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肝动脉注射5-FU白芨微球治疗兔VX2移植性肝癌

    作者:李欣;冯敢生;郑传胜;柳曦;孔健

    目的:观察5-FU白芨微球经肝动脉注射对兔VX2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50只兔VX2移植性肝癌模型,随机分为5组(n=10),采用直视下直接穿刺血管的方法,分别经肝动脉注入生理盐水1 mL;5-FU溶液1 mL;超液态碘油0.3-0.4mL加5-FU溶液1 mL;100g/L白芨胶0.4mL加5-FU溶液1 mL;5-FU白芨微球10 mg/kg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坏死程度及肝功能变化等.结果:5-FU白芨微球栓塞后肿瘤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肿瘤生长率低于对照组(P<0.01)及碘油组(P<0.05).肿瘤坏死以重度为主,有2例完全坏死,优于碘油组及白芨胶组.但对正常肝组织损伤亦相对较重.结论:5-FU白芨微球具有良好的血管栓塞作用,使用方便、安全,是一种理想的末梢性栓塞剂.

  • 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在移植性肝癌模型中的磁靶向性

    作者:龚连生;张阳德;刘恕

    目的观察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在移植性肝癌模型中的磁靶向性,并观察磁性白蛋白纳米粒在各脏器中的分布特征.方法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大鼠正中开腹,胃十二指肠动脉插管固定.实验组,肝肿瘤区外加磁场,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相当于阿霉素0.5 mg/kg),磁场应用30 min,移去磁场后,动物立即处死.对照组肝肿瘤区不加磁场,肝动脉注射同样剂量的纳米粒后30 min处死.动物处死后,立即取肿瘤组织、非磁区正常肝组织、心、肾、脾、肺、小肠和胃作γ计数,肿瘤组织、肝组织送病理切片检查.结果肝肿瘤区应用磁场30 min后,磁区肿瘤组织的放射活性较非磁区肝组织的放射活性明显增加,磁区肿瘤组织的放射活性为非磁区正常肝组织的放射活性的8.7倍.对照组在没有磁场存在的情况下,肿瘤组织的放射活性为正常肝脏的2.8倍.实验组肺的放射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肾、心、脾、小肠和胃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另外,实验组脾、肺和胃与肿瘤组织的放射活性之比较对照组大为降低.注入纳米粒80%以上分布于肝脏.结论在磁场的作用下,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在大鼠移植性肝肿瘤中的聚集明显增加.即使肝肿瘤区没有外加磁场,由于肿瘤组织和正常肝组织血管密度的差异,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在肿瘤组织中的分布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实验组脾、肺、胃与肿瘤组织的放射活性比值大大低于对照组,说明磁场的存在使这些脏器的相对药物暴露明显降低.

  • 化学性药物诱发肝癌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立洁;杨春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迄今其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建立一种理想的肝癌的模型,不仅有助于了解肝癌的发生发展,而且对肝癌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观察有着重大意义.目前建立肝癌动物模型的主要方法有自发性肝癌模型,诱发性肝癌模型,移植性肝癌模型,转基因肝癌模型等.其中以诱发性肝癌模型应用广,在诱发性肝癌模型中以化学性药物诱发应用为普遍,但是由于诱癌药物种类较多,诱癌方法不一,模型特点也不尽相同,故本文通过对有关文献的复习与总结,综述了化学性药物诱发肝癌模型的特点,诱癌的方法及各种模型特点,为使研究者能够更好的应用该类模型.

  • 姜黄素对肝癌大鼠碘油栓塞后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及其磷酸化形式表达的影响

    作者:陈越;蒋霆辉;刘艳;茅爱武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碘油栓塞后生存时间、肿瘤生长率及对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 (STAT3)及其磷酸化形式pSTAT3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SD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将建模成功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碘油组、姜黄素组、碘油联合姜黄素组,根据组别经肝动脉分别灌注生理盐水、超液态碘油和(或)姜黄素,观察实验动物的生存时间、肿瘤生长率,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边缘组织中STAT3及pSTAT3表达水平.结果 碘油联合姜黄素组与模型组、姜黄素组、碘油组相比,生存时间明显延长(P<0.01).姜黄素组、碘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模型组、姜黄素组、碘油组肿瘤体积较治疗前明显增大(P<0.01),姜黄素组、碘油组肿瘤生长率均低于模型组(P<0.01);碘油联合姜黄素组肿瘤体积与治疗前相比无明显改变(P>0.05),肿瘤生长率明显低于其它3组(P<0.0l).碘油联合姜黄素组STAT3及pSTAT3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姜黄素可抑制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碘油栓塞后肿瘤组织中STAT3及其磷酸化形式pSTAT3表达水平,同时本实验提示姜黄素与碘油栓塞联合治疗肝癌可能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

    作者:徐静;李旭

    自20世纪初获得小鼠自发性肝癌动物模型以来,人们对肝癌动物模型的研究不断深入,逐渐建立了诱发性肝癌模型、移植性肝癌模型及转基因动物肝癌模型.下面就各类肝癌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和特点作一简述.

  • 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建立及其磁共振表现

    作者:陈彬;王顺金

    目的 探讨在SD大鼠上建立一种理想的、适用于介入治疗和MRI观察的移植性肝癌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用腹腔肝癌移植种鼠(Walker-256)含癌细胞的腹腔液注入SD雄性幼鼠腹腔内行保种传代;同时行SD雄性幼鼠腋下及腹股沟皮下注射种植,7 d后将皮下种植成功的实体瘤组织,切成2 mm×2 mm×2 mm的组织块,并植入40只SD成年雄性大鼠左肝包膜下制成移植性肝癌模型.于移植术后8 d时用MRI观察肿瘤体积及其特征,并取肿瘤标本做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腹腔移植传代鼠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3次传代保种均成功.大体标本观察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呈灰白色鱼肉状,与周围正常肝组织分界较清楚,肿瘤内无明显坏死和出血,其周围血管丰富.MRI检查示37只移植性大鼠肝内出现单个结节状肿瘤,肿瘤平均体积为(0.18±0.09)em3;其中有2只出现腹水.肝癌病灶在T1WI上呈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信号.结论 大鼠实验模型建立成功率高,MRI检查效果良好,适用于肝癌的介入治疗的研究.

  • 游离表阿霉素与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对照研究

    作者:雷蕾;张煦;张阳德;刘新生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和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对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SD大鼠移植性肝癌动物模型36只,从中随机取12只,暴露肝脏,游标卡尺测定肿瘤的长短径,为治疗前的肿瘤体积.并将余下肿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只.游离表阿霉素组(EPI 组)每只尾静脉给表阿霉素1.67 mg·kg-1.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组(EPI-PBCA-NP 组)每只尾静脉给表阿霉素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粒(相当于表阿霉素1.67 mg·kg-1).1周后记录肿瘤治疗后的生长率、肿瘤的坏死范围、存活天数、生命延长率.结果治疗后两组间肿瘤体积存在差异性(P<0.01), EPI-PACA-NP组肿瘤体积和肿瘤生长率显著低于EPI组(P<0.01).病理切片见EPI组仍有瘤细胞增生,轻度坏死和中度坏死各占一半.EPI-PACA-NP组可见肿块里有大面积无核结构,纤维组织替代,以重度坏死为主,无轻度坏死.以EPI组为对照组,EPI-PACA-NP组大鼠的生命延长率为80.95%, EPI-PACA-NP组大鼠生存天数比EPI组显著延长 (P<0.01 ).结论尾静脉注射EPI-PACA-NP组肿瘤生长率明显降低、生命延长率显著提高.

  • 兔肝癌动脉插管介入技术研究

    作者:牛洪欣;杨焕刚;张西坤;王若谷;徐忠法

    兔VX2肝癌模型是一种适合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实验研究的肝癌动物模型。我们对兔VX2肝癌模型介入插管技术进行了改良,提高了插管成功率,现报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6 ~8个月龄新西兰大白兔20只,体质量2.0~2.5 kg,雌雄不限,购自山东省农业科学院。VX2瘤细胞株由美国引进。介入器械:3F微导管及微导丝、自制股动脉导管鞘等。主要设备:德国西门子大C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2.建立移植性肝癌模型:将瘤细胞接种于兔大腿内侧近腹股沟部位皮下,使其成瘤并传代,2周左右瘤体可长至1 ~2 em3,手术取出传代瘤株,取靠近边缘的鱼肉样肿瘤组织在平皿上剪成l~2 mm3的小块,以生理盐水反复冲洗,作为瘤种备用。将预接种兔麻醉后固定,剑突下切口长1 ~2 em打开腹腔,暴露肝脏。

  • 表阿霉素脂质体纳米粒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阳德;张峰;潘一峰

    目的 通过对移植肝癌模型大鼠肝动脉注射表阿霉素脂质体纳米粒,观察表阿霉素脂质体纳米粒对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 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动物模型,并将肿瘤模型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大鼠正中开腹,暴露肝脏,游标卡尺测定肿瘤的长短径;肝动脉插管固定;依次分组给药.各组动物肝动脉注药后生存超过一周者,记录生存天数.一周后再次开腹,测定并记录肿瘤的生长率、肿瘤的坏死范围及生命延长率.结果 治疗前各组间肿瘤体积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肝动脉注射NS组,平均生存期为12.7 d;肝动脉注射游离表阿霉素(EPI)组,平均生存期18.7 d;肝动脉注射EPI-PBCA-NP治疗组,平均生存期为32.5d.治疗后各组间肿瘤体积存在差异性(P<0.05),EPI组、EPI-PBCA-NP治疗组动物平均生存天数较NS组均显著延长(均P <0.01).结论 肝动脉注射表阿霉素脂质体纳米粒组肿瘤生长率明显降低、生命延长率明显提高(P<0.01).

  • 磁性化疗纳米粒治疗大鼠移植性肝癌

    作者:龚连生;张阳德;周少波

    目的:通过对移植性肝癌模型大鼠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并在肝肿瘤区加磁场,观察磁性z白纳米粒对移植性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建立大鼠移植性肝癌模型,将肿瘤模型大鼠分为4组。肝动脉注射生理盐水6只;肝动脉注射游离阿霉素0.5mg/kg6只;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相当于0.5mg/kg阿霉素)6只;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相当于0.5mg/kg阿霉素),肝肿瘤区加磁场6只。各组动物肝动脉注药后,生存超过1周者,记录生存天数,生存期满60d者则处死,取肿瘤组织作病理切片观察,各组动物进行生存率分析。结果:生理盐水治疗组:生存期平均为23.5d;游离阿霉素治疗组,生存期为22.5d;纳米粒不加磁场治疗组,生存期平均36.2d;纳米粒加磁场治疗组有3只动物到60d仍存活,短存活期为48d。对各组动物进行生存率分析,并作Log rank检验发现,生理盐水治疗组与游离阿霉素治疗组生存期无统计学差异。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治疗,肿瘤区不加磁场组动物较生理盐水治疗组和游离阿霉素治疗组生存期明显延长,但较肿瘤区加磁场组动物生存期明显缩短。治疗36h后病理切片发现,纳米粒不加磁场治疗组动物,肿瘤组织除边缘极少许细胞存活外,其余全部坏死。生理盐水组和游离阿霉素组肿瘤组织无明显变化。生存60d大鼠肿瘤组织病理切片发现肿瘤已完全由纤维和无结构的组织所代替。结论:肝动脉注射游离阿霉素对移植性肝肿瘤大鼠生存无明显改善,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肿瘤区不加磁场,可以延长动物生存期(P<0.05),肝动脉注射磁性阿霉素白蛋白纳米粒,肿瘤区加磁场治疗组较肿瘤区不加磁场治疗组生存期明显延长(P<0.05)。

  • 麝香保心丸对肿瘤及缺血心脏血管新生的影响

    作者:章忱;程康;卫洪昌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两种肿瘤模型及心肌梗死模型血管新生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Walker-256移植性肝癌模型,裸小鼠LoVo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和大鼠冠脉结扎性心肌梗死模型.之后各分为四组:模型组,麝香保心丸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VEGF、bFGF、Ⅷ因子相关抗原表达的影响;对移植性肝癌大鼠生存时间和肝脏移植瘤重量的影响;对大肠癌肝转移裸鼠脾脏接种瘤重量和肝转移发生率的影响;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大鼠心肌坏死的影响.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