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对比分析

    作者:朱春丽;廖庆辉;董云;黄玉敏

    目的 :比较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的分娩结局.方法 :选取某院产科2016年8月~2017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149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分为疤痕子宫二次剖宫产组(n=72)与非疤痕子宫剖宫产组(n=77),比较两组分娩结局及剖宫产影响因素.结果 :分析剖宫产原因发现疤痕子宫组81.9% 为社会因素,高于非疤痕子宫组6.5%;产程进展异常占1.4%,低于非疤痕子宫组14.3%(P<0.05);疤痕子宫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非疤痕子宫组,产时及产后出血量均明显多于非疤痕子宫组,疤痕子宫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7.7%,明显高于非疤痕子宫组9.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疤痕子宫组盆腔粘连发生率为65.4%,非疤痕子宫组未发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非疤痕子宫相比,疤痕子宫再次妊娠二次剖宫产风险更大,因此临床需慎重选择分娩方式.

  •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伴宫缩乏力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

    作者:张婧;庹闽;王月华

    目的:分析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在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伴宫缩乏力预防产后出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某院收治的220例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伴宫缩乏力产妇,按照双盲法将产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1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实验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比两组产后出血的预后效果.结果:对比两组产妇术中及产后2h与24h的出血情况和平均止血时间,实验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出血例数及输入血液制品显著更少;实验组产后下床、排气与出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短.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用于预防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伴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有显著的效果,有利于减少产后出血量和患者术后的恢复.

  • 不同腹壁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

    作者:李明芬

    目的 通过时200例二次剖宫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第一次剖宫产时不同腹壁切口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2005-2010年二次剖宫产的的病例200例,其中第一次剖宫产为腹壁横切口的100例(A组),第一次剖宫产为腹壁纵切口的100例(B组),对两组孕妇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腹腔粘连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A组手术开始到胎儿娩出时间(12.5±3.4)min、手术总时间(58.2±8.4)min明显多于B组患者的(6.1±2.5)min及(46.8±8.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粘连率94%,重度粘连率为39%明显高于B组的粘连率72%,重度粘连率为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及腹壁切口愈合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壁横切口术后切口瘢痕纤细美观的优点,但粘连严重,加大再次手术的困难,如有再次生育要求的妇女,选择腹壁纵切口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 两种剖宫产术式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分析

    作者:张惠明

    目的:分析在二次剖宫产中所受到的首次不同剖宫产术式的影响.方法:收集近3年间(2009年-2011年)进行二次剖宫产的孕妇87例,其选择的首次剖宫产术式并不相同,分析组的病例选择的为新式剖宫产(47例),参照组的病例选择的为子宫下段剖宫产(40例),比较在二次剖宫产中两组的术中指标(失血量、愈合、用时、粘连)和术后指标(排气)情况.结果:两组的愈合情况比较无差异性(P>0.05),其他指标均有差异性(P<0.05),参照组的失血量、用时、粘连、排气情况均优于分析组.结论:在二次剖宫产中若病例首次选择的术式为新式剖宫产,则会增加手术风险,影响术后恢复,建议有进行二次剖宫产想法的病例在首次手术中尽量不选择新式剖宫产.

  •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后再次开腹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马庆玲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二次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7年至2010年49例患者采用新式剖宫,产后二次剖宫产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并且以改良式新式剖宫产进行二次手术的67例患者进行对比.结果:改良新式剖宫产的手术后粘连明显小于新式剖宫产.结论:新式剖宫产手术方式改良后效果显著,适用于临床广泛开展应用.

  • 二次剖宫产260例临床分析

    作者:辜丽

    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手术步骤的改良.方法:对我院从2005年5月到2011年5月收治的260例二次剖宫产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二次剖宫产因为产妇腹腔粘连程度有很大的不同,手术之间的差别比较大,手术的难度也相对较大,通过改良手术步骤,规范手术过程中的操作方法,能够有效的预防和减少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改良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步骤,能够有效的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产妇住院治疗的时间.

  • 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60例分析

    作者:高玉华

    目的 探讨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青川县人民医院2009年1月- 2011年1月收治的行二次剖宫产的产妇60例,随机依据首次剖宫产采用的不同术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总时间及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横切口组长于纵切口组,术中出血量横切口组多于纵切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腹腔粘连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再次剖宫产横切口与纵切口比较,均愈合良好29例,愈合不良1例,合并前置胎盘7例,其中中央性4例,广泛植入2例,经各种处理无效后行子宫切除术.无产妇死亡.早产儿死亡2例,余全部存活.结论 瘢痕子宫行第二次剖宫产术时,产科医生手术操作应娴熟,以保证手术安全.降低剖宫产率需加大宣传力度,使患者对手术风险有足够的认识,并充分进行试产,以使二次剖宫产率降低.

  • 个性化术前访视对二次剖宫产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作者:吴媛;武琼薇

    目的 探讨在二次剖宫产患者术前采用个性化访视对其焦虑的影响.方法 将择期行二次剖宫产手术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由手术室白班护士在术前一天给予常规访视;观察组30例,由当台手术的巡回护士在术前一天给予个性化访视.对2组患者访视前后的焦虑评分,入院时和入手术室时的血压、心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①2组患者访视前通过填写Zung焦虑自评量表所得的评分数据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个性化术前访视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入院时2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数值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经个性化访视后入手术室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不明显,对照组经常规访视后入手术室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变化明显,2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二次剖宫产择期手术患者,采用个性化的术前访视,可以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术前焦虑状态,减少应激反应,从而有利于维持患者血压、心率的稳定,保障手术安全.

  •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术中出血对比和预防分析

    作者:肖学红

    目的:对比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术术中出血情况并预防.方法:354例二次剖宫产术产妇为观察组,965例首次剖宫产术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情况,分析其出血原因.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率及出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产妇胎盘因素、宫缩乏力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二次剖宫产较首次剖宫产更容易出血术中出血,主要原因包括胎盘因素、宫缩乏力,医院应加强管理及护理,提高助产技术水平,降低剖宫产率.

  • 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对二次剖宫产孕妇的影响研究

    作者:黎文敏;陈霖

    目的:研究不同剖宫产手术方式对二次剖宫产孕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择期行二次剖宫产术的孕妇150例,按照首次剖宫产方式将全部孕妇分成A、B、C三组各50例,A组孕妇给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B组孕妇给予新式剖宫产术,C组孕妇给予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比较孕妇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C组孕妇的手术时间、开腹到胎儿分娩的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术后24小时出血量均显著优于B组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A、C组孕妇的粘连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感染、发热发生率方面,三组孕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次剖宫产手术方式选择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孕妇的具有手术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卡孕栓与缩宫素应用于减少瘢痕子宫二次剖宫产术后出血的临床观察

    作者:孙玲珍

    目的 观察对瘢痕子宫患者实施二次剖宫产方案时联合使用缩宫素以及卡孕栓减少术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6月~2016年10月妇产科接受二次剖宫产方案的瘢痕子宫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40例实施缩宫素方案,治疗组40例实施缩宫素方案联合卡孕栓方案,观察其术后出血状况.结果 常规组40例患者术后2 h的出血量是(72.27±10.27)mL,术后24 h为(322.47±24.27)mL,术后排气时间(22.15±10.12)h,拔出尿管后首次排尿时间(6.41±1.65)h,治疗组分别为(52.45±8.88)mL、(260.27±14.27)mL、(7.12±1.58)h及(4.00±1.01)h,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接受二次剖宫产方案的瘢痕子宫患者,实施缩宫素联合卡孕栓方案可使其术后整体出血量有效降低.

  • 二次剖宫产与首次剖宫产术中出血的对比和预防

    作者:程长秀;李丽明;傅羽龙

    目的:对比观察二次剖宫产术与首次剖宫产术术中出血情况,并分析其原因,研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2月接诊的二次剖宫产术产妇436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首次剖宫产术产妇128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两组产妇术中出血情况,分析其出血原因并研究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率与平均出血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出现术中出血的原因中,胎盘因素、宫缩乏力所占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剖宫产比首次剖宫产更容易出现术中出血,其主要原因为胎盘因素、其次为切口撕裂、宫缩乏力等;与首次剖宫产相比,胎盘因素所导致的二次剖宫产术中出血尤为突出,临床上应当针对这一原因加强护理干预。

  • 二次剖宫产切口缝合方法的探讨

    作者:黄韩蔚

    目的:探索适合二次剖宫产切口的缝合方法。方法:将120例第2次行剖宫产的孕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马彦彦新式剖宫产术,不缝合脏壁层腹膜。观察组80例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连续缝合子宫膀胱反折腹膜及腹膜,其中40例不缝合皮下脂肪层,10例缝合皮下脂肪层3~5针,30例间断一起缝合皮下脂肪层。结果:两组术后腹腔粘连以及愈合情况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 P<0.05)。结论:改良新式剖宫产缝合腹膜恢复解剖层次,可以相应地减少腹腔粘连防止脏器损伤;而在缝合皮下脂肪层的方法中,不缝合皮下脂肪层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减少皮下脂肪层缝合后的局部组织缺血坏死及残留缝线的异物反应,皮下不易出现硬结,且产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切口不容易出血,有利于切口愈合。

  • 双氯芬酸钠在二次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疗效

    作者:田维杰;宋鸿碧;王颖;魏娜;吴明珍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栓剂在第二次剖宫产术后的镇痛疗效.方法 选取行第二次剖宫产手术的产妇进行随机对照实验研究,试验组孕妇剖宫产术后立即予双氯芬酸钠栓剂100mg肛塞,深约2cm.对照组使用不含镇痛药物的安慰剂.比较两组术后6、24 h的VAS评分,比较不同民族、切口方式、麻醉方式对镇痛效果的影响;比较镇痛效果对住院时间的影响.结果 共纳入病例数331例,试验组161例,对照组170例.两组孕妇在民族比例及剖宫产切口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术后6、12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少数民族产妇两组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汉族产妇在术后6 h VAS评分有差异(P<0.05),术后12 h评分无差异.两组横切口患者术后6 h 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 h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竖切口患者术后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可以减轻二次剖宫产产妇的术后疼痛,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 二次剖宫产后分娩方式的选择

    作者:郭凯敏;许可;陈冠桦;赖毓冕

    目的 研究二次剖宫产后续妊娠的分娩方式.方法 选取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5年8月1日-2017年12月31日的第三次及以上妊娠孕妇资料,要求前两次均为剖宫产,本次妊娠为头位单胎.分析本次妊娠相关因素及终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围产儿情况.结果 二次剖宫产后阴道分娩与急诊、择期剖宫产相比,三组子宫破裂、新生儿窒息等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成功阴道分娩者本次均为自然临产.结论 二次剖宫产后,第三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包括顺产及剖宫产,在妊娠结局、母儿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阴道试产史是成功阴道分娩的有利因素.孕妇尤其是自然临产孕妇可在严密监护下选择阴道试产.

  •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和新式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影响的研究

    作者:林绥斌

    目的:探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和新式剖宫产术对二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二次剖宫产患者106例,其中第一次行新式剖宫产术52例、行改良新式剖宫产术54例,分析两组产妇行第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术中评价腹腔黏连的差异.结果:新式剖宫产组、改良新式剖宫产组行第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9.2±7.8) min、(26.5:±4.7) min,改良新式剖宫产组产妇行第二次剖宫产的手术时间比新式剖宫产组明显缩短(P<0.01).第二次剖宫产术中所见,改良新式剖宫产组产妇腹直肌无黏连比例明显高于新式剖宫产组(P<0.01),重度黏连比例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组(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组产妇腹膜重度黏连比例明显低于新式剖宫产组(P<0.05).结论:与新式剖宫产术比较,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可减少产妇术后黏连,利于二次剖宫产.

  • 周氏剖宫产子宫切口在二次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作者:刘天斌;谢小娟;周凤

    目的 评价周氏剖宫产子宫切口在二次剖宫产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2例二次剖宫产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周氏剖宫产子宫切口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子宫下段切口治疗.结果 观察组孕妇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胎儿娩出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仅1例切口轻度撕裂,对照组有5例切口撕裂;观察组新生儿窒息发生2例,对照组窒息发生6例.切口撕裂和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相比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周氏剖宫产子宫切口在二次剖宫产中应用效果好,缩短了手术时间与胎儿娩出时间,减少了出血量,减少了术后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不同浓度布比卡因腰麻用于二次剖宫产手术的效果比较

    作者:钟瑛;黎必万;梁军

    目的 探讨布比卡因腰麻用于二次剖宫产手术的合适浓度.方法 选择60例择期行二次剖宫产术的产妇行腰-硬联合穿刺,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穿刺成功后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A组)和0.25%(B组)布比卡因7.5 mg,硬膜外腔置管备用.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麻醉显效时间、腰麻平面、手术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利多卡因使用率明显少于B组(P<0.05),麻醉效果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二次剖宫产时,腰麻应用0.5%布比卡因比0.25%的麻醉效果更为理想、安全.

  • 二次剖宫产子宫继发撕裂、血肿致子宫切除1例

    作者:刘迪

    1 病例报告患者28岁,孕2产1.因停经38+2周,下腹阵胀痛2 h,于2008年7月11日入院.既往体健.

  • 前鞘下负压引流装置用于预防二次剖宫产术后腹壁血肿的研究

    作者:魏征;时慧

    目的 探讨前鞘下负压引流装置对二次剖宫产术后腹壁血肿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2014年在重庆市东南医院行二次剖宫产术产妇40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所有患者均采用Pfannenstiel切口式剖宫产,但对观察组的手术方式做了进一步改进.比较2组患者割宫产术后腹壁血肿发生情况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壁切口甲级愈合率、腹壁各层组织血肿发生率、皮下脂肪液化发生率分别为98.50%,16.50%,1.00%;对照组为94.00%,56.50%,5.00%,观察组患者腹壁各层组织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鞘下负压引流装置能有效防止二次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各层组织血肿及皮下脂肪液化,从而降低二次盆腔手术的风险,减轻患者的痛苦.

171 条记录 6/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