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连续腰麻用于肾移植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张晔;张滨;田鸣;李树人

    目的 通过比较在肾移植手术中应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和连续腰麻的临床效果,探讨连续腰麻用于此类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拟行肾移植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A组)和连续腰麻组(B组),每组30例.A组经腰麻针注入0.75%罗哌卡因2 mL后,向头侧置入硬膜外导管,术中根据麻醉需求经硬膜外导管追加0.75%罗哌卡因10 mL;B组,经Spinocath导管于蛛网膜下腔注入0.75%罗哌卡因2 mL,术中根据麻醉需求经Spinocath导管追加0.75%罗哌卡因1 mL.观察2组麻醉效果及患者术中生命体征的变化.结果 A、B组均顺利完成手术;2组术中循环功能指标与麻醉前基础值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术后2组均未发现麻醉相关并发症;B组在麻醉平面控制及麻醉维持方面优于A组.结论 在肾移植手术中,应用Spinocath导管行连续腰麻是安全、可行的.

  • 连续腰麻用于妇科手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刘芝建;刘胜群;赵素贞

    连续腰麻(continuous spinal anesthesia,CSA)是指经蛛网膜下腔留置导管,分次注射小剂量局麻药,以施行腰神经阻滞的麻醉方法.随着技术设备的改进,连续腰麻渐被临床重视,本文就其在妇科手术中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做一观察并与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ESA)比较,评价CSA的临床应用价值.

  • 连续蛛网膜下腔注药分娩镇痛术后头痛的预防和治疗体会

    作者:全伟斌;劳诚毅;周朝明;幸吉娟;彭丽;黄瑞平

    目的 探讨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术后头痛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将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产妇58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内径27G、外径22G Spinocath导管)29例,分娩结束后拔除导管;B组(内径29G、外径24G Spinocath导管)29例,分娩结束后从Spinocath导管向蛛网膜下腔注入无保存液的0.9%氯化钠溶液3~4 mL再拔管.观察两组孕妇分娩镇痛后头痛的发生率.产后头痛的产妇除常规处理外,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 A组出现产后头痛17例(58.6%);B组出现产后头痛1例(3.4%).A、B两组头痛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头痛的产妇经治疗1~3 d均痊愈,随访无并发症.结论采用外径较小的Spinocath导管实施分娩镇痛及蛛网膜下腔充填无保存液的0.9%氯化钠溶液再拔管能预防头痛的发生;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应用天麻素注射液治疗分娩镇痛术后头痛效果显著.

  • 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对照研究

    作者:周朝明;黎君君;劳诚毅;全伟斌;邱雪娟;彭丽;黄瑞平

    目的:观察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初产妇165例,随机分A组25例,B、C组各70例.A组和B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8μg及6μg舒芬太尼,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A组鞘内用药为0.4 μg/ml的舒芬太尼,B组硬膜外腔用药为0.143%甲磺酸罗哌卡因+0.3μg/ml的舒芬太尼,C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A、B组的镇痛起效时间、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镇痛满意度等,观察3组的各时间点VAS评分、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等.结果:A组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长于B组(P<0.05),A组的产后头痛发生率高达60%.结论:微量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和以舒芬太尼为主要药物的腰硬联合阻滞这两种分娩镇痛方法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能缩短产程、运动神经无阻滞、降低剖宫产率、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产后头痛发生率高且费用略显昂贵.

  • 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对母婴的影响

    作者:宁丰;韦凤莲;周霓;林红;唐雨帆

    目的:观察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分娩镇痛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40例,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宫缩情况、缩宫素使用情况、产后出血、胎心监护、脐血流、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两组在生命体征、产程时间、产后出血、胎心监护、脐血流、羊水性状、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分析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剖宫产率较B组低,A组自然分娩率、出现宫缩乏力及缩宫素使用比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量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对母婴无不良影响,但要注意预防出现子宫收缩乏力.

  • 连续腰麻后短暂失语一例

    作者:刘野;张宁;徐铭军

    患者,女,51岁,68 kg,因"多发子宫肌瘤"入院,拟于连续腰麻下行"全子宫切除术".自诉血脂增高病史,青霉素、磺胺药物过敏史.术前查体:体温36.7℃,HR 62次/分,RR 20次/分,BP 132/89 mm Hg,心肺正常,ECG正常,血、尿常规及出、凝血时间均正常,肝、肾功能正常.患者入室后平卧,开放静脉通道,连接多功能监测仪全程监测ECG、HR、RR、SpO2.穿刺注药前BP高142/96 mm Hg.右侧卧位下选择L2~3间隙,采用Spinocath导管针(G21和G25,德国贝朗)行蛛网膜下腔穿刺,头向置管,成功后患者转为平卧位,分次注入等比重0.5%布比卡因3ml,注射速率0.1ml/s.

  • 助产士全程护理在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中的应用

    作者:高思民;劳诚毅

    目的:探讨助产士全程护理在鞘内注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连续蛛网膜下腔给药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90例初产妇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均给予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三组分别鞘内注射舒芬太尼6 μg、8 μg、10 μg.在镇痛起效时、出现不良反应时及产妇不良反应消失后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记录产妇镇痛开始至宫口开全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三组产妇镇痛满意度、剖宫产率、宫口开全时间、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Spinocath导管在蛛网膜下腔连续注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对产妇分娩情况无明显影响,助产士在全程护理配合中应注意产程观察及评估、新生儿监测、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以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优化产妇分娩结局,达到理想的分娩镇痛效果.

  • 罗哌卡因经Spinocath导管行连续腰麻及PCA用于下腹部术的临床观察

    作者:李湘灵;王勇刚;谢涛;魏旭东;朱容富

    目的 观察罗哌卡因经Spinocath导管行连续腰麻(CSA)及术后自控镇痛(PCA)应用于下腹部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50例ASAⅠ-Ⅱ级拟行下腹部手术的患者,于L2~3间隙穿刺置入24G Spinocath连续腰麻导管,分次注入0.75%罗哌卡因2.5 ml.术后PCA随机分为三组,A组(n=16):0.15%罗哌卡因;B组(n=16):0.125%罗哌卡因;C组(n=18):0.125%罗哌卡因+0.000296芬太尼,容量均为60ml,三组背景输注速度1 ml/h,PCA单次剂量0.5ml,时间锁定30min.观察术中HR、MAP、SpO2的变化,高阻滞平面,运动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分级法),麻醉效果分级,PCA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HR、MAP、SpO2均在正常范围内.高阻滞平面为T7.2±0.9,改良Bromage评级均为Ⅲ级,麻醉效果满意率为96%.VAS评分A、C两组明显低于B组(P<0.01).A组运动阻滞恢复时间较B、C两组明显延长(P<0.01).结论 下腹部手术中,采用罗哌卡因经Spinocath导管行连续腰麻及PCA,安全有效,具有可行性.

  • 连续腰麻在妇科手术的临床应用

    作者:赵贞春

    目的 研究连续腰麻在妇科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0例ASA级择期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ESA)和连续腰麻(continuous spinal anesthesia,CSA)两组,每组30例,前者行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后者行连续腰麻.选择L2~L3或L3~L4穿刺,CESA组用腰麻硬膜外联合穿刺套针,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以25G腰麻针实施腰麻.药物用量:0.75%左布比卡因1.6mL,术中视情况硬膜外腔追加适量局麻药.CSA组采用24G新型针外导管(Spinocath),先用硬外改良Tuohy针穿刺硬外腔,然后将Spinocath导管插入穿刺针内腔,针芯可以直接刺入蛛网膜下腔,留置导管1~3cm于蛛网膜下腔.注药1.6mL0.75%左布比卡因,注药时间15~20s;视麻醉效果及手术需要间隔1.5~2.5h追加1~1.2mL.观察麻醉效果即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术中肌松效果、高阻滞平和牵拉反应及不良反应(血压下降、心率减慢、恶心呕吐、术后头痛)发生情况.记录两组麻醉药总量.结果 两组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别,局麻药用量有显著差别.结论 连续腰麻和腰硬联合麻醉同样有效安全,且可以减少局麻药用量.

  • 连续腰麻应用于妇科肿瘤手术临床效果观察

    作者:李宇翔;叶玉萍

    目的 探讨连续腰麻在妇科恶性肿瘤手术应用中的有效性.方法 90例因妇科恶性肿瘤实施开腹广泛全子宫切除并盆腔淋巴清扫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连续硬膜外组(EA组,n=30)、腰硬联合麻醉组(CSEA组,n=30)、连续腰麻组(CSA组,n=30).EA组于L1-2硬膜外间隙,分次注入0.5%罗哌卡因共计15ml;CSEA组于L3-4间隙蛛网膜下腔注入0.5%罗哌卡因3 ml,术中硬外腔追加0.5%罗哌卡因;CSA组采用Spinocath导管针,于L3-4间隙穿刺,蛛网膜下腔置管2 cm,注入0.5%罗哌卡因2 ml,视阻滞平面追加0.5%罗哌卡因每次0.5ml.比较3组的阻滞平面、镇痛效果、肌松程度,循环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以上3组在麻醉阻滞平面、镇痛效果、肌松程度,循环变化情况都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连续腰麻具有起效快、效果确切、肌松效果好、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能满足妇科肿瘤根治手术的麻醉要求.

  • 不同剂量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劳诚毅;全伟斌;黄卫彤;周朝明

    目的 探讨连续蛛网膜下腔注射不同剂量舒芬太尼分娩镇痛的血药浓度与镇痛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关系.方法 选择初产妇9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30例.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A、B、C 3组分别鞘内注射舒芬太尼6 μg、8 μg和10 μg.在镇痛起效时、出现不良反应时及孕妇不良反应消失后分别测定孕妇体内舒芬太尼血药浓度,待孕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测定新生儿体内舒芬太尼血药浓度.记录镇痛起效时间、首次给药镇痛维持时间、不良反应及运动阻滞情况等.结果 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鞘内给药分娩镇痛时,C组孕妇体内的血药浓度高于A组、B组(P<0.05),而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显著高于A组、B组(P<0.05).结论 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时,鞘内首次注射6 μg和8 μg分娩镇痛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 两种型号Spinocath导管连续鞘内注药分娩镇痛对产后头痛的影响

    作者:全伟斌;劳诚毅;周朝明;幸吉娟;彭丽;黄瑞平

    目的 观察两种型号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后头痛的影响.方法 选择初产妇56例,随机分两组,A组(内径27G、外径22G Spinocath导管)26例;B组(内径29G、外径24G Spinocath导管)30例.两组鞘内首次注射舒芬太尼8μg,经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注药维持,蛛网膜下腔维持用药为0.4 μg/ml的舒芬太尼.待孕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观察两组孕妇分娩镇痛后头痛的发生率.结果 A组的产后头痛发生率高达56.7%;B组的产后头痛发生率为6.7%.结论 内径29G、外径24 G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注药分娩镇痛产后头痛发生率较低.

  • 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的临床观察

    作者:周朝明;黎君君;劳诚毅;全伟斌;邱雪娟;彭丽;黄瑞平

    目的 观察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初产妇52例,随机分A组和B组,各26例.A组蛛网膜下腔注射8μg舒芬太尼,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鞘内用药为0.4μg/ml的舒芬太尼;B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A组的镇痛起效时间、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运动阻滞、镇痛满意度等;观察两组的各时间点VAS评分、产程时间、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分娩方式、不良反应等.结果 A组鞘内首次给药镇痛持续时间较长,产后头痛发生率高达57.6%.结论 微量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方法具有起效快、镇痛效果良好等优点,能缩短产程,运动神经无阻滞,降低剖宫产率,对新生儿无不良影响.但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产后头痛发生率高且费用略显昂贵.

  • 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阴道分娩的效果

    作者:杨兴;韦凤莲;李梅春;潘媛

    目的 观察给予分娩镇痛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阴道分娩率.方法 选择患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血压范围在18.7 ~20.6/12.0~ 14.0kPa(140 ~ 155/90 ~ 105mmHg)、随机尿蛋白≤++、无子痫发作及其他合并症,经阴道试产的孕妇5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两组,A组给予Spinocath导管连续鞘内注药分娩镇痛30例;B组未予任何分娩镇痛药28例.结果 产时A组产妇平均动脉压低于B组(t=2.391,P<0.05);A组产妇阴道分娩率高于B组,而剖宫产率则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78,P<0.05).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及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给予分娩镇痛后能明显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的阴道分娩率.

  • 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分娩镇痛的产程观察

    作者:卢觉英;周朝明;宋庆华;覃廷华;骆永红

    目的:观察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和腰硬联合阻滞分娩镇病的产程情况与护理方法.方法:选择初产妇165例,随机分A、B、C三组,A组25例,B、C组各70例.由麻醉师予A组和B组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8μg及6μg舒芬太尼,待产妇VAS≥3分时启用自控PCA泵维持镇痛,A组鞘内用药为0.4μg/ml的舒芬太尼;B组硬膜外腔用药为0.143%甲磺酸罗哌卡因+0.3μg/ml的舒芬太尼;C组按产科常规处理,不给任何镇痛药物.观察三组的产程、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C组的剖宫产率比A组、B组的剖宫产率高(P<0.05);C组的缩宫素使用率比A组、B组的低(P<0.05);三组的潜伏期时间、活跃期时间、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出血量和器械助产率等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认为,微量舒芬太尼Spinocath导管鞘内连续给药和以舒芬太尼为主要药物的腰硬联合阻滞这两种分娩镇痛方法具有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的作用.

  • 微量吗啡Spinocath导管连续腰麻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志明;龙玉英

    目的 观察微量吗啡Spinocath导管连续腰麻用于分娩镇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镇痛组(Ⅰ组)与对照组(Ⅱ组)各15例初产妇,Ⅰ组于宫口开至2~3 cm时,注入吗啡0.1 mg.于第二产程开始时注入吗啡0.05 mg+布比卡因1 mg,均在改平卧位后.调节痛觉上界平面为T9.观察记录Ⅰ组产妇在给药后30min内呼吸循环变化及两组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镇痛效果、运动神经阻滞、催产素的使用、产程进展、助产及剖官产发生率、分娩镇痛的并发症;Ⅱ组为对照组,未做任何镇痛.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Spinocath导管连续蛛网膜下腔镇痛组对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第三产程时间均无明显影响,第一产程、第二产程时间略有延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痛显著减轻(P<0.05),对运动神经无影响(P>0.05),产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增加(P<0.05).结论 微量吗啡Spino-cath导管连续腰麻用于分娩镇痛起效快,镇痛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无阻滞,对新生儿及产程无明显影响,但其恶心呕吐发生率增加,且费用略显昂贵.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