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运用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杜侃劳;寇少敏

    目的:探讨溶栓选择瑞替普酶和尿激酶药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对照方式将近期到本院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分成两个组,对照组34例通过尿激酶溶栓处理,观察组34例选择瑞替普酶作为溶栓药,研究两组的病情治愈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的 ira 再通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4周存活例数明显增多,ira 再通时间明显缩短,cK 峰值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瑞替普酶溶栓方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展开治疗,其效果相比尿激酶治疗更理想和安全,更利于争取患者的抢救时机,适合加强推广。

  • 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疗效观察

    作者:刘卓;李艳艳;王雪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符合入院标准行尿激酶原或瑞替普酶溶栓治疗的3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瑞替普酶(r-PA)静脉溶栓治疗的22例为观察组,应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16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溶栓再通率、胸痛缓解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溶栓后2h再通率r-PA组为89.47%,尿激酶组为68.42%(P<0.01).r-PA观察组胸痛症状缓解率较UK对照组显著改善;r-PA观察组出血率并发症明显低于UK对照组.结论 r-PA的溶栓冠脉再通率显著高于UK,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疗效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溶栓剂.

  • 瑞替普酶(r-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15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虹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一种发病急、致死率高的疾病,通过静脉溶栓治疗等血运重建手段及时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可以挽救濒死心肌和降低死亡率.瑞替普酶(r-PA)是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的变异体,属第三代溶栓药物,可以方便地静注给药.我科2005年1月-2006年12月应用瑞替普酶(r-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15例,现报道如下.

  • 小剂量瑞替普酶溶栓疗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研究

    作者:陆竹

    目的 观察小剂量瑞替普酶溶栓疗法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82例老年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采用重组链激酶治疗,观察组41例采用小剂量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溶栓后1、2h冠状动脉再通率.结果 治疗后24h,两组总有效率和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溶栓后1、2h冠状动脉再通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56.1%(23/41)比26.8%(11/41),63.4%(26/41)比39.0%(16/41)](P< 0.05).观察组轻度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重度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瑞替普酶溶栓疗法对老年AMI患者疗效显著,能够为不愿或不能接受冠状动脉成形术的老年患者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不同时段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熊素春;李文虎;郭秋兰;陈以初;陈甘海;黄文平

    目的 对比不同时段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对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方法 将91例应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30例)、B组(30例)、C组(31例),并且分别于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后即刻、6h、12h开始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以上三组患者均维持每12 h 5000 U低分子量肝素钙腹壁皮下注射,治疗7~ 10d.观察三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急性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A、B、C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分别为76.7%(23/30)、96.7%(29/30)、74.2%(23/31),B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显著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急性期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10/30),显著低于A组[70.0%(21/30)]和C组[61.3%(19/31)](P< 0.05).结论 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静脉溶栓后6h开始联合应用低分子量肝素钙,可显著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 第三代溶栓剂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研究

    作者:杨明;刘桂荣;孙艳斌;苏学会;杨春;方坤;铁艳荣;温辉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2月诊断为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的患者50例,既往均无心肺疾病,随机进入瑞替普酶组(实验组)和尿激酶组(对照组)进行溶栓治疗,各25例,观察溶栓前后患者的症状、动脉血气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压力及并发症.结果:症状、动脉血气分析、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动脉压力,实验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实验组溶栓后有效率为92%,对照组有效率为76%,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出现1例穿刺部位出血、1例牙龈出血、2例鼻出血;对照组出现1例镜下血尿、3例牙龈出血、2例鼻出血.结论:瑞替普酶治疗大面积肺动脉栓塞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 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的影响

    作者:徐楷;赵存瑞;陈入菲;孙牧;贾军正;刘佳;邢尔克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微循环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3月就诊于宝鸡市中医医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20例的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瑞替普酶静脉滴注,观察组则给予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4、24 h微循环各项相关指标、凝血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4h纤溶相关指标.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后4、24 h声学峰值强度(PI)显著增强,曲线下面积(AUC)逐渐增大,QTd间期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24 h,观察组PI、AUC明显高于对照组,QTd间期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治疗后4、24 h ST段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到达酶峰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4、24 h两组心肌梗死患者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明显延长,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含量明显降低,D-二聚体(D-D)含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24 h,观察组TT、PT 、APTT均长于对照组,血清FIB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D-D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24 h后,两组心肌梗死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水平升高,纤溶酶原(PLG)、α2-纤溶酶抑制物(α2-PI)和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活性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t-PA活性水平高于对照组,PLG、α2-PI、PAI-1活性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微循环状态和凝血功能,有利于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流供应状态,减少心肌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重视溶栓治疗,争取急性心梗佳救治时机——访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药理研究中心主任张抒扬教授

    作者:刘志学

    2011年9月7日,由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组织国内40多位专家联袂起草的<瑞替普酶在STEMI溶栓治疗的中国专家共识>在北京发布,北京协和医院副院长、协和医院药理研究中心主任兼心内科副主任张抒扬教授出席并主持了当天的媒体见面会.

  • 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脑梗死的疗效研究

    作者:田洪成;金永成;高峰;林贵军;卢瑞香

    目的 观察瑞替普酶(rPA)对大鼠脑梗死模型的溶栓作用,为临床应用rPA溶栓治疗脑梗死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通过大鼠颈内动脉注入自体血栓栓塞大脑中动脉起始部,1.5h后36只大鼠采用rPA溶栓治疗,24h后观察溶栓效果.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Longa评分降低(P<0.01),梗死体积减少(P<0.01),细胞形态结构完整.结论 rPA早期溶栓治疗大鼠急性脑梗死可显著减小梗死体积、改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降低死亡率,且应用方便;rPA在临床脑梗死的溶栓应用可能同样有效.

  • 急性脑梗死早期溶栓护理

    作者:陈丽苗

    急性脑梗死治疗有效的方法是超早期进行静脉溶栓,一般在治疗时间窗内3h进行[1],可使闭塞的血管再通,也是脑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手段.但在治疗中对病情观察的预见性和准确性非常重要,因为静脉溶栓治疗可导致再灌注脑损伤或脑出血,要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而病情观察主要靠护理.我科38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使用瑞替普酶(爱通立)在治疗时间窗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疗效肯定,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对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

    作者:武国霞;赵巧凤;郭秀芳;司晓丽;陈艳艳;吴慧敏

    目的 探究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Hcy和BNP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90例青中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瑞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溶栓效果,凝血相关指标及血清中Hcy和BNP的水平变化.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达到66.67%,观察组达到73.33%;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小板聚集情况显著改善,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小板凝集情况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Hcy和BNP水平均具有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cy和BN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替罗非班联合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并能够促进患者血清Hcy和BNP水平的下降.

  • 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武国霞;柳军伟;江军花;贾爱堂;郭秀芳

    目的 研究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7年1月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治疗组采用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瑞替普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0 min、60 min、90 min的血管再通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在治疗后不同时间段,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瑞替普酶联合替罗非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血管的再通率,并且安全性高.

  •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罗雪勇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以瑞替普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症均获得了一定的改善,但相比而言,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明显(P <0.05),且观察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优于单项瑞替普酶治疗。

  •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分析

    作者:郎辉辉;张纪光;索延征

    目的:观察和分析瑞替普酶(r-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64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和尿激酶组,对两组患者的溶栓再通时间、2 h 内间接判定梗死相关血管再通率等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在溶栓距发病时间及入院后开始用药时间上,两组显著差异没有统计意义,瑞替普酶组溶栓后临床再通时间早,2 h 内临床判定血管再通率高,两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优于尿激酶。

  •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栗明星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经瑞替普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2014年期间收治的64例心肌梗死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在基础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瑞替普酶和尿激酶治疗。结果观察组血管再通率(93.7%)明显优于对照组(75.0%),两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不良反应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效果显著。

  • 从HR、PO2、RVEDD、PAP、BNP 对比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的影响

    作者:马娜

    目的:探究从HR、PO2、RVEDD、PAP、BNP对比分析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肺栓塞的影响。方法将因急性肺栓塞入院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24 h后观察临床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HR、BNP、PAP、PO2及VEDD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RVEDD及BNP明显低于对照组, PO2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心率、PAP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采用瑞替普酶溶栓较尿激酶更能改善PE患者的RVEDD、BNP以及 PO2的指标,改善生存质量。

  • 探讨不同药物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对比

    作者:丁召伦

    目的 探讨两种不同药物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疾病治疗中的临床运用效果.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所收治的7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均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对照组给予尿激酶,实验组给予瑞替普酶,且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69.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予以瑞替普酶药物治疗,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160例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研究

    作者:张俊芳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静脉溶栓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方法1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观察察组患者给予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静脉溶栓后0.5、1、2 h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分别31.3%、63.8%和8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0%、33.8%和61.3%,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静脉溶栓以后4周内死亡率分别为6.3%和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冠状动脉的再通率高,再通时间也能够前移,而且安全可靠,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 依诺肝素不同用法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临床研究

    作者:侯培培

    目的:探讨分析依诺肝素不同用法在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中的效果。方法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所选患者按给药方式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三组均采用依诺肝素联合瑞替普酶进行治疗,但依诺肝素药物的给药方式存在差异, A组患者在溶栓前静脉推注30 mg,溶栓结束后皮下注射1 mg/kg;B组患者在溶栓前皮下注射1 mg/kg;C组患者在溶栓结束后皮下注射1 mg/kg,患者均12 h注射1次。所有患者均持续治疗7 d。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三组患者治疗60 min后再通状况, A组为82.5%, B组为62.5%, C组为60.0%,三组比较, A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90 min再通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12.5%、10.0%、1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治疗急性心肌梗死,采用瑞替普酶进行治疗前,可采用溶栓静脉给药,依诺肝素30 mg负荷量,使冠状动脉再通时间缩短,且安全可靠。

  • 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中的应用对比

    作者:周滨纺

    目的 研究尿激酶和瑞替普酶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的作用.方法 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8例.对照组行尿激酶治疗,观察组行瑞替普酶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冠状动脉血管再通率93.1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5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心电图观察,治疗后共96例患者能完成不少于5个代谢当量,且不存在ST段压低,左室造影末期容积<130 ml,其中观察组占56例,对照组占40例,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有1例出现消化道出血;对照组有7例出血,包括消化道出血3例,皮肤出血2例,其余为痰中带血;两组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尿激酶相比,瑞替普酶对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安全有效,有利于患者康复.

494 条记录 7/25 页 « 12...45678910...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