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少数民族与汉族肾移植受者术后情况比较

    作者:崔瀚文;蔡明;袁清;许亮;韦星;秦宁波;王雷雨

    目的 分析少数民族肾移植受者术后情况并与汉族受者进行比较,探讨不同民族人群接受肾移植后的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0年-2012年解放军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接受汉族尸体供肾的89例少数民族受者和100例汉族受者的术前一般资料以及术后移植肾存活情况,并对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肺部感染发生率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民族患者术前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与汉族受者1年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89.9%、92.0%,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2.5%、19.0%,DGF发生率分别为28.1%、27.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少数民族受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30.3%)高于汉族受者(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l).藏族、回族、满族、蒙古族受者移植术后1年移植肾存活率及DGF、急性排斥反应、肺部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我国不同民族肾移植受者短期疗效接近,但少数民族受者术后更易发生肺部感染,故应加强术后早期监控.

  •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与巴利昔单抗在 DCD肾移植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配对研究

    作者:林凯临;朱兰;付程;林正斌;陈刚

    目的:探讨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ATG)与巴利昔单抗在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DCD)肾移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1月间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器官移植研究所实施的来自62例DCD供者的124例肾移植受者资料。根据免疫诱导方案的不同,筛选出来自同一供者的2例受者配对分为ATG组( n=62)和巴利昔单抗组(n=62),比较分析两组间移植疗效。结果 ATG 组发生移植物功能恢复延迟( DGF)11例(17.7%),显著低于巴利昔单抗组(21例,33.9%,P=0.040);且ATG组DGF的恢复时间较巴利昔单抗组显著缩短[(14.92±6.23)d比(20.26±7.89) d,P=0.048]。以供者>50周岁或具有高血压病史或冷缺血时间>24 h筛选出DGF高危受者,则两组高危患者中DGF发生率差异更加明显( ATG组:5/18,巴利昔单抗组:10/15,P=0.025)。两组在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慢性移植物失功能和1年移植物存活率及1年移植受者存活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发生感染、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或贫血等不良反应方面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巴利昔单抗相比, ATG可以安全有效地减少DCD肾移植术后DGF发生率和缩短DGF持续时间,尤其对降低高危受者的DGF发生率具有显著作用。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的免疫抑制剂选择

    作者:周异群

    公民死亡器官捐献正在成为我国器官移植供体的主要来源.虽然有研究表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来源肾移植的长期预后和脑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brain death,DBD)肾移植的长期预后相近,但相比DBD移植,DCD来源肾移植的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elayed graft function,DGF)发生率增加.目前临床广泛应用诱导治疗应对DGF.维持治疗通常是给予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延迟给药或减量方案,同时加强其他免疫抑制剂,如麦考酚酸(mycophenolic acid,MPA)类药物.同时需要注意的是,DGF的状态下,MPA类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oncenration-time curve,AUC)受到抑制,因此,在合并DGF的DCD肾移植受者中,MPA类药物的剂量更难以把握,需要加强MPA类药物浓度监测.

  •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作者:程东瑞;王金泉

    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是肾移植术后早期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甚至无尿,血清肌酐(SCr)下降缓慢或者不降.不同地区、不同移植中心的DGF发生率为2%~50%[1,2],活体供肾DGF发生率低于尸体供肾,为4%~10%[3].50%DGF患者移植肾功能均在10天内恢复,33%在10~20天内恢复,另外10%~15%的患者恢复时间大于20天.移植肾原发性失功(primary non-function)的发生率较低为2%~15%.

  •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扩展标准供体肾移植早期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阮东丽;张更;刘克普;李智斌;高龙;郑文峰;王会龙;袁建林

    目的 比较扩展标准供体(ECD)及标准供体(SCD)肾移植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肾移植的85例受体临床资料.根据供体类型,将相应受体分为ECD组(31例)和SCD组(54例).比较两组受体肾移植术后3个月内血清肌酐(Scr)水平、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ECD组和SCD组术后1个月内的Sc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CD组术后60、90 d的Scr水平分别为(189±97)、(175±69)μmol/L,明显高于SCD组的(142±49)、(135±41)μmol/L (P=0.005,0.002).ECD组和SCD组的急性排斥反应(AR)发生率分别为6%和15%,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分别为23%和19%,肺部感染发生率分别为10%和6%,其他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2%和1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CD组和SCD组人存活率分别为97%和94%,ECD组和SCD组肾存活率分别为84%和9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与SCD相比,ECD肾移植亦可获得相当的早期临床效果.在目前供肾来源严重缺乏的条件下,ECD的使用可以扩大供肾来源.

  • 传统尸体供肾与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肾移植效果的比较

    作者:乔良伟;曲青山

    目的 比较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onation after cardiac death,DCD)供肾与传统尸体供肾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2月在郑州人民医院实施肾移植的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肾来源分为DCD供肾组(DCD组,22例)和传统尸体供肾组(传统组,48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比较两组患者术后7、14、28 d肾功能指标血尿素氮(BUN)和血清肌酐(Scr)水平差异.比较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DCD组术后7、14 d的BUN和Scr水平均明显高于传统组(均为P<0.01);DCD组术后28 d的Scr水平亦明显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BUN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传统组比较,DCD组的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急性排斥反应(AR)、感染、移植肾切除的发生率及死亡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结论 DCD供肾肾移植术后早期肾功能恢复情况不如传统尸体供肾,且围手术期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也明显高于传统尸体供肾肾移植.

  •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评估方法及改善的研究进展

    作者:薛武军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正逐渐成为我国器官移植的主要器官来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受多种不稳定因素影响,其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导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移植肾术后原发性无功能和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提高术前评估水平、改善供肾质量、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是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的两种常用评估方法———术前供肾活组织检查和机械灌注,及改善供肾质量的方法———体外膜肺氧合(ECMO)进行述评,介绍其研究进展。

  • 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期间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经验

    作者:陈卫国;周婷婷;李晓伟;周鹏;王庆堂;李沙丹

    目的:总结移植物(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期间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成都军区总医院行肾移植术,术后出现 DGF 期间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治疗经过及预后。结果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及根据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药物调整剂量表来调整给药方案,采用降阶梯抗生素治疗策略,调整免疫抑制剂并使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辅以其它综合治疗措施。15例患者中,8例行气管插管、2例行气管切开后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5例行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经积极抢救治愈11例,治愈率为73%;死亡4例,病死率为27%,均为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结论移植肾 DGF 并发重症肺部感染具有病情严重、发展快的特点。一旦确诊,应“尽早”和“充分”地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根据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药物调整剂量表来调整给药方案,结合其他综合治疗,以提高治愈率。

  • 机械灌注应用在肾移植中的效果评价(附36例报道)

    作者:晏强;韦晓莲;李飞;杨明;陈怀周;谢申平;郭骏军;刘平;史锋;眭维国

    目的:探讨机械灌注法保存供肾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5月至10月,解放军第181医院肾脏科采用机械灌注保存供肾共36例。采用LKT-100型Lifeport器官灌注运输器及其配套专用的相关软件进行机械灌注保存、运输、灌注供肾。分析患者术后一般情况,机械灌注过程中阻力系数和流速与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 DGF)发生的关系。结果36例受者均未发生移植肾丢失。其中30例(83%)未发生DGF,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6例出现DGF,经治疗术后3~18 d逐渐恢复正常。36例供肾进行机械灌注1 h,阻力系数≤0.3 mmHg/( ml· min)28例,受者术后均未发生DGF;阻力系数>0.3 mmHg/( ml· min)8例,其中6例受者术后发生DGF。8例流速>100 ml/min,受者均未发生DGF;21例流速60~100 ml/min,其中有1例受者发生DGF;7例流速<60 ml/min,其中5例发生DGF。结论机械灌注法保存供肾能改善供肾质量,降低移植受者的DGF发生率。

  • 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2(Nox2)介导缺血/再灌注损伤

    作者:刘凯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和活性氧的生成可引发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我们推测还原型辅酶Ⅱ氧化酶2(Nox2)在此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我们用野生型和Nox2(-/-)小鼠IRI模型和具有DGF的患者体外验证这个假设。在缺氧条件下,Nox2(-/-)小鼠的近端小管上皮细胞减少了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波形蛋白和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两组小鼠IRI后4周和6月的血尿素氮和肌酐水平均显著增加,提示急慢性肾功能损伤的进展。在第4周,Nox2(-/-)小鼠肾纤维化(a平滑肌肌动蛋白,天狼星红染色)和氧化应激(二氢乙锭,羟基壬烯醛)显著地减少,证实Nox2的氧化和促纤维化作用。运用基因组学分析IRI的分子学特征,结果表明Nox2(-/-)小鼠缺氧反应、氧化应激、纤维化和炎症反应显著减弱。移植前的供肾组织活检免疫组化分析显示,肾移植术后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比未发生肾功能延迟恢复的患者明显有更高的Nox2水平和更严重的血管损伤。这些研究表明,Nox2介导了IRI的形成,并且Nox2水平越低,相应的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以及纤维化程度越轻。

  • 采用心脏死亡捐献供体的肝肾联合移植手术预后

    作者:郑卫萍

    近年来肝肾联合移植(SLK)手术量较前明显增加,而供体的缺乏催生了心脏死亡捐献供体(DCD)的应用,但其在SLK应用的效果尚不明确。美国的学者回顾性分析了美国器官共享网络(UNOS)登记的SLK病例,比较DCD与脑死亡捐献供体(DBD)的预后,总结影响患者及移植物存活率的供受体因素。2002年至2011年间共3026例接受DBD的SLK患者,而接受DCD者为98例。DCD组移植肾1、3和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67%、57%和51%,低于DBD组的81%、72%、65%(P=0.0056)。DCD组移植肝的1、3和5年的存活率分别为68%、58%和51%,低于DBD组的82%、73%和66%(P=0.0035)。DCD组患者1、3和5年生存率为分别72%、64%和57%,也低于DBD组的84%、75%和69%(P=0.0205)。采用Cox模型多因素分析发现,DCD是导致移植肝〔风险比(HR)=1.60,P=0.0066〕、移植肾(HR=1.49,P=0.0205)移植物功能丧失和受者死亡(HR=1.49,P=0.0349)的独立危险因素,影响移植物及受者存活的受者高危因素包括非洲裔黑人、糖尿病、接受呼吸机治疗、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肝癌以及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治疗。此外,供体高龄也是导致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由此得出结论,虽然DCD供体的SLK预后比DBD供体差,但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可高于50%,仍然是可供选择的供体方式。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