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及其亚型在2型糖尿病大鼠组织中的分布与表达

    作者:孙婷婷;张木勋;徐咏平;张建华;袁刚

    目的 观察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的总量及两种亚型在正常(NC)大鼠与2型糖尿病(T2DM)大鼠各种组织(心、脑、肾、肌肉、脂肪)中的分布与表达.方法 取NC大鼠与T2DM大鼠的各组织,提取mRNA,用半定量PCR方法进行扩增.结果 T2DM大鼠各组织中的VLDLR总量与NC组相比有不同程度下降,在脑、肾、肌肉、脂肪组织中下降明显(P<0.01).在脑、肾脏组织中Ⅰ型与Ⅱ型VLDLR均有明显下降,肌肉组织以Ⅰ型下降为主(P<0.001),脂肪组织以Ⅱ型下降为主(P<0.001).结论 T2DM胰岛素抵抗与血脂紊乱状态影响了VLDLR的分布与表达.

  •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与脂代谢研究进展

    作者:詹宇红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VLDLR)是一种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它主要负责结合和内移含载脂蛋白E的脂蛋白,如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VLDL),向肝外组织提供甘油三酯作为能量来源.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同济医科大学冯宗忱等人就发现了VLDL可以被巨噬细胞摄取、降解,推测可能存在自身受体代谢途径,提出了"VLDLR假说".1992年,Takahashi等成功的克隆了兔的VLDLR,并且阐明了其氨基酸序列和功能域.1994年,Sakai等[1]成功的分离了人的VLDLR基因,分析了其结构和染色体定位.目前,随着人们对VLDLR的研究不停的深入,已经逐步认识到该受体对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胰岛素抵抗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开始运用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挖掘它的治疗潜力.

  •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肝脏脂类代谢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冰;程玉宏;刘洋;黄时顺(综述);王志刚(审校)

    近年来,随着脂肪肝病患者的增多,对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的研究也逐步深入,其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VLDLR)已逐渐成为医学、生理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特别是肝脏VLDLR过表达诱导高脂饮食小鼠和长期饮酒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现已发现多种核受体和转录因子参与VLDLR表达的调控、转录后调控。因此,探讨引起 VLDLR在肝脏和脂肪组织差异性表达的相关机制对于治疗脂肪肝病具有深远意义。

  • miR-135a-5p抑制胆囊癌细胞增殖的研究

    作者:殷保兵;王一飞;杨光华;周华丁;马保金;蔡端

    目的:探讨miR-135a-5p对胆囊癌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实时PCR检测miR-135a-5p和VLDLR在23对胆囊癌与癌旁组织的表达.采用miR-135a-5p模拟物转染胆囊癌细胞,通过细胞增殖(CCK-8)曲线、单克隆集落形成实验和细胞周期实验(流式细胞仪),检测miR-135a-5p对胆囊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用Western印迹和Luciferase 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和VLDLR受miR-135a-5p的调控.结果:在23对胆囊癌与癌旁组织中,癌组织的miR-135a-5p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体外实验证实miR-135a-5p通过G1期阻滞抑制胆囊癌细胞的增殖,且可通过作用于VLDLR mRNA降低其蛋白质水平.结论:miR-135a-5p抑制胆囊癌的增殖,可能是胆囊癌治疗靶点.

  • VLDL-R配体结合结构域的克隆与表达

    作者:夏文豪;吕玲肖;刘志国;屈伸

    目的 构建含VLDL-R配体结合结构域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并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与纯化.方法 利用PCR技术扩增LBR1-8的DNA片段,将其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中,随后将阳性重组质粒转化到大肠埃希菌Rosetta中,利用IPTG诱导蛋白表达并优化其表达条件,表达产物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回收,并采用SDS-PAGE和Western 印迹对目的 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结果 构建的重组表达质粒经PCR,酶切和DNA测序鉴定与预期的结果一致,含有重组质粒的表达宿主经过IPTG诱导成功表达了LBR1-8,并经优化确定了佳的诱导表达条件.结论 成功构建pET28a (+)-LBR1-8表达质粒,表达并经纯化得到了LBR1-8.

  • VLDLR受体在AS模型兔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

    作者:赵雪花;屈伸

    目的 研究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ery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receptor,VLDLR)亚型分布发生改变是否与脂质代谢紊乱有关.方法 运用RT-PCR技术对VLDLR亚型在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家兔模型组织中的分布和表达进行研究.结果 与正常家兔相比,在AS家兔中,Ⅰ型受体表达略有上调,主动脉平滑肌Ⅰ型受体上调幅度高,但亚型分布并没有明显改变.结论 高脂血症可促进Ⅰ型受体在主动脉平滑肌中的表达.

  • 胚脑组织中VLDL受体Ⅱ型的克隆,表达及其对VLDL结合能力的测定

    作者:刘慧敏;田俊;王玉;宗义强;刘志国;屈伸

    目的探讨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受体亚型变化在胚胎发育中的生物学意义.方法利用RT-PCR技术检测胚胎不同组织中VLDL受体亚型mRNA的分布,然后从人胚胎脑组织中克隆VLDL受体Ⅱ型(VLDLRⅡ)的全长cDNA,构建了VLDLRⅡ型真核表达载体,将其导入ldl-A7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Ⅱ型受体的ldl-A7细胞.测定这些细胞与荧光染料DiI标记的VLDL结合能力.结果VLDLRⅡ型与VLDLR Ⅰ型的配体结合能力存在明显差异,Ⅱ型受体的结合能力仅为Ⅰ型受体的50%左右.结论提示VLDLR亚型的功能差异可能在胚脑发育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意义.

  • 甲状腺素对胃腺癌细胞VLDL-R选择性剪接的影响

    作者:杨璞;李映红;田俊;陈涛;宗义强;屈伸

    目的探讨甲状腺素对低分化胃腺癌细胞MKN45细胞中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选择性剪接的影响.方法在体外,用一定浓度的甲状腺素与MKN45细胞温育不同时间后,采用RT-PCR和Western印迹技术检测两型VLDL-R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水平,以两型受体的比值间接反映甲状腺素对VLDL-R选择性剪接的影响.结果甲状腺素可明显上调两型VLDL-R的表达,Ⅱ型受体与Ⅰ型受体mRNA的比值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大.结论甲状腺素可显著增强VLDL-R的选择性剪接,表现为Ⅱ型受体表达的增高幅度明显大于Ⅰ型受体.

  • 中国汉族人群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基因多态性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邵华;左武;李艳;廖声荣;张晓炜;王宗和

    目的:对中国汉族人群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基因CGG重复序列多态性与血脂水平及心脑血管病的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检测湖北地区75例冠心病(CHD)、65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BI)和160例正常人CGG重复序列,并分析各组血脂水平.结果:共检出CGG重复次数为5、8、9、11的4种等位基因及5/5、5/8、8/8、8/9、9/9、5/9、8/11、5/11等8种基因型.CHD组与对照组、ABI组与对照组比较,VLDL-R等位基因频率以及基因型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CHD组和ABI组中,五个亚组间TC、TG、HDL-C、LDL-C、ApoAⅠ、ApoB及Lp(a)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LDL-R基因多态性与人群中的血脂水平无关联,与心脑血管病(CCVD)也没有关联.

  • Statins对VLDL受体两种亚型表达的影响

    作者:杨林;田俊;刘志国;杨璞;宗义强;屈伸

    目的 探讨Statins类药物对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两种亚型表达的影响.方法 在体外,用一定浓度的Statins与中低分化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温育不同时间,在体内用一定剂量的他汀类药物喂饲兔不同时间后,采用RT-PCR和Western免疫印迹技术检测VLDLR两种亚型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变化. 结果Statins均可上调SGC7901和脂肪组织中VLDLR两型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心肌和骨骼肌中则未发现明显的表达变化.结论 Statins可能通过上调兔脂肪组织VLDLR的表达来清除血中甘油三酯.

  •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亚型与脂蛋白的结合效应及其摄取能力的差异

    作者:李映红;田俊;陈涛;宗义强;杨璞;王玉;屈伸

    目的探讨人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不同亚型与配体的结合效应及其摄取能力的差异,明确其在脂蛋白代谢和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获得分别稳定表达全长VLDLR(Ⅰ型)和O-link糖链区缺失的VLDLR(Ⅱ型)的ldl-A7细胞株.核素标记VLDLR的天然配体VLDL、β-VLDL以观察配体结合能力;以VLDL温育细胞,检测细胞内脂质含量,油红O染色法观察胞内脂质堆积及泡沫细胞形成情况.结果实验发现,稳定表达Ⅰ型VLDLR的ldl-A7细胞表面结合125I-VLDL和125I-β-VLDL的量与胞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的含量均明显高于表达Ⅱ型VLDLR的ldl-A7细胞,泡沫细胞形成显著.结论Ⅰ型VLDLR与VLDL、β-VLDL的结合和摄取能力明显高于Ⅱ型VLDLR,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Ⅰ型VLDLR发挥着重要作用.

  • VLDL-R中配体结合重复序列的结合特性及结构分析

    作者:刘志国;屈伸;宗义强;邓耀祖;冯宗忱

    目的研究VLDL-R中8个配体结合重复序列(ligand-binding repeats,LBR)在配体结合中的作用并探讨结合位点的结构.方法采用基因缺失诱变方法,构建不同LBR缺失的VLDL-R重组体.将其分别导入无LDL-R功能性表达的ldl-A7细胞.配体结合实验观察转染细胞与荧光标记的VLDL、β-VLDL的结合能力,并采用同源建模的方法预测受体N-端328个氨基酸的配体结合域的空间结构.结果配体结合实验显示LBR1和LBR2对受体结合VLDL、β-VLDL为重要;LBR3对结合VLDL也有重要作用,但对结合β-VLDL无明显影响.模型显示受体N-端328个氨基酸的配体结合域呈现弧形口袋样结构,前3个LBR结构紧凑,呈棒状,负电荷相对集中,与功能特性吻合,LBR5与LBR6之间的连接区赋予口袋结构一定的伸缩性,适应配体大小的变化.结论受体N-端的前3个LBR含有与配体结合的位点.该区域特定的空间结构与理化特性是结合功能的重要基础.

  • 家兔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组织分布研究

    作者:过健俐;郭伟;姜立;张莉;屈伸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在介导甘油三酯代谢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目前已经知道,vLDLR分为两种类型:其一带有O-连结的糖链区(I型),另一种则不带有该区域(Ⅱ型).采用RT-PCR技术获得家兔VLDL受体的cDNA,PCR扩增后经电泳鉴定显示:在选取的全部六种组织中均有I型受体分布,并且在脂肪、肝脏、脾脏三种组织中还同时伴有Ⅱ型受体的分布.该结果支持受体与组织能量代谢密切相关这一观点,并提示Ⅱ型受体可能具有除参与脂代谢之外的其它不为人知的重要功能.

  • 多功能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

    作者:屈伸;刘志国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超家族的成员,主要分布于脂酸代谢活跃的组织,参与甘油三酯的代谢.然而,近年来的研究表明,VLDL-R参与多种细胞的活动,与细胞的增殖、迁移[1]以及细胞的分化等重要细胞功能活动密切相关,故被认为是细胞内重要的多功能受体[2].人VLDL-R基因首先由Yamamoto等在构建兔LDL-R cDNA文库的研究中,在非严格条件下筛选时得到.

  •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地位

    作者:田俊;屈伸;王燕;李映红;王宇哲;宗义强

    为探讨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在摄取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及泡沫细胞形成中的作用,在体外实验中,将极低密度脂蛋白、β极低密度脂蛋白及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与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孵育24及48 h后,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及总胆固醇的含量,油红O染色观察泡沫细胞的形成,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RP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发现,三种脂蛋白与巨噬细胞均能升高细胞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含量;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受极低密度脂蛋白、β极低密度脂蛋白的刺激表达上调,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下调,LRP表达略有上调.在稳定表达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细胞中的实验表明,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介导对富含甘油三酯的脂蛋白的摄取在胞内脂质聚集及泡沫细胞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 β极低密度脂蛋白经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信号途径诱导其受体表达上调

    作者:王燕;冯友梅;屈伸;吴凡;宗义强

    为探讨β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的信号转导途径及其对巨噬细胞胞内脂质堆积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β极低密度脂蛋白温育后巨噬细胞内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活性,在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中加入不同信号途径关键激酶的抑制剂,观察各信号途径对受体调控的阻断效应,测定胞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含量,观察泡沫细胞的形成.结果发现,β极低密度脂蛋白以蛋白激酶C依赖的方式激活巨噬细胞中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活性.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抑制剂和蛋白激酶C抑制剂可显著阻断β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巨噬细胞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转录的效应,而P38抑制剂和蛋白激酶C激动剂对β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无明显影响.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抑制剂可抑制β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巨噬细胞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含量升高.上述结果表明,蛋白激酶C依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信号级联可能是介导β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上调的主要信号转导途径,特异地抑制此信号途径可抑制β极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巨噬细胞胞内脂质堆积.

  •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与脂蛋白代谢

    作者:郭红亮;刘志国

    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是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家族的成员,其生物学功能尚未完全阐明.关于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是否参与脂蛋白代谢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论.近,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证实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参与了脂蛋白代谢的调节.

  • miR-17-5p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血管病变及VLDLR表达的影响

    作者:谭力力;刘丽敏;张秀春;朴成浩

    目的 探讨miR-17-5p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小鼠血管病变及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VLDLR)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饲养ApoE-/-小鼠15周构建AS小鼠模型,第13~15周尾静脉注射miR-17-5p抑制剂antagomiR-17-5p 20 mg/kg(antagomiR-17-5p组,n=10)干扰小鼠体内的miR-17-5p表达,并设AS模型组(同时点注射生理盐水,n=10)和NC miRNA组(同时点注射阴性对照抑制剂,n=10),同时取10只C57BL/6小鼠正常饮食15周作为正常对照(NC组,同时点注射生理盐水).HE染色检测各组小鼠动脉血管的病理变化并测量各组小鼠血管形态学改变.通过Targetscan靶基因预测数据库预测,VLDLR为miR-17-5p的靶基因,免疫荧光观察各组小鼠血管组织中VLDLR的分布变化;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动脉组织中VLDLR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AS模型组与NC组相比,其血管内皮形成了明显的斑块,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内膜增生,而antagomiR-17-5p处理的小鼠与NC miRNA组相比,病变程度明显减轻.AS模型组较NC组小鼠的内膜面积增加,抑制miR-17-5p的作用之后,内膜面积减少;各组小鼠中膜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管管腔面积以及内膜/中膜比(I/M)值,AS模型组和NC-miRNA组小鼠比NC组减小,而antagomiR-17-5p组则缓解了这种作用(P<0.05).免疫荧光显示:AS模型组VLDLR表达下降,antagomiR-17-5p组较NC miRNA组表达增多.AS模型组中VLDLR基因的表达量较NC组下降(P<0.01),而antagomiR-17-5p组与NC miRNA组相比VLDLR基因的表达量上调(P<0.05).Western blot检测的VLDLR表达结果类似.结论 miR-17-5p抑制剂可能通过上调动脉组织中VLDLR的表达,有效缓解AS小鼠动脉血管的病理变化,有望成为治疗AS的新靶点.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