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有效性

    作者:张玉年

    目的:探讨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临床有效性.方法:2015年6月-2018年5月收治重型颅脑创伤患者194例,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9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进行治疗,而观察组则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检测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第7天的颅内压,并比较其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治疗后各个时间段内的颅内压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所有患者进行2个月的随访,分析其手术效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手术优良率分别为80.42%(78/97)、53.61%(52/97),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中出现脑积水4例,颅内感染5例和硬膜下积液3例,切口疝3例,并发症出现率15.46%(15/97);对照组中脑积水11例,颅内感染8例,硬膜下积液9例,切口疝6例,并发症出现率35.05%(34/97),相较于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创伤患者,采取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同时有利于减少并发症出现率,提升患者生存率.

  • 以脑栓塞为首发症状的转移性黑色素瘤一例

    作者:娄永忠;魏健;刘建平;张宁;周志远;达小萍

    患者男,45岁.因突发右侧肢体瘫、失语2小时入院.查体:运动性失语,右侧肢体肌力0级,右巴氏征(+).全身皮肤粘膜、结膜、巩膜等处无色素痣.无高血压、风心病及色素痣手术史.发病时头颅CT未见异常.发病36小时CT见左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低密度影,中线结构移位.入院诊断:左大脑中动脉梗塞.意识障碍进行性加重,急诊行左颞开颅减压术,术中未见动脉硬化及斑块样出血灶.

  • 作者:

    关键词:
  • 颞深筋膜翻转在大骨瓣减压术中应用76例分析

    作者:胡志斌;罗庆勇

    颞深筋膜翻转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后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中,能避免传统大骨瓣减压术的各种并发症,对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的治愈率、降低病死率、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下次颅骨修补创造了条件.

  • 大面积脑梗死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王翀;祁国英;单伟

    目的:总结大面积脑梗死的外科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本科2011~2013年由神经内科转入的2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手术的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患者术后5例患者因合并心脏病,糖尿病等严重疾病死亡,死亡率25%。根据报道内科保守治疗死亡率76%。结论对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尤其是有脑疝征象者,积极采取外科手术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效果研究

    作者:宋言文;丁浩

    目的:探讨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创伤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重型颅脑创伤患者75例,按照骨窗大小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术后GC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27.50%、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颅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创伤尤其是一些特重型的颅脑损伤者,能显著提高治愈率,减少由于继发颅内高压而导致再次进行手术的概率。

  • 重型颅脑损伤开颅减压术中低血压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作者:钟治军;段继新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在开颅血肿清除和(或)去骨瓣减压术中发生低血压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81例重型颅脑损伤行开颅血肿清除和(或)去骨瓣减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1例患者术中发生低血压18例(22.2%).低血压组和非低血压组之间有9个因素行t检验或x2检验,其中有6个因素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血肿量、中线移位程度、平均动脉压、是否合并硬膜下血肿及术中失血量.以术中是否发生低血压为因变量,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GCS、中线移位程度、平均动脉压及术中失血量有显著性差异,而血肿量和是否合并硬膜下血肿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入院时GCS、中线移位程度、平均动脉压及术中失血量是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减压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危险因素.

  • 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与预后的影响

    作者:崔守章;王辉;张丽

    目的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eranial doppler,TCD)检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并研究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280例颅脑损伤(GCS<8分)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TCD诊断仪对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x)开颅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量.结果 术后MCA与ICAex四根血管平均流速(Vm)上升,手术侧MCA更明显.两侧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搏动指数(PI)术后下降,其中以手术侧ICAex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频谱形态术后改变为高血流低阻力频谱.结论 TCD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临床诊疗方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其脑血流动力学参数有助于预后判断.

  • 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开颅术中脑膨出的防治体会

    作者:闫业枫;董训花

    脑膨出是重型颅脑损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开颅术中常见的问题,处理困难,预后差.2000年6月至2004年2月我中心76例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脑肿胀开颅减压术中出现脑膨出,男54例,女22例;年龄3~74岁,平均为36.5岁.伤因:车祸58例,打击伤7例,坠落伤11例.单侧瞳孔扩大46例,双侧瞳孔扩大30例.CT扫描均有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以额颞部多见,伴有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血肿量少而中线移位大于1.0 cm;环池、基底池、第三脑室受压消失,侧脑室有不同程度的变小,脑干受压前后径明显增宽.

  • 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效果研究

    作者:薛全生

    目的:探讨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效果研究. 方法:选取到我院治疗重型颅脑创伤的患者60例,按照骨窗大小的不同,分成实验组(30例,骨窗≥100cm2)和对照组(30例,骨窗<100cm2),对照组采取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开颅减压术进行治疗. 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X2 =7.26,P<0.0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较为满意. 结论:采取开颅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治疗效果较好,极大地降低患者再次手术的概率,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两种颅内减压术和二次脑损伤因素对老年重症颅脑损伤预后及脑代谢能力的影响

    作者:龙明

    目的:探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SLTC)及二次脑损伤( SBI)因素对老年重症颅脑损伤( STBI)预后及脑代谢能力的影响。方法需行手术治疗的老年 STBI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SLTC术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统计两组高热、低氧血症、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等SBI因素,分析两种术式和SBI因素对老年 STBI预后及脑代谢能力的影响。结果①观察组术后格拉斯哥预后(GOS)Ⅳ级、Ⅴ级分别为35%、21.67%,明显高于对照组(28.33%、16.67%)(P<0.05);②观察组术后1、3、7 d颅内压(ICP)低于对照组,脑灌源压(CCP)高于对照组(P<0.05);③共发生SBI 72例(60%),SBI患者术后 GOSⅠ、Ⅱ级分别为23.61%、12.50%明显高于非SBI组(10.42%、4.17%);Ⅳ级、Ⅴ级分别为25.00%、12.50%,明显低于对照组(39.58%、20.83%)(P<0.05);④SBI患者术后1、3、7 d ICP、颈内静脉-桡动脉乳酸差(VADL)明显高于,脑组织氧摄取率(CMRO2)、CCP明显低于非SBI患者(P<0.05)。结论 SLTC术式、预防 SBI因素可有效提高老年STBI患者预后,改善脑代谢能力。

  • 改良小骨瓣开颅减压与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尹惠广;吴贵平;彭林

    目的:比较改良小骨瓣开颅减压与大骨瓣开颅减压治疗60例重型颅脑损伤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9年1月对60例GCS 5~8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两种不同开颅手术方法:改良小骨瓣开颅减压组(治疗组)30例;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对照组)30例,全部接受手术治疗.结果:临床随访:改良小骨瓣开颅减压组良好3例,中残8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5例,死亡8例,预后较好占36.67%,预后较差占63.33%;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组良好5例,中残7例,重残7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7例,预后较好占40.00%,预后较差占60.00%.结论:改良小骨瓣开颅减压与标准外伤大骨瓣治疗重型颅脑损伤(GCS评分5~8)疗效相似.

  • TCD对创伤性急性脑肿胀患者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的评价

    作者:崔守章;王辉;张丽;陶红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Trans-Cranial Doppler)检测创伤性脑肿胀、脑疝形成患者开颅减压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并探讨脑血流动力学改变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本文对40例外伤性急性脑肿胀脑疝形成患者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患者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应用 TCD诊断仪对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及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x)开颅术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术后MCA平均流速(Vm):手术侧上升至176±195%,而手术对侧仅上升至123±172%。两侧数值差异有统计显著性(p<0.05)。术后ICAex Vm:手术侧上升至91±114%,而手术对侧仅上升至47±59%。搏动指数(PI)呈下降趋势,术侧:MCA从1.85±1.65降至0.80±0.17,(p<0.001),下降至33±36%,ICAex从1.48±0.94降至0.72±0.28(p<0.001),下降至38±22%。对侧:MCA从1.76±1.34降至0.83±0.21(p=0.001),下降至32±35%。ICAex从1.31±0.93降至0.70±0.13(p<0.5),下降至27±31%,具有统计学显著意义。40例患者开颅术后Wil is环及颅底动脉主干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 Vm均增加,搏动指数(PI)下降,频谱形态改变为高血流低阻力频谱。结论:TCD在急性脑肿胀患者脑血流检测方面有一定指导意义,有助于预后判断。

  • 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37例

    作者:潘光辉;田莉娅

    呃逆俗称"打膈",又称"膈肌痉挛".以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我们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37例,取得满意疗效,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7例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23例,女14例;年龄小39岁,大75岁;呃逆病程长10天,短12小时.脑出血12例,行开颅减压术者4例,脑梗塞25例.

  • 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和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优劣差异

    作者:雷丹;刘诸敏;李庆;卢武

    目的:讨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术和改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优劣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7年7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并确定行开颅减压术的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9例,按照手术方法将所有病例分为双侧组(n=37)及改良组(n=3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OS)及颅内压变化情况、术中及术后1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随访及1年后患者预后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GO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颅内压显著低于术前(P<0.05);双侧组术后15 d GOS评分显著高于改良组,术后3、7 d颅内压显著低于改良组(P<0.05);双侧组患者脑膨出、迟发性血肿及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改良组(P<0.05);双侧组患者术后随访1年预后良好率显著高于改良组,预后不良率显著低于改良组(P<0.05).结论:双侧去骨瓣减压术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神经功能进一步恢复,减少术后不良反应情况,并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 早期行脑脊液分流加颅骨修补术治疗外伤性大面积颅骨缺损

    作者:黄强;戴伟民;揭园庆;吴安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加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已被证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术后并发症中大面积颅骨缺损对患者的康复有很大的影响,早期恢复颅脑骨结构的完整对于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从2001年开始,衢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对54例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的病例,在术后6~8周行颅骨修补术,其中45例同时行脑脊液分流术,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 大面积小脑梗死18例手术治疗体会

    作者:梁卫东

    目的 总结大面积小脑梗死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7年以来收治的18例大面积小脑梗死行侧脑室外引流加枕下开颅减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18例患者手术后存活16例,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和疗效评定标准按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4例,ⅠⅤ级2例,Ⅴ级1例.死亡2例,病死率11.1%.结论 大面积小脑梗死病情重,发展快,保守治疗预后不佳.早期行侧脑室外引流加枕下开颅减压术治疗可挽救大部分患者的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

  • 伴有脑肿胀的大脑和小脑梗死的管理推荐意见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对医疗专业人员的声明

    作者:Eelco F.M. Wijdicks;Kevin N. Sheth;Bob S. Carter;David M. Greer;Scott E. Kasner;W. Taylor Kimberly;Stefan Schwab;Eric E. Smith;Rafael J. Tamargo

    背景和目的 关于缺血性卒中后脑肿胀患者的佳管理方案,仍有许多尚未确定的问题.需要制定相关指南来指导如何处理这种严重并发症,如何提供佳的综合性神经科和内科治疗,以及在患者病情恶化时如何与面临外科干预复杂决策的家属进行良好的沟通.本科学声明为大脑或小脑半球缺血性卒中伴脑肿胀的患者提供了早期的管理方案.方法 写作组利用系统文献综述,参考公开发表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研究、发病率和死亡率报告、临床与公共卫生指南、权威声明、个人文件以及专家意见,对现有证据进行总结并指出与当前知识水平的差距.写作组通过对MEDLINE、EMBASE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进行医学文献计算机检索(后检索时间为2013年3月,研究对象为成年人)回顾相关的文献.在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框架背景下对证据进行组织,根据AHA/美国心脏病学学会基金会以及AHA卒中委员会的证据强度分级方案进行分类.这份声明经过AHA内部的广泛同行评议.结果 已有适用于由缺血性梗死引起的半球(累及整个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或更大范围)和小脑(累及小脑后下动脉或小脑上动脉供血区)肿胀的临床标准.幕上半球缺血性卒中伴脑肿胀发生恶化的临床表现包括新发意识障碍或意识障碍加重、脑性上睑下垂以及瞳孔大小变化.在小脑梗死伴肿胀患者中,意识水平下降是脑干受压的结果,因此可能出现早期角膜反射丧失和瞳孔缩小.应制定标准化定义以促进多中心和基于人群的发病率、患病率、危险因素和转归研究.脑肿胀高危患者的识别应包括临床和神经影像学资料.如果大面积卒中患者有必要进入全面复苏状态,则需要收入具备神经监护功能的病房.这些患者好被收入由技术熟练和经验丰富的医生(如神经重症监护医生或神经血管科医生)负责的重症监护室或卒中单元.综合性医疗管理包括气道管理和机械通气、血压控制、液体管理以及血糖和体温控制.在幕上半球缺血性卒中伴肿胀患者中,不需行常规颅内压监测或脑脊液引流,但神经功能继续恶化的患者应考虑行去骨瓣减压和硬脑膜切开术.去骨瓣减压术在≥60岁的患者中的疗效尚不确定.在神经功能恶化的小脑卒中伴肿胀患者中,应行枕骨下颅骨切除和硬脑膜切开术.当应用脑室造瘘术缓解小脑梗死后梗阻性脑积水时,应同时行枕骨下颅骨切除术以防小脑向上移位导致的病情恶化.幕上半球梗死伴肿胀患者可获得令人满意的转归,但即使行去骨瓣减压术,仍有1/3的患者会遗留严重残疾和完全生活依赖.多数小脑梗死患者在术后能获得可接受的功能转归.结论 大脑和小脑梗死伴肿胀是需要立即给予专业神经重症监护、并常需要进行神经外科干预的危重情况.去骨瓣减压术是很多患者的必然治疗选择,经过选择的患者能从中受益匪浅,尽管他们可能会遗留残疾,但仍可生活自理.

  • 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外科治疗

    作者:韩松;周晓平

    急性大面积脑梗塞的患者病情危重,传统内科治疗死亡率高达76%[1],已得到广泛认可的外科急诊开颅减压术可明显改善该类疾病的治疗结果,降低死亡率,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对于何时行手术治疗、手术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尚未有统一的认识,本文就上述问题作进一步探讨.

  • 标准外伤大骨瓣带蒂颞深筋膜瓣修复脑膜缺损在重型颅脑损伤病人中的应用

    作者:何玉领;方乃成;杜国森;陈江利;陈飞;杨刚

    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是导致病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作者自2002年1月至2005年6月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并将带蒂颞深筋膜修复硬脑膜缺损,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严重脑挫裂伤脑水肿、恶性颅内高压病人35例,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42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