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山豆根的药材品种鉴别分析

    作者:石艳红

    目的 探讨中药材山豆根的常用鉴别方法,为临床正确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从山豆根的来源、性味功效、物理特点及化学成分药理等对山豆根及其几种常见混淆品进行鉴别分析.结果 山豆根和北豆根、滇豆根、木蓝山豆根、苦豆子根等几种常见混淆品可以从来源、性状特点、性味功效及化学成分药理等几方面进行鉴别分析.结论 山豆根和北豆根、滇豆根、木蓝山豆根、苦豆子根的药物来源产地不同,性状各有特点,成分有别,临床应有也有所别,处方配药时应加以区别,以杜绝混用错用现象.

  • 辨析山豆根与北豆根的临床使用

    作者:宓靖凯

    山豆根和北豆根是较常用的清热解毒中药,两者名称相似,但却是两种来源不同的植物,临床功效也有所不同.为了达到正确使用两种药物的目的,本文将从药用历史、品种来源、主要成分以及药理、毒理作用等方面分别叙述,以便使广大医务、药剂人员在临床中区别运用.

    关键词: 山豆根 北豆根 鉴别
  • 山豆根与几种易混品的鉴别分析

    作者:王芳

    目的 探讨山豆根与几种易混品的鉴别方法.方法 鉴别对比山豆根和其混淆品如北豆根、滇豆根、木蓝山豆根,观察几种药品的性状、药理效果、临床使用分析对比其区别.结果 山豆根、北豆根、滇豆根、木蓝山豆根不论是从基源、性状、性味、药理、效用、临床应用都存在较大的差别,在临床使用当中不能够混淆.结论 山豆根、北豆根、滇豆根和木蓝山豆根不论从其基源,药理还是其效用都不相同,在临床应用当中应该根据其药名进行差别分别,并加以应用.

  • 北方地区容易混用的中药品种

    作者:张新华;韩克忠

    中药饮片因地区用药习惯不同及同名异物或同物异名的药材,造成目前中药饮片市场相对混乱.不加以规范势必会造成疗效不稳定,甚至引起不良反应.现举几组北方地区混用比较普遍的中药品种,从植物来源、性状鉴别特点[1]及药典收载情况[2]讨论.

  • 北豆根的研究现状

    作者:李铭;单保恩

    中药北豆根含有多种生物碱,这些生物碱不仅具有抑菌消炎作用,而且近来研究表明还具有改善心脑血管功能、免疫调节及抗肿瘤作用等.随着对北豆根的药理作用及化学成分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其在临床应用愈来愈广泛.

  • 山豆根与北豆根的中药饮片应用鉴别

    作者:梁素娇

    目的:辨别山豆根与北豆根两种不同药材,减少二者在临床混用乱用现象。方法通过对药材来源、性状、显微、功用等特征进行鉴别。结果山豆根与北豆根名字相似,易混淆,二者在性状、成分、功用主治等方面有不同之处,从药人员应认真区别,不可混用。结论山豆根与北豆根虽然属于同一类药,但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在临床应用及鉴别方面应正确区分、合理应用、保障安全。

  • 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血清酶生物标志物的早期变化及联合检测

    作者:乔靖怡;金若敏;姚广涛;陈华英;徐婷婷

    目的:探讨总胆汁酸(TBA)、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等血清酶生物标志物对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北豆根低、高剂量组(22.5、45 g · kg-1),每组18只。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21 d,对照组灌服等体积蒸馏水。分别于给药7 d、14 d、21 d处理动物,每组6只,收集血清,采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以及TBA的水平,采用酶联免疫法( ELISA)测定血清α-GST、嘌呤核苷磷酸化酶( PNP)、鸟氨酸氨基甲酰转移酶( OCT)和精氨酸酶Ⅰ( Arg Ⅰ)的水平;计算大鼠的肝脏指数及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Logistic回归和ROC曲线评价上述指标对北豆根致大鼠肝损伤早期诊断的意义。结果:与同时间点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组给药14 d ALP升高(P<0.05),14 d、21 d ALT和肝脏指数升高(P<0.05),组内有2∕6肝组织出现肝细胞点状坏死、小灶性肝细胞坏死和炎症细胞浸润;北豆根低剂量组肝脏指数于给药21 d升高( P<0.01)。北豆根高剂量组给药7 d、14 d、21 d血清α-GST、PNP和ArgⅠ升高(P<0.05或P<0.01),OCT 14 d、21 d升高(P<0.01),TBA 14 d升高(P<0.05)。动物血清中ALT、AST、α-GST、PNP和ArgⅠ各项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87、0.483、0.957、0.948和0.934。其中 ALT和 AST 联合检测的 AUC 为0.809,α-GST、Arg Ⅰ及与 PNP 联合检测的 AUC 为1.000,均高于各指标单项检测的AUC。结论:血清α-GST、PNP和ArgⅠ可作为北豆根致肝损伤早期的生物标志物,且联合检测在北豆根致肝损伤早期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UPLC-Q-TOF-MS/MS快速鉴别北豆根中的生物碱类成分

    作者:李晓庄;赵慧玲;黄文平;冯育林;李志峰;王琦;杨世林

    目的:利用UPLC-Q-TOF-MS/MS技术对北豆根中的生物碱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和鉴定.方法:采用Welch C18色谱柱(2.1 mm×100mm,1.7 μm),以0.1%氨水溶液(A)-乙腈(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1,柱温40℃,进样体积2 μL.质谱采用电喷雾(ESI)离子源,在正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质量数扫描范围m/z 50~1 250,使用质谱分析软件中的目标化合物筛查法,通过保留时间、精确相对分子质量和二级质谱裂解碎片鉴定监测到的化学成分.结果:在优化的LC-MS条件下,结合Scifinder数据库、对照品和相关文献鉴定了37个生物碱类化合物,包括双苄基异喹啉类、阿朴啡及氧化异阿朴啡类、单苄基异喹啉类等.结论:基于HPLC-ESI-Q-TOF技术,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裂解数据、文献分析检索,能快捷、准确、较全面地鉴定北豆根中的生物碱类化学成分,为北豆根化学成分的进一步提取分离和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 北豆根药材粉末色泽与有效成分的相关性

    作者:何婉婉;张建逵;李云静;康廷国

    目的:研究北豆根药材粉末色泽与4种有效成分及总生物碱含量的相关性.方法:用色差计测量北豆根药材粉末△L*,△a*,△b*和△E*值,采用HPLC法对北豆根中青藤碱、蝙蝠葛苏林碱、蝙蝠葛碱以及粉防己碱4种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并用SPSS 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明度△L*,总色差△E*均与蝙蝠葛碱含量呈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所有色泽指标与青藤碱、蝙蝠葛苏林碱、粉防己碱的含量均不具相关性;但色泽指标△a*,△b*,△E*与蝙蝠葛苏林碱和蝙蝠葛碱含量总和以及4种生物碱含量总和均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北豆根粉末橙红色越深、总色差越大,蝙蝠葛苏林碱和蝙蝠葛碱含量总和越大,4种生物碱含量总和越大.

  • 北豆根显微特征指数与化学成分相关性

    作者:何婉婉;张建逵;李云静;康廷国

    目的:研究北豆根石细胞的显微特征指数与其4种生物碱化学有效成分的相关性.方法:北豆根显微特征指数的测定采用容量分析法;4种生物碱成分青藤碱、蝙蝠葛苏林碱、蝙蝠葛碱、粉防己碱含量测定采用高效液相法;总生物碱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并将得到的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北豆根中石细胞的显微特征指数与其化学成分蝙蝠葛碱、蝙蝠葛苏林碱和总生物碱含量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而与青藤碱、粉防己碱则无相关性.结论:该研究初步建立了一种基于石细胞显微特征指数测定的北豆根质量评价新方法及技术,可为北豆根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新的技术手段,为其质量标准的制订提供参考.

  • 山豆根、北豆根及其混淆品的鉴别

    作者:龙再根

    山豆根与北豆根为<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二者在生药学等方面均有较大区别.但在近年的商品流通领域和临床应用中常常混为同种用,更有甚者把北豆根及其混淆品马兜铃科植物棉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sima Hance的干燥根茎,习称"寻骨风"作北豆根用.为保证用药准确、有效,本文对两味生药及其混淆品的基源、性状、显微及理化等方面进行比较、鉴别.

  • 蝙蝠葛碱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黄晓东;韩东;崔新颖

    蝙蝠葛碱是北豆根中主要的成分,根据以往研究表明蝙蝠葛碱(dauricine,Dau)具有抗心律失常、抗心肌缺血作用.是多种离子通道阻滞剂.现就Dau的药理作用研究现况做一综述报道.

  • 可利肝冲剂治疗慢性肝炎肝硬化的点滴体会

    作者:李玉珍

    可利肝冲剂是纯中药制剂,独家品种.主要成分有:穿山甲(烫)、五味子、泽兰、白薇、枳实、北豆根.方中的穿山甲鳞片是一种名贵中药,目前在广西、广东、贵州等地的山区已可进行人工养殖,故国家批准同意入药,成为本制剂中的"君药".该药活血通络,配伍泽兰、枳实、活血化淤、消除胀痛,促进肝脏微循环和肝脏细胞功能的恢复,使慢性肝炎肿大的肝脏逐渐恢复正常.五味子是本方中的"臣药",味酸可柔肝,其所含五仁醇可保护肝细胞膜,起保肝降酶之效,还可使增生的纤维组织减少.同时五味子还能促进肝糖元和蛋白质合成,有抗氧化作用,能提高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含量,从而增加肝脏对毒物和化学致癌物的解毒功能.另一味"臣药"北豆根中的氧化苦参碱可降低谷丙转氨酶,减少肝细胞坏死和炎性浸润,对肝损伤具有极强的保护作用.可利肝冲剂组方合理,配伍精湛,综合在一起具有理气化淤、柔肝通络等功能,能显著减少肝细胞坏死,还可有效减轻肝脏纤维化,降酶效果也很明显.

  • 北豆根提取物抗突变和致突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铭;单保恩;梁文杰;任凤芝

    目的:分析中药北豆根不同提取物的抗突变和致突变作用,为抗肿瘤新药开发、研制提供依据.方法:用三步法初步分离、纯化北豆根提取物,得到北豆根水提液(aqueous extractof rhizoma menispermi,RMAE)、醇提液的初步纯化产物蝙蝠葛酚性生物碱(phenolic alkaloids of menispermum dauricum,PAMD)和北豆根多糖成分(rhizoma menispermi polysaccharide,RMP).采用细菌培养技术进行抗突变致突变直接及间接同步快速实验,以检测不同北豆根提取物的抗突变和致突变活性.结果:北豆根不同提取物RMAE、PAMD和RMP的直接和间接致突变实验结果均为阴性.而RMP直接和间接抗突变结果为阳性,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RMAE、PAMD直接和间接抗突变实验结果均为阴性.结论:北豆根各提取物均无致突变毒性,而RMP具有直接和间接的抗突变活性.

  • 北豆根水提物对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和血常规的影响

    作者:刘洁;李智;刘蔚;冯端浩;高杉;孙玲

    目的 研究北豆根水提物对小鼠红细胞膜流动性和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对3组小鼠分别给予浓度为1、0.5、0.25g·ml-1的北豆根水提物,连续给药3周,并设生理氯化钠溶液组作为对照.利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成分测定,采用DPH荧光探针法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结果 血常规检测中北豆根水提物3个剂量组,与生理氯化钠溶液组比较白细胞数量(WBC)有下降趋势,中浓度组有显著性差异;平均血细胞容积(MCV)、血红蛋白含量(HGB)显著降低;低、中浓度组红细胞(RBC)有上升趋势,低浓度组有统计学差异;血小板(PLT)显著升高(P<0.01).北豆根低、中浓度组可显著增加红细胞膜流动性,降低微黏度,而高浓度组的作用不明显.结论 一定浓度的北豆根水提物可以增加红细膜流动性,从而降低血液黏度,改善血液流变指标.

  • 与功效和毒性相关的北豆根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作者:罗栋;李晓宇;孙蓉

    目的 总结与北豆根的功效、毒性相关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明确北豆根的有效成分和毒性成分,为进一步研究北豆根功效与毒性的相关性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 对近20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归纳.结果 生物碱既是北豆根的主要化学成分也是其发挥功效的主要物质基础;历代文献和药典均记载其有小毒,关于北豆根化学成分尤其是生物碱的规范毒性研究报道还不完善,对于功效和毒性物质基础的体内过程、药理特点、作用机制以及与临床应用的相关性尚属空白.针对药效物质基础和毒性物质基础的提取、分离工艺优化研究与质量控制研究也鲜有报道.结论 作为有小毒记载的中药北豆根,亟待需要进行基于功效和毒性相关的化学物质基础研究与质量的“保效、控毒”研究,为临床安全、可控、有效地使用北豆根提供试验依据和文献思路.

  • 北豆根不同组分大鼠长期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张丽美;杨倩;钱晓路;罗栋;孙蓉

    目的 观察连续给予北豆根不同组分导致大鼠慢性毒性的损伤表现、程度及可逆性.方法 分别给140只大鼠灌胃高、中、低剂量的北豆根水提、醉提组分样品,除观察一般状况外,检测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剖杀大鼠,精密称取心、肝、脾、肺、肾脏,计算脏、体比值,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停药后,进行恢复期观察.结果 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分别给药27天、33天可导致大鼠体重下降,饮食、饮水不佳.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升高.水提组分的肝体比值增大,醇提组分肝、肾体比值均增大;肝、肾毒性损伤程度与给药剂量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相关性,经过恢复期观察,部分病变不可逆.结论 北豆根不同组分对大鼠长期毒性表现主要是肝、肾损伤,尤其以醇提的损伤大,且部分病变为不可逆性损伤.

  • 北豆根不同组分对小鼠抗炎作用下的伴随毒副作用研究

    作者:罗栋;孙蓉

    目的 研究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在抗炎作用下伴随出现的毒副作用,为其“功效-毒性”相关性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复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和琼脂皮下注射致小鼠肉芽肿模型,分别给不同剂量的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连续3天和7天灌胃,观察药物对急、慢性炎症的作用,末次给药后检测血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活性和肌酐(Cr)、尿素氮(BUN)含量,计算肝、肾脏体比值.结果 连续多次给小鼠灌胃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可明显抑制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和琼脂致小鼠肉芽肿,随剂量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且醇提组分肿胀抑制率高于水提组分;水提、醇提组分大鼠血中AST、ALT活性升高,Cr、BUN含量增加,肝、肾脏体比值增大,随剂量增加以上指标变化幅度增大,且肉芽肿模型小鼠的以上指标增加幅度大于耳肿胀模型小鼠,醇提组分对以上指标的增加幅度大于水提组分.结论 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在1.2~ 4.7mg· kg-1剂量范围内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呈现“量-效”关系,随给药时间延长,抗炎作用增强,醇提组分抗炎效果大于水提组分;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在1.2~ 4.7mg·kg-1剂量范围内给药3天、7天可对小鼠肝脏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同时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在4.2mg· kg-1剂量下给药3天、7天亦可对小鼠肾脏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以上指标具有“量-时-毒”关系变化,且醇提组分对小鼠的肝、肾毒副作用大于水提组分.因此,北豆根的“功效-毒性”具有一定的依赖于剂量和时间的“相关性”,究竟这个“毒性”的作用机制如何?在机制上两者是否也相关?这个“毒性”究竟是严格的“毒性”还是“副作用”均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证实.

  • 北豆根不同组分抗炎药效伴随毒副作用肝内损伤机制研究

    作者:栾永福;孙蓉

    目的 研究基于肝内过氧化损伤路径的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在抗炎作用下伴随出现的毒副作用机制,为其“功效-毒性”相关性研究提供肝内物质水平变化的实验依据.方法 建立复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模型和皮下注射琼脂致小鼠肉芽肿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北豆根水提组分、醇提组分连续灌胃3天和7天,末次给药后检测血清和肝组织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谷胱甘肽(GSH)、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和活性.结果 北豆根水提组分和醇提组分可使小鼠血和肝组织内MDA含量增加,同时SOD活性下降;血和肝组织中NO含量增加,NOS活性升高;血和肝组织中GSH含量下降,GSH-Px活性下降.上述变化趋势随剂量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加重,与空白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结论 北豆根水提、醇提组分对炎症小鼠产生的肝脏毒副作用机制可能与过氧化损伤机制有关.

  • 毒性导向下的北豆根中蝙蝠葛碱的质量控制方法学研究

    作者:郑丽娜;孙蓉;杨倩

    目的 以北豆根不同组分的小鼠急毒研究为导向,进行北豆根毒性物质基础蝙蝠葛碱的质量控制方法学研究.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北豆根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中蝙蝠葛碱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用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 0.05%三乙胺水溶液(40:6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82nm,柱温:25℃.结果蝙蝠葛碱在0.82~9.84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7%.对北豆根不同组分中的蝙蝠葛碱的含量测定,发现蝙蝠葛碱的含量大小为:全组分>水提组分>醇提组分.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北豆根中蝙蝠葛碱的含量,方法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均较好,回收率较高.北豆根不同组分中蝙蝠葛碱的含量大小与急性毒性间均有一定的关系,但不完全一致.初步提示中药成分复杂,蝙蝠葛碱不是北豆根中的唯一毒性物质基础,因此寻找其他毒性成分进行多成分指标控制北豆根质量,对于北豆根的毒性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108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