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临床诊断的价值分析

    作者:武卫爱

    目的 探讨腹部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妇科进行诊治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80例,其中病理判断为子宫内膜病变(恶性组)20例,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良性病变(良性组)60例,分析两组患者超声诊断结果.结果 恶性组常规超声特征为子宫增大、内膜形态不规则、内膜回声增强与宫腔积液等,与良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彩色超声分析显示恶性组的PSV与EDV值高于良性组,而RI值低于良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 腹部超声检查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中,能有效鉴别良恶性情况,可更加清楚地显示肿瘤内的血流状况,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我的世界因你而明亮

    作者:九月

    34岁,一个年轻的生命走了,而她美丽的光芒永远地留在了人们心中.2000年,年仅30岁的黑龙江省阿城市电视台记者闫阿红患上了子宫内膜癌.6月19日,阿红做了子宫切除术.一个疗程放疗后,阿红拖着虚弱的身子上班,带病坚持采写新闻,在许多人粉饰太平、讴歌强者的时候,阿红仍旧把她敏锐的视角投向他人不注意的角落和贫困的弱者.

  • 心理干预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情绪及生活质量影响

    作者:高汉文;杜娟

    目的 观察心理干预护理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7月至2016年7月我院接收的8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开腹手术并给与常规术中、术后护理,观察组术后给予心理干预护理,包括音乐聆听、放松内心意象法等.术前及术后2个月,采用HAMA量表、HAMD量表及QLQ-C30量表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结果 术后2个月,两组患者的HAMA、HAMD评分低于术前,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心理干预护理能有效缓解子宫内膜癌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 绝经前后子宫出血97例诊刮病理分析

    作者:高翔

    不规则子宫出血是一种妇科疾病的常见症状,诊断性刮宫(简称诊刮)往往作为诊断及治疗的常用方法.为了探寻年龄与子宫出血的原因,特别是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笔者对本院妇产科门诊97例子宫出血病例的诊刮病理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 绝经后宫腔积脓的临床诊治分析

    作者:贾捷秀

    宫腔积脓是妇科感染性疾病之一,好发于绝经后妇女,且随妇女年龄增大和绝经时间延长发病率升高,并常因临床症状不典型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不足而误诊[1].本文就近15年来收治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998~2013年共收治绝经后宫腔积脓患者55例,平均年龄63(51~74)岁,平均绝经年限16(7~25)年.其中有慢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疼痛史37例(67.27%);有子宫脱垂史3例((5.45%);宫内节育器(IUD)未取出6例(10.90%);合并子宫内膜癌3例(5.45%);合并糖尿病4例(7.27%);合并高血压病8例(14.54%);合并慢性气管炎5例(9.09%).

  • 子宫内膜采集器在筛查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姜翙;陈悦;周烨;丘峻朝;陈萍

    子宫内膜癌缺乏明显症状,一旦有症状已是中晚期,故早期筛查的诊断方法备受关注.本研究采用子宫内膜采集器获取宫腔组织进行常规病理学诊断,并与常规分段诊刮,全子宫切除术后以及宫腔镜+分段诊刮取材的病理学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价子宫内膜采集器在筛查子宫内膜病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06b、DAB2表达与临床病理及预后的相关性

    作者:董爱华;韩克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微小RNA106b(miR-106b)与残疾基因同源物(DAB2)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5年2月本院手术切除的子宫内膜癌临床资料70例(观察组),同期本院子宫内膜癌切除手术的癌旁组织标本70例(止常组).qRT-PCR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miR-106b、DAB2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DAB2蛋白表达.根据miR-106b表达量分为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观察分析miR-106b、DAB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关系.Pearson法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Kaplan-Meier对患者的生存情况进行分析,采用cox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观察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miR-106b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DAB2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观察组中DAB2蛋白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组(均P<0.05);临床病理结果显示,miR-106b、DAB2表达均与FIGO分期、P53及Ki67显著相关,相关性分析miR-106b与DAB2表达呈负相关,Kaplan-Meier分析结果显示miR-106b低表达组与DAB2阳性表达组PFS均高于高表达组、阴性表达组(P<0.05);Cox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iR-106b、DAB2表达均是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miR-106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上调表达、DAB2下调表达,二者呈负相关且均与肿瘤组织分化及细胞增殖迁移有关,可作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子宫内膜癌及有效评估患者预后的指标.

  • 核转录因子GATA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作者:高燕;刘月文;曹芳芹

    目的:探讨核转录因子GATA6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特点,分析GATA6与临床病理参数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别检测82例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60例非典型内膜增生组织标本、5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标本中GATA6的表达,比较组间差异并分析GATA6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结果:GATA6在子宫内膜癌组织、非典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4%、18.3%、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ATA6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病理分型无关(P>0.05),与TNM分期、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GATA6低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为92.3%,中位生存40个月;GATA6高表达3年生存率54.7%,中位生存20个月,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ATA6在子宫内膜癌中有较高的表达,且与宫内膜癌侵袭性和不良预后有关.

  • 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要点

    作者:田辉

    目的: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和护理要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6年1月行子宫内膜癌手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结果:62例子宫内膜癌手术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3.2%,住院时间在5~ 12d,平均住院时间为8.6d(s=1.3),无肺栓塞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予以抗凝保持治疗、卧床休息以及患肢制动治疗后,恢复正常,顺利出院.结论:子宫内膜癌术后予以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预防性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对预防下肢深静脉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 低剂量复方口服避孕药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瑛;陈峰;沈洪兵

    临床实践证明,复方口服避孕药(COC)是短效避孕措施中高效、安全的,也是能有效减少非意愿妊娠的方法之一.目前,许多研究结果表明,COC除具有确切的避孕效果外,还具有非避孕健康益处,如预防异位妊娠,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异位症,控制月经周期,通过减少月经量防止缺铁性贫血,降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卵巢肿瘤发生的危险性,减少盆腔炎和乳腺良性肿瘤的发生,治疗痤疮和多毛,防治骨质疏松症等.美国一项研究发现:与从未使用避孕药者比较,常服用避孕药的15~44岁妇女每10万人死于癌症的人数将减少150人,甚至在妇女停服避孕药后仍继续具有保护作用[1].

  • 口服避孕药的使用关注点及安全性问题(二)

    作者:武俊青;王磊光;刘云嵘

    三、避孕药对肿瘤发病的影响长期以来对甾体避孕药是否会诱发肿瘤,特别是某些妇科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宫颈癌和卵巢癌等)有争论.近年来关于甾体避孕药与这些肿瘤的关系已有不少的研究,并逐渐改变了人们的一些固有观点.国内也积累了长期使用甾体激素避孕药的相关资料.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VEGF-C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

    作者:琪美格

    目的:探讨HIF1 -α、VEGF -C及微淋巴管密度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4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及正常妇女内膜组织中HIF1 -α、VEGF -C及D2-40、VEGFR -3进行免疫组化检测,并进行微淋巴管计数.结果:子宫内膜癌与正常妇女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中HIF1 -α、VEGF -C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且子宫内膜癌组织中HIF1-α、VEGF -C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与FIGO临床病理分期密切相关.结论:子宫内膜中的HIF1-α及VEGF -C变化与癌细胞的侵袭有关,可作为临床分子水平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特异性靶点,联合检测子宫内膜癌中HIF1-α、VEGF -C的表达及微淋巴管密度,有利于判定子宫内膜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

  • 子宫内膜癌的筛查策略

    作者:吴成

    1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必要性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三大恶性肿瘤之一.据美国癌症协会估计,2012年美国子宫内膜癌新发病例数为47130例,占女性恶性肿瘤总数的6%;发病率居美国女性恶性肿瘤第4位(前3位分别是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妇科恶性肿瘤第1位;死亡病例为8010例,占美国女性恶性肿瘤死亡例数的3%,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8位.在美国,反对在无症状人群中进行子宫内膜癌筛查的理由主要是:①子宫内膜癌早期即有阴道流血的症状;②大部分子宫内膜癌是Ⅰ期癌,预后好,5年生存率超过80%;③无大样本研究证实子宫内膜癌筛查的社会卫生经济学效益.但是2012年美国癌症协会数据表明:47130例新发病例中,仅有68%是早期子宫内膜癌;死亡的8010例患者中33%是Ⅰ期患者.早在2002年日本有一项21万人的研究表明[1]:通过筛查诊断的子宫内膜癌较有症状后就诊诊断的子宫内膜癌Ⅰ期内膜癌的比例显著升高(74.7%、61.0%),5年生存率也有显著提高(94%、84.3%),提示在绝经后的无症状人群中行内膜癌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内膜癌并延长生存期.因而,子宫内膜癌筛查的必要性受到重新审视和重视.

  • 现代口服避孕药和生活质量

    作者:经小平

    口服避孕药除了有肯定的调节生育作用外,还有明确的健康益处,如使月经周期规律并减少经量、减少铁的丢失、缓解痛经和经前期紧张症、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疼痛、降低功能性卵巢囊肿和乳腺良性疾病的发生率.而且服药妇女和不服药妇女相比,可以明显减少卵巢癌和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在西方发达国家为首选避孕方法,在我国正日益成为妇女的避孕选择,其种类也越来越多,从初的国产避孕药1号、2号、18甲,到妈富隆、美欣乐、达英-35,敏定偶等.口服避孕药的成分多由合成的雌、孕激素构成,其中的雌激素成分均为炔雌醇,孕激素则各有不同,18甲中为左炔诺酮(levonorgestrel),妈富隆和美欣乐中所含为去氧孕烯(desogestrel);敏定偶中为孕二烯酮(gestodene).

  • 子宫内膜癌2例误诊分析

    作者:李清莲

    子宫内膜癌是一种常见的女性生殖道疾病,好发于绝经期妇女,其预后取决于早期的诊断及治疗.临床上由于对该病缺乏警惕而易误诊.本文对子宫内膜癌误诊2例分析,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的临床意义

    作者:刘林雪

    目的:探讨绝经后子宫内膜厚度的临床意义及子宫内膜增厚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150例绝经后B超检查子宫内膜厚度>4mm,并进行诊断性刮宫或子宫切除妇女的病理和临床资料.结果:150例绝经患者中,子宫内膜厚度为4mm者27例,以萎缩性子宫内膜表现为主,未发现有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厚度≥10mm者36例,其中内膜癌14例,不典型增生5例,内膜癌的发病率增加;子宫内膜厚度为5.7mm者53例,以内膜增殖症、内膜增生为主,不典型增生3例,内膜癌8例;子宫内膜厚度为8.9mm者34例,其中内膜癌13例,非典型增生6例.结论:子宫内膜的厚度与患病概率密切相关.绝经后子宫内膜>4mm的患者应施行诊断性刮宫.

  • 基质金属蛋白酶与子宫内膜癌的关系

    作者:张新宇;马丹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及钙粘蛋白(E-CAD)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其在判断内膜癌愈后方面的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MMP-7、TIMP-1、E-CAD在正常子宫内膜、内膜癌前病变及原发性内膜腺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①MMP-7在三种内膜标本中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TIMP 1在三种内膜中表达逐渐增加;③E-CAD在三种内膜中表达逐渐减弱,P<0.05;④MMP-7表达与内膜癌的病理分化程度相关(P<0.05);⑤E-CAD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临床分期、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化程度相关(P<0.05);⑥MMP-7表达水平与E-CAD表达呈明显负相关.结论MMP-7主要在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表达,其表达增加与临床进展有关,并与E-CAD表达水平密切相关.

  • 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ivivin的检测

    作者:李盈;陆晓峰;王桂秋;邱绍婕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ivivin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不同病理分型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Surivivin蛋白进行检测.结果95%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可检测到Surivivin蛋白,特别是在Ⅱ期和Ⅲ期子宫内膜癌组织中均可以检出.结论细胞凋亡抑制蛋白Surivivin参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并与其病理分型相关.

  • 32例子宫内膜癌绝经前后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作者:玄科;宗爱芬

    目的:研究32例子宫内膜癌绝经前后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8月期间在我院确诊为子宫内膜癌的32例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患者是否绝经分为绝经前组(n=14)和绝经后组(n=18)。根据术中情况和病理诊断判断患者的病理特征,包括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脉管浸润情况,采用免疫组化试剂盒检测 ER、PR、p16、p53的表达情况。结果:绝经前患者的组织学分级、病理分期、肌层浸润深度均低于绝经后患者,发生脉管转移明显少于绝经后患者,绝经前患者的ER、PR、p53、p16的阳性率均高于绝经后患者(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绝经前后的临床病理特征存在差异,绝经前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肿瘤分级和分期较低、肌层浸润和脉管浸润深度较浅且抑癌基因表达较高。

  • 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道安

    目的:比较磁共振不同成像序列检查子宫内膜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50例疑诊为子宫内膜癌的患者为试验对象,在手术前对所有患者行动态加权成像(DCE)、弥散加权成像(DWI)两种成像序列的磁共振检查,以病理检验为金标准,对比两种成像序列的诊断结果.结果:50例疑诊患者中有40例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动态加权成像预测深肌层浸润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72.5%、64.7%、78.3%,弥散加权成像预测深肌层浸润的准确性、灵敏度、特异性分别为:92.5%、94.1%、91.3%,两种成像序列对比,弥散加权成像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性均高于动态加权成像,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判断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分期时,与动态加权成像相比,具有更高的敏感度、特异性及准确性.

4706 条记录 3/236 页 « 12345678...23523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