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同时处理非梗死相关血管的疗效研究

    作者:张晓锋;刘艳;惠玲玲;吕强;邵玉玲;樊沫

    目的: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同时处理存在严重狭窄的非梗死相关血管的安全性及1年随访期的疗效。方法将221例多支血管严重狭窄的急性 STEMI 患者,根据急诊 PCI 是否处理非梗死相关血管分为常规组(仅处理罪犯血管)179例及处理组(同时处理非梗死相关血管)42例,观察两组的住院时间、术后心绞痛症状、心功能状况、再次手术率、再次住院率、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术后及随访期间心原性死亡、非致死性再次心肌梗死)发生率等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指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糖、血肌酐、吸烟史、糖尿病、高血压、发病至球囊扩张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 P ﹥0.05)。与常规组比较,术后处理组的心绞痛发生率降低(40.48%比60.34%,x2=5.46,P =0.02)、再次手术率降低(9.52%比58.10%,x2=32.13,P =0.00)和再次住院率减低(11.90%比27.93%, x2=4.68,P =0.03)。处理组心功能状况优于常规组[(1.19±0.59)级比(1.49±0.89)级,t =2.66, P =0.01]。两组 MACE 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76%比2.79%,x2=0.03,P =0.87)。结论急性 STEMI 直接 PCI 同时处理存在严重狭窄的非梗死相关血管有助于减少心绞痛发作,降低再次手术率、再次住院率,改善心功能状况,且未增加 MACE 发生率,在预期成功率高的情况下可作为急性STEMI 直接 PCI 的一种选择。

  • 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罗雪勇

    目的:探讨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以瑞替普酶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症均获得了一定的改善,但相比而言,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明显(P <0.05),且观察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预后,优于单项瑞替普酶治疗。

  •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杜微;潘海丰;刘福旭

    目的:分析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院前延迟影响因素,为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延迟时间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连续收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行急诊 PCI 治疗的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67例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及查阅病历资料形式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冠心病相关危险因素、心肌梗死相关症状等具体因素,从而分析出可能影响患者及时就诊的相关因素。结果根据院前延迟时间分为痛门时间≤2 h组(108例)、2 h<痛门时间<6 h 组(117例)、痛门时间≥6 h 三组(42例),院前延迟时间与年龄、糖尿病病史、家庭人均收入、既往心绞痛病史、突然起病、重症症状/典型症状及把症状归因于心脏病等相关(P <0.05)。结论应加强心血管疾病的普及、宣传力度,能够让患者深刻认识到心脏疾病的起病特点、临床表现、高危害性和早期及时诊治的重要性,尤其对高龄、患有糖尿病、低收入家庭及既往存在心绞痛病史者。

  •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生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禹子清;彭娟;樊冰

    目的::分析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ute ST 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ASTEMI)患者的入院指标,探讨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将190例行急诊冠状动脉经皮介入治疗术(PCI)的患者按照是否发生高危室性心律失常事件分为事件组(n=89)和非事件组(n=101)。纳入分析的指标包括性别、年龄、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缺血性胸痛持续时间、梗死区域所累及的室壁、罪犯血管、病变血管数(包括1、2、3支病变)、心脏超声记录的左室射血分数值(LVEF)、入院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糖化白蛋白(GLA)、血电解质(钠、钾、氯)、血肌酐(SCr)、肌钙蛋白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C 反应蛋白(CRP)、有无贫血等。结果:有无高血压、有无糖尿病、性别、年龄、HbA1 C、病变血管数与高危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无关;血钾水平、GLA、CRP、cTnT、LVEF 值、受累室壁、是否贫血与发生高危室性心律失常事件有相关性。结论:入院血钾≤3.5 mmol/L、入院血糖≥8 mmol/L、糖化白蛋白≥16%、CRP≥10 mg/L、cTnT≥5 ng/mL,LVEF 值≤55%、受累室壁为心室前壁、贫血等为 ASTEMI 患者入院早期发生高危室性心律失常事件的高危因素。

  • 瑞替普酶与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方案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作者:赵和有;苗毅;王海波;张爱民;叶海峰

    目的:探究瑞替普酶(rPA)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在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优势。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院收治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76例,患者自主选择溶栓治疗方案被分为 rPA 治疗组和 rPA 联合 GSH 治疗组,在组间差异采用 t 检验方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心肌酶(CK)、心肌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 T(cT-n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数据分析采用χ2检验;各因素采用例数或百分比表示,P <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rPA 组和 rPA 联合 GSH 组在治疗后24 h 患者血清中肌酶(CK)、心肌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 T(cTn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水平均明显升高;与 rPA 组后24 h 的结果比较,rPA 联合 GSH 组 CK(P <0.05)、CK-MB(P <0.05)和 cTnT(P <0.05)的升高幅度小,SOD 水平升高的幅度大于 rPA 组(P <0.05)。与 rPA 组比较,rPA 联合 GSH 组明显升高了患者的血管再通率(P <0.05)和左室射血分数(P <0.05);而 rPA 联合 GSH 组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P <0.05)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P <0.05)明显低于 rPA 组。与 rPA 组比较,rPA 联合 GSH 组患者出现再发心肌梗死(P <0.05)、梗死后心绞痛(P<0.05)和心率失常(P <0.05)的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瑞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对于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以减少患者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后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的影响分析

    作者:秦小奎

    目的:分析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早期应用不同剂量替罗非班对行急诊 PCI 后血小板聚集功能及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17例急性 STEMI 行急诊 PCI 患者进行分组,常规剂量组58例给予1~3 min 内静脉推注替罗非班10μg/ kg,大剂量组59例给予1~3 min 内静脉推注替罗非班25μg/ kg。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凝聚功能抑制率(IPA)、血小板活性指标变化和药物安全性。结果大剂量组静脉泵入10 min 末、静脉泵入24 h末和停药24 h 末血小板凝聚功能抑制率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P <0.01);大剂量组静脉泵入10 min 末血小板活性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 P <0.01);大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明显低于常规剂量组(33.33%),P <0.05。结论急诊STEMI 患者行急诊 PCI 后早期应用大剂量替罗非班(25μg/ kg)能够显著提高血小板凝聚功能抑制率和降低血小板活性,安全可靠,在改善血流再灌注和心肌微循环灌注方面具有非常重要作用。

  • 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比较

    作者:王垒;李允;常晓杰

    目的:比较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安阳地区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6例,按照用药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和对照组(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观察组 LVEDD、LVEF、血小板计数水平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支架内血栓再形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同氯吡格雷相比,替格瑞洛可有效改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功能和血小板水平,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十分明显的临床优势。

  • 瑞替普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祁承龙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在睢县人民医院治疗的60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尿激酶治疗,研究组实施瑞替普酶治疗,对两组患者血管再通率和治疗后不良情况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30、120 min后血管再通率分别为13.33%、83.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67%、60.00%(P <0.05);对照组患者死亡率高于研究组(P <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临床效果较好,可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推广。

  • 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比较

    作者:马爱琴

    目的:对比分析瑞替普酶与尿激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武陟县第二人民医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瑞替普酶溶栓治疗。对两组的血管再通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比较。结果溶栓后60、90、120 min,观察组血管再通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29%)低于对照组(3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显著,可有效实现血管再通,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低钠血症与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预后相关性

    作者:王丽;赵洛沙;李海禹;杨帆;杨科;张真真

    目的:探讨低钠血症与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近期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5月至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223例,测定患者入院时、入院后48 h、入院后72 h 血清钠离子浓度,低钠血症定义为血清钠离子浓度<135 mmol/ L,根据患者血钠浓度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血钠正常组、入院时低钠血症组、入院后72 h 内发生低钠血症组,观察患者入院30 d 内心源性休克、死亡、急性肾功能衰竭、室壁瘤形成及室间隔穿孔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并进行相关性及回归分析。结果与血钠正常组相比,低钠血症组患者病死率较高(P <0.01),更易合并心源性休克(P <0.01)、急性肾功能衰竭(P <0.01)、室壁瘤形成(P =0.005)等不良事件;30 d 的病死率与低钠血症的严重性呈正相关(与血钠正常组相比,血钠水平130~134 mmol/ L 死亡风险 OR 值2.0(95% CI:1.1~3.4;P =0.006),血钠水平<130 mmol/ L死亡风险 OR 值3.3(95% CI:1.4~7.7;P =0.003)。结论入院时或入院早期发生低钠血症是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近期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且预后与低钠血症严重性呈正相关。

  • 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治疗预后对比

    作者:祁家祥;尚晨阳

    目的:探讨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与择期介入的治疗预后效果。方法对急诊介入组与择期介入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急诊介入组于发病6~12 h 内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择期介入组于发病7~10 d 后择期给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随访情况。结果急性介入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41%,显著低于择期介入组患者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应准确掌握急性 ST 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相关要求,对符合条件患者尽快实施介入手术,保障其预后及生活质量。

  • 如何应对 STEMI 导致的心源性休克

    作者:万静

    心源性休克是指由于心脏功能极度减退,导致心输出量显著减少,并引起严重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一种综合征。患者出现收缩压小于90mmHg 持续至少30 min,继发于心肌功能受损,由于心脏排血功能衰竭,不能维持其低限度的心输出量导致血压下降,重要脏器和组织供血严重不足,引起全身性微循环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以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及重要脏器损害为特征的病理生理过程。其常见的病因是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ST -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其他的病因有严重心肌炎、心肌病、心包填塞、严重心律失常或慢性心力衰竭终末期等。心源性休克的监测指标包括心脏指数( CI)﹤2.2 L/( min· m2),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18mmHg,以及出现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例如尿量减少、意识改变、出冷汗、皮肤苍白湿冷等。由于心脏指数及肺毛细血管楔压的检测需要时间和一定的仪器设备,所以临床上以判断患者是否有组织灌注不足的表现为主,尤其是意识状态非常重要。约50%心源性休克病人是症状出现6 h 内来医院,75%的病人是症状出现24 h 以内入院。该状态预后差,有报道显示半年死亡率为50%左右,而左室功能受损是评估 STEMI 患者死亡率的一个强有力的预兆,及时、有效的综合抢救可望增加患者生存的机会。

  •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

    作者:原斌

    目的:分析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撑。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兰州军区总医院安宁分院收治的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方式将156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严密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管再通率为7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除去出血外,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疗效显著,安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腔内冠脉介入治疗后心电图 ST 段回落不良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研究

    作者:任雪丽;谭仕芸;沈桂冬;陈海波;金鑫;刘杰;邓丽丽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腔内冠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心电图 ST 段回落(ST segment resolution,STR,STR)不良与患者临床近、远期预后关系。方法:选取发病12 h内于我院导管室行急诊 PCI 治疗的110例急性 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1 h 常规12导联心电图 STR 程度分为对照组(STR≥50%,n =59)和 STR 不良组(STR <50%,n =51),比较两组患者 PCI 术后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以及术后1、6及12个月时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脏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E 峰/A 峰等心脏超声各项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STR 不良组住院期间 MACE 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STR 不良组术后1、6、12个月心脏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室重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ST 段抬高型 AMI 患者经 PCI 术后,STR 程度与临床近、远期预后密切相关,ST 充分回落可作为预测病人近期、远期临床预后良好指标。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