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江发;胡虞乾;何松青

    术后肝功能衰竭依然是肝脏手术后死亡的主要因素,术前准确全面的评估肝脏功能储备尤为重要.术前肝脏功能以及术后残留肝脏体积是肝脏手术后肝脏功能恢复的重要影响因素,术前准确评估肝脏储备功能以及预测残留肝脏体积对于预测肝切除术后患者肝功能衰竭、死亡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肝脏储备功能是指肝脏在生理负荷增加时可以动用的额外代偿潜能.目前评价肝功能的检查很多,但是还没有哪一种能够全面有效的评价肝脏功能,综合多种检查方法可以更加全面的评价肝脏功能.本文针对肝脏储备功能评估检查新近进展予以综述.

  • 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和螺旋CT测评肝储备功能相关性研究

    作者:高晓雷;汪洋

    我院自2005年6月开始,引进新型的脉动色素浓度图像分析仪(DDG)用脉动色素浓度测定法(PDD)行ICG清除试验检测评估肝储备功能.

  • 吲哚氰绿排泄试验在肝病临床的应用

    作者:张专才;宿敏;郑文艳;白石山

    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具有复杂的代谢功能和强大的代偿能力.正因为如此,目前任何一项针对肝脏的检测项目,都不能全面反映肝脏的整体功能.所以,多少年来,对肝脏功能损害程度和储备代偿功能的判断评估,一直是人们研究和关注的热点.但反过来讲,目前任何一项针对肝脏的检测项目也都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肝脏的部分功能.如吲哚氰绿(ICG)排泄试验就是对肝脏储备功能进行评估的较为理想的方法,在肝脏外科和肝脏内科有着广泛的应用,相对于传统Child-Pugh评分更具有优越性[1].目前,ICG排泄试验已先后被纳入到了《肝细胞肝癌外科治疗方法的选择》(2008年修订版)、《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2]、《肝切除术前肝脏储备功能评估的专家共识》(2011版)[3]等.

  • ICG染色下行内界膜剥离术治疗老年特发性黄斑裂孔

    作者:蒋毅萍;张帆;陈君毅;刘哲丽;陈珺

    目的:探讨吲哚靛青绿(indocyanine green,ICG)染色下行玻璃体切割内界膜剥离术治疗老年特发性黄斑裂孔的手术效果.方法:对老年特发性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者16眼行玻璃体切割及ICG染色下内界膜剥离术,术中明确剥离着染成绿色的视网膜内界膜(inner limiting membrane,ILM),并使视网膜复位.结果:ILM剥离顺利,术中未见明显并发症.随访3~18个月,视网膜均复位,14眼黄斑裂孔闭锁,闭锁率87.5%,3眼视力无变化,余均有不同程度的视力提高,视物变形改善.结论:ICG染色下行内界膜剥离术治疗老年特发性黄斑裂孔安全、有效,目前未见不良反应.

  •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研究近况及治疗

    作者:徐丽;王治骞;庄晓彤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简称中浆,是一种由于脉络膜血管尤其是脉络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受损,从而导致局限性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浆液性视网膜脱离是其特征.文中就CSC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检查手段、治疗方法加以综述.

  •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综合影像学特点分析

    作者:王毅;马进;周一龙

    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在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中较少见,患者常因突发的视力下降而就诊.检眼镜检查结合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或吲哚青绿脉络膜血管造影(ICG)检查有助于确诊,频域OCT检查可清晰地显示该病变的视网膜解剖关系.收集2009年11月-2010年3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就诊并确诊为获得性视网膜大动脉瘤者3例,结合频域OCT、FFA和/或ICG检查,对其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 吲哚菁绿清除试验在肝癌术前评估肝脏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

    作者:吴志强;王卫东;林杰;马靖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清除试验(ICGR15)在肝癌术前评估肝储备功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我院63例肝细胞癌手术病人临床资料,根据术前ICGR15分组,对比不同组别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ICGR15≥10%组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ICGR15<10%组(68.2% vs19.5%,P<0.05).Child-pugh评分中B级组ICGR15分值较A级组显著升高(19.01%±11.14%vs7.57% ±8.34%,P<0.05);ICGR 15分值与Child-pugh评分有较好的相关性(P<0.05,r=0.313).ICGR15预测肝癌术后肝功能不全的特异度为82.5%,明显高于OGTT (P<0.05),而敏感度为65.2%,特异度为82.5%,阳性预测值为68.2%,阴性预测值为80.5%,但与OGTT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ICGR15与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有相关性(P<0.05,r=0.434),而OGTT与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示ICGR15、脉管癌栓、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其他相关并发症是发生术后肝功能代偿不全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ICGR15是肝癌术前评估肝脏储备功能较理想的临床指标,能较准确预测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

  • 荧光染料ICG在整形外科的应用现状

    作者:王丽丽;岳华;白汝芬

    皮瓣坏死是整形外科常见的并发症.皮肤的微循环是一个复杂的连锁链,所以在临床上判断皮瓣血运非常困难.目前监测的方法可常规分为三种:①临床实验:如针刺反应、毛细血管反应;②化学方法:如荧光染料注射;③仪器分析方法:如超声多普勒血流仪.某些主观方法因个体皮肤结构的异质性和医师的临床经验有时很难判断,而有些客观的方法因临床可信性和有效性而未能广泛使用,因此开发研究一种新的方法是势在必行的.

  • 应用PFCL和内界膜剥离治疗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

    作者:

    目的:探讨在对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眼进行内界膜剥离中使用PFCL(过氟化碳液体)的手术技巧和手术效果.方法:本研究包括在2001-12/2002-108例(8眼)诊断为完全视网膜脱离伴黄斑裂孔患者,年龄13~65(平均39)岁,男女比例5:3,近视组和非近视组各4眼.对患者施行玻璃体切除术、ICG染色内界膜、手术中用PFCL使视网膜变平、内界膜剥离、气液交换以及在裂孔外围行眼内激光手术,并使用硅油或C3F8填充.结果:随访6~9(平均6.5)mo.非近视眼组随访结束时,3眼(75%)黄斑裂孔完全封闭,1眼(25%)裂孔变小,边缘变平.近视眼组4眼在随访结束时黄斑裂孔全部成功封闭.两组对照,在随访结束时,黄斑裂孔完全封闭为7眼(88%),未封闭但边缘变平1眼(12%).结论:使用PFCL对于黄斑裂孔伴视网膜脱离眼行内界膜剥离非常有意义.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