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雷公藤联合川芎嗪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观察

    作者:王玉弟;魏旭锐

    目的 观察雷公藤联合川芎嗪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36例支气管哮喘随机分成两组,全部患者均给予吸氧、解痉、平喘、应用抗生素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雷公藤多苷片1.0 mg(kg*d),分3次饭后服用,共服12周;川芎嗪注射液10 ml静滴,1次/d ,14 d为1个疗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1年内复发率进行观察.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95.6%.经统计学处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显效率及1年内复发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雷公藤联合川芎嗪治疗支气管哮喘在缩短病程及预防复发是一种较有效的方法,是值得临床推广.

  • 雷公藤、防己水提物对大鼠胃黏膜环氧化酶的影响

    作者:邱建波;龙启才;徐清

    目的 探讨雷公藤,防己水提取物对大鼠胃黏膜环氧化酶的影响.方法 观察雷公藤、防己水提物对正常大鼠和乙醇诱导胃黏膜损伤大鼠的胃黏膜溃疡指数的变化;测定大鼠胃壁组织6-keto-PGF1α的含量.结果 正常大鼠的胃黏膜溃疡指数和6-keto-PGF1α的含量在给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乙醇诱导大鼠的胃黏膜溃疡指数显著增加(P<0.05);6-keto-PGF1α的含量显著减少(P<0.05).结论 雷公藤、防己水提物对正常大鼠胃黏膜的环氧化酶无影响,但能抑制乙醇诱导大鼠胃黏膜中环氧化酶的活性.

  • 雷公藤对免疫系统和炎症反应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隗慧林;陈沄;郑家润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系卫矛科雷公藤属木质藤本植物,化学成分复杂,目前已经分离出80多种组分及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综述其对免疫、炎症系统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 雷公藤及其活性成分对性成熟期生殖损伤及防治研究

    作者:崔瑞琴;丁樱;郑贵珍

    综述近年雷公藤及其活性成分对性成熟期生殖损伤及防治的研究进展.临床试验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雷公藤及其活性成分对性成熟期生殖的损伤主要是:可导致雌性卵巢功能下降、卵巢早衰以及性功能减退.雌、孕激素序贯性替代治疗和补肾中药复方制剂对该损伤有较好的保护和改善作用;其抗雄性生育作用确切但有可逆性,其靶点主要是生精过程以及下游精子细胞和成熟的精子,一些中药或复方制剂能对抗此不良反应.以往报道多是针对性成熟期的生殖损伤研究,今后应加强雷公藤及其活性成分对性成熟期前生殖系统作用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 雷公藤及其安全性

    作者:孙新;张素敏;田春华;杨林;王兰明;李少丽

    雷公藤具有显著的免疫调节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脏疾病等,其临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远高于其他药物,主要发生在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心血管系统、骨髓及血液系统.开发雷公藤新剂型,减低其毒性,对满足临床用药具有重大的意义.

  • 雷公藤用药者消化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的Meta分析

    作者:孙凤;杨兴华;马冬梅;詹思延

    目的:系统评价雷公藤(TWP)用药者消化系统不良事件发生率.方法:以“tripterygiumwilfordiihook,f”、“toxicity”、“side effect”、“adverse”、“safety”和“tolerability”为关键词在CMCC、CBMDisc、CNKI、VIP、万方、MEDLINE、EMBASE和The Cochrane Library等8个数据库检索雷公藤发生消化系统不良事件的临床研究,采用Meta-Analyst软件分析.结果:共纳入84篇文献,结果显示总的用药者消化系统不良事件为每百人29.8次;36个有对照的研究结果显示,TWP组发生消化系统不良事件风险是对照组的2.4倍(95% CI:1.5 ~3.9).针对转氨酶升高、恶心、腹泻和肝功能异常,合并发生率分别为10.4% (95% CI:7.4% ~14.3%)、11.0% (95%CI:8.3% ~ 14.5%)、5.8% (95% CI:3.8%~8.9%)和7.4% (95% CI:5.0% ~11.0%);敏感性分析显示高质量研究合并后与总的合并值接近.结论:TWP用药者消化系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对消化系统不良事件的防治.

  • 药物应对瘙痒

    作者:赵安琪;张晓莉

    止痒虽只是治标,但其能够阻止由于搔抓而导致的皮肤进一步损伤,故此治法也不容忽视.况且,诸如过敏等与自身体质相关的疾病,改善体质非一朝一夕之事,故暂用药物缓解症状是十分必要的.西药止痒的原理有几种,一是抗炎,例如糖皮质激素(内服或外用);二是阻断神经介质的传导,例如各类抗组胺药;三是调节自身免疫,例如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等免疫调节剂.

  • 雷公藤多苷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作者:杨涓;董江川;韩冰

    雷公藤多苷(GTW)是一种临床应用广泛的免疫抑制剂,对女性生殖系统功能有明显抑制作用.本文主要从GTW的生殖抑制作用研究概况,及研究中存在的分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GTW的进一步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 基于功效和物质基础的雷公藤毒性研究进展

    作者:冯群;栾永福;孙蓉

    目的 为进行功效和毒性导向下的化学成分分离、控制和功效与毒性成分的"量效关系"和"量毒关系"研究提供文献依据和研究思路.方法 对文献古籍中对雷公藤毒性的记载及近十几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雷公藤的报道进行整理、分析与归纳.结果 与结论只有在雷公藤功效表达和功效物质基础分离与控制的过程中,进行毒性的研究和毒性物质基础的安全控制,才能提出切合雷公藤临床使用过程中预防药品不良反应的预警方案和早期诊疗措施,确保雷公藤临床用药安全.

  • 雷公藤不同样品对正常小鼠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作者:黄伟;冯群;孙蓉

    目的 进行雷公藤不同样品对正常动物的急性毒性,为雷公藤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安全使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经典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LD50实验、MTD实验、MLD实验),给小鼠灌胃雷公藤不同样品(全组分、水提组分、雷公藤多甙片),观察其急性毒性症状谱,记录累积死亡数及小鼠体重变化.结果雷公藤全组分的MLD为8.0 g·kg-1,相当于人日用量的22.4倍;水提组分的MLD为289.84 g·kg-1,相当于人日用量的811.6倍;雷公藤多甙片的LD50及95%可信限为166.34(157.60~175.51)mg·kg-1,相当于人日用量的110.9倍,主要毒性症状、体征为怠动、俯卧、呼吸抑制,毒性发生时间较晚、持续时间长.结论雷公藤不同样品急性毒性大小顺序为雷公藤多甙片>全组分>水提组分,其体内毒性过程、毒性作用特点、毒性机制等尚待进一步研究.

  • 含乌头、雷公藤中药制剂治疗中轴脊柱关节炎的效益与风险对比研究

    作者:张晓朦;林志健;张冰;李敏

    目的 定量对比含乌头制剂与雷公藤制剂治疗中轴脊柱关节炎(axial spondyloarthritis,ax-SpA)的效益与风险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中药治疗ax-SpA的效益-风险多准则决策模型评价体系,综合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含乌头、雷公藤制剂对比西药治疗ax-Sp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分别计算乌头、雷公藤治疗ax-SpA的效益值、风险值及效益-风险总值,并采用蒙特卡洛模拟两者出现差异的概率.结果 共纳入“含乌头制剂VS.西药”治疗ax-SpA的RCT 14项,“含雷公藤制剂VS.西药”治疗ax-SpA的RCT7项.量化对比含乌头、雷公藤制剂用药效益与风险,两者治疗ax-SpA的效益差为3[95%CI(-2.19,8.16)],应用含乌头制剂产生效益高于含雷公藤制剂的概率为86.53%;两者风险差为[80,95%CI(73.24,86.48)],含乌头制剂用药风险100%低于含雷公藤制剂.当治疗获益与用药风险对ax-SpA患者各贡献50%时,两者效益-风险总值差为41[95%CI(35.67,46.23)],产生差异概率为100%.结果稳定.结论 基于现有证据表明,含乌头制剂治疗ax-SpA的效益-风险明显优于含雷公藤制剂,对用药风险接受能力较差的ax-SpA患者不建议使用雷公藤.

  • 雷公藤用药者生殖毒性发生率的Meta分析

    作者:孙凤;杨兴华;马冬梅;詹思延

    目的 系统评价雷公藤用药者生殖毒性发生率.方法 以"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 "、"toxicity"、"reproductive"、"side effect"、"adverse"、"safety"和"tolerability"为关键词在CMCC、CBMDisc、CNKI、VIP、万方、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等8个数据库检索用药者生殖毒性的临床研究,采用MetaAnalyst进行合并,并做亚组分析.结果共56篇文献入选,总生殖毒性发生率为17.9%(95%CI:14.1%~22.5%),儿童和成人发生率分别为24.4%(95%CI:13.3%~40.3%)和15.7%(95%CI:11.9%~20.4%);24个对照研究显示,用药组生殖毒性风险是对照组的5.1倍(OR 95%CI:3.2~8.2),月经紊乱、闭经和精子活力下降合并发生率为17.6%(95%CI:13.4%~22.7%)、27.7%(95%CI:18.4%~39.3%)和20.3%(95%CI:11.3%~33.7%);亚组分析显示提示用药时间越长,发生月经紊乱的风险越高.敏感性分析显示高质量研究合并后与总的合并值接近.结论 雷公藤用药者生殖毒性的发生率较高,应重视对生殖毒性的防治.

  • 雷公藤凝胶剂的制备工艺研究

    作者:马鑫斌;王利胜;巴文强

    目的:优选雷公藤凝胶剂制备工艺并进行初步质量考察。方法采用单因素方法,以凝胶剂的外观、黏稠性、涂展性和稳定性为指标,考察基质的种类、用量和甘油用量;通过体外透皮试验,确定雷公藤甲素佳接收液;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处方,确定佳制备工艺;并对雷公藤凝胶剂进行初步质量考察。结果以凝胶剂的外观、黏稠性、涂展性和稳定性为考察指标,筛选出佳的凝胶基质为卡波姆940(2%),甘油用量5%;通过体外透皮试验,确定雷公藤甲素佳接收液为50%甲醇生理盐水;正交试验筛选出凝胶剂的佳处方为载药量3%,氮酮用量1%,丙二醇用量10%,并确定佳制备工艺为:“将卡波姆940撒在适量水中,静置待充分溶胀成凝胶基质;将雷公藤提取物溶于乙醇中,加入甘油、氮酮、丙二醇、尼泊金乙酯和亚硫酸氢钠,搅拌均匀,缓慢加入凝胶基质中并混合均匀,加三乙醇胺调节 pH值至6~7,并加蒸馏水至100 g,搅拌均匀”;对雷公藤凝胶剂进行了体外透皮考察,体外透皮过程以零级动力学方程拟合优,符合零级方程,透皮速率常数Js为0.6712μg·cm-2·h-1,时滞Tlag为2.61 h。结论该制备工艺操作简单,所得凝胶稳定性好,释放速率高。

  • 中药雷公藤致药物性肝损伤44例临床分析

    作者:赵巍巍;单巍;张识微

    目的:探讨雷公藤致肝损伤病例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诊断为雷公藤相关性肝损伤44例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采用国际医学科学组织理事会推荐的药物性肝损伤分型标准进行临床分型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中女性(24例)多于男性(20例),平均服药时间2周至4年,生物化学指标表现主要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碱性磷酸酶(ALP)、及r-谷氨酸转移酶(GGT)异常.44例ALT、AST均增高,前者平均(676.46±480.10)U/L,后者平均(526.46±352.12)U/L,38例TBil增高,平均(170.40±146.10)umol/L,ALP增高26例,平均(135.46±58.13) U/L,GGT增高40例,平均(195.56±138.15) U/L.临床分型:肝细胞损伤型36例,混合型6例,未分型2例,胆汁淤积型0例.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康复.结论:雷公藤成分复杂,其引起的肝损伤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推测雷公藤相关性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患者对其中成分的特异质性反应有关.

  • 雷公藤制剂致肝毒性、生殖毒性和血液系统毒性不良反应回顾性分析

    作者:张玉萌;朱丽萍

    目的:了解雷公藤制剂所致肝毒性、生殖毒性、血液系统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促进其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雷公藤制剂引起生殖毒性、肝毒性、血液系统毒性的病例,对其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共检索到32篇文献,涉及病例43例。其中,致生殖毒性文献6篇,病例8例,主要临床表现为:闭经伴性欲减退,性激素水平下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卵巢、子宫萎缩等;致肝毒性文献7篇,病例10例,主要临床表现为:纳差、乏力、恶心、尿黄、黄疸、全身皮肤黏膜黄染、巩膜黄染、皮疹、发热等;致血液系统毒性文献19篇,病例25例,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不适,腹痛,腹泻,伴发热,重度贫血、鼻出血、皮肤瘀斑等,严重者可致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纯红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粒细胞缺乏症、骨髓抑制、类白血病反应等。结论:雷公藤制剂具有肝毒性、生殖毒性和血液系统毒性,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和禁忌证,控制合理的给药时间,小剂量、短期用药,关注配伍减毒和禁忌,选用新剂型如缓释片、双层栓剂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

  • 雷公藤及其制剂相关肝损害国内文献分析

    作者:梁伟坤;邝俊健

    目的:调查雷公藤及其制剂相关肝损害的临床特征和发生原因,以提供预防措施.方法:以"雷公藤"为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文献数据库,收集1990-2010年国内文献报道的与雷公藤及其制剂相关的药物性肝损害病例,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用药情况、肝损害的临床表现、预后和转归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雷公藤及其制剂相关的肝损害共185例,多发生于0~16岁年龄组,用药后肝损害发生时间短7 d,长>6个月,多数发生于用药后的1个月内,临床主要表现为黄疸和肝功能异常.经过治疗,123例患者痊愈,9例患者好转,3例无效,其余不详,没有死亡病例.有3例患者因服用雷公藤制剂导致肝损害,再次给药后又发生肝损害,其中2例为雷公藤多苷片,1例为雷公藤片.结论:雷公藤及其制剂可引起肝损害,临床用药过程中应注意.

  • 雷公藤药材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作者:董林毅;张庆伟;段宏泉

    目的 建立雷公藤药材的色谱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色谱柱:Kronmsil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0.1%磷酸)进行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67 nm,分析时间80 min;流速1.0 mL·min-1,测定10批药材的色谱图,确立标准指纹图谱.结果 指纹图谱标出雷公藤药材的29个共有峰,以化学对照品结合HPLC-MS鉴定了其中18个峰.结论 该分析方法的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较好,为雷公藤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 雷公藤制剂毒副作用及减毒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张鑫

    目的 综述雷公藤制剂毒副作用及减素方法研究进展.方法 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雷公藤制剂在毒副作用机制,减毒方法方面的新研究进展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雷公藤制剂在肝脏、肾脏、心脏、生殖系统、免疫系统、造血系统、胃肠道等多个组织系统中均有不可忽视的毒副作用,而针对雷公藤制剂及饮片的毒性,很多学者在剂量、用法、配伍、炮制等方面的减毒及防毒效果上进行了研究与探索,在提高雷公藤临床应用安全性方面做出了一定成果.结论 目前针对雷公藤制剂毒副作的机制已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如何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在临床以减轻患者因服用雷公藤制剂产生的毒副作用,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探索;在减毒与制剂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雷公藤制剂的治疗指数和分离纯化工艺.

  • 雷公藤中木脂素类成分的研究

    作者:林绥;李援朝;刘子皎;邓福孝

    目的:对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ne Hook.f.)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方法:以乙醇渗漉提取,硅胶柱层析分离,理化常数和光谱数据确定3个化合物的结构.结果:分得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①木脂素类化合物:Ⅰ:5′-甲氧基-(-)-松脂素(medioresinol);Ⅱ:丁香脂素(syringaresinol);②降倍半萜内酯:Ⅲ:雷藤素(wilforonide).结论:化合物Ⅰ和Ⅱ为首次从雷公藤中获得.

  • 警惕中药引起的肾损害

    作者:王心愉;刘颖;高志成;王忍

    中药是祖国医药学的宝贵财富,对许多疾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但某些中药引起肾损害的报道逐渐增多,如雷公藤中毒214例中,肾损害病例占54.2%,44例因急性肾损害致死,死亡率37.6%[1].我们查阅了这方面的有关文献,进行综合浅析,以引起同道重视.

913 条记录 10/46 页 « 12...78910111213...454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