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撤机和撤机技术

    作者:虞志新;金兆辰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生命支持治疗手段,为原发疾病的治疗创造了条件和争取了时间.但当病因消除或得到控制时,自主呼吸恢复到一定水平后,应及时撤离机械通气,避免造成呼吸机依赖和减少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由于目前对呼吸机的撤离尚缺乏系统的认识以及对撤机过程的佳方法缺少一个指导性方案,机械通气的撤离已成为临床上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现就呼吸机的撤离及其相关技术做一综述.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撤机 拔管
  • 呼吸生理学参数对于呼吸机撤离预测的研究新进展

    作者:刘阳;魏路清

    目前,机械通气已成为危重病治疗的必要手段,而及时撤机可以避免因机械通气过久所造成的并发症和对呼吸机的依赖.长期以来延迟撤机和过早撤机现象均相当普遍.单点、瞬时呼吸生理学的相关参数层出不穷,但是准确性均较差,不能准确的指导撤机.复合参数研究,提供了相对准确的预计能力,但是特异性相对不足;而且测量复杂,不值得进一步推广.自动管道补偿是新近发展的预测撤机技术,初步研究表明:在ATC辅助下的自主呼吸试验具有较准确的撤机预测和拔管预测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显著升高.但是研究例数较少,ATC下的变量数量研究较少,无相关趋势研究.呼吸生理学参数的趋势研究显示趋势研究对撤机、拔管预测的成功率较以前研究显著增加,ROC曲线下面积可达0.94.因此,较大规模的、相对无创的呼吸生理学参数的趋势研究势在必行.

  • 两种自主呼吸试验对接受有创通气的COPD患者撤机价值探讨

    作者:方芳;江国强

    目的 探讨接受有创通气的COPD患者撤机时自主呼吸试验(SBT)的实施方法及其价值.方法 接受有创通气的112例COPD患者(均经口气管插管),经治疗后均具备撤机指征,随机分为2组,采用两种SBT方法:T管法(T管组)、低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法(CPAP组),持续观察120 min,比较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48 h再插管率,病死率.结果 CPAP组较T管组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其VAP发生率、48 h再插管率均低于T管组,但2组比较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水平CPAP法实施SBT用于指导COPD患者撤机,在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VAP发生率方面,优于传统T管法.

  • 膈肌电活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插管患者成功撤机的预测价值

    作者:康旭聪;刘宁

    目的 探究膈肌电活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插管患者撤机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机械通气治疗并考虑撤机的AECOPD插管患者55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撤机成功将55例AECOPD患者分为撤机成功组与撤机失败组2组.符合撤机条件后,分别对2组患者行自主呼吸试验(SBT) 30 min,分别监测、记录并比较行SBT后0、10及30 min时2组患者膈肌电活动(Edi)、口腔闭合压(P0.1)及呼吸浅快指数(f/Vt),并监测比较2组患者PaCO2、PaO2、MAP及HR等一般情况.结果 55例患者中,撤机成功者35例,占63.6%,撤机失败者20例,占36.4%,2组患者的年龄、PaO2、MAP等一般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078、1.669、1.150,P>0.05);与撤机失败组相比,撤机成功组患者的PaCO2均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4,P=0.017);行SBT后10 min及30 min时2组患者Edi均显著高于SBT后0 min时相应组别患者的Ed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SBT 30 min时,与撤机失败组相比,撤机成功组患者Edi明显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5,P=0.001);行SBT后10 min及30 min时撤机失败组患者f/Vt较撤机成功组患者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24、2.170,P值均<0.05);与撤机失败组相比,撤机成功组患者P0.1无明显差异,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di对AECOPD插管患者撤机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 长期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指令频率通气模式撤机的临床效果

    作者:王智勇;田凤军;张丽霞;黄庆生

    目的 探讨指令频率通气(mandatory rate ventilation,MRV)在机械通气患者撤机过程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4年1月至2006年1月ICU病房长期机械通气患者28例,随机分为两组,当患者病情平稳拟行撤机时,一组应用压力支持模式(PSV)进行撤机作为对照,另一组应用MRV模式进行撤机,记录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撤机过程所用时间和撤机成功例数.结果 应用MRV模式撤机组和应用PSV模式撤机组比较,撤机过程中分钟通气量稳定(P<0.05),呼吸频率明显减慢(P<0.05),撤机过程用时明显缩短(P<0.05),但撤机成功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MRV模式进行撤机,患者舒适程度好,呼吸稳定,人-机协调性良好,撤机过程缩短,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方式的探讨

    作者:侯志云;张丽英;张永祥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无创通气撤机方式是否改善预后.方法 选择COPD并发急性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插管上机患者51例,在插管机械通气24~48 h后,尝试T型管自主呼吸试验,若失败则对比两种撤机方式:①拔管后通过口鼻面罩接无创通气(治疗组n=26例);②不拔管,经气管插管给予PSV方式通气(对照组n=2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60d生存率.结果 住院时所有患者均有严重高碳酸血症呼吸衰竭,治疗组n=26:pH 7.21±0.06;PaCO2 (95.4±18.9)mm Hg;对照组n=25:pH 7.21±0.07,PaCO2 (93.7±17.7)mm Hg(P均>0.1),两组患者临床特征类似.治疗组平均机械通气时间(10.8±3.87)d,而对照组为(9±3.4)d(P>0.05);治疗组住ICU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但60d生存率两组无差异.结论 无创通气可缩短住ICU 时间,减少住院花费,降低VAP发生率.但对60d生存率无影响.

  • 机械通气撤离方案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玲;邱海波

    机械通气的撤离一直是临床上面临的重要挑战,近年提出了应用机械通气撤离方案(简称撤机方案)指导撤机.撤机方案包括从评估患者是否具备撤机条件,到自主呼吸能力测试,以及后气管插管的拔除等步骤.研究显示应用撤机方案指导ICU患者撤机可能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费用,并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等并发症的发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成功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董京生;崔丽英;成忠红;所鸿;覃洁;刘芸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成功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3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 AECOPD 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74例,均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其中49例患者成功撤机拔管(成功组),25例患者撤机拔管失败或死亡(失败组)。自制病例资料收集表,收集内容包括一般临床特征(性别、年龄、病程及吸烟史)、实验室检查指标{插管前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aO2)、pH 值〕及插管前和拔管时血常规检查指标〔血红蛋白(Hb)、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分数(NEU%)〕、C 反应蛋白(CRP)、清蛋白(ALB)}及机械通气指标〔多脏器功能衰竭( MODS)发生率和通气时间〕,采用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筛选AECOPD 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成功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结果74例患者撤机拔管成功率为66.2%,病死率为20.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性别、病程、吸烟史阳性率和插管前 pH 值、PaO2、PaCO2、SaO2、WBC、NEU%、CRP 及 ALB 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成功组患者年龄小于失败组,插管前 Hb 及拔管时 Hb 和 ALB 水平高于失败组,拔管时 WBC、NEU%、CRP 水平及 MODS 发生率低于失败组,通气时间短于失败组(P ﹤0.05)。多因素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OR =1.733,95% CI(1.043,2.397)〕、插管前 Hb 水平〔OR =1.874,95% CI(1.142,3.212)〕、拔管时 NEU%〔OR =2.163,95% CI(1.022,3.672)〕、拔管时 ALB 水平〔OR =2.730,95% CI(1.374,3.984)〕、MODS〔OR =2.032,95% CI(1.123,3.957)〕及通气时间〔 OR =1.893,95% CI(1.033,3.163)〕是 AECOPD 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成功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P ﹤0.05)。结论年龄、感染、营养状况、MODS 及通气时间是AECOPD 伴重度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成功撤机拔管的影响因素。

  • 不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影响的对比研究

    作者:孙颖新;杜春玲;周磊;宋小莲

    目的 比较不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心医院青浦分院行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84例,根据机械通气方式分为A组(n=34)、B组(n=25)、C组(n=25).A组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并常规撤机拔管;B组患者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以出现肺部感染控制窗(PIC窗)为序贯通气切换时机;C组患者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以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9分且维持2h作为序贯通气切换时机,两组患者撤机标准相同.比较3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和撤机时心率、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及治疗情况、撤机成功率、病死率、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机械通气治疗前和撤机时心率、MAP、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短于A组,住院费用少于A组(P<0.05);B组和C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ICU入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组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B组,住院费用少于B组(P<0.05).3组患者撤机成功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B组和C组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PIC窗作为序贯通气切换时机和以GCS评分≥9分且持续2h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时机治疗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的撤机成功率、病死率及安全性相似,但后者可更有效地缩短患者总机械通气时间并减少住院费用.

  • 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撤机的影响研究

    作者:朱艳玲;田亮东;方华

    目的:观察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撤机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3年1月眉山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 ICU)收治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72例,根据患者通气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有创机械通气直至拔管撤机;观察组患者采用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首先采用有创机械通气,自主呼吸试验( SBT)成功后采用无创机械通气,直至拔管撤机。观察两组患者撤机前临床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收缩压( SBP)、心率( HR)、呼吸频率( RR)〕及观察组患者拔管时和无创通气3 h后临床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包括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入住ICU时间)及临床转归〔包括撤机成功率、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VAP)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撤机前PaO2、PaCO2、SBP、HR及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拔管时与无创通气3 h后PaO2、PaCO2、SBP、HR、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入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插管率、VAP发生率、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能提高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成功率,且能有效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降低VAP发生率、再插管率及病死率。

  • 机械通气患者26例撤机护理

    作者:张雯

    呼吸衰竭患者由于病情需要,往往需要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治疗为很多危重患者创造了延长生命和恢复健康的机会,但是长时间的机械通气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同时还延长了住院时间,并浪费了大量医疗资源,因此及时撤机相当重要.

    关键词: 机械通气 撤机 护理
  • 氨茶碱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前的应用

    作者:廖亮荣

    目的:探讨氨茶碱在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前的应用疗效,以期提高撤机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采集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新生儿58例,随机均分为直接撤机的对照组和联合应用氨茶碱的治疗组(每组29例),同时对两组患儿撤机方法、撤机效果等项目进行观察与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减少并发症等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茶碱应用于新生儿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撤机成功率、减少反复上机和并发症的发生,疗效肯定.

  •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联合肺复张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观察

    作者:张晓博;许运铎;白雪景

    目的 研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早期拔除气管插管后序贯无创机械通气(NIV)的时机及肺复张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11月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肺外疾病所致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并且均行气管插管行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每12小时进行1次肺复张(采用PEEP递增法).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当患者氧合指数(PaO2/FiO2)在150~250 mm Hg(PEEP为8 cm H2O,支持压力为12 cm H2O),且胸部影像学提示肺部急性渗出阴影吸收期时,拔除气管内插管序贯无创通气;对照组持续行有创通气,直至脱机.记录2组有创通气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和病死率.结果 45例ARDS患者入选,其中观察组22例,对照组23例.观察组气管内插管平均天数为7d,二次气管插管发生率为9.0%,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和VAP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外疾病所致ARDS病例积极实施肺开放策略,实现塌陷肺泡的复张具有重要的临床的意义.在较低机械通气条件下,PaO2/FiO2达到150 ~250 mm Hg时序贯无创通气方法可早期脱机,患者可尽早获得生理性的肺复张的机会,减少手法肺复张时的肺损伤,缩短总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减少VAP发生.

  • 老年人长期机械通气撤机时的护理

    作者:蒋伟芬

    机械通气撤离(简称撤机)是指使用机械通气的原发病得到控制,患者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得到改善后,逐渐地撤除机械通气对呼吸的支持,使患者恢复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的退行性变化,免疫功能低下,许多高龄患者同时伴随有心肺系统的疾病和功能不全症。不少老年人由于各种原因并发呼吸功能衰竭而需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维持生命,以度过疾病的危重期。本文主要介绍老年人长期机械通气撤机时的护理体会。

  • 培土生金法针刺治疗在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影响

    作者:王一兵

    目的:就培土生金法针刺治疗在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我院所收治的100例COPD患者,基于随机数字法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所有患者均使用常规的支持、对症治疗.治疗组通过培土生金法进行选穴针刺治疗,对照组不使用其他特殊治疗.结果:治疗组的平均撤机时间分别为(6.9±2.3)d,撤机成功率为98%;对照组的平均撤机时间分别为(8.4±2.2)d,撤机成功率为84%.两组患者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土生金法针刺治疗在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影响较大,能够有效地提升撤机成功率,减少平均撤机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 益气法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撤机影响的临床研究

    作者:聂卫群;俞兴群;洪峰;高志凌;王龙梅;李远思

    目的:观察益气法联合常规撤机方式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撤机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撤机条件的老年呼吸衰竭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方式进行撤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益气法,气阴两虚、阳气虚衰者分别予参麦注射液、参附注射液50ml静滴,2次/d(bid),7~1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撤机成功病例撤机时间及撤机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治疗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48h再次机械通气率及死亡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撤机成功病例比较,治疗组撤机后动脉血氧分压及氧合指数高于对照组,而且撤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益气法联合常规撤机能提高动脉氧分压,改善氧合;能缩短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撤机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降低病死率。

  • 机械通气98例患者撤机的护理体会

    作者:董福连

    机械通气的撤离是指在使用机械通气后原发病得到控制,患者的通气与换气功能得到改善后,逐渐地撤离机械通气对呼吸的支持,使患者恢复完全自主呼吸的过程.由使用机械通气支持呼吸转而完全依靠患者自身的呼吸能力来承担机体的呼吸负荷,需要有一个过渡与适应的阶段,积极地创造撤机条件,此时护理更重要.现对我院ICU中98例使用机械通气的患者在撤机过程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ICU576例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的护理配合

    作者:马淑卿

    机械通气作为一种呼吸支持技术,它不能消除引起呼吸障碍的病因,只能改善肺功能,为各种治疗争取时间和创造条件,所以,当患者的自主呼吸能维持适当的通气时,就应立即采取适当的方法撤机,以避免增加机械通气的并发症.我院ICI病房2000年12月~2007年10月共收治呼吸机治疗的患者576例,通过我们积极的护理配合以协助撤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7例因特殊原因撤机外,其余患者均安全撤机,转回病房,现报告如下.

  • ICU机械通气患者撤机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军

    关键词近年来,随着严重创伤,呼吸衰竭性疾病的增多,促进机械通气的发展,目前,有创机械通气是IC U中呼吸衰竭患者采取辅助性治疗的主要措施,可降低患者死亡率。但长期采取机械通气,也会引发许多并发症,因撤机与拔管时间不适合,可能会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不利于康复。本文主要探讨IC U机械通气中对撤机问题的分析。

    关键词: IC U 机械通气 撤机
  • 基于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研究

    作者:张近波;张丽红;朱金强;吴仙丹;洪金晶;潘佩佩

    目的 比较分别以改良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13、15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3月—2017年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温岭医院急诊ICU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A组、B组均接受有创机械通气(IMV),分别在改良GCS评分≥13、15分稳定3 h后,序贯进行无创机械通气(INV).分别于拔管前及NIV后3 h记录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记录两组IMV时间、再次插管发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总住院时间.结果 A组与B组拔管前、INV后3 h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组拔管前与NIV后3 h平均动脉压、氧合指数、PaO2、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次插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IMV时间、住院总时间短于B组,VAP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 以改良GCS评分≥13分作为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切换点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缩短IMV时间、住院总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341 条记录 6/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