胡鸿

    目的 评价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e weighted imaging,DWI)显示腹部淋巴结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 2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例肝癌患者行常规MRI序列(T1WI,T2WI)和DWI扫描,评价DWI显示淋巴结图像的质量,分别在T2WI和DWI序列统计肝炎组和肝癌组显示肿大淋巴结的枚数,以及分别在两个序列测量两组肿大淋巴结的大长轴直径,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DWI能够清晰显示淋巴结;肝炎组在T2WI与DWI上显示淋巴结都为51枚,在T2WI与DWI上测量显示的肿大淋巴结大长轴直径范围分别为0.8-1.7cm、0.8-1.6 cm,平均值分别为1.14±0.27cm、1.13±0.26cm.肝癌组在T2WI与DWI上显示的淋巴结都为113枚,测量在T2WI与DWI上显示的肿大淋巴结大长轴直径范围分别为1.4-4.4cm、1.5-4.6cm,平均值分别为2.7±0.83cm、2.73±0.85 cm.两个序列显示淋巴结的大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WI能准确和敏感地显示淋巴结,可作为淋巴结MRI成像的一种新手段.

  • 消化系统肿瘤腹部淋巴结转移的病理学基础及影像学特征

    作者:周瀚;杨志刚;闵鹏秋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高,中上腹部淋巴结转移常见,影像学检查在判断腹部淋巴结状况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消化系统脏器众多,解剖及淋巴引流较复杂,掌握消化系统常见肿瘤淋巴引流、转移的一般规律以及各种影像学方法在肿瘤淋巴结转移诊断时的判断标准、准确性、不足之处、影像学方面新进展等,有助于正确进行影像学和临床分期,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 腹部淋巴结病变的断面影像学特征及其解剖、病理学基础

    作者:张梅;杨志刚

    腹部淋巴结主要位于腹腔及腹膜后间隙, 解剖上收集腹盆部淋巴结外器官的淋巴引流.

21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