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固定化亲和吸附剂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大鼠作用的研究

    作者:邵阳;王翔;冯刚

    观察固定化多粘菌素B血液灌流对脓毒症大鼠血液中内毒素、TNF-α和血液流变学的作用.将24只Wistar大鼠分为固定化多粘菌素B组(LPS+HP+PMB组)、空灌流组(LPS+HP组)和对照组(LPS模型组),给大鼠一次性静注内毒素(LPS)0.5mg/kg,LPS+HP+PMB组、LPS+HP组于注入内毒素4h后抽出血液,分离出血浆,将血浆经特异亲和剂灌流柱或未偶联亲和剂的空灌流柱进行血液灌流,灌流后血浆与血细胞混匀回输动物.测定血浆中LPS、TNF-α水平及全血粘度和红细胞比容变化.结果发现,经特异性亲和灌流柱灌流1h,血浆LPS、TNF-α水平明显下降,提示固定化多粘菌素B血液灌流能显著清除血浆中内毒素,改善血液流变学.

  • 作者:

    关键词:
  • 多粘菌素B治疗耐多药病原菌研究进展

    作者:周颖杰;施耀国

    由于耐多药革兰阴性菌院内感染在全世界广泛流行,目前尚无新的针对性抗菌药物被研发,所以多粘菌素B又被应用于临床.目前多粘菌素B和粘菌素为这些感染治疗的后选择.本文综述了多粘菌素B的微生物学、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临床学资料.多粘菌素B在体外,对常见耐多药革兰阴性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有迅速杀灭作用.对其耐药的病原菌还很少见.近期研究显示,多粘菌素B静脉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疗效好.但这些研究由于存在设计缺陷,需要进行更多的临床研究.尽管体外试验结果提示联合治疗是不错选择,但没有临床的研究给予支持.鉴于多粘菌素类将越来越多地用于治疗耐多药病原菌感染,迫切需要进一步进行临床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和毒理学的研究,来指导该药的使用.

  • 多粘菌素B对LPS刺激巨噬细胞Toll4 TNF-α IL-6mRNA表达的影响

    作者:吕根法;王良喜;郭毅斌;卫国;肖光夏;郑江

    目的探讨多粘菌素B(PMB)对内毒素(LPS)刺激的巨噬细胞Toll4、TNF-α、IL-6mRNA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应用鲎试剂法测定PMB对LPS的中和作用,运用鼠腹腔巨噬细胞分离培养,并加入PMB与LPS培养3h,RT-PCR检测Toll4、TNF-α、IL-6mRNA转录水平变化.结果 PMB具有较强的中和LPS能力,其IC50约为4.35±0.91μmol·L-1;PMB1.75mg·ml-1能够显著抑制1μg的LPS刺激的鼠腹腔巨噬细胞Toll4、TNF-α、IL-6mRNA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PMB可能通过对LPS的中和作用,进而抑制LPS刺激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

  • 多粘菌素B致色素沉着2例

    作者:石晓萍;吕迁洲;王婷;许青

    2例男性肝移植术后患者(例1,46岁;例2,41岁),因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给予多粘菌素B 75 mg(首次剂量例1,175 mg;例2,150 mg)静脉滴注、2次/d,分别于用药第13、15天出现头颈部皮肤色素沉着,其他部位肤色未发生变化.例1因感染未控制继续用药,头颈部皮肤颜色继续加深,至用药第29天因多器官衰竭死亡时,头颈部皮肤呈深棕褐色.例2因病情好转于用药第31天停用多粘菌素B,停药时头颈部皮肤呈深棕褐色;停药后随访4个月,头颈部皮肤颜色明显转淡,但未完全恢复.

  • 多粘菌素对泛耐药革兰阴性杆菌严重感染临床应用新进展

    作者:李然;王睿;李碧艳

    目的:了解多粘菌素的相关特点,为制定合理的给药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总结多粘菌素B及E的药理学特点、临床应用新进展、不良反应及耐药性,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结果:多粘菌素类对泛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特别对多药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有较好疗效.其肾毒性及神经肌肉阻滞反应的发生率较以前降低.由于多粘菌素类的广泛应用,革兰阴性菌中已出现耐药菌株.结论:多粘菌素类使用时应注意剂量、与其他药物联用以及肾功能不全患者安全合理使用等问题.

  • 哌拉西林和多粘菌素B对肺炎大鼠内毒素释放的影响

    作者:常静侠;蔡少华

    目的:探讨免疫低下时感染和不同作用机制抗菌药物单用或联用诱导细菌内毒素(ET)释放的大小,为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健康Wistar大鼠40只,上午皮下注射地塞米松,下午腹腔注射环磷酰胺,1次/d,连续4d后采用气管内注入感染法建立多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肺炎模型.选择对此菌敏感的哌拉西林和多粘菌素B单独或联用,按2×2析因设计随机分为4组,感染组、哌拉西林组、多粘菌素B组、联合用药组,按预定剂量给予腹腔注射抗生素,比较6h~8h后细菌的ET释放量.结果:抗生素应用6h~8h后,血浆ET水平在治疗组明显低于未用抗生素组,感染组(72.299±21.504)pg/mL、PIP组(19.119±6.865)pg/mL、PMB组(23.109±11.775)pg/mL、PIP+PMB组(17.965±10.466)pg/mL,P<0.01.结论:感染时,在机体能耐受的情况下,足量的抗生素能有效杀灭细菌,抑制ET产生.

  • 内毒素的多粘菌素B与抗体联用夹心ELISA检测法

    作者:周卓晟;罗中捷;郝春慧;郭寅生;刘红艳;黄正

    目的 建立细菌内毒素的多粘菌素B(PMB)与抗内毒素兔多克隆抗体联合夹心ELISA(sLIUSA)检测法.方法 将PMB包被于酶标板作固相,封闭后逐次加入不同浓度的大肠杆菌内毒素,优化抗内毒素兔多抗和酶标抗体的浓度,建立sELISA方法.结果 在0.1~100μg/ml范围内,内毒素浓度与OD值呈正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0.094lnx+0.227,R2=0.914,低检测限为100ng/ml.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内毒素检测.

  • 多粘菌素B和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对烫伤大鼠肠道细菌易位和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翟红霞;姚咏明;方文慧;陆连荣;施志国;田惠民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内毒素拮抗剂--多粘菌素B和杀菌/通透性增加蛋白(BPI)对大鼠烫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和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35%体表面积Ⅲ度烫伤模型,动物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烫伤组(24只)、多粘菌素B治疗组(7只)和BPI治疗组(6只).结果:大鼠烫伤后肠道细菌易位率明显上升,伤后8小时细菌易位率达37.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细菌易位率高的器官是肠系膜淋巴结,不同器官易位细菌量无显著性差异;给予烫伤大鼠多粘菌素B和BPI治疗均可不同程度地降低细菌易位率,其细菌易位率分别降至烫伤8小时组的61.7%和53.9%;BPI比多粘菌素B更为有效地降低肠、肾等组织TNFα mRNA表达水平(P均<0.01).结论:多粘菌素B和BPI均可降低大鼠烫伤后肠道细菌易位的发生;BPI较多粘菌素B能更有效地抑制多种组织TNFα mRNA表达.因此,烧伤早期应用BPI治疗对抑制创伤后机体过度炎症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 TLR4在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中对炎症损伤与黏液分泌的调控作用

    作者:万宁;张建勇

    目的:观察TLR4在细菌内毒素( LPS)致慢性支气管炎大鼠模型中对气道炎症损伤与黏液分泌的调控作用。方法 SPF 级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NS组)、慢性支气管炎组( LPS组)、多粘菌素 B 干预组( LPS+PMB组)、多粘菌素 B自身对照组( PMB 组),每组10只。用气管内注入LPS 200μg/200μl及每日 LPS 溶液雾化吸入1 h 的方法建立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3 w 后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进行细胞学计数和白细胞分类检测,酶联免疫吸附实验( ELISA)法测定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 TNF)-α含量,对大鼠肺脏进行病理学检查,肺组织阿先蓝过碘酸雪夫(AB-PAS)阳染面积,用免疫组化法观察黏蛋白 Muc5AC、TLR4在支气管肺内的表达及荧光定量 RT-PCR Muc5AC mRNA、TLR4 mRNA在肺内的表达。结果 LPS组大鼠BALF细胞总计数、中性粒细胞个数、TNF-α水平。 AB-PAS阳染面积、Muc5AC、TLR4蛋白表达量及Muc5AC mRNA、TLR4 mRNA水平与LPS+PM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NS组和PMB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TLR4介导LPS诱发的慢性呼吸道炎症反应可能导致Muc5AC 蛋白与mRNA高表达。多粘菌素B可能通过抑制肺组织TLR4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而抑制气道黏液高分泌。

  • 模拟肽对LPS诱导CD14的表达

    作者:万志红;王宇明;刘国栋

    本文观察PMB及其模拟肽处理前后FITC-LPS与J774A1的结合能力及CD14表达,并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的含量变化.结果发现①FITC-LPS分别与PMB、peptide 1孵育后,细胞膜平均通道荧光显著减少,LPS与J774A1的结合能力显著降低;②100 ng/ml LPS刺激J774A1 3 h后CD14阳性率明显增加;LPS分别与PMB和peptide 1预孵育后可显著降低LPS刺激J774A1细胞膜CD14表达;③LP3刺激J774A1分泌TNF-α和IL-6显著增加,LPS分别与PMB和petide 1预孵育后能显著减少细胞因子TNF-α和IL-6分泌.结果证实多粘菌素B及其模拟肽(peptide 1)可能通过下调J774A1 CD14表达,降低细胞因子水平来减少LPS诱导的炎症反应.

  • 血清内毒素和β-1.3-D-葡聚糖检测方法的探讨

    作者:闻平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血清内毒素和β-1.3-D-葡聚糖的方法。方法籍鲎试验(LAL)可同时与内毒素和β-1.3-D-葡聚糖反应之特点,和多粘菌素B能灭活内毒素LAL反应的特性,分别检测血清中内毒素和β-1.3-D-葡聚糖的LAL总反应性和β-1.3-D-葡聚糖的LAL反应性;与相应的标准比较后推算出内毒素和β-1.3-D-葡聚糖的含量。结果每毫克多粘菌素B可中和5 mg内毒素(E.coli Olll∶B4 LPS)的LAL反应能力;本法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批内CV:内毒素为1.25%,β-1.3-D-葡聚糖为5.52%;批间CV:内毒素为6.35%,β-1.3-D-葡聚糖为7.98%。并具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内毒素为<1 000 pg/ml;β-1.3-D-葡聚糖为<500 pg/ml。血清内毒素的参考范围为2.1~8.9 pg/ml,无性别差异;β-1.3-D-葡聚糖的参考范围为男性4.1~9.3 pg/ml;女性10.2~25.8 pg/ml。临床标本检测结果表明血清β-1.3-D-葡聚糖检测可作为深部真菌感染的指标。结论本法是一种简便、实用的血清中内毒素和β-1.3-D-葡聚糖检测方法。

  • 多粘菌素B对大鼠内毒素血症血浆中内毒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影响

    作者:邵阳;王翔

    目的:观察多粘菌素B(PMX-B)对大鼠内毒素血症血浆中内毒素(LPS)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LPS+PMX-B组;LPS+生理盐水(NS)组;LPS模型组.给大鼠一次LPS 0.5 mg*kg-1,iv,前2组分别于注入LPS后0.5 h给予PMX-B 0.2 mg*kg-1和1 mL NS,iv,LPS模型组大鼠于注入LPS后不作其他处理.在给LPS后0.5,1,2,4 h抽血,用鲎试剂检测血浆中LPS,ELISA法测定TNF-α水平.结果:LPS+PMX-B组,血浆LPS,TNF-α水平明显下降,平均动脉压(MAP)于2,4 h明显高于LPS+NS组和LPS模型组.结论:PML-B治疗能明显降低血浆中LPS,TNF-α水平.

  • 多粘菌素B联合外敷湿性烧伤膏降低烧伤患者瘢痕发生率的临床效果研究

    作者:程英;段菲

    烧伤后患者的瘢痕形成是临床治疗的重点和难点[1].Ⅱ度以上的烧伤创面深达真皮层,若处理不当,创伤后创面愈合时容易出现瘢痕形成、增生[2].目前对于创面的处理主要有非手术处理和手术处理,特别在烧伤后早期,非手术处理包括多种外用药物、敷料、表皮生长因子均可促进创面的愈合,减少和控制后期的瘢痕增生[3-4].烧伤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炎性因子、局部的炎症反应产生、创面微生物侵入导致了烧伤后创面的炎症和感染[5].因此,促进烧伤创面的早期愈合,抑制局部炎症反应和感染是减少患者瘢痕的重要途径.多粘菌素B是广谱的多肽类抗生素[6],在控制烧伤后创面感染的发生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而湿性烧伤膏的主要效果是促进创面的愈合,减轻伤口疼痛和抑制局部的炎症反应[7].本研究拟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探讨多粘菌素B联合外敷湿性烧伤膏治疗烧伤患者减少瘢痕形成的效果及临床疗效.

  • 实验性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液流变性变化

    作者:邵阳;王翔;高伟;吴西;何庆华;蔡绍皙

    目的 观察内毒素血症大鼠(endotoxemia)的血液流变性变化.方法 给大鼠一次性静注内毒素(LPS,0.5mg/kg,iv),分为LPS(lipopolysaccharide,LPS)+多粘菌素B组、LPS+生理盐水组、LPS模型组,给大鼠一次性静注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0.5mg/kg,iv),前2组分别于注入内毒素后0.5h静脉给予多粘菌素B(polymyxin B sulfate,0.2mg/kg)和1ml生理盐水(saline solution,NS),LPS模型组大鼠于注入内毒素后不作其它处理.在给内毒素后1、2、4h抽血液,并检测全血粘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聚集指数(aggregation index of red cells,AI)和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 of red cells,HRC).结果 LPS+多粘菌素B组,可明显降低内毒素血症后1h的全血粘度(高切变、低切变)、红细胞压积、聚集指数显著升高,MAP于2、4h明显高于LPS+生理盐水组和空白对照组.结论多粘菌素B治疗能明显改善内毒素血症早期的血液流变性,增强红细胞变形能力,降低聚集性,改善微循环,对预防内毒素血症有一定作用.

  • 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

    作者:陈旭;鞠梅;俞晨;耿龙;陈俊帆;李若虹;梁思;黄琴斯;王刚;高兴华;许爱娥;白彦萍;陈柳青;顾恒

    目的探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亚急性/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平行对照临床研究,入选亚急性湿疹患者144例(试验组72例,对照组72例),慢性湿疹患者144例(试验组72例,对照组72例)。试验组与对照组分别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和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基质,隔3h后两组均使用地奈德乳膏,每日交替使用各2次。记录患者的症状/体征(包括瘙痒程度、炎症程度、糜烂/渗出程度、浸润/肥厚程度及靶皮损面积)和时间指标(瘙痒减轻起效时间、瘙痒减轻缓解时间)。分析两组的疗效,评估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症状/体征总分在用药7d(亚急性湿疹:试验组6.09±2.78,对照组8.26±3.17;慢性湿疹:试验组6.56±2.68,对照组8.84±2.90)和14 d(亚急性湿疹:试验组3.68±3.18,对照组5.28±4.05;慢性湿疹:试验组4.38±3.27,对照组6.25±3.78)均较基线水平(亚急性湿疹:试验组13.44±1.66,对照组13.60±1.75;慢性湿疹:试验组12.96±1.16,对照组12.64±1.18)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试验组亚急性、慢性湿疹患者在用药7、14 d后的症状/体征均较相应的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亚急性湿疹患者中,试验组瘙痒和浸润肥厚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慢性湿疹患者中,试验组瘙痒、浸润肥厚和靶皮损面积评分的下降幅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亚急性湿疹患者试验组瘙痒减轻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但瘙痒减轻缓解时间长于对照组(均P<0.05);慢性湿疹患者试验组瘙痒减轻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001),但瘙痒减轻缓解时间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医生和患者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外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可增强外用地奈德乳膏治疗亚急性和慢性湿疹的疗效,且对亚急性湿疹的效果更为显著。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还能较好地控制湿疹患者的瘙痒症状和浸润肥厚。

  • 多粘菌素B联合不同抗菌药物对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作者:吴正海;刘海洋;陈华乐;段达荣;周铁丽

    目的:评价多粘菌素B分别与美罗培南、利福平联合用药对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肉汤稀释法和棋盘稀释法测定多粘菌素B分别联用美罗培南和利福平对20株临床分离的CRKP的低抑菌浓度,并计算部分抑菌浓度指数.结果:多粘菌素B与美罗培南联用后对CRKP有协同作用的占55%,表现出相加作用占45%,不存在无关和拮抗作用;多粘菌素B与利福平联用后对CRKP协同作用的占65%,相加作用占35%,不存在无关和拮抗作用.结论:多粘菌素B与美罗培南或利福平联用在体外对CRKP抗菌效应均主要表现为协同和相加作用.

  • 蛋白激酶C在兔肺缺血预处理保护中的作用

    作者:涂军伟;徐正衸;王万铁;吴成云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兔肺缺血预处理保护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在体兔单肺原位缺血再灌注模型.50只日本大耳兔随机均分为5组.假手术组(S)、缺血/再灌注组(I/R)、缺血预处理组(IPC)、多粘菌素B组(PMB)和缺血预处理加多粘菌素B组(IPC+PMB).实验末测血浆SOD活力和MDA含量,肺湿干重比和肺泡损伤数比值,观察肺超微结构变化.结果:①I/R组与假手术组相比,SOD活力下降,MDA含量、湿干重比及肺泡损伤数比值增加(P均<0.01).IPC组与I/R组相比,SOD活力增加,MDA含量、湿干重比及肺泡损伤教比值下降(P均<0.01).I/R组、PMB组及IPC+PMB组之间的检测指标对比无明显变化(P均>0.05).②电镜显示I/R组、PMB组及IPC+PMB组均有明显的肺超微结构损伤,而IPC组损伤不明显.结论:缺血预处理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可被PKC抑制剂多粘菌素B取消,提示PKC参与肺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 卡那霉素及多粘菌素B腹腔内保留灌注和切口灌洗预防腹腔和切口感染的疗效观察

    作者:郑兰东;李灵霞;王贵红;皇甫深强

    目的探讨多卡液术中腹腔灌注及切口灌洗预防腹腔及切口感染的疗效.方法 244例腹部手术患者手术完成缝合腹膜后经腹腔插管一次性灌入多卡液850 ml,另150 ml缝合腹膜后灌洗浸泡切口3 min后沾干.Ⅱ类手术术后不用任何抗生素,Ⅲ类手术术后常规用抗生素3~7 d.结果灌注组244例术后腹腔感染8例,感染率3.3%;切口感染10例,感染率4.1%.对照组237例术后腹腔感染26例,感染率10.7%;切口感染28例,感染率10.8%.两组术后感染总数及感染率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多卡液腹部手术时腹腔灌注及切口灌洗能有效预防腹腔及切口感染,避免了术后长期使用抗生素预防腹腔和切口感染.

  • 铜绿假单胞菌、 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体外药敏活性分析

    作者:解宝君;徐静;姚磊

    目的:分析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的低抑菌浓度(MIC),了解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该药物的体外药敏活性,以指导本地区临床用药.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细菌室分离菌株,统计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及药敏情况.结果:铜绿假单胞菌检出272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224株,为分离革兰氏阴性杆菌第三、 四位.多粘菌素B对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保持高体外活性,敏感率均为100%.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及鲍曼不动杆菌临床检出率很高,体外药敏试验证实多粘菌素B对该两种细菌保持很高活性,多粘菌素B是临床治疗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及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有效选择之一.

3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