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牙石残留率对牙周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

    作者:李铮;季瑾;刘洋;杜鹃;刘怡

    目的 利用牙周内窥镜的可视化辅助,观察传统刮治和根面平整术后牙石残留情况,分析不同的牙石残留率对牙周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31位牙周炎患者的不同探诊深度患牙根面作为试验对象.洁治后进行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牙周内窥镜下检查牙周袋内残留牙石,采集、分析图像,计算牙石残留率.以龈下刮治前为基线,记录基线及3个月复诊时牙周临床指标,分析牙石残留率与牙周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 龈下刮治后牙石残留率≤4.60%时,90%牙面3个月后PD≤3mm;牙石残留率在4.60% ~12.37%之间时,90%牙面3个月后PD=4~6mm;牙石残留率>12.37%时,90%牙面3个月后PD>6mm.龈下刮治后牙石残留率与3个月复查时牙周探诊深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结论 牙石残留率影响牙周病的预后,龈下刮治及根面平整术配合患者良好的菌斑控制能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 对新一代Florida探针临床测量可重复性和舒适度的评价

    作者:梅幼敏;周艳

    目的:评价新一代Florida探针测量牙周袋深度的可重复性和舒适度。方法在基础治疗后3个月维护期内,选择35例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2位检查者先后使用普通探针与Florida探针重复测量每个位点的探诊深度各2次,分别比较2种探针测量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可重复性,及2位检查者使用同1种探针测量牙周袋探诊深度的可重复性。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比较患者接受2种探针检查时的舒适度。结果新一代Florida探针与普通牙周探针测量的牙周袋探诊深度重复性均良好(P>0.05),浅袋和中袋的可重复性比深袋更好(P<0.05)。但在不同测量者之间Florida探针可重复性略优于普通牙周探针(P<0.05),且比使用普通牙周探针让患者感觉更舒适(P<0.05)。结论新一代Florida探针可可靠的在慢性牙周炎维护期患者的临床研究中使用。

  • 慢性牙周炎患者与牙周健康患者种植修复疗效的对比与分析

    作者:马婧;曾融生

    目的 研究种植术后3~4年慢性牙周炎患者与牙周健康患者的种植疗效差异.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牙周炎患者22例,共植入48枚种植体,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牙周健康患者25例,共植入34枚种植体,观察植入后3~4年种植体周围情况,测量种植体边缘牙槽骨吸收(MBL)情况,记录改良出血指数(mBI)、牙周探诊深度(PD)、种植体存留率,并采用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牙周炎组与牙周健康组均获得100%的种植体存留率.慢性牙周炎组的MBL为[(0.25±0.56)mm],与牙周健康组[(0.34±0.49)mm]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730,P=0.416).慢性牙周炎组与牙周健康组的PD分别为(1.63±0.78)和(1.49±0.62)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901,P=0.41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3~4年时观察种植效果与牙周健康患者无明显差别,慢性牙周炎患者种植修复仍可获得良好的疗效.

  • 不同类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的临床治疗研究

    作者:段敏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侵袭性牙周炎(AgP)患者牙周基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7年5月至2012年5月入住垫江县人民医院的100例AgP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8例为广泛型AgP(G-AgP),余下42例为局限型AgP(L-AgP),对G-AgP与L-AgP两组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CAL)、探诊出血指数(BOP),治疗前后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以及治疗前后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①G-AgP组患者治疗前PD、CAL与BOP分别为(4.38±0.71) mm、(2.60±0.36) mm及(3.11±0.60) mm,治疗后分别为(2.33±0.31) mm、(1.29±0.21) mm及(2.02±0.39) mm,本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gP组患者治疗前上述指标分别为(4.56±0.81) mm、(2.69±0.39) mm及(3.19±0.60) mm,治疗后分别为(2.45±0.37) mm、(1.39±0.28) mm及(2.22±0.41) mm,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L-AgP组治疗后与G-AgP组治疗后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IL-4水平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G-AgP组治疗前龈沟液中TNF-α、IL-4水平分别为(7.73±1.38) ng/L、(31.52±5.36) ng/L,治疗后分别为(3.72±0.91) ng/L、(61.83±16.52) ng/L,本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gP组治疗前上述指标分别为(7.97±1.52) ng/L、(33.37±11.09) ng/L,治疗后分别为(3.90±1.33) ng/L、(62.76±15.78) ng/L,本组治疗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是侵袭型牙周炎患者临床治疗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 牙周炎病人病情与相关因素的临床观察

    作者:陈晓生

    目的:探讨110例牙周炎病人的病情与患病相关因素.方法:对110例牙周炎门诊病人进行牙周检查,包括牙周袋探诊深度(PD)、牙龈探诊出血(BOP)、牙龈退缩(GR)等情况,并按牙周炎程度进行分析.同时对病人的口腔卫生情况、生活习惯等发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110例牙周炎病人的第一、二磨牙患病率显著高于其它部位;其中轻中度牙周炎病人68例、占61.8%,重度牙周炎42例、占38.2%.有72例(65.5%)从未接受过牙周治疗,38例(34.5%)接受过牙周洁治;不吸烟者92例(83.6%),吸烟者18例(16.4%);饮茶者73例(66.3%),不饮茶者37例(32.7%);重度牙周炎患病率在未接受过牙周治疗者、吸烟者中差异有显著性(P<0.01),本调查中重度牙周炎患病率在饮茶者中无显著性(P>0.05).结论:口腔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均与牙周炎的发病和患病程度有关.

  • 80例牙周炎患者病情及相关因素分析

    作者:王林

    目的:调查80例牙周炎患者的患病情况和患病相关因素.方法:对80例牙周炎门诊患者进行牙周检查,包括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探诊出血(BOP)、牙龈退缩(GR)等情况,并按牙周炎程度进行分类.同时对患者的口腔卫生情况、生活习惯、精神压力等发病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结果:80例牙周炎患者的第一、二磨牙患病率显著高于其它部位;其中轻中度牙周炎患者49例(61.25%),重度牙周炎患者31例(38.75%);有36例(45%)患者对自己的口腔状况满意,44例(55%)对自己的口腔状况不满意;有52例(65%)从未接受过牙周治疗,28例(35%)接受过牙周洁治或系统牙周治疗;有14例(17.5%)患者吸烟,不吸烟者66例(82.5%);饮茶或咖啡者53例(66.25%),无饮茶或咖啡者27例(33.75%);有26例(32.5%)在近期感受到较大的工作和精神压力,54例(67.5%)近期没有感受到工作和精神压力.重度牙周炎患病率在对自己口腔健康状况满意者、未接受过牙周治疗者、吸烟者及感受有精神压力者中显著增高.结论: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口腔卫生习惯、生活习惯及工作精神压力均与牙周炎的发病和患病程度有关.

  • Vector治疗仪和Gracey刮治器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比较

    作者:张梅华;缪羽;昭日格图

    目的:探讨Vector治疗仪和传统Gracey刮治器对于袋内壁刮治术及根面平整术治疗慢性牙周炎的疗效的比较。方法选择30例慢性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1组为Gracey手工刮治器组,另1组为Vector治疗仪+抛光液组。Florida电子探针分别记录术前以及术后1、3、6个月患者的牙周袋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牙周袋探诊深度在基线、术后1、3、6个月分别为:(6.2±3.1)mm、(3.8±1.7)mm、(3.6±1.8)mm、(3.9±2.0)mm ;和(6.3±3.4)mm ,(3.6±1.5)mm ,(3.7±1.6) mm ,(3.8±1.8)mm。两组内治疗前后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在同一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附着丧失水平在基线,术后1、3、6个月分别为:(3.1±1.8)mm、(2.9±1.7) mm、(2.8±1.9)mm、(2.9±1.7)mm ;和(3.3±1.5)mm、(3.0±1.6)mm、(2.9±1.6)mm、(2.8±1.9)mm ,两组内治疗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G racey手工刮治术和Vector治疗仪对于慢性牙周炎均有确切的临床疗效,并且Vector治疗仪与传统Gracey刮治器相比疗效相当。

  • 树脂球法填充修复后牙邻面龋齿的效果及牙周健康情况

    作者:梁非照;韩越;周燕平;梁剑梅;黎钢

    背景:树脂被广泛应用于牙组织缺失治疗,但目前国内关于树脂在后牙邻面龋齿中的应用鲜有报道.目的:探讨树脂球填充修复后牙邻面龋齿的疗效及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纳入100例(100颗牙)后牙相邻邻面龋患者,其中男57例,女43例,年龄18-60岁,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n=50)进行树脂球填充修复,对照组(n=50)进行树脂传统填充修复.修复后6个月,检测两组牙周探诊深度、牙周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及邻面接触松紧度,了解食物嵌塞情况,统计填充成功率.结果与结论:①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填充成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93.0%,90.0%,P=0.447);②邻面接触松紧度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满意率高于对照组(94.0%,46.0%,P<0.001);③研究组的食物嵌塞率低于对照组(4.0%,16.0%,P=0.024);④修复6个月后,两组牙周探诊深度、牙周探诊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⑤结果表明,与传统树脂填充方法比较,树脂球填充后牙相邻邻面龋齿,更有助于获得良好的邻面接触关系,但两种填充方式对牙周健康状况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 不同牙种植体系统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

    作者:祝岩;万澎波;赵伟;王晓玲;刘瑾;魏抗抗;刘军祥

    背景: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情况与修复效果密切相关。
      目的:对比3种牙种植体系统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
      方法:纳入116例接受牙体种植修复患者,其中46例置入3I种植体系统,40例置入ITI种植体系统,30例置入BLB种植体系统,置入后1,3,6,9,12个月,检测3组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龈沟出血指数与牙周探诊深度。
      结果与结论:①骨吸收量:3组置入后1年的种植体周围骨组织骨吸收量呈不断增长趋势,不同种植体的增长幅度不同;BLB组置入3,12个月的骨吸收量显著高于ITI组、3I组(P<0.05);②龈沟出血指数:3组置入后不同时期的龈沟出血指数与天然牙相比均有升高,BLB组置入6个月时的龈沟出血指数显著高于天然牙(P<0.05),3组置入9个月时的龈沟出血指数均显著高于天然牙(P<0.05);③牙周探诊深度:置入后6个月,3组牙周探诊深度呈不断增长趋势,3组置入后不同时期的探诊深度均高于天然牙,但仅在6,9个月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④结果表明:3种牙体种植系统对种植体周围骨组织吸收的影响不同,但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牙周探诊和电子牙周探针

    作者:钟德钰;葛春旭

    牙周组织附着水平的探查是牙周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传统的手用探诊方法由于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探诊力量难以标准化,使探诊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电子牙周探针将固定的探诊压力、精确的电子化测量和储存数据于电脑中几个特点融为一体,可以直观地将数据展现给患者和同行,对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都具有实用价值.

  • 复合树脂修复联合氯已定维护治疗在糖尿病患者中应用

    作者:唐慕清;庄则敬;葛宇飞;杨卫东

    目的:评价0.12%氯已定对已应用复合树脂充填患牙的糖尿病患者行牙周维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例有牙周炎病的糖尿病患者,对其前牙区龋齿进行复合树脂充填治疗后,分为研究组( n =10)和对照组(n =10)。在进行基础牙周治疗之前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在牙周维护治疗阶段给予研究组患者0.12%氯已定15 d,对照组患者不应用氯已定。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90 d 检测所有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记录并应用方差分析和 Tukey 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并对研究组患者进行糖化血红蛋白等血清生化指标的检测,比较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经过90 d 的治疗,研究组患者的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研究组患者经0.12%氯已定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总胆红素水平较之前升高(P <0.05);血清磷水平升高(P <0.01);血清钙磷比下降( P <0.01);甘油三酯的水平下降( P <0.05);载脂蛋白 A1升高(P <0.01)。结论在牙周维护治疗中,应用0.12%氯已定能够有效改善糖尿病患者已行树脂修复患牙的牙周健康和糖化血红蛋白,此外还可能影响钙、磷、血脂等其他生化指标。

  • 侵袭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分析

    作者:陶立旭

    目的:对侵袭牙周炎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分析给予探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50例侵袭牙周炎患者,对所有患者均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对治疗前后患者的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牙齿松动度等检测指标给予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的出血指数、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菌斑指数等检测治疗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即 P <0.05。结论:对侵袭牙周炎患者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对炎症具有较好的控制效果,临床效果较高,在临床值得推广与应用。

  • 独一味局部用药治疗牙周炎35例

    作者:赵秋晓

    1 临床资料 选择2007-01~2007-07在我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牙周炎病例74例,男37例,女37例.入选病例符合:①3月内未接受过牙周治疗;②1月内未使用过抗生素;③牙周探诊深度(PD)≥4mm,并伴有牙龈红肿疼痛、探诊出血,或牙周袋溢脓,X线片示牙槽骨有不同程度吸收;④无全身系统性疾病,无遗传病史,非孕期及哺乳期妇女,无药物过敏史.将患者分为2组:独一味组35例,碘甘油组39例.

  • 上海市不同职业成人牙周健康状况抽样调查

    作者:金鸿莱;束蓉;尹元正;谢云峰;顾晶晶;葛琳华;程岚;王恒松

    目的:抽样调查和分析400例上海市常住在职成年人牙周健康情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郊区抽取农民200例,市区抽取职员和工人各100例,年龄25~59岁,男249例,女151例,进行问卷调查,并检查全口余留牙的牙龈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牙龈探诊出血(BOP)和松动度(mobility)情况.指数牙16、11、26、31、36和46,每个指数牙检查6个位点.采用SAS6.1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海市成年人人群简化口腔卫生指数OHI-S=2.16±0.99,口腔卫生状况中等;人群牙龈指数GI=1.2227,牙龈炎为中度流行.上海市不同职业成年人牙周破坏程度有显著差异,其中职员的牙周破坏程度轻:不同年龄组间也有极显著差异,高年龄组的牙周破坏重于低年龄组.轻、中度牙周炎146例,占36.5%,重度牙周炎140例,占35%.受检者中,接受过高中教育者317例,占79.25%;受过大学教育者79例,占19.75%;研究生文化程度者4例,占1%.患者受教育程度与牙周破坏的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400例被调查者中,330例从未接受过治疗,占82.5%;曾洁牙者70例,占12.5%;接受过正规的牙周治疗者仅13例,占3.25%.结论:上海地区人群口腔卫生教育及牙周防病、治病意识还须加强.

  • 牙周炎患者龈沟液CRP、IL-6和TNF-α检测的临床价值

    作者:朱蔚蓉;严吴慧;柳素红

    牙周炎是一种侵犯牙周支持组织的炎症性破坏性疾病,临床上对牙周炎严重程度的评价多采用牙周探诊深度、牙龈指数、X线检查等指标,但这些指标通常反映的是牙周病的病变结果,而非活动期的客观指标,因此如何确切地评价牙周病一直是学者们关心的问题.

  • Vector系统在轻中度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刘宗响;王鹏来;牛文芝;陈涵

    目的 观察Vector系统治疗轻中度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牙周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Gracey刮治器和Vector系统治疗技术,在治疗后15、45、90 d时分别测量并记录牙牙周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 和出血指数(bleeding index,BI).结果 对照组和实验组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实验组PD在治疗后15 d时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而45 d和90 d时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BI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Vector系统在牙周治疗中有确切的临床效果.

  • 栓体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双侧后牙游离缺失的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王燕;刘文;宋玲;张春艳;王明臻

    目的:研究栓体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在双侧后牙游离缺失(肯氏Ⅰ类)病例修复中的应用及临床观察。方法对在我院就诊的26例双侧后牙游离缺失患者采用了栓体栓道式精密附着体义齿修复,分别在第一次戴入、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等不同时间对咀嚼效率、固位力、牙周指数[包括牙龈沟指数(GI)、牙周探诊深度(PD)]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例患者修复后的舒适度及美观等主观感觉都比较满意。咀嚼效率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与初次戴入相比较增高且具有统计学意义;固位力随时间增加呈下降趋势,仅在24个月与初次戴入减少且具有统计学差异;牙周指数检测中牙龈指数(GI )仅在戴入后3个月时增加有统计学意义,牙周探诊深度在几个检测时间点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双侧后牙游离缺失病例的修复中,栓体栓道式精密附着体具有美观、稳定、咀嚼效率高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法。

  • 引导骨再生术对美学区种植体周软组织的影响

    作者:严晓东;毛钊;唐成忠;徐辉;李益材;冷旭;尹英;罗会楠

    目的 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技术是解决种植体周围骨损伤缺的有效方法,文中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评价GBR术同期牙种植对美学区种植体周软组织的影响. 方法 选取45名患者共60颗(其中基于GBR后种植30颗,常规种植30颗)负重1年的种植体进行临床病历回顾,在术后的3个时间点(种植体暴露口腔后1个月为T1,完成永久修复体之后为T2,以及功能负荷1年后为T3,分别记录了各组种植体的牙周探诊深度和龈乳头指数,分析行GBR术对前牙种植的牙周指数有无影响. 结果 对比3个时间点2组临床资料牙周探诊指数的变化,GBR组:T1(2.11 ±0.68) mm,T2(2.13 ±0.70) mm,T3(2.31 ±0.84) mm;常规种植组:T1 (2.08±0.71)mm,T2(2.15 ±0.70) mm,T3(2.27 ±0.84) mm,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龈乳头指数的2组频数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GBR术对美学区牙种植体周牙龈未发现明显影响.

  • 新型中药复方漱口水对防治牙周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蒋娟雯;王杨;傅乐

    目的 观察新型中药复方漱口水治疗慢性成人牙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金银花、黄芩等组成的经验方药经水提取后制备成漱口液,选择84例25~60轻、中度慢性成人牙周炎患者,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各28例,医生首先对受试者进行常规牙周检查,记录牙周指数,进行超声洁牙及口腔卫生宣教,分别以新型中药复方漱口水、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蒸馏水漱口1个月,观察漱口前、后牙周病指数的变化.结果 应用新型中药复方漱口水漱口可明显降低牙周龈炎指数,与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新型中药复方漱口水对慢性牙周病症状的改善及抑制菌斑生长有明显效果.

  • 2种外伤牙夹板固定方法对牙周组织影响的比较

    作者:陶岚;何艳;王海宁

    目的:比较2种夹板固定方法对外伤牙及其邻牙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试验方法,对外伤的44颗恒前牙,均分2组进行夹板固定保持4周,其中A组为实验组(玻璃纤维树脂夹板组),B组为对照组(钢丝加树脂夹板组)。于固定后1周、4周(拆夹板时)和拆夹板后2个月复查,检测患牙的近中邻牙牙周指数(菌斑指数,牙龈出血指数和牙周探诊深度)的改变,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固定后1周和4周玻璃纤维树脂夹板组的各项牙周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拆夹板后2个月2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纤维树脂夹板应用于外伤牙的固定对牙周的不良影响小。

39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