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色谱技术在食品安全中的运用

    作者:代政华;陈玉梅;龙梅;陆嘉莉;赵家雄

    色谱技术现阶段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状态,其本质都是待分离物质分子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分配平衡的过程中不同物质在两相间的分配会存在差异,流动速度也会不同,在流动相运动的作用下,混合物中不同组分在固定相上会实现相互分离,现阶段其在食品安全分析中得到较广泛的应用。

  • 一种新型排毒减肥保健食品的研究

    作者:王丽娜;刘新力;刘旭东;张伟

    在现代社会,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日益严重,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导致各种肥胖和毒素堆积.但市场上排毒减肥类产品多添加违禁物质或通过促进排泄为主要途径来达到目的,对人体有很大伤害.本文从寻找新型具有排毒减肥功能的原料着手,通过优化几种不同组分的复配,通过动物实验考察其排毒减肥的功效,选取了排毒减肥保健食品的优组合为:30%的玛咖粉,20%的魔芋粉,10%的芦荟粉,6%葡萄籽提取物,6%的山楂提取物、6%木耳提取物,并添加辅料制备成各种剂型.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诊刮人流术器械包中不同组分环氧乙烷的残留量

    作者:张成;杨海燕

    目的:通过分析比较一次性使用诊刮人流术器械包中不同组分环氧乙烷残留量,确定对环氧乙烷吸附能力强的组分.方法:采用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一次性使用诊刮人流术器械包中不同组分环氧乙烷残留量.结果:一次性使用诊刮人流术器械包中纱布块吸收环氧乙烷残留浓度较高,对环氧乙烷吸附力较强.结论:一次性使用诊刮人流术器械包环氧乙烷测定方法中可确定取样组分为纱布块.

  • 环二鸟苷酸信号系统研究进展

    作者:王昭圆;冯兆瑾;金蕾;严杰;林旭瑷

    所有生命体都会通过信号转导感应环境改变,并反映在代谢、生理及行为适应等方面。这些调控网络非常复杂,并依赖于许多不同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协调产生适合的生化反应,其中一个重要的成分即是第二信使分子,第二信使通过细胞表面受体感受第一信使信号并传递给细胞内大分子。在细菌中c-di-GMP是参与调控细菌主要生理功能的第二信使分子之一,是由两分子的GTP在鸟苷酸环化酶作用下形成。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编码 c-di-GMP的基因广泛分布于原核生物尤其是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细菌中。

  • 全军第六届结核病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王巍

    全军第六届结核病学术会议于2001年9月19~22日在大连市召开.会议收到论文151篇,其中大会交流34篇.大会邀请了张敦熔、庄玉辉、金关甫、张翠英、黄丹青和王巍等专家分别就"分子(基因)结核病学研究进展"、"结核分枝杆菌不同组分蛋白质组的研究"、"抗结核新药的进展"、"当今结核病的流行趋势与控制进展"、"如何合理应用抗生素"和"结核性胸膜炎诊断治疗若干问题的再探讨"做了专题报告.

  • 附子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神经毒性的“时-毒”关系研究

    作者:王懿;孙蓉

    目的:研究附子不同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神经毒性的时毒关系。方法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组分分组,分别给小鼠灌胃附子不同组分,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相应时间点观察记录小鼠自主活动数和转棒数,检测血清过氧化物酶(SOD)、丙二醇(MDA)、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变化。结果水提组分组小鼠自主活动先加强后减弱再加强,血 LDH 药后60min 升高显著;醇提组分组小鼠自主活动先减弱后加强,转棒停留时间先减少或增多,60min 降低显著,血 SOD 含量在15~120min 内持续降低;全组分组小鼠自主活动和转棒停留时间均在90min 减少显著,血 SOD 含量减低,但显著性差异小于醇提组分。3种组分组小鼠血清的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醇提>水提>全组分。结论单次给小鼠灌胃一定剂量的附子不同组分可造成一定的神经损伤,且醇提组分的损伤程度大,并呈现一定的神经毒性“时-毒”关系。对损伤机制和进一步损伤所导致的行为学、递质水平、神经元等留待后续研究。

  • 北豆根不同组分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张丽美;杨倩;钱晓路;罗栋;孙蓉

    目的 观察连续给予北豆根不同组分导致大鼠慢性毒性的损伤表现、程度及可逆性.方法 分别给140只大鼠灌胃高、中、低剂量的北豆根水提、醉提组分样品,除观察一般状况外,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剖杀大鼠,精密称取心、肝、脾、肺、肾脏,计算脏、体比值,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停药后,进行恢复期观察.结果 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给药27天、33天可导致大鼠体重下降,饮食、饮水不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升高.水提组分的肝体比值增大,醇提组分肝、肾体比值均增大;肝、肾毒性损伤程度与给药剂量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相关性,经过恢复期观察,部分病变不可逆.结论 北豆根不同组分对大鼠长期毒性表现主要是肝、肾损伤,尤其以醇提的损伤大,且部分病变为不可逆性损伤.

  • 艾叶不同组分致小鼠肝毒性氧化损伤机制研究

    作者:龚彦胜;张亚囡;黄伟;王会;孙蓉

    目的 观察连续给予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导致小鼠肝毒性损伤程度与氧化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小鼠按照艾叶水提组分高、中、低剂量分别为9.0,4.68,1.17g· kg-1,挥发油组分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25,0.50,0.13 mL·kg-1连续给药7天,检测血和肝组织内MDA含量、SOD活性、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GSH)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和活性.结果 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可致血中和肝组织内MDA含量增加,同时SOD活性下降;血和肝组织中NO含量增加,NOS活性升高;血和肝组织中GSH含量下降,GSH-Px活性下降.上述变化趋势随剂量增加而加重,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多次给药后可导致小鼠肝毒性损伤,其损伤途径与引起机体氧化应激后诱导脂质过氧化有关.

  • 薄荷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比较研究

    作者:李晓宇;孙蓉

    目的 比较薄荷全组分、水提组分、挥发油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 .方法 分别制备薄荷全组分、水提组分和挥发油,按照经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薄荷不同组分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试验数据用公斤体重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大耐受量(MTD)和大给药量(MLD),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测得薄荷挥发油LD50为5.9777%相当于(1.4895 mL· kg-1·d-1),95%的可信限为(5.4291~ 6.5807)%相当于(1.3508~ 1.6407)mL· kg-1·d-1;水提组分MT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64.0 g·kg-1·d-1,相当于临床70 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746.7倍;全组分MLD值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24.36 g·kg-1·d-1,相当于临床70 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284.2倍.结论 薄荷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薄荷挥发油>薄荷水提组分>薄荷全组分,其毒性成分与中毒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通过对薄荷不同组分急性毒性的比较,为薄荷的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 艾叶不同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作者:黄伟;张亚囡;王会;孙蓉

    目的 研究艾叶不同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给药后相应时间点检查血清肝功指标和肝脏组织ALT、AST活性,计算肝、肾脏器指数.结果 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对小鼠多次给药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为:ALT、AST在给药后1天即有明显升高,3天肝毒性明显,可持续到7天.与正常组比较,给药后7天之内,水提组分在(1.17 ~ 9.0)g·kg-1剂量范围、挥发油在(0.13 ~ 0.25)mL·kg-1剂量范围之内,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均可造成明显的肝毒性损伤,表现ALT、AST、AKP、TBI升高,ALB降低,肝体比值增高:呈现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肝毒性作用程度挥发油>水提组分.结论 多次给小鼠一定剂量的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均可造成明显的肝损伤,并呈现明显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

  • 北豆根不同组分抗炎药效伴随毒副作用肝内损伤机制研究

    作者:栾永福;孙蓉

    目的 研究基于肝内过氧化损伤路径的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在抗炎作用下伴随出现的毒副作用机制,为其“功效-毒性”相关性研究提供肝内物质水平变化的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复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皮下注射琼脂致小鼠肉芽肿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北豆根水提组分、醇提组分连续灌胃3天和7天,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和肝组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和活性.结果 北豆根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可使小鼠血和肝组织内MDA含量增加,同时SOD活性下降;血和肝组织中NO含量增加,NOS活性升高;血和肝组织中GSH含量下降,GSH-Px活性下降.上述变化趋势随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加重,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对炎症小鼠产生的肝脏毒副作用机制可能与过氧化损伤机制有关.

  • 薄荷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比较研究

    作者:李晓宇;孙蓉

    目的 观察薄荷挥发油与水提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薄荷挥发油和水提组分,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量-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剂量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薄荷挥发油、水提组分分别于药后12 h、8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小鼠灌胃较高剂量薄荷挥发油后,血清ALT、AST活力在12 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约达48h;给药6h后小鼠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指数升高,其中6~24h肝脏指数升高较为明显.小鼠灌胃较高剂量薄荷水提组分后,血清ALT、AST活力在8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约达24h;给药4h后小鼠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指数升高,其中4~ 12h肝脏指数升高较为明显.薄荷挥发油剂量在(0.2~0.5 )mL·kg-1,水提组分剂量在(3.0~64.0)g·kg-1之间,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结论 小鼠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薄荷挥发油或水提组分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关于其肝脏损伤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艾叶不同组分对正常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龚彦胜;黄伟;钱晓路;王会;张勇;孙蓉

    目的 观察连续给予艾叶不同组分导致大鼠慢性毒性的损伤表现、程度及可逆性.方法 连续21天分别给140只大鼠灌胃高、中、低剂量的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样品,除观察一般状况外,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剖杀大鼠,精密称取心、肝、脾、肺、肾脏等重要脏器,计算脏、体比值,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停药后,继续20天恢复期观察.结果 连续21天给予不同剂量的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样品均可导致大鼠体重下降,饮食、饮水不佳,血ALT、AST、AKP、TPC增高,ALB降低、A/G比值降低,肝脏重量和肝体比值增大,病理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对血常规、肾功能的影响不明显;肝毒性损伤程度与给药剂量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相关性;经过20天恢复期观察,上述部分病变不可逆.结论 艾叶水提、挥发油组分对大鼠给药21天导致的长期毒性表现主要是肝损伤,尤其以挥发油的损伤大,且部分病变为不可逆性损伤.

  • 艾叶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作者:黄伟;张亚囡;王会;朱兰兰;孙蓉

    目的 研究艾叶不同组分单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时毒、量毒关系.方法 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检查血清ALT、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结果 艾叶水提组分和挥发油组分对小鼠单次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为:小鼠单次灌服8.0g/kg的艾叶水提组分和0.34 mL/kg的艾叶挥发油组分后,血清ALT、AST值随时间不同造成肝损害程度不同:艾叶水提组分ALT、AST均在药后2h达到高峰,毒性持续时间约达72h.艾叶挥发油组分ALT在给药后4h、AST在给药后6h达到高峰,毒性持续时间约72 h;均可导致肝脏指数明显升高,艾叶水提组分在8.0、5.6、3.92、2.74、1.9、1.33g/kg剂量范围内、艾叶挥发油组分在0.34、0.27、0.23、0.19、0.15、0.13 mL/kg剂量范围内,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剂量的增大,ALT、AST升高显著.结论 小鼠单次灌服艾叶不同组分均可造成一定的急性肝损伤,其对肝损伤均呈现有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关于其肝脏损伤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吴茱萸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

    作者:黄伟;赵燕;孙蓉

    目的 比较吴茱萸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和挥发油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进行吴茱萸药材的急性毒性观察与评价,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制备吴茱萸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和挥发油不同组分,按照经典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进行吴茱萸不同组分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试验数据用bliss法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公斤体重法计算大耐受量(MTD),连续给药观察14天.结果 吴茱萸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挥发油>全组分>醇提组分>水提组分.吴茱萸挥发油LD50值为2.70 mL·kg-1·d-1,95%的可信限为2.58~2.84mL·kg-1·d-1;吴茱萸全组分、醇提组分和水提组分无法作出LD50,MTD试验结果按含生药量计算分别为15.6g·kg-1·d-1、70.6 g·kg-1·d-1和80.0g·kg-1·d-1,分别相当于临床70kg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242.7倍、1 098.2倍和1 244.4倍.结论 吴茱萸药材具有一定的毒性,与药典和文献记载相符.通过吴茱萸不同组分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比较研究,有利于进行吴茱萸药材系统的毒性研究与评价,为进一步锁定毒性物质基础提供试验依据,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 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肝毒性损伤实验研究

    作者:李素君;钱晓路;李晓宇;黄伟;孙蓉

    目的 研究山豆根不同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损伤的作用程度.方法 连续7天给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观察小鼠一般状况,于给药后第7天检测小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和总胆红素(TBI)、白蛋白(ALB)的含量,计算肝脏指数,并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山豆根水提、醇提组分高、中剂量组在药后第7天可致小鼠体重增长缓慢,血清中ALT、AST、AKP活性升高,TBI含量升高,ALB含量下降,肝脏指数增大,并出现肝细胞病理组织学变化,水提组分对上述指标的影响比醇提组分明显.结论 多次给小鼠高、中剂量的山豆根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均可造成明显的肝损伤,既可致肝功能指标的改变,又可致肝细胞器质性病变,且水提组分的肝毒性大于醇提组分.

  • 艾叶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实验比较研究

    作者:孙蓉;王会;黄伟;迟雪洁;妙德宇

    目的 比较艾叶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的影响.方法 制备艾叶水提组分、挥发油、醇提组分和全组分,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进行艾叶不同组分小鼠急性毒性比较研究.结果 艾叶水提组分、挥发油半数致死量(LD50)与95%可信限分别为80.2g·kg-1·d-1(77.4~83.4 g·kg-1·d-1)、1.67 mL·kg-1·d-1(1.55~1.80 mL·kg-1·d-1).醇提组分大耐受量(MTD)为75.6 g·kg-1·d-1,全组分大给药量(MLD)为24.0g·kg-1·d-1,分别相当于临床70 kg的成人每公斤体重日用量的588.0倍、186.7倍.主要的急性毒性症状谱为怠动、恶心、抽搐、四肢麻痹、俯卧不动.结论 艾叶不同组分对小鼠急性毒性强度为:挥发油>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全组分,但各组分毒性物质基础、体内毒性过程、毒性作用特点、毒性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何首乌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作者:黄伟;张亚囡;孙蓉

    目的 观察何首乌不同组分单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的影响.方法 "时-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组分、醇提组分,观察给药后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不同时间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计算肝、脾、胸腺脏器指数."量-毒"关系研究:取小鼠按不同剂量分组,单次灌胃给予不同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组分、醇提组分,分别于药后4h、2h按"时-毒"研究方法对小鼠进行相应处理.结果 小鼠灌胃较高剂量何首乌水提组分后,血清ALT、AST活力在4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均约达24h;给药4h后小鼠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指数升高,其中4~6h肝脏指数升高较为明显.小鼠灌胃较高剂量何首乌醉提组分后,血清ALT、AST活力在2h达到高峰,持续时间均约达48 h;给药2h后小鼠出现肝脏明显肿大,肝指数升高,其中2~4h肝脏指数升高较为明显.何首乌水提组分剂量在(5.5~30.75)g·kg-1之间、醇提组分在(8.5~24.5)g·kg-1之间对肝组织产生明显损伤,且随着剂量增大,ALT、AST升高显著.结论 小鼠单次灌胃给予一定剂量的何首乌水提组分或阵提组分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时-毒"关系.关于其肝脏损伤的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 香加皮不同组分大鼠长期毒性研究

    作者:黄伟;张勇;钱晓路;鲍志烨;孙蓉

    目的 观察连续给予香加皮不同组分导致大鼠慢性毒性的损伤表现、程度及可逆性.方法 分别给140只大鼠灌胃高、中、低剂量的香加皮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样品,除观察一般状况外,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剖杀大鼠,精密称取心、肝、脾、肺、肾脏等重要脏器,计算脏、体比值,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停药后,进行恢复期观察.结果 连续20天给予不同剂量的香加皮水提组分和连续9天给予不同剂量的醇提组分样品均可导致大鼠体重下降,饮食、饮水不佳,血ALT、AST、AKP、TPC增高,ALB、CR降低、A/G比值降低,肝脏重量和肝体比值、肾脏重量和肾体比值增大,病理检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肝脏、肾脏病理组织损伤;对血常规影响不明显;肝、肾毒性损伤程度与给药剂量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相关性;经过恢复期观察,上述部分病变不可逆.结论 香加皮水提组分给药20天、醇提组分给药9天造成的慢性毒性损伤部位以肝、肾损伤为主,且部分病变为不可逆性损伤.

  • 香加皮不同组分多次给药对小鼠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作者:鲍志烨;黄伟;张亚囡;孙蓉

    目的 研究香加皮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多次给药致小鼠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方法 取小鼠按不同时间点或不同剂量分组,观察小鼠死亡情况和毒性反应,分别于药后相应时间点检查血清肝功指标和肝脏组织ALT、AST活性,计算肝、肾脏器指数.结果 香加皮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对小鼠多次给药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为:ALT、AST在给药后1天明显升高,以AST为更敏感,一直持续到7天.药后7天之内,水提组分在(0.78~15.0)g·kg-1剂量范围之内、醇提组分在(0.78~ 6.0)g·kg-1剂量范围之内,与正常组比较,香加皮水提和醇提组分均可造成明显的肝毒性损伤,表现ALT、AST、ALP、TBI升高,ALB降低,肝体和肾体比值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呈现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且醇提组分的肝毒性作用程度>水提组分.结论 多次给小鼠一定剂量的香加皮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均可造成明显的肝损伤,并呈现明显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

38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