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学术期刊 > 外科学 >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结直肠肛门外科

结直肠肛门外科杂志

Journal of Colorectal & Anal Surgery 결직장항문외과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 广西卫生厅
  • 主办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
  • 影响因子: 0.95
  • 审稿时间: 1-3个月
  • 国际刊号: 1674-0491
  • 国内刊号: 45-1343/R
  • 发行周期: 双月刊
  • 邮发: 48-116
  • 曾用名: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 创刊时间: 1995
  • 语言: 英文
  • 编辑单位: 《结直肠肛门外科》编辑部
  • 出版地区: 广西
  • 主编: 高枫
  • 类 别: 外科学
期刊荣誉:
  • 结肠癌患者中CXCR7及PTEN的表达情况分析

    作者:赵金来;高建超;张青松

    目的 分析结肠癌患者趋化因子受体7(CXCR7)、第10号染色体上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缺失的基因(PTEN)在人结肠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检测本院79例结肠癌患者癌组织CXCR7、PTEN的表达情况,并以癌旁组织为对照,比较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CXCR7、PTEN阳性率.比较癌组织CXCR7、PTEN阳性及其阴性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结果 癌组织中CXCR7阳性表达率为54.43%,高于癌旁组织的12.66%(P<0.05);PTEN阳性表达率为56.96%,低于癌旁组织的92.41%(P<0.05).癌组织CXCR7阳性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Ⅲ+Ⅳ)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阴性患者(P<0.05);癌组织PTEN阳性患者中肿瘤>5 cm、高分化、(T3+T4)浸润、淋巴结转移、(Ⅲ+Ⅳ)患者所占比例低于阴性患者(P<0.05).结论 结肠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TNM分期高者多为CXCR7阳性表达,PTEN阳性表达则多出现在TNM分期低、分化程度低、浸润程度低、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

    关键词: 结肠癌 CXCR7 PTEN
  • 直肠腔内超声观察直肠癌瘤灶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特征的临床意义

    作者:余岳芬;廖海燕;何燕莲

    目的 研究直肠腔内超声观察直肠癌瘤灶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特征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0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时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45例为对照组.比较直肠癌患者术前超声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结果符合率,比较正常对照组和不同病理分期直肠癌患者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前进行直肠腔内超声分期uT1~uT4的敏感度分别为:100% 、75.00% 、81.48% 、81.82%,总符合率为80.36%.正常对照组的PI、RI参数显著高于各分期直肠癌患者(P<0.05),EDV参数低于直肠癌各分期患者(P<0.05),直肠癌患者pT1组的PI、RI参数水平较pT2、pT3、pT4组显著较高(P<0.05),pT1组的EDV参数水平较pT2、pT3、pT4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 直肠腔内超声评估直肠癌临床分期准确率较高,直肠癌瘤灶内动脉血流动力参数与直肠癌的分期有相关性,可作为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可靠评估手段之一.

  • 不同剂量纳洛酮对无痛肠镜麻醉苏醒质量及安全性的影响

    作者:金东风;莫琴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纳洛酮对无痛肠镜检查麻醉苏醒质量以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于本院行无痛肠镜检查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予芬太尼0.01 mg/kg,丙泊酚2 mg/kg进行麻醉.检查结束时高剂量组静脉推注纳洛酮14 μg/kg,低剂量组静脉推注纳洛酮7μg/kg.比较两组患者检查后清醒时间、拔除导管时间、离开PACU时间、以及复苏期间各时间点MAP(平均动脉压)、HR(心率),检查后疼痛评分、情绪评分以及疼痛出现时间和并发症情况(呼吸抑制、恶心与呕吐).结果 检查后,高剂量组患者苏醒时间、拔除导管时间以及离开PACU时间和低剂量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患者苏醒时、拔管时以及拔管后10 min的MAP以及HR均低于高剂量组患者MAP和H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情绪评分以及出现疼痛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患者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发生率高于低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高剂量纳络酮相比,低剂量纳洛酮在无痛肠镜检查的促醒效果相当,且能够减少患者的呼吸抑制、恶心和呕吐等并发症,改善患者的MAP和HR,增强其安全性.

  • PPH联合外剥内扎及皮瓣搭桥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观察

    作者:石全世;李亚琦

    目的 探讨PPH联合外剥内扎及皮瓣搭桥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肛肠科行手术治疗的207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术式不同分为PPH联合组(予PPH联合外剥内扎及皮瓣搭桥术,n=121)及对照组(予外剥内扎及皮瓣搭桥术,n=86).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治愈时间、治疗效果、术后疼痛情况、水肿情况、皮赘残留情况.结果 PPH联合组手术时间(27.76±13.55) min、平均住院时间(12.05±4.43)d及治愈时间(20.84±13.83)d分别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7.52%,显著高于对照组(77.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H联合组术后疼痛、水肿、皮赘残留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H联合外剥内扎及皮瓣搭桥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可以提高重度环状混合痔的有效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联合应用生长抑素与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效果研究

    作者:缪向来;王剑;黄林飞;艾常华;潘晟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生长抑素14肽与泛影葡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于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120例粘连性肠梗阻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单用生长抑素组、生长抑素+泛影葡胺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胃肠减压、禁饮、禁食、抗感染、静脉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的常规治疗;单用生长抑素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长抑索14肽治疗;生长抑素+泛影葡胺组除常规治疗外,联合应用生长抑素14肽和泛影葡胺治疗.观察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TNF-α、IL-6及IL-8的变化.结果 生长抑素+泛影葡胺组腹痛、腹胀减轻时间,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胃肠减压引流量、减压维持时间以及腹痛症状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和单用生长抑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素+泛影葡胺组TNF-α、IL-6及IL-8水平下降速度较其他两组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素+泛影葡胺组治愈时间和总治愈率均优于其他两组,且复发率低于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长抑素+泛影葡胺组患者电解质紊乱情况、机体应激反应情况均轻于对照组和单用生长抑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泛影葡胺可以明显缓解粘连性肠梗阻患者腹痛、腹胀等临床症状,降低TNF-α、IL-6及IL-8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单纯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对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免疫功能及围术期并发症的影响比较

    作者:金成浩;张祥晶

    目的 探讨单纯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分别对接受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及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98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单纯全麻,观察组实施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记录两组手术时间、麻醉剂诱导时间,分析术前10 min(T1)、手术中2h(T2)、手术结束(T3)、手术后3 d(T4)两组T淋巴细胞及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水平,并记录两组围术期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麻醉诱导时间、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CD3+、CD4+、CD4+/CD8+、NK细胞活性在T2~T4均较T1时呈不同程度下降;对照组上述指标在T2~T4各时点均较T1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在T2~T4时较对照组高(P<0.05).CD8+在各时间点组内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观察组及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2.0%及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单纯全麻相比,腹腔镜下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麻方案可降低结肠癌根治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且并发症相对较少.

  • 结肠肛管吻合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对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影响

    作者:白东林;李沁;黄客增

    目的 对比结肠肛管吻合与超低位结直肠吻合用于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近远期肛门功能情况.方法 选取2014年6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79例低位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行直肠癌全切+结肠肛管吻合术,n=38)及对照组(行直肠癌全切+超低位结直肠吻合术,n=41).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的肛门功能.结果 术前两组ARP、MS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ARP、MSP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术后3月、12月对照组的ARP及MSP均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月ARP及MSP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12月ARP及MSP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评价两组患者肛门功能,观察组术后3个月及术后12个月优良率分别达47.37%、100.00%,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超低位结直肠吻合术相比,结肠肛管吻合术能更好地保留低位直肠癌患者术后的近远期肛门功能.

  • 乙状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效果观察

    作者:刘裕棠;曾庆智

    目的 探讨乙状结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与否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普外科收治的80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乙状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保留左结肠动脉,n=40)与对照组(不保留左结肠动脉,n=40).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术中切除近远端肠管长度、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清扫淋巴结个数、术中切除远端肠管长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切除近端肠管长度为(10.25±0.85) cm,对照组为(12.65±2.08)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进流质饮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吻合口漏病例,对照组出现吻合口漏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肠梗阻、肺部感染及尿路感染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2型糖尿病的乙状结肠癌患者而言,腹腔镜乙状结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更有效保障近端肠管血运,减少吻合口漏发生.

  • 不同肠内营养干预对直肠低位前切除术预防性造瘘患者肠道及肛门功能的影响

    作者:张泽峰;徐建立;张泽芳

    目的 研究不同肠内营养(EN)干预对行直肠低位前切除术(Dixon)预防性造瘘患者肠道及肛门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10月本院60例直肠癌Dixon预防性造瘘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瑞素组(不含膳食纤维整蛋白型术后早期EN,n=30)和能全力组(含膳食纤维整蛋白型术后早期EN,n=30).两组术后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1周,观察手术前后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转铁蛋白(TF)及胃泌素水平,预防性造口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能全力组术后第4d的ALB和PAB水平均显著高于组内术前1d和瑞素组术后第4d水平(P<0.05),两组术后第8的ALB及PAB水平均显著高于组内术前1d水平(P<0.05),两组术前及术后第8天ALB和PAB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能全力组术后第4d及及第8d胃泌素水平分别高于组内术前及瑞素组术后同一时点水平(P<0.05).能全力组术后预防性造口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为(4.37±0.56)d,显著短于瑞素组(P<0.05).两组术后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不含膳食纤维整蛋白干预相比,直肠癌Dixon预防性造瘘术患者术后给予含膳食纤维整蛋白方案可较快改善ALB、PAB及TF等营养水平,促进肛肠功能恢复,安全性良好.

  • CT结肠造影技术在结肠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段华

    目的 分析CT结肠造影技术在结肠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接受CT结肠造影技术的88例患者临床资料,以病理为金标准,分析CT结肠造影检查对结肠占位性病变病种及结肠癌分期的诊断价值.结果 所有患者均都达到CT结肠造影检查要求,其中Ⅰ级有57例,Ⅱ级有27例,Ⅲ级仅有4例,对肠道准备情况总体满意度为95.45%,无不良反应病例.CT结肠造影结果中,43例诊断为结肠癌(含14例伴有腹腔淋巴结肿大),17例拟诊为炎性息肉,17例拟诊为腺瘤,7例拟诊为转移癌,4例拟诊为淋巴瘤.病理检查结肠癌共43例,炎性息肉20例,腺瘤15例,转移癌6例,淋巴瘤4例,以此为金标准,CT分期符合率为96.59% (85/88),经一致性检验,K=0.917,P=0.000.CT结肠造影检查2例炎性息肉被误诊为腺瘤,1例炎性息肉误诊为转移癌,误诊率为3.41%.CT结肠造影结果中,A期10例、B期4例、C1期20例、C2期4例和D期5期.病理Dukes分期中A期8例、B期8例、C1期18例、C2期4例和D期5期,以病理分期为金标准,CT检查符合率为90.70% (39/43),经一致性检验,K=0.874,P=0.000.CT结肠造影检查有2例B期误诊为A期,2例B期误诊为C1期,误诊率为9.30%.结论 CT结肠造影技术实用简便、具有较高的辅助诊断价值,有利于辅助临床结肠占位疾病诊断.

  • 小切口切扩引流术与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肛裂的疗效观察

    作者:项征剑

    目的 探析小切口切扩引流术与A型肉毒素注射对肛裂患者肛门外形及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6年5月我院150例肛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小切口切扩引流术与A型肉毒素注射,传统组采用肛管内括约肌切断+肛裂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口相关情况、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切口愈合时间为(5.76±1.04)d,切口愈合面积为(2.08±0.19) cm2,疼痛评分为(1.98±0.64)分,均分别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痊愈率为84.00%、总体有效率为98.67%,传统组的痊愈率占68.00%、总体有效率为90.67%,两组痊愈率及总体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为12.00%,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肛管内括约肌切断+肛裂切除术相比,小切口切扩引流术与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肛裂的疗效更优,利于保护肛门功能,安全性良好.

  • 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患者的术后随访研究

    作者:陈平

    目的 比较老年结肠癌患者行腹腔镜根治术与开腹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本院收治的70例老年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根治术,n=40),对照组(行开腹手术,n=30).比较两组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5年,取术后1年、3年、5年为时点观察两组患者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术后住院期间,切口疝、粘连性肠梗阻及感染发生率分别为2.5%、5%及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吻合口漏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2.5%及67.57%,对照组分别为96.67%、89.66%及61.54%,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3年及5年复发率分别为2.5%、5.41%及12%,对照组分别为6.9%、11.54%及2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患者可显著降低术后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两种方案术后1年、3年、5年的生存率和复发率相当.

  • 经肛门超声引导下的痔动脉结扎加胶圈套扎术与胶圈套扎术治疗Ⅲ度混合痔的疗效对比

    作者:归玉琼;郑德;林晖;孙健;张宸

    目的 比较经肛门超声引导下的痔动脉结扎加胶圈套扎术与胶圈套扎术治疗Ⅲ度混合痔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上海市长宁区天山中医院收治的60例Ⅲ度混合痔初次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行经肛门超声引导下痔动脉结扎结加胶圈套扎术,n=30)和对照组(行胶圈套扎术,n=30),比较两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前后肛管静息压(ARP)、直肠静息压(RRP)、肛管大收缩压(AMCP),术后恢复及肛门B超血流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4%,显著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ARP、RRP、AMCP均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RP、RRP、AMCP均显著降低,且术后治疗组各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各项评分分别为出血(1.07±0.03)分、水肿(0.77 ±0.08)分、尿潴留(1.13±0.04)分、创面愈合(1.10±0.0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3月、6月肛门B超检查,治疗组所有患者均未见肛周隆起包块,血流信号沿肛周静脉正常走行;对照组患者中有6例见肛周隆起包块,且包块内有条形回声团块,血流信号沿团块周边走行.结论 与胶圈结扎术相比,经肛门超声引导下的痔动脉结扎加胶圈套扎术治疗Ⅲ度混合痔的总体疗效更优,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 基于NRS2002评估后的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

    作者:张玉清;赵海蓉;朱州

    目的 探讨基于NRS2002(成年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评估后的营养支持对结直肠癌手术患者康复进程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入住本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200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时NRS2002评分小于3分),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以营养支持治疗和仅输注糖电解质溶液.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日及平均住院花费.结果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76%,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功能恢复时间为(25.35±6.46)h、平均住院日为(7.32±3.1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平均住院费用为(3.55±1.27)万元,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结直肠癌NRS2002营养评分小于3分的患者予以营养支持可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

  • 小檗碱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观察

    作者:林日暇;林昌锋;徐颖

    目的 观察小檗碱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成人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急性或持续期感染性腹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9例).两组均予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基础补液治疗及盐酸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观察组加用口服小檗碱.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大便常规及血常规相关指标、住院时间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显著高于对照组81.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白细胞增高率及大便常规脓细胞阳性率、红细胞阳性率、白细胞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5.32±0.96)d,显著少于对照组(8.94±1.2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6.12%、4.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小檗碱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成人感染性腹泻较左氧氟沙星单独治疗的疗效更优,安全性较好.

  • 超声定量分析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化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作者:方建强

    目的 探讨超声定量分析对结肠癌肝转移患者接受mFOLFOX6联合贝伐单抗及单纯mFOLFOX6治疗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 选取70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各35例.A组采取mFOLFOX6化疗联合贝伐单抗,B组单纯采取mFOLFOX6化疗,采用超声定量分析检测两组临床疗效及上升时间(RT)、峰值强度(PE)、流入相曲线下面积(AUC)、平均渡越时间(mTT)等超声定量参数的变化.结果 A组有效率为77.14%,B组为71.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有效”与“无效”患者RT、AUC、mTT的变化百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有效患者的PE变化百分数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定量分析检测显示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采取mFOLFOX6联合贝伐单抗与单纯mFOLFOX6化疗的疗效相当,mFOLFOX6联合贝伐化疗患者的PE变化幅度明显.

  •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进广;方磊;王猛;陈娟

    目的 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LIFT)及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于本院就诊的6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予LIFT治疗,对照组予单纯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及治疗前后肛门功能情况(随访至术后6个月).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延长(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面积、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Wexner肛门失禁评分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有效率为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纯切开挂线术相比,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复杂性肛瘘总体疗效更优,利于保留肛门括约肌自控功能.

  •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术式的应用体会

    作者:朱家明;韩爱民;郭云虎

    目的 探讨保留左结肠动脉对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择本院2013年4月至2015年10月所收治63例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予传统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n=32)和研究组(保留左结肠动脉的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n=31).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吻合口漏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KPS评分).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清扫淋巴结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预防性造口率为15.63%,研究组无预防性造口病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12.50%,研究组无吻合口漏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KPS评分升至(88.18±5.32)分,显著高于常规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腹腔镜下直肠癌切除术相比,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术式并未增加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及清扫淋巴结数目相当,可减少预防性造口率及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更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双歧杆菌活菌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溶

    目的 探讨双歧杆菌活菌对溃疡性结肠炎粪便菌群的改善作用.方法 选取7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35例)、70例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分为C组和D组,各35例)与50例健康体检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美沙拉嗪治疗.比较健康体检者与活动期及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的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菌落数,A组与B组、C组与D组治疗前后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大肠埃希菌菌落数及治疗总有效率.结果 活动期与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前的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大肠埃希菌则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 0.05);活动期患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菌落数低于缓解期患者,大肠埃希菌高于缓解期患者(均P< 0.05).治疗后B组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的菌落数均高于治疗前及A组治疗后;D组双歧杆菌与乳酸杆菌的菌落数均高于治疗前及C组治疗后(均P< 0.05).B组总有效率为82.86%,高于A组的42.86%;D组总有效率为85.71%,高于C组的40.00%(均P<0.05).结论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内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大肠埃希菌数目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双歧杆菌活菌可改善肠道菌群平衡,利于获取更优的治疗效果.

  •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三黄汤坐浴和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对创面愈合情况影响的对比

    作者:黄丽娟

    目的 比较三黄汤坐浴和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在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对创面愈合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本院中医痔瘘科门诊收治的150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75例),两组均予术后常规治疗.治疗组辅以中药三黄汤坐浴,对照组辅以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分别对坐浴治疗后第3、7、10 d对患者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第3、7、10 d患者的疼痛、渗出、水肿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15.42±1.21)d,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明确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出现1例局部轻度瘙痒,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1∶5000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相比,三黄汤坐浴更利于改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愈合情况,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安全性良好.

  • 七氟烷与丙泊酚分别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结直肠癌术患者免疫功能、麻醉恢复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作者:李兴旺;明万权;向柳

    目的 探讨七氟烷与丙泊酚分别联合芬太尼麻醉对结直肠癌术患者免疫功能、麻醉恢复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以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于本院行结直肠癌术的7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甲组(七氟烷+芬太尼,n=40)和乙组(丙泊酚+芬太尼,n=37).比较两组T淋巴细胞群(CD3+、CD4+、CD8+、CD4+/CD8+)与NK细胞水平、麻醉恢复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中2h至术后24 h每一时点的CD3+百分比均较麻醉前30 min下降(P<0.05),乙组术后24 h的CD3+百分比较手术结束时显著上升且高于甲组(P<0.05).两组术中2h至术后24 h每一时点的CD4+百分比及CD4+/CD8+均较麻醉前30 min下降,乙组每一时点均显著高于甲组(P<0.05),乙组术后24 h的CD4+百分比较手术结束时显著上升(P<0.05).乙组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甲组(P<0.05);两组气管插管拔除时间、不良发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七氟烷相比,异丙酚联合芬太尼麻醉方案对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免疫功能有更积极的影响,麻醉恢复质量更优,安全性更高.

  •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应用体会

    作者:康海立

    目的 对比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结肠癌治疗中的治疗情况与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56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78)和研究组(n=78).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排气时间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传统开腹手术对比,腹腔镜用于结肠癌治疗的手术相关情况更优,利于提升患者治疗体验并降低并发症发病率,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超声下痔结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观察

    作者:黄东平;黄建伟;陆文强;孙竹峰;葛骖;周庚仁;陈曦;高书荣

    目的 观察超声下痔动脉结扎术(DG-HAL)治疗混合痔术后患者肛门功能的改善作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6年4月本院收治的84例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行DG-HAL,对照组行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恢复情况、手术前后肛门直肠压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为(17.42±5.10) min、术中出血量为(6.01±2.24) mL,均分别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d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均分别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肛门直肠压力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1个月,两组组内直肠静息压(RRP)、肛管大收缩压(AS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肛管静息压(ARP)、肛管高压带长度(HPZ)较术前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项指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4.29%,显著低于对照组(3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G-HAL治疗混合痔对患者肛门功能的改善效果与PPH相当,前者更利于患者恢复、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 CT低剂量、低张水灌肠扫描在直肠癌转移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

    作者:廖建英;黎芬;蒙锐;李诗运

    目的 探讨CT低剂量、低张水灌肠扫描在直肠癌转移淋巴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收治经病理确诊为直肠癌的50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普通CT扫描(甲方法)以及CT低剂量、低张水灌肠扫描(乙方法).比较两种检查方法对直肠癌转移淋巴结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种方法诊断N0-3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诊断直肠癌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种方法对不同大小淋巴结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剂量CT相比,CT低剂量、低张水灌肠扫描在评估直肠癌术前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基本相当,可降低患者所受到的辐射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

  • 超声观察血流动力特征对直肠癌患者术前T分期的指导价值

    作者:戴秀丽

    目的 探讨超声观察直肠癌患者血流动力特征对术前T分期的指导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52例为观察组,经肠镜检查证实为直肠单发肿瘤后以超声明确肿瘤侵犯层次,另选取4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统计超声检查术前T分期与术后病理分期符合率,并分析超声下血流动力学参数与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超声诊断完全符合率42.3% (22/52),T3~T4期基本符合率占92.1%,显著高于T1~T2期57.1%(P<0.05);观察组各期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RI随病理分期增加而下降,PSV、EDV随病理分期增加而增加(P<0.05);相关分析显示RI、PI与病理分期呈负相关,PSV、EDV与病理分期呈正相关(P<0.05).结论 超声观察直肠癌患者血流动力特征可为直肠癌术前分期提供参考价值较高的辅助诊断依据.

  • TST术与M-M术治疗脱垂性痔病的效果比较

    作者:彭胜建

    目的 观察比较开环式微创痔吻合术(TST术)与外剥内扎术(Milligan-Morgan术)治疗脱垂性痔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间收治的脱垂性痔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TST组和M-M组(每组各75例),分别采用TST术和M-M术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治疗有效率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T研T组手术时间(32.11±1.52) min和术中出血量(11.44±3.36) mL明显少于M-M组(41.00±3.61 min,55.64±5.38 mL)(P< 0.05);TST组术后水肿、出血、尿潴留等并发症发生率(8.00%)明显低于M-M组(24.00%)(P<0.05);TST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7.33%)显著高于M-M组(84.00%)(P<0.05).结论 相比于传统的M-M术,TST治疗脱垂性痔病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和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治疗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七氟醚及丙泊酚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影响

    作者:娄艳芳

    目的 研究七氟醚及丙泊酚对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中血流动力学及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3月至2014年3月于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8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七氟醚组(术中予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n=34)及丙泊酚组(术中对靶控输注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n=34).取患者动静脉穿刺置管成功后5 min(T1)、麻醉深度值降到50时(T2)、手术开始后15 min (T3)、手术结束(T4)为时间点,记录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及动脉血氧含量(CaO2)、颈内静脉球部血氧饱和度(SjvO2)、脑氧代谢率(CER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等脑氧代谢指标水平.结果 两组在T2、T3、T4时的SBP、DBP、MAP、HR指标水平显著低于T1时(P<0.05);两组在不同时间点时组间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2和T3时两组SjvO2水平显著高于组内T1时(P<0.05),T2、T3时两组CERO2水平显著低于组内T1时(P<0.05),T2、T3时七氟醚组SjvO2水平显著高于丙泊酚组(P<0.05),CERO2水平显著低于丙泊酚组(P<0.05).结论 对先天性巨结肠术中患儿予七氟醚及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均较小,七氟醚在改善脑氧代谢方面更优.

  • 自膨式金属支架与普通金属支架置入减压用于结肠癌伴梗阻的效果分析

    作者:袁红

    目的 回顾性分析自膨式金属支架与普通金属支架置入减压在结肠癌伴梗阻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3月至2016年2月期间来本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结肠癌伴梗阻患者63例.根据患者治疗意愿,分为自膨式金属支架置入减压组(试验组,n=32)与普通金属支架置入减压组(观察组,n=31).观察术中金属支架置入成功情况、金属支架是否达到解除梗阻的目的,并记录患者置入支架后是否出现急性腹痛、出血、腹胀、穿孔及短期内再次梗阻等并发症.结果 试验组的金属支架置入成功率87.50%,解除梗阻有效率为100%,观察组置入成功率为93.55%,解除梗阻有效率为87.10%,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发生腹痛、出血、腹胀、穿孔、短期内再次梗阻情况与观察组并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25%,低于观察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使用自膨式金属支架治疗结肠癌伴梗阻,较普通金属支架改善梗阻症状更优,并发症较少,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 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取多模式镇痛的效果观察

    作者:李莎莎;刘爱秀;曹淑梅;杨克

    目的 观察多模式镇痛用于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老年患者术后疼痛、应激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于本院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性术80例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疼痛管理模式,观察组采取多模式镇痛.比较两组术后6h、12h、24 h、48 h的VAS疼痛评分,术前6h、术后12h、术后24 h的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均随时间逐渐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6h、12h、24h、48 h的VAS疼痛评分分别为(3.56±0.61)分、(2.71±0.49)分、(2.03±0.32)分、(1.35±0.23)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一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6h的IL-6、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h、24 h的IL-6、CRP水平均升高(P<0.05);观察组术后12h、24 h的IL-6水平分别为(42.12±6.03) pg/mL及(34.55±5.03) pg/mL,CRP水平分别为(35.61±4.38) mg/L及(22.82±3.79) mg/L,分别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一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下床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24±0.65) d、(1.89±0.59)d、(6.03±0.86)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56,P=0.456).结论 老年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取多模式镇痛的镇痛作用佳,可减轻术后应激程度、利于术后恢复.

  • 分段切除伴肛门整形术结合PPH治疗环形混合痔术后恢复、疼痛及肛门功能的观察

    作者:孙小君;王翔

    目的 观察分段切除整形术联合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PPH)治疗环形混合痔术后恢复、疼痛及肛门功能的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250例环形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25例),观察组采用分段切除伴肛门整形术结合PPH治疗,对照组采用混合痔外剥内扎注射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观察术后12h、1周及首次排便肛门疼痛情况以及术后半年肛门功能、肛门平整度.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及首次排便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术后1周肛门疼痛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肛门功能正常率为99.20%、肛门平整度Ⅰ度为97.60%,分别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9.60%及8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分段切除伴肛门整形术结合PPH治疗环形混合痔的总体疗效优于外剥内扎注射术,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 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瘘管切除术治疗肛瘘的疗效比较

    作者:许忠杭;鲁桂明;徐祥华;周祝兰;朱剑峰

    目的 比较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与瘘管切除术治疗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行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n=40)和对照组(行瘘管切除术,n=40),比较两组术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治疗效果及术后疼痛状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9.11±1.71) min及(3.71±0.16)d,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7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h、24 h及48 h时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瘘管切除术相比,经括约肌间瘘管结扎术治疗肛瘘疗效确切,能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及减轻术后疼痛.

  • 调控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SATB2中重要miRNAs在直肠癌肿瘤进展中作用研究

    作者:王桂琦;谷敬锋;高英超;王园园

    目的 研究调控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特定富含AT碱基DNA序列结合蛋白2(SATB2)中重要转录后调节分子(miR-NAs)在结直肠癌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纳入2011年3月至2015年9月本院7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其中42例已发生远处转移(转移组),30例为原发性未转移患者(未转移组),另纳入同期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miRNA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患者间miR-31、miR-92、miR-182及miR-205表达水平.结果 转移组miR-31和miR-182分别为(2.38±0.63)和(1.78±0.23),显著高于未转移组和对照组(P<0.05),miR-92和miR-205分别为(15.5±1.02)和(0.52±0.04),显著低于未转移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SATB2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H=42.769,P=-0.05).miR-31和miR-182检测结果与SATB2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9782,-0.9711),miR-92和miR-205检测结果与SATB2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9369,0.955).结论 miR-31和miR-182在结直肠癌中负性调控SATB2表达,miR-92和miR-205能促进SATB2表达,影响肿瘤增殖转移过程.

    关键词: 结直肠癌 SATB2 miRNAs
  • 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后发生肛乳头肥大的风险因素研究

    作者:左凤敏

    目的 探讨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后发生肛乳头肥大的风险因素.方法 纳入804例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外剥内扎术,术后随访记录肛乳头肥大病例,分析术后肛乳头肥大的高危因素.结果 随访完成712例,随访率88.56%.其中58例术后并发肛乳头肥大,发生率8.15%.经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混合痔严重程度、术后便血、术后便秘及术后感染是混合痔术后并发肛乳头肥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混合痔严重程度、术后便秘、术后便血及术后感染是术后肛乳头肥大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及时对混合痔进行干预,积极处理术后便秘、术后便血及术后感染,以期降低混合痔术后并发肛乳头肥大风险.

  • 结肠癌治疗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胡盛;于恩达

    大肠癌作为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男性恶性肿瘤的第三位,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1].其中以结肠癌的发病率上升尤为显著,但多数患者被发现已属中晚期,随着实验室及内窥镜检查、影像技术、肿瘤标志物检测等检查、检验技术的进步,使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更为便捷、准确.特别是内镜技术治疗的引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手术方式的确立、新型化疗和靶向药物的问世以及新辅助治疗理念的发展,使得直肠癌诊治领域的进展日新月异[2].结肠癌目前主张治疗应以手术切除癌肿为首选,辅之以放化疗、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等.规范化的综合治疗有利于提高局部进展期直肠癌的疗效,现将近年来大肠癌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
  • 希望理论用于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管理的价值研究

    作者:曹廷

    目的 探究希望理论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1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78)和对照组(n=72),两组均予常规的临床治疗、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组加之以希望理论为基础的心理干预,于入院时及出院时进行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及Herth希望量表(Herth hope index,HHl)评分.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SDS、SAS评分较入院时显著降低,HHI评分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评分在出入院时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SDS、SAS及HH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HI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希望理论的心理干预利于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抑郁与焦虑情绪,增强患者治疗信心.

  • 系统排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便秘情况的影响观察

    作者:杨艳;黄海荣;夏琰;徐艳

    目的 观察系统排便训练对脑卒中患者便秘的预防价值.方法 选取2013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7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常规组,每组各39例.常规组采取卒中后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排便训练.比较两组便秘发生率、干预前后Wexner便秘评分与直肠肛管压力.结果 干预组便秘发生率为10.23%,显著低于常规组(3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1周、2周、4周后的Wexner便秘评分分别为(13.05±2.25)分、(11.42±2.00)分、(9.61±1.34)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同一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4周后的初始感觉阈值、初始排便阈值、大耐受阈值分别为(27.49±3.74) mL、(75.61±6.98) mL、(114.25±12.22) mL,均低于本组干预前与常规组干预后同一时点,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早期进行系统排便训练可降低患者Wexner便秘评分与直肠肛管压力,促进排便,利于减少便秘发生.

结直肠肛门外科分期目录
期数
2018 01 02 03 04 05
2017 01 02 03 04 05 06
2016 01 02 03 04 05 06
2015 02 03 04 05 06
2013 01
2012 01 02 03 04 05 06
2011 01 02 03 04 05 06
2010 01 02 03 04 05 06
2009 01 02 03 04 05 06
2008 01 02 03 04 05 06
2007 01 02 03 04 05 06
2006 01 02 03 04 05 06
2005 01 02 03 04
2004 01 02 03 04
2003 01 02 03 04 z1
2002 01 02 03 04
2001 01 02 03 04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