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6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陈奎香;胡成进;陈英剑;孙晓明;丁吉元;郑金锋

    胃癌是常见恶性肿瘤之一,由于起病隐匿,早期诊断极为困难,目前尚未发现特异性肿瘤标志.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家族(Kallikreins,KLKs)是近年发现的肿瘤标志家族,KLK6基因是该家族成员之一,其编码的蛋白--人组织激肽释放酶6(human kallikrein 6,hK6)是由223个氨基酸组成的丝氨酸蛋白酶,具有胰蛋白酶样活性[1].国外研究发现,hK6参与了人类多种恶性肿瘤的形成过程,且与肿瘤的侵袭、浸润和转移等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2-3],但hK6与胃癌的关系在国内尚鲜见报道.我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素蛋白一过氧化物酶连接法(SP)检测hK6在胃癌、胃溃疡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hK6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兔症状性脑血管痉挛后脑氧自由基的影响

    作者:莫云长;耿武军;戴勤学;王宏法;王均炉

    目的 探讨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兔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脑氧自由基代谢影响.方法 双侧颈总动脉结扎后无神经症状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3组(n=8):即假手术(Sham)组、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组、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组:SAH+静脉滴注HTK10×10-3PNAU/kg,连续静脉给药5天.每组兔子注血前后每日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分别在第1次注血前1天(D0)及后第5天(D5)行3D-CTA造影,并在后一次造影后取新鲜海马组织进行SOD、MDA检测.结果 与Sham组比较,SAH组兔基底动脉在SAH后5天痉挛明显(P<0.05),神经功能评分明显升高;与SAH组相比,HTK组在D5时兔基底动脉直径增粗(P<0.05),神经功能评分降低.海马组织SOD、MDA测定:与SAH组相比,HTK组SOD活性较高(P<0.05),与SAH组相比,HTK组MDA含量则较低(P<0.05).结论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能扩张痉挛的基底动脉,并通过调节氧自由基水平起到脑保护作用.

  • 人组织型激肽释放酶基因与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娜

    人组织型激肽释放酶基因(KLK)在多种疾病中发挥着作用,参与体内多种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调节血压和水钠代谢,参与炎性反应和心血管保护作用.KLK具有降低血压,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心脏和动脉的重构,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以及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KLK可能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功效,可能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发生的易患基因.该文就KLK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状况予以综述.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家族研究进展

    作者:沈志勇;曹晖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K)是一组分泌型丝氨酸水解酶,由激肽释放酶(KLK)基因编码,有15个家族成员,是迄今所知人类丝氨酸蛋白酶大的家族.HK主要在前列腺、乳腺、卵巢以及睾丸等产生类固醇激素的组织或激素依赖性的组织中表达~([1]),可分为组织激肽释放酶和血浆激肽释放酶两大类,这两种激肽释放酶在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底物特异性、免疫学特性、基因结构以及释放的激肽类型等方面都存在着显著的差异~([2]).

  • KLK7基因与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晶;张淑兰

    KLK7基因(PRSS6)是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家族的一个新成员,编码人角化层糜蛋白酶(SCCE,hK7),主要在上皮的角化层细胞中表达,参与皮肤脱屑过程.近来发现KLK7基因在人体许多组织、器官中都有表达,并与肿瘤细胞的生长、浸润、转移相关,尤其在妇科肿瘤领域,可作为判断早期转移和预后的标记物,也为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成熟蛋白的纯化及活性分析

    作者:李体远;杜珙;朱莹;黄瑞芳;陈德珩

    目的制备纯化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并检测其生物活性,为中试放大及纯化工艺奠定基础.方法使用麦芽糖(MBP)融合分泌载体pMBP-P,构建并筛选出1株工程菌株,在6L培养基中经IPIG诱导表达人组织激肽释放酶融合蛋白.目的蛋白经亲和层析纯化及凝血酶切割后,采用电位滴度法测定其活力.结果筛选出的工程菌株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70000的激肽释放酶融合蛋白,大小与预计大小相符.纯化后共获得28 mg蛋白,并具有水解苯甲酰精胺酸乙酯(BAEE)的能力.结论成功进行了人组织激肽释放酶融合成熟蛋白的小量制备,经纯化后的产物具有生物活性,为中试放大、纯化工艺研究奠定了基础.

  • 正常上皮特异性-1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黄玮;钟捷;吴云林;田相龙;李彪

    正常上皮细胞特异性-1(NES1)基因,又称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0(KLK10)基因,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1],其编码的蛋白序列34%~42%与丝氨酸蛋白酶高度同源,在调控正常上皮细胞生长、分化等方面起一定作用.近研究还发现,NES1基因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有关,其表达产物对肿瘤患者的早期诊断、病情监测、预后估计、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作用[2].有关NES1基因的研究国外已有较多报道,包括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睾丸癌、白血病等[3,4].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NES1基因作为一种在上皮细胞中表达的抑癌基因,其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尚不清楚.本研究旨在通过地高辛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分析NES1 mRNA在胃癌前病变和不同分化程度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初步探讨NES1与胃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的神经保护作用

    作者:周乐平;王均炉

    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提示,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具有神经保护作用,如扩张脑动脉、促进缺血脑内新血管形成、促进神经胶质细胞迁移、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炎症细胞浸润等.基因敲除和转基因模型的建立进一步扩大了对HTK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为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新药开发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后神经形态学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作者:莫云长;耿武军;王均炉;刘珺;戴勤学;王丹丹

    目的:评价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SD大鼠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坐骨神经的形态学及氧自由基水平的影响.方法:取60只体质量为180 ~ 200 g的SD大鼠,随机分成3组(n=20):假手术组(Sham 组),只分离坐骨神经不压迫损伤,不给予任何药物治疗;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组(HTK组),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半小时以及术后每日尾静脉注射17.5×10-3 PNAU/kg HTK治疗;对照组,坐骨神经挤压伤后半小时以及术后每日尾静脉注射等量的0.9%氯化钠溶液.随机抽取5只大鼠取受损段神经行光镜观察有髓神经纤维的数目和形态,另随机抽取5只大鼠坐骨神经电镜下观察神经形态学以及雪旺细胞(SCs)的凋亡情况,剩余10只大鼠取坐骨神经行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TK组SOD活性较高(P<0.05),MDA含量则较低(P<0.05);术后14 d光镜观察,与HTK组相比,对照组神经纤维排列紊乱;术后14 d电镜观察,对照组神经纤维髓鞘水肿、神经纤维内部分细胞器水肿明显,并有大量SCs凋亡,而HTK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且未观察到SOs凋亡.结论:HTK具有改善神经周围微环境,调节局部氧自由基水平,和促进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修复的作用.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作用

    作者:耿武军;刘珺;唐红丽;莫云长;王丹丹;王均炉

    目的:观察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的修复效应.方法:选取36只雄性SD大鼠,重量在180~220 g之间,分离坐骨神经,造成坐骨神经挤压伤模型,然后随机均分成3组:对照组,自尾静脉每日注射生理盐水2 mL;甲强龙组(SM组),自尾静脉每日注射甲强龙30 mg/kg(稀释至2 mL);人组织激肽释放酶组(HTK组),自尾静脉每日注射HTK 17.5×10-3 PNAU/kg(稀释至2 mL)治疗.在术前及术后第1、3、5、7、9、11、13天各时间点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术后第14天取出坐骨神经干,测定动作电位传导速度(NCV).结果:三组大鼠SFI值在术后第1、3天均为-100左右.自第3天开始,HTK组和SM组SFI恢复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第14天HTK组和激素组的NCV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鼠经尾静脉注射HTK,可促进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神经功能恢复快.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效应

    作者:刘珺;王均炉;胡祥鹏;厉彩霞;彭玲莉

    目的:评价人组织激肽释放酶(HTK)促进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作用.方法:取30只体重180~200 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HTK组(17.5×10~(-3) PNAU/kg)、对照组,每组各10只.术前第0天和术后第1、第3、第5、第7、第9、第11、第13天测定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以及静止坐骨神经指数(SSI),术后第14天测定坐骨神经干动作电位传导速度(NCV).结果:SFI、SSI值在假手术组手术前后未见明显改变.HTK组和对照组中,术后第1天SFI、SSI均为-100左右.以后发现HTK组的SFI、SSI恢复的情况要优于对照组,从第5天开始两组SFI、SSI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4天HTK组的NCV值要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HTK具有促进周围神经系统损伤后的修复作用.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判断价值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松;郑军;姚汝铖;杜剑平;谭潇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KLKs)是丝氨酸蛋白酶家族的一个蛋白水解酶亚群,广泛存在于人的体液以及各种组织中,在正常组织中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在结直肠癌组织中 KLK4、KLK5、KLK6、KLK7、KLK10、KLK11、KLK14相对于邻近正常组织表达显著上调,与结直肠肿瘤的发展、侵袭和转移显著相关,均对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具有判断价值。但是,由于结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途径的过程,KLKs 在结直肠癌中联合运用判断预后甚至作为有效生物标记的价值将进一步提高。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6在肿瘤的表达及其预期诊断价值

    作者:李伟;李霞;陈英剑;胡成进

    激肽释放酶相关肽酶6(kallikrein-related peptidase 6,KLK6)由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6编码而成,是一种含有223个氨基酸残基的胰蛋白酶样丝氨酸蛋白酶。研究发现,KLK6在卵巢癌、胃癌、乳腺癌、肺癌、结肠癌等恶性肿瘤的体液和组织中异常表达,可能具有一定的诊断和预后价值。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6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

    作者:许小兵;王军起

    目的 初步探讨人组织激肽释放酶6(Kallikrein 6,KLK6)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搜集徐州医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10-06 2013-10行前列腺根治手术患者组织标本共65例,其中40例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25例为前列腺增生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两步法,检测组织中KLK6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Ca患者组织中KLK6阳性表达率为75%,前列腺增生(Hyperplasia of prostate,BPH)组织KLK6阳性表达率为24%,两者比较癌组织显著高于增生组织(P<0.01);前列腺癌中低危患者KLK6阳性表达率为58.25%,中高危患者为75%,两者比较中高危患者明显高于低危患者(P<0.05).结论 KLK6在前列腺癌组织表达明显高于前列腺增生,中高危患者明显高于低危患者,KLK6基因可能在前列腺癌诊断和预后判断中存在一定价值.

  • 人KLK1和EGFP双顺反子重组腺病毒构建及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余惠珍;谢良地;朱鹏立;许昌声;王华军;李体远

    目的:构建携EGFP为报告基因和人组织激肽释放酶1(hKLK1)基因双顺反子的重组腺病毒(Ad-hKLK1-IRES-EGFP),并观察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中的表达变化.方法:通过双酶切质粒pBluesctitⅡKS-hKLK1,将hKLK1基因定向克隆至带有IRES-EGFP的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6中,构建成重组穿梭质粒,将其与腺病毒骨架质粒pBHGloxE1,3Cre共转染293A细胞,经包装并获得重组腺病毒,用PCR、酶切及测序方法对其进行鉴定,测定病毒滴度;用重组腺病毒感染VSMCs,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绿色荧光来测定感染率,用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hKLK1基因在VSMCs中的表达.结果:PCR、酶切和测序表明携EGFP的重组穿梭质粒pDC316-hKLK1-IRES-EGFP构建正确,并与骨架质粒在293A细胞中成功包装出重组腺病毒Ad-hKLK1-IRES-EGFP,其滴度为4.5×1011/L.重组腺病毒感染VSMCs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明亮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感染率高达90%以上,可检测到hKLK1基因的mRNA及蛋白表达,并与感染时间(1 d-7 d)有显著依赖关系,峰值感染复数为100 MOI.结论:成功构建并包装了携EGFP和hKLK1基因的双顺反子重组腺病毒载体系统Ad-hKLK1-IRES-EGFP;感染VSMCs可检测到基因hKLK1和EGFP的独立共同高表达,该系统为一直观、安全、高效的基因转移系统.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基因转移对血管平滑肌细胞迁移的影响

    作者:余惠珍;谢良地;朱鹏立;许昌声

    目的 探讨重组腺病毒介导的人激肽释放酶(hKLK1)基因转移对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诱导下的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HR)迁移的影响.方法 自行构建携带目的基因hKLK1和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双顺反子重组腺病毒载体.采用组织贴块法培养SHR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接种第3~6代VSMCSHR于6孔板,分别加入含hKLK1重组腺病毒和对照病毒干预,3d后加入PDGF-BB诱导24h,采用改良Boyden 微孔膜双槽法测定VSMCSHR迁移,并加入缓激肽受体B2特异性阻断剂Hoe140.RT-PCR法测定缓激肽B1受体、B2受体的mRNA表达.结果 hKLK1基因转移可明显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SHR细胞迁移,抑制率为34.6%,且Hoe140干预不产生影响.PDGF-BB诱导的VSMCSHR缓激肽B2受体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01),而Hoe140可明显降低其表达(P<0.01).结论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KLK1基因转移可抑制PDGF-BB诱导的VSMCSHR迁移,这一效应可能不通过B2受体途径介导.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与消化系统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晓松;郑军;姚汝铖;谭潇

    消化系统肿瘤在全球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人们对消化系统肿瘤研究越来越重视,各种治疗方法相继被提出,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这仍然不能改变其早期诊断困难、病死率高的困局。在这种背景下,消化系统中与肿瘤细胞生长、肿瘤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的组织激肽释放酶( KLKs)的表达显示出巨大的价值。本文拟综述KLKs的异常表达在消化系统各种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临床意义,着重探讨不同KLKs对消化系统肿瘤的预后价值,以期促进KLKs在消化系统肿瘤进展过程中研究的继续深入,为KLKs作为消化系统肿瘤独立预后指标甚至生物标记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 结直肠癌与人组织激肽释放酶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青(综述);陈英剑;胡成进(审校)

    全球每年死于结直肠癌的患者约为50万,新诊断病例约100万[1]。如何降低结直肠癌的病死率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年里,结直肠癌的总发病率和病死率有所降低,这主要归功于新增血清肿瘤标志物的检查[如癌胚抗原(CEA )和糖类抗原199(CA199)]、内镜检查技术和疾病医疗技术的提高等[2]。如何借助新分子生物学技术,寻找有关结直肠癌早期诊断、预后监测的新指标是当前结直肠癌研究中至关重要的问题。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与癌症

    作者:俸家富;李少林

    激肽释放酶(kallikreins,KLK)是一个具有高保守序列的、编码丝氨酸蛋白酶的多基因家族,存在于不同组织和生物液体中,可分为血浆激肽释放酶和组织激肽释放酶两大类.

  • 人组织激肽释放酶活性检测试剂盒的制备

    作者:冉晓;游艳艳;张琴

    目的 利用人组织激肽释放酶(TK)能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并能催化底物苯甲酰精氨酸乙酯盐酸盐(BAEE)发生化学反应的特性建立1种能检测血浆及尿中TK活性的试剂盒.方法 从已有的抗TK的抗体中筛选出1种既能与TK结合又不会封闭其活性位点的抗体作为包被酶标板.然后利用免疫反应及化学显色的方法建立TK活性检测试剂盒.结果 抗11P的抗TK的多克隆抗体可作为该试剂盒的包被抗体.成功建立了TK活性检测试剂盒,可用于检测血浆及尿中TK的活性,其标准曲线对线良好(r=0.993).结论 成功建立了1种能检测血浆及尿中TK活性的试剂盒.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